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1)
2023(9511)
2022(8142)
2021(7509)
2020(6352)
2019(14426)
2018(14646)
2017(28320)
2016(15350)
2015(17649)
2014(18148)
2013(17933)
2012(17524)
2011(16358)
2010(17092)
2009(16595)
2008(16623)
2007(15393)
2006(14495)
2005(13599)
作者
(45695)
(38171)
(37796)
(36540)
(24535)
(18022)
(17426)
(14695)
(14358)
(14008)
(13007)
(12453)
(12445)
(12436)
(12044)
(11779)
(11357)
(11251)
(11081)
(10968)
(10087)
(9307)
(9260)
(8714)
(8709)
(8702)
(8496)
(8446)
(7820)
(7444)
学科
(85109)
经济(85028)
管理(43987)
(37962)
(29434)
企业(29434)
方法(28049)
数学(24373)
数学方法(24055)
中国(23316)
(22528)
贸易(22511)
(21817)
地方(21224)
(19664)
(17280)
(16872)
业经(15421)
(14947)
(14298)
银行(14286)
(13825)
地方经济(13713)
(12917)
金融(12917)
(12367)
农业(12036)
(11412)
环境(10714)
理论(10288)
机构
大学(237218)
学院(236757)
(113482)
经济(111091)
研究(85788)
管理(84511)
理学(69883)
理学院(69128)
中国(68682)
管理学(68065)
管理学院(67612)
(54684)
(50306)
科学(46130)
(43524)
财经(41541)
(39267)
中心(38858)
研究所(38207)
(37221)
经济学(36304)
北京(33090)
(32913)
经济学院(32375)
(31359)
师范(31135)
(30874)
(30273)
财经大学(30014)
业大(27449)
基金
项目(132478)
研究(103233)
科学(103217)
基金(94594)
(79711)
国家(79025)
科学基金(66328)
社会(66243)
社会科(62798)
社会科学(62785)
(50078)
基金项目(47294)
教育(47266)
编号(42969)
(41865)
资助(41276)
自然(38361)
成果(38213)
自然科(37387)
自然科学(37377)
自然科学基金(36660)
课题(30796)
(30583)
(30559)
重点(29641)
(27395)
国家社会(27228)
教育部(26756)
发展(26052)
(26026)
期刊
(142545)
经济(142545)
研究(85841)
中国(49963)
(40059)
管理(34679)
(31310)
(31168)
金融(31168)
学报(29467)
科学(27840)
教育(27516)
经济研究(24530)
大学(23533)
财经(21823)
学学(21724)
业经(21228)
技术(21203)
(20753)
农业(20676)
问题(19620)
(19036)
国际(18635)
技术经济(13541)
世界(13213)
统计(12682)
理论(12387)
商业(12278)
图书(11920)
经济问题(11597)
共检索到398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郑超愚  韦伟  
1、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当前对外开放实践中暴露出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理论上也相应地存在着对开放经济以及我国贸易政策选择的模糊认识,主要表现在: (1)各级政府和企业在进行进出口贸易时不重视内外贸的效益比较,表现出追求出口规模的数量冲动。出口创汇似乎已经成为考核地方政府和企业经济效绩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不合理地偏高,出现了强制出口现象。而在理论上,也认为经济的开放程度是与外贸依存度正相关的,片面借鉴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认为我国应无条件地实行出口促进。 (2)不计成本代价,盲目利用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晓  丁一兵  秦婷婷  
本文考察近20多年来东亚贸易发展后指出,中国经济崛起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强劲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东亚原有的贸易格局,东亚地区正在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枢纽的新“三角贸易”模式。未来发展,中国有可能逐步取代日本成为东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贾中华  梁柱  
本文使用中国的分省面板数据来考察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集中于考察贸易流量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重点关注开放度的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不同的模型设定——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以及不同的工具变量策略——外部工具变量、滞后期工具变量以及动态模型设定时的内部工具变量组合,来控制开放度的内生性问题。运用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重庆市除外)1999-2010年的面板数据来考察贸易开放度(贸易流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对于省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本文的结果具有稳健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立光  郭妍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外贸依存度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作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贸易开放度对于GDP的直接拉动作用尚不明显,其主要是通过对总供给的影响间接带动经济增长,即通过促进资本形成、加快技术进步和提高要素生产率等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具有负效应,因此,提高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应该成为我国未来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所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玉琴  孙倩  王辉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对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加工贸易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本文通过考察60余年来加工贸易发展的历程,揭示了其演进的特点及动因。研究显示,加工贸易的发展始终与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朱立南  
在本期的论坛栏目里,《论我国贸易政策的转型》一文的作者指出,目前,我正处在贸易政策调整的关键时期,它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发展战略,实现经济政策的选择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着重分析了我国贸易政策转型的制约因素、必然性、转型的具体对策等问题,有可读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宏青  
从国(域)别、产品分类两层面,借助贸易份额等指标,考察中国对主要东亚经济体的贸易依存关系,发现东亚地区都是中国的传统贸易伙伴,市场(贸易)依赖较大,但依存程度总体上逐年下降,且变动趋势不对称的特征。总体上说,对亚洲新兴经济体的贸易依存关系基本稳定,对日本依存迅速下降,与东盟有较明显的制成品出口替代初级品出口的趋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殷书炉  张瑜  
在全球经济失衡和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中国现行外贸政策难以适应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就中国贸易政策的路径选择展开探讨,认为实施有针对性的"限出口",避免全面限制加工出口贸易增长速度的"压出口",同时配合以"促进口"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方式,促进经济均衡发展,将成为中国今后一段时期内贸易政策的发展方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福中  陈诚  
本文采用中国1994-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验证贸易开放水平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并进一步从区位差异视角考察贸易开放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贸易开放水平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基本成立;贸易政策调整对于缩小贸易开放水平的区位差异并推动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中国总体贸易开放水平不足,但东部和沿海地区却可能过高;直辖市和三大经济带总体贸易开放水平的提高可促进经济增长;中国整体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出口贸易开放水平不足,而沿海地区、直辖市和三大经济带则可能过高;整体进口贸易开放水平不足,可进一步提升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于出口,进口贸易开放水平上升对经济增长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永亮  阿彦  
本研究以我国贸易多样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国模型阐述了贸易自由化可增加多样性贸易福利;基于Feenstra(1994)的贸易多样性指数,本文给出了1995~2007年我国贸易扩张的内延边际和外延边际,2001年之后贸易的外延边际(多样性扩张)带来的贸易收益十分显著。实证结果表明,人均收入的跨国差异不利于贸易多样性的扩张,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同样成为我国进口多样性的阻力因素,而中小企业群体规模对贸易多样性扩张的贡献作用显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景华  张智慧  
全球气候变化给经济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也给我国高能耗、高排放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本文介绍了我国高碳产品出口现状,分析了低碳经济对我国贸易结构影响的渠道和途径,提出了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讨论及谈判、加强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合作、启动国内碳交易市场、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力波  汤维祺  
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关于自由贸易的争议也变得空前激烈。国际贸易是否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这实际上是长期以来国际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领域颇具争议的问题之一,而在当下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审视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贸易理论对贸易合理性的探究尽管触及了经济增长问题,但在贸易静态收益理论的框架下,国际贸易究竟是否会促进一国经济增长,既取决于各个国家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究竟偏向于出口部门还是进口部门,也取决于各种贸易政策对各个部门的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的影响。本文对现有针对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所做的实证研究作了系统回顾和分析总结,明确指出了目前各种看似矛盾的实证证据背后的理论和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汉民  郑先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加祥  彭德雷  
贸易政策审议对于每一个世贸组织成员而言,犹如是一次"年检"或"大考",其目的是确保各成员贸易政策和措施的透明度,加深其他成员对其的理解。2012年6月12日和14日,世贸组织对中国进行了第四次贸易政策审议。在本次审议中,各成员提出的问题之多、范围之广,都超过前三次审议。对各成员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中国在融入多边贸易体制进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贸组织的规则和贸易政策审议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任烈  
大国力量的消长与国际贸易政策走势的历史考察任烈(财政部税政司)中国自1986年申请“复关”以来,掀起了向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GATT体制靠拢,推行贸易自由化的强大浪潮。尤其是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临近复关之际,呼声更是高涨。与此同时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