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50)
- 2023(15170)
- 2022(12734)
- 2021(11750)
- 2020(9747)
- 2019(22396)
- 2018(22463)
- 2017(43026)
- 2016(23432)
- 2015(26801)
- 2014(27125)
- 2013(26815)
- 2012(24793)
- 2011(22395)
- 2010(22704)
- 2009(21217)
- 2008(20930)
- 2007(18876)
- 2006(17034)
- 2005(15535)
- 学科
- 济(114663)
- 经济(114545)
- 管理(68839)
- 业(63116)
- 企(52333)
- 企业(52333)
- 方法(44126)
- 数学(37844)
- 数学方法(37353)
- 中国(28907)
- 农(26972)
- 地方(25617)
- 业经(24073)
- 学(23565)
- 财(23467)
- 制(19618)
- 农业(17681)
- 贸(17300)
- 贸易(17287)
- 理论(17141)
- 易(16661)
- 融(16240)
- 金融(16239)
- 银(16200)
- 银行(16161)
- 和(16057)
- 行(15404)
- 环境(15277)
- 地方经济(15158)
- 务(14525)
- 机构
- 大学(349062)
- 学院(345552)
- 济(145198)
- 经济(141959)
- 管理(134233)
- 研究(120357)
- 理学(114555)
- 理学院(113282)
- 管理学(111229)
- 管理学院(110620)
- 中国(91543)
- 京(75514)
- 科学(72643)
- 财(65965)
- 所(61302)
- 研究所(55060)
- 中心(53901)
- 农(53240)
- 财经(52354)
- 江(51934)
- 业大(48740)
- 北京(48591)
- 经(47352)
- 范(46221)
- 师范(45821)
- 经济学(44284)
- 院(43029)
- 州(42221)
- 农业(41303)
- 经济学院(39423)
- 基金
- 项目(224224)
- 科学(175594)
- 研究(165594)
- 基金(162033)
- 家(140236)
- 国家(139050)
- 科学基金(119105)
- 社会(104262)
- 社会科(98649)
- 社会科学(98620)
- 省(86366)
- 基金项目(85268)
- 自然(76243)
- 教育(75352)
- 自然科(74452)
- 自然科学(74437)
- 自然科学基金(73092)
- 划(72339)
- 编号(67813)
- 资助(67499)
- 成果(56336)
- 重点(49725)
- 部(49260)
- 发(48188)
- 课题(46789)
- 创(45397)
- 国家社会(42584)
- 教育部(42487)
- 创新(42375)
- 大学(42165)
- 期刊
- 济(171653)
- 经济(171653)
- 研究(110319)
- 中国(67719)
- 学报(53325)
- 管理(52327)
- 财(50164)
- 农(49784)
- 科学(49372)
- 大学(40716)
- 教育(39057)
- 学学(38030)
- 融(34600)
- 金融(34600)
- 农业(33919)
- 技术(30599)
- 经济研究(27247)
- 财经(27077)
- 业经(25986)
- 经(23307)
- 问题(22339)
- 图书(19151)
- 技术经济(18374)
- 理论(18158)
- 业(16790)
- 贸(16732)
- 实践(16206)
- 践(16206)
- 现代(16118)
- 科技(15334)
共检索到532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乔宗铭
利率市场化是开放经济的必然要求,在开放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对利率进行长期管制是不现实的。在开放经济中只有通过利率市场化进行金融深化,提高国内金融市场效率,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本,避免形成对外资的依附。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应通过打破市场进入壁垒、培育微观市场主体和完善市场结构和重点建设市场利率形成机制逐步推行。同时利率调控机制建设也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内容,在开放经济中利率市场化和浮动汇率制度应当同步。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开放经济 金融深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平
中国经济转轨中的利率市场化问题谢平1994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推出了若干重大举措,取得了较大成功,其中人民币汇率并轨,中国人民银行职能转化和政策性银行组建尤为引人注目。但是,这一轮改革对原来的计划控制利率体系还没有触动。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湃
利率市场化作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金融制度安排,其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在肯定利率市场化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的同时,更要充分估计到利率市场化对社会需求扩大、国有企业生存和商业银行经营等方面所形成的压力。因此,中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应密切结合经济实际,做好相关性改革与制度安排,以降低利率市场化改革成本,促进利率市场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经济问题 改革取向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夏小东
70年代以来以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美国两位著名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于1973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精辟论述了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首先就金融发展理论中的核心部分利率自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树波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既定目标。实现利率市场化,对于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和优化经济结构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受到客观经济环境的制约,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并不宜于过快推进,目前的重点工作应该是为利率市场化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而不是去为之设计进程
关键词:
利率 利率市场化 利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崇正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利率机制创新 ,就在于尽快实行利率市场化 ,放开利率管制。基于这一认识 ,作者进一步就我国如何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若干对策性思路。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管制利率 金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敬国
本文阐述了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建立合理利率结构的重要性。文章在分析我国利率结构中现存的问题及其市场环境的基础上 ,提出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完善利率结构以促进利率市场化、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利率结构 金融市场 货币政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小文 章上峰
基于开放经济的DSGE模型框架,分析和比较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数量型货币政策下,利率市场化提高了其调控产出和通胀的能力;价格型货币政策下,利率市场化没有提高其调控产出波动的能力,但是却较大幅度提高了其调控通胀的能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从调控作用时间和影响程度来看,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较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万解秋 孙文基
本文分析了开放经济下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并就开放经济下的两种制度安排即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制度问题阐明了作者的观点。本文认为 ,为了实现内外均衡这一目标 ,资本账户的开放应在利率市场化后实施 ,利率市场化后应实行真正的有弹性空间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关键词:
开放经济 利率市场化 资本账户 汇率制度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克宫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应适时关注实体经济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和对风险的防控能力以及产生的服务效率,处理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优化实体经济融资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利率定价机制与综合考量实体经济部门融资成本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建立利率调控框架与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利率市场化改革协调配套政策与市场监管效率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实体经济 融资效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冷崇总
外币利率市场化是我国价格改革的重大举措,预示着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的真正形成将为期不远。本文指出了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了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进程,并就利率市场化可能引起的“价格战”、对人民币利率的冲击以及商业银行定价机制等进行了论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德旭
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机制在实现国内和国际收支平衡以及保证资金的有效分配、影响可用于投资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影响经济组织的投资和消费决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应进一步改革利率机制,使其充分发挥调节国民经济结构和引导资金投向、调节社会总供需平衡、市场货币流通量及信贷资金供求,促使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功能。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贾昂
文章以利率市场化为背景,探讨了商业银行FTP机制中银行内部关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问题与负债业务的成本管理问题。研究发现,在资产业务中通过合理的资金定价与收益共享契约,可以解决现有的风险分配不均,提高整个系统的盈利能力,另外还发现,银行可以通过同业合作中的业务创新在不降低原利润水平的情况下减小风险的波动程度;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在负债业务的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也给出了优化方法,改进后的系统绩效达到最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