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1)
- 2023(10510)
- 2022(8905)
- 2021(8012)
- 2020(6508)
- 2019(14915)
- 2018(14791)
- 2017(28225)
- 2016(14929)
- 2015(17073)
- 2014(17196)
- 2013(17189)
- 2012(17007)
- 2011(15819)
- 2010(16212)
- 2009(15254)
- 2008(15149)
- 2007(13704)
- 2006(12519)
- 2005(11683)
- 学科
- 济(95105)
- 经济(95020)
- 管理(41859)
- 业(40199)
- 方法(33920)
- 企(30603)
- 企业(30603)
- 数学(30240)
- 数学方法(30020)
- 地方(25678)
- 中国(24745)
- 农(20138)
- 业经(17799)
- 财(16311)
- 地方经济(16013)
- 学(15196)
- 融(14365)
- 金融(14365)
- 农业(14153)
- 制(14133)
- 贸(13947)
- 贸易(13935)
- 银(13433)
- 银行(13420)
- 易(13338)
- 行(13042)
- 发(12639)
- 环境(11797)
- 和(10473)
- 技术(10447)
- 机构
- 大学(230799)
- 学院(230077)
- 济(109938)
- 经济(107889)
- 研究(85446)
- 管理(83816)
- 理学(70536)
- 理学院(69728)
- 管理学(68732)
- 管理学院(68300)
- 中国(66345)
- 财(49618)
- 京(49400)
- 科学(47514)
- 所(43308)
- 财经(38682)
- 研究所(38395)
- 中心(38168)
- 经济学(36063)
- 江(36059)
- 经(35032)
- 农(34672)
- 经济学院(32261)
- 北京(32232)
- 范(31236)
- 师范(30942)
- 院(30309)
- 州(29013)
- 业大(28583)
- 财经大学(28454)
- 基金
- 项目(139914)
- 科学(110901)
- 研究(105405)
- 基金(101926)
- 家(86997)
- 国家(86247)
- 科学基金(74061)
- 社会(70148)
- 社会科(66649)
- 社会科学(66634)
- 省(53747)
- 基金项目(52420)
- 教育(48145)
- 划(44641)
- 自然(43899)
- 资助(43211)
- 自然科(42885)
- 自然科学(42877)
- 自然科学基金(42155)
- 编号(41378)
- 发(36151)
- 成果(35200)
- 部(31975)
- 重点(31626)
- 发展(30200)
- 课题(29959)
- 国家社会(29782)
- 展(29740)
- 创(28380)
- 教育部(28180)
- 期刊
- 济(134573)
- 经济(134573)
- 研究(78629)
- 中国(50761)
- 财(37027)
- 管理(34048)
- 农(33158)
- 学报(31842)
- 科学(30119)
- 融(28077)
- 金融(28077)
- 教育(25561)
- 大学(25257)
- 学学(23646)
- 经济研究(22816)
- 农业(22541)
- 财经(21239)
- 技术(21106)
- 业经(19912)
- 经(18456)
- 问题(17307)
- 贸(14778)
- 技术经济(13684)
- 世界(13680)
- 国际(13253)
- 统计(12227)
- 业(11761)
- 商业(11540)
- 经济问题(10854)
- 经济管理(10791)
共检索到375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鄢亚晨 黄阳华
以熊彼特经典经济发展理论为研究的出发点,本文首先提出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熊彼特经济发展假说,即一国的汇率波动以该国的金融发展程度为中介对企业家的创新基金产生冲击,使得汇率波动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非线性关系。在理论拓展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二期模型,通过二期均衡解的分析推导出实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内外金融制度安排的条件。此外,本文建立了非线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利用GMM方法估计了汇率制度灵活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实证分析结果支持本文提出的有关开放经济中熊彼特经济发展的基本假说。
关键词:
汇率制度 金融支持 创造性毁灭 经济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严汉平
斯密、马克思、熊彼特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 (跨越三个世纪 ) ,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思想 ,但对当代发展经济学影响甚大。作者认为 ,他们的经济发展思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既有质的区别 ,又有着一定的“继承性”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发展经济学 比较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代明 殷仪金 戴谢尔
标志创新理论诞生的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首次出版已一个世纪。"创新理论一百年"是值得纪念的。因为在经济学说史上对人类发展产生过如此深远影响的成果并不多见。为此,本文谨对创新理论的提出与要义、发展与完善、影响与前景等做一简要回顾和总结。
关键词:
创新理论 熊彼特 创造性破坏 演化经济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晋 韩姝
在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框架下,以Ramsey-Cass-Koopmans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商业银行资金融通模型和支持企业家创新模型,并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展开分析。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表明:不考虑信贷投向的单纯信贷规模扩大不会促进经济增长,只有贷放给企业家支持其创新的信贷资金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商业银行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变化,适时调整信贷结构和信贷,摒弃"唯信贷规模论",以此助推实体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亮 李廉水 刘军 程中华
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关期,迫切需要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创新添薪续力。本文通过构建包含智能化与经济增长集约化的CES生产函数模型,采用2004-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智能化对经济增长集约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智能化对经济增长集约化呈显著的U型影响,即智能化对经济增长集约化的影响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动态作用,在考虑区域异质性以及内生性问题后,U型影响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智能化通过影响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进而影响经济增长集约化。本文明确了智能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显著效果与作用渠道,也为中国推动智能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书翰
服务业重要性的上升与知识经济的兴起是目前发达经济最突出的两个特征,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使服务创新成了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引擎。新熊彼特经济学有关服务创新的研究对许多传统的服务经济观念提出了挑战,其理论发展经历了从技术主义方法到服务定向的方法再到综合性方法的演进。服务创新理论对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奂辰 张二震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独创性地提出了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发展需要生产资料的新结合,但同时也伴随着信用创造和通货膨胀。我国30多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也印证了该理论。该文通过对现代经济循环四步骤过程的剖析表明,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本质在于信用膨胀,而互联网金融的"信用化"具有降低信用膨胀的可能性,因而能够降低经济发展对通货膨胀的依赖性。
关键词:
经济循环 信用膨胀 经济发展 互联网金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代欣 叶子荣 江晓莉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宏观经济态势骤变,加之"5.12"特大地震的持续影响,四川省经济发展出现了诸多新的情况和变化。研究发现,四川省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巨大落差,形成消费拉动型的经济结构存在很大潜力;近期四川省的投资、产出和消费环节存在脱节现象,市场中微观经济主体亟待保护和扶持;四川居民消费存在"理性迷茫"现象,且拉动内需和保障民生需要进一步结合。在应对地震后续影响及外部经济冲击时,四川省需要更加灵活务实地采取应对措施,实现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的双向增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志铭 郭惠武
熊彼特曾试图建立一个以创新为动力的内生经济变迁理论。在沉寂多年以后,熊彼特的这一经济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复活。演化新熊彼特主义借用生物学隐喻构建了企业的行为模式,使创新得以内生化,并类比生物学中的自然选择过程描述了经济动态过程。新古典熊彼特主义增长理论则将熊彼特"创造性破坏"思想模型化,通过引入研发生产函数和对创新组织的探讨将技术创新内生化,深入地研究了与经济增长相关的市场结构问题。三支理论在方法论和学术传统上的差别导致了它们对创新机制以及经济变迁的不同理解。文章系统地梳理了熊彼特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发展并对之进行了比较、评价和展望。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向国成 邝劲松 文泽宙
本文以新兴古典经济学为基本分析框架,从微观理论上建立了分工发展视角下研发投入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基本理论模型,阐述了分工发展是研发投入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并利用1998—2015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与非线性门槛模型对研发投入与经济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1)分工发展是影响研发投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2)研发投入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作用具有显著的分工门槛效应,并且这种效应在选择不同分工发展门槛变量时呈现出异质性。据此提出优化经济发展质量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研发投入 经济发展质量 分工 门槛效应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葛立宇 莫龙炯 张方
基于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的中国城市创新区域指数和281个地级市2011—2017年的经济发展数据,考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城市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城市的区域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政府公共科技投入、市场金融信贷投资和社会人力资本提升是数字经济促进城市区域创新的主要影响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创新的积极效应在教育水平较低、城市规模较小、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城市更为显著;数字经济对城市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外溢性特征。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进一步丰富了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创新的机制效应研究,为中国数字经济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余长林 马青山
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高压工程有效解决了中国电力资源供需逆向分布的难题,为新时期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本文基于2005~2020年县区级面板数据和其他多种类型数据,采用交错双重差分法探讨了特高压工程对县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特高压工程显著促进了县区经济发展。机制研究发现,特高压工程通过“资源优势转化效应”带动了电力输出区经济发展、通过“资源劣势弥补效应”带动了输入区经济发展、通过“扩大市场可及性”带动了落点地区经济发展、通过“促投资效应”和“纠错配效应”促进了整体县区经济发展。异质性研究发现,特高压工程对线路起点、终点以及落点地区经济发展均能产生积极作用,但对落点和终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强。清洁能源输送型和混合输送型特高压能够显著促进县区经济发展,但以输送火电为主的特高压并未促进县区经济发展。并且,交流和直流特高压均能促进县区经济发展。拓展性研究发现,特高压工程有利于打破市场分割,实现污染防治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其辐射范围大约为周边200公里。本研究为“新基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培鑫 吕长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进,已成为重要议题。本文使用2003—2015年中国地级市经济数据,检验创新如何影响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二者之间关系,即创新对于环境污染强度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创新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强度。其中,高质量创新和绿色创新对于降低环境污染强度的作用更大。进一步,鉴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创新对降低环境污染强度的效果亦不相同,当地区的人均GDP水平达到约三万元时,创新才能发挥降低环境污染强度的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创新可以通过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降低能源强度来降低环境污染强度。本文论证了创新对于环境污染强度的作用效果及作用机制,丰富了创新的经济后果以及如何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的研究,对于以市场化手段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贺唯唯 侯俊军
将居民消费问题纳入数字经济的分析框架,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居民消费。理论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扩大流动性约束等手段影响居民消费。利用数字经济发展数据和手工查找的城乡居民消费数据,对2011—2019年我国26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居民消费带动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将增加本地人均消费支出,且该结果具有稳健性;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在地理位置、城市规模、城市层级等层面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支付便利性、流动性约束以及家庭不确定性是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作用机制;基于城乡不平等视角的扩展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而且有利于带动城乡居民消费升级。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居民消费 城乡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屈天佑 李娜
选取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水平的影响以及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活动,对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影响均非常显著。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企业单独的创新活动,也提升了企业间联合创新的水平。且在考虑稳健性与内生性后结果依然显著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渠道来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民营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优于国有企业;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行业的创新质量和创新数量的提升都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其他行业的促进效果不显著;相比于大型企业,数字经济对中小型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融资约束 创新质量 创新数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熊彼特假说与产业扶持政策的制度逻辑——来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经验数据的证据
自贸试验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地方经济发展与企业资本结构选择——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数字经济发展与城市制造业技术升级:影响机理与经验证据
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基层治理改革与县域经济发展——基于乡镇合并改革的经验证据
物流能力与城市群经济发展——中国十大城市群的经验证据
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国家审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来自省级地方政府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