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87)
2023(19193)
2022(16633)
2021(15590)
2020(13253)
2019(30454)
2018(30130)
2017(57430)
2016(31069)
2015(35343)
2014(35353)
2013(34824)
2012(32310)
2011(28817)
2010(29225)
2009(27169)
2008(26707)
2007(23333)
2006(20647)
2005(18218)
作者
(90957)
(75883)
(75553)
(72077)
(48585)
(36553)
(34354)
(29781)
(28970)
(27344)
(25760)
(25732)
(24313)
(24221)
(23799)
(23496)
(22662)
(22371)
(21875)
(21742)
(18960)
(18858)
(18583)
(17513)
(17207)
(16849)
(16754)
(16731)
(15486)
(15002)
学科
(138314)
经济(138165)
管理(92703)
(84665)
(71543)
企业(71543)
方法(61736)
数学(54093)
数学方法(53246)
(40709)
中国(33819)
(32421)
(29362)
地方(28951)
业经(27876)
(25484)
贸易(25472)
(24743)
(24241)
(22710)
财务(22622)
财务管理(22553)
理论(22321)
农业(21487)
企业财务(21377)
(19677)
(18868)
金融(18866)
(18852)
银行(18793)
机构
大学(447090)
学院(444471)
(182241)
经济(178426)
管理(171734)
研究(149521)
理学(148585)
理学院(146962)
管理学(143886)
管理学院(143115)
中国(113872)
(94794)
科学(93133)
(88784)
(75846)
(73859)
研究所(68649)
中心(68508)
财经(68319)
业大(66897)
(66399)
(62052)
北京(59745)
农业(57942)
(56664)
经济学(56358)
师范(56009)
(54294)
(52825)
财经大学(50683)
基金
项目(299922)
科学(234725)
基金(217872)
研究(214899)
(190951)
国家(189410)
科学基金(162436)
社会(135066)
社会科(128032)
社会科学(127993)
(116754)
基金项目(114005)
自然(107147)
自然科(104738)
自然科学(104709)
自然科学基金(102810)
教育(100122)
(98238)
资助(92525)
编号(86510)
成果(70294)
重点(67312)
(66013)
(63206)
(61589)
课题(59882)
科研(57927)
创新(57550)
教育部(56736)
大学(56356)
期刊
(200099)
经济(200099)
研究(133329)
中国(86549)
学报(73859)
(71855)
(65988)
科学(65460)
管理(64664)
大学(56422)
学学(53314)
教育(48045)
农业(44802)
(41543)
金融(41543)
技术(40689)
财经(34535)
经济研究(33426)
业经(30001)
(29552)
问题(25384)
(23430)
统计(23118)
技术经济(22813)
图书(21836)
(21431)
(21427)
理论(20690)
(20579)
科技(19971)
共检索到665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蒋先玲  魏天磊  刘微  
在开放的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与对外开放共同作用于产出和物价。时变参数TVP-VAR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扩张的中期借贷便利使得产出先降低再升高,通货膨胀上升。扩张的国家财政支出则展现出时变特征,提升产出的效果越来越弱甚至变负并使通货膨胀上升。同时外贸依存度和资本流动自由度的提高均对提高产出和控制物价有积极作用。因此,应继续发挥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逐渐减少对财政支出刺激经济的依赖,继续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促进贸易发展,使资本流动更加自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洪  金林  
本文以Ram的两部门生产函数为理论框架,利用中国1953~2010年的数据,使用半参数模型研究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1953~2010年,中国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外部作用,政府部门的要素生产率高于非政府部门的要素生产率,最终使得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正向总作用。1978~2010年,中国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外部作用,但政府部门的要素生产率仍高于非政府部门的要素生产率,使得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向总作用,但这个正向总作用在统计上不是显著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凤羽  韩国英  
财政收支关系一直是学界和政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非线性视角,采用TVP-VAR模型,基于等间隔和特定时点脉冲响应分析,实证研究了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的时变非线性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第一,我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彼此相互影响,但在不同阶段影响的程度和方向均有所不同,具有时变和非对称特征;第二,财政收入风险的增加对财政收支表现出抑制作用,而财政支出风险短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财政收支,长期则会抑制财政收入增长;第三,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对短期拉动经济增长有一定作用,且二者表现出松紧搭配的反向组合特征,但政策长期作用效果有限。尊重市场规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是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威  陆懋祖  
本文采用能够同时捕捉区制转换性变化和累积性变化的包含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1995~2009年间我国政府支出冲击效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虽然财政支出冲击的传导机制出现了局部的趋势性变化,但是对冲击效应的影响并不显著;冲击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冲击本身的波动性。冲击的波动越大,冲击效应水平越高。这也使得冲击效应的动态变化在样本期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区制转换性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范庆泉  张同斌  
将政府财政支出分解为消费性支出和生产性支出,建立了政府消费性支出与私人消费之间、政府资本与私人资本之间的非线性替代关系函数。将政府公共生产性服务和公共消费性服务的双重角色加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不同经济结构下政府的双重角色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差异。实证结果显示:政府生产性支出的弹性系数正在变小,政府生产性支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在逐渐消失;在合理监管下,政府消费性支出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因此,政府应加大对财政消费性支出的监管力度。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峁  张红中  郭春桥  
基于中国1978—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时变参数模型对我国政府支出对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府支出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影响曲线呈U形;政府分类支出方面,不同时期,政府分类支出对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效果的影响不同。近年来,政府行政性支出和民生性支出对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具有一定正向影响,但影响效果在不断下降;而基本建设支出对二元经济转化产生了负向影响。要通过制度创新调整政府支出结构,以促进二元经济结构向好的方向转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储德银  宋根苗  
传统理论认为价格水平是由货币政策决定,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引发了理论界对价格水平决定的重新思考。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系统阐释财政支出结构对价格水平变动的作用机制,然后通过建立财政支出结构与价格水平之间的S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政府增加购买性支出导致价格水平上升,但是转移性支出的增加会对价格水平上升产生反向抑制作用,这一结论不仅可以为未来政府制定稳定价格水平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与实证依据,还可以对重新评价与反思中国以往财政政策提供全新思路与判断标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鹏  杜亚斌  毛德勇  韩庆潇  
使用时变参数自回归(TVP-VAR)模型,从财政支出视角,对我国通货膨胀的财政属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货币供给量和经济周期影响后,我国财政支出与CPI之间总体上具有正向变动关系;财政支出对CPI的影响在短期内较不稳定,但中长期非常显著,具有时变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2010年间的物价上涨具有更浓重的"财政色彩",1998年推出的积极财政政策对CPI的短期影响较大,而2008年推出的积极财政政策对CPI的中长期影响更明显;同时,投资性和消费性财政支出对CPI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我国通货膨胀不仅仅是一种货币现象,更是一种财政现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昊  李育冬  李子秦  
本文将财政支出按性质分为消费性、经济建设、文教科研、转移支付四类,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变参数估计研究各项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动态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出中消费性支出挤出居民消费,经济建设支出由促进居民消费转为抑制,转移性支出则促进了居民消费,而文教科研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因此,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应作为财政支出政策的首要选择。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宝顺  
基于多元时间序列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通过对具有相似经济增长率的巴西、中国和印度三个发展中国家的实际人均GDP增长率、财政支出和私人支出的时间序列数据的考察表明,具有相似经济增长模式的国家,其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并非一致。最重要的是,没有稳定的证据表明财政支出可以促进人均产出的增加,也不表明两变量间存在稳定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树培  白战伟  
本文利用时变参数(TVP)模型考查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三十年来,我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一直都存在着促进效应,但影响水平却经历了一个倒V型的变化;对城市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强于对农村消费的促进效应,且在两者之间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用于基本建设方面的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有一定的促进效应,政府行政与事业经费支出对消费具有挤出效应,而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对消费一直都保持着较高的促进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日东  苏梽芳  
卢卡斯方差假说揭示了产出—通胀交替与总需求冲击之间存在着负向的关系。对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对一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建立时变参数的货币增长模型代替固定系数的货币增长模型,比较准确地得到非预期货币冲击及其条件方差,最后分别利用两步估计法和联合估计法对假说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中国的数据不支持卢卡斯方差假说,中央银行意料外的货币扩张或者收缩对实际经济的影响大小与需求冲击大小无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伊  温涛  
在Barro经典研究的基础上,将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因素引入内生增长模型的框架中,分析了持续经济增长条件下的"最优财政支出结构",并利用江西省1996-2011年间财政支出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经济建设类支出、科教文卫类支出和社会保障类支出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而行政管理类支出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江西省实际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发现江西省财政支出结构正逐渐向最优财政支出结构收敛,但仍应进一步将重心由经济建设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向科教文卫等公共性支出转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淑婉  刘向东  张宇  
通过构建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差异影响机制的理论框架,采用较为前沿的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对1998~2011年我国25个省,283个地级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有明显的影响作用,一般预算支出规模越大越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会通过省区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及空间溢出机制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动产生时空效应,即上一期和相邻省份的财政支出均会对本地区内部的经济增长差距产生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贺达  顾江  
本文基于效用最优化模型假定地方政府在文化财政支出上存在相互竞争,搭便车和相互独立三种可能行为;运用我国2004~2014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5类空间权重矩阵,通过SAC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地方政府间文化财政支出的策略性行为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各地方政府间文化财政支出显著表现为相互竞争行为;其中财政分权程度、人口密度和地区经济状况有较高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和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