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15)
- 2023(15345)
- 2022(13357)
- 2021(12259)
- 2020(10285)
- 2019(23368)
- 2018(23291)
- 2017(44584)
- 2016(23505)
- 2015(26416)
- 2014(25891)
- 2013(25780)
- 2012(23486)
- 2011(21426)
- 2010(21412)
- 2009(19956)
- 2008(19012)
- 2007(16391)
- 2006(14541)
- 2005(12722)
- 学科
- 济(115491)
- 经济(115381)
- 管理(70007)
- 业(63646)
- 企(53155)
- 企业(53155)
- 方法(49383)
- 数学(43331)
- 数学方法(42962)
- 中国(26223)
- 财(25142)
- 农(25130)
- 地方(24545)
- 业经(22671)
- 贸(22346)
- 贸易(22337)
- 学(21984)
- 易(21687)
- 农业(17012)
- 制(16803)
- 理论(16101)
- 环境(15934)
- 和(15758)
- 技术(15591)
- 务(15116)
- 财务(15049)
- 财务管理(15019)
- 地方经济(15003)
- 融(14587)
- 金融(14585)
- 机构
- 大学(341558)
- 学院(339363)
- 济(147835)
- 经济(144987)
- 管理(136559)
- 理学(119041)
- 理学院(117836)
- 管理学(115997)
- 管理学院(115406)
- 研究(112132)
- 中国(82002)
- 京(70565)
- 科学(66241)
- 财(65178)
- 所(54565)
- 财经(53232)
- 中心(50100)
- 研究所(49593)
- 经(48508)
- 江(47890)
- 农(47772)
- 业大(47117)
- 经济学(46575)
- 北京(44193)
- 范(43647)
- 师范(43299)
- 经济学院(41985)
- 院(40683)
- 财经大学(39722)
- 州(38702)
- 基金
- 项目(232819)
- 科学(184580)
- 研究(172358)
- 基金(171150)
- 家(147337)
- 国家(146172)
- 科学基金(127121)
- 社会(111816)
- 社会科(106199)
- 社会科学(106176)
- 基金项目(90600)
- 省(89407)
- 自然(80839)
- 自然科(78988)
- 自然科学(78974)
- 教育(78919)
- 自然科学基金(77591)
- 划(74434)
- 资助(70699)
- 编号(69822)
- 成果(56036)
- 部(52072)
- 重点(51418)
- 发(49627)
- 创(48417)
- 课题(46927)
- 国家社会(46616)
- 教育部(45703)
- 创新(45127)
- 人文(44998)
- 期刊
- 济(160915)
- 经济(160915)
- 研究(103110)
- 中国(58063)
- 管理(49906)
- 学报(49341)
- 财(48183)
- 科学(45771)
- 农(42908)
- 大学(37881)
- 学学(35659)
- 教育(34522)
- 农业(29944)
- 技术(29108)
- 融(28248)
- 金融(28248)
- 经济研究(27820)
- 财经(26743)
- 业经(24896)
- 经(22901)
- 问题(20677)
- 贸(18019)
- 技术经济(18002)
- 图书(17924)
- 理论(16763)
- 商业(15799)
- 统计(15537)
- 科技(15356)
- 现代(15102)
- 实践(14990)
共检索到492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和东
收集产学研合作、FDI及创新相关数据,运用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两方面考察了1999—2014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域创新的产学研协同内溢、FDI外溢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有显著正的空间溢出效应,社会特征中的人力资本权值影响最大;2FDI在短期与长期中分别存在显著负的与正的溢出效应;3产学研协同在短期与长期中分别存在不显著与显著正的溢出效应,政府、金融机构对协同创新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不同;4产学研合作大于FDI的溢出效应,二者交互影响显著为正,三种溢出的综合效应为正;5制度等环境因素对区域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开放经济 知识溢出 协同创新 空间关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和东
收集产学研合作、FDI及创新相关数据,运用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两方面考察了1999—2014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域创新的产学研协同内溢、FDI外溢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有显著正的空间溢出效应,社会特征中的人力资本权值影响最大;2FDI在短期与长期中分别存在显著负的与正的溢出效应;3产学研协同在短期与长期中分别存在不显著与显著正的溢出效应,政府、金融机构对协同创新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不同;4产学研合作大于FDI的溢出效应,二者交互影响显著为正,三种
关键词:
开放经济 知识溢出 协同创新 空间关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冰
新一轮工业革命下,互联网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乃至促进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在"互联网+"这一国家战略下,研究互联网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溢出效应,并对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外商直接投资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各省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区域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经济增长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不仅本身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还促进FDI产生创新溢出效应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该溢出效应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作用更明显。因此,发展互联网经济要分区域进行政策辅助,东部加快产业改造升级与核心技术突破,中部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西部培育复合型人才,共同实现经济的再次起飞。
关键词:
产业创新 外商直接投资 “互联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德 侯佳宁
"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契机,研究深度开放带来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文章搜集中国主要开放城市2005—2017年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模型检验深度开放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探索经济溢出有效半径。研究发现:(1)深度开放显著促进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对中部和西部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2)以中小城市为主体形成正向经济溢出推动区域发展;700公里半径范围内城市群经济溢出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为21.8%;(3)固定资本投资边际收益呈下降趋势,证明未来投资驱动模式向技术创新驱动模式转换的必要性。经济开放红利空间释放有助于缩小沿海与内陆、中心城市和小城市的发展差距。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易行健 符淼 郭静静
本文在构建知识生产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广东省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就内外资部门的独立研发、出口贸易、干中学、外资技术外溢对工业部门专利创新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大部分行业来说,外资负向的挤出效应超过了其对专利知识产出的正向作用;内资部门独立作用的系数则取决于行业的竞争程度;外资技术外溢效应是否显著取决于行业是否适合"看中学";出口贸易和干中学对创新的推动作用要取决于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企业性质。最后本文从实证检验结果出发提出了有行业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龙志和 蔡杰
对全国及分区域工业产业发展中知识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在考察期中工业产业间发展均存在显著的MAR溢出效应,均不存在Porter溢出效应;随着经济的发展,Jacobs溢出效应与工业产业关联度相关,高产业关联度行业中,Jacobs溢出正向效应十分明显。因此,政府制定工业产业政策时,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各区域的政策侧重点有所不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侯爱军 夏恩君 李森
运用知识生产函数法,构建了区域人才流动知识溢出效应模型,利用2000—2012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各区域的资本要素、本地人才资本要素、流入人才资本要素对区域知识产出的作用。结果表明:各区域的资本要素、本地人才资本要素都与本区域的知识产出显著相关,但具体的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差异;仅东部区域的流入人才资本要素具有显著的知识溢出效应。
关键词:
区域人才流动 知识溢出 人才资本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解学梅 余泓 代梦鑫
在创新3.0时代背景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创新实践面临巨大挑战;由此,积极融入创新生态系统与多样化种群构建共生网络成为企业实现持续创新的关键。本研究遵循生态系统“隶属观”并基于共生理论构建了“种群共生网络→共生行为→知识溢出效应”逻辑链条,并通过收集电子通信制造业241家上市公司2010-2019年所构成的1711个观测值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 种群共生网络的两个结构特征——网络集中度和网络稳定性均对知识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② 共生行为分别在种群共生网络两个结构特征与知识溢出效应关系之间发挥中介作用;③ 中心生态位深度和中心生态位多样性在“种群共生网络集中度→共生行为→知识溢出效应”中介路径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中心生态位多样性在“种群共生网络稳定性→共生行为→知识溢出效应”中介路径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④ 董事联结正向调节种群共生网络集中度与共生网络知识溢出效应的关系。此外,本研究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综上,本研究不仅完善了创新生态系统知识溢出效应的理论框架,而且从中心生态位和董事联结层面拓展了知识溢出效应影响机制的边界,为企业在创新生态系统下进行共生耦合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佳佳 黄鲁成
本文对Klaus知识溢出模型进行改进,设计出通信技术的知识溢出效应模型,并利用中美通信技术专利数据,通过量化通信技术演化过程中的知识溢出效应,探讨了知识溢出对技术演化的影响及规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知识溢出效应与技术距离、技术成熟时间成反比。这对我国实施的高科技战略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知识技术存量来获取知识溢出效应,加快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技术演化 知识溢出效应 TD-SCDMA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钟山
各国开放型经济模式的发展,通过国际市场而联成一气,大为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使各国的意识形态、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开放型经济模式的外部经济效应趋向突出,其中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已成为开放型经济模式发展中的重要规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汪素芹 叶伟春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经济中 ,一国经济的繁荣或萧条会通过各种传导机制传送给他国并引起他国相应地产生繁荣或萧条 ,我们称这种效应为溢出效应。本文通过对开放经济条件下简单的凯恩斯模型研究 ,得出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为 :美国经济增长或下降 1个百分点 ,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或下降 0 .0 95个百分点。这与现实基本相符 ,据此提出我国应更好地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 ,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依靠扩大内需等来降低美国经济对我国经济溢出的负效应的影响
关键词:
美国 中国 经济 贸易 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谭潇潇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99-2006年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工业部门引进外商投资在总体上对内资部门产出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外商投资的正向外溢效应相对较大。另外,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证明外商直接投资在区域间的不平衡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
关键词:
FDI外溢效应 面板数据 不平衡分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范飞龙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溢出效应内生化的合技术约束生产函数模型,对跨国公司溢出效应进行检验。来自上海的实证研究表明,在金融市场上,跨国公司投资对上海企业带有一定的“资本挤出效应”;而跨国公司投资对上海经济的技术溢出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作用并不显著;管理溢出效应虽然统计检验显著,但整体效应却非常微弱。
关键词:
跨国公司投资 经济发展 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霖魁 焦高乐
文章基于能源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和溢出效应视角,选取华北、东北和西部等油气资源富地区的1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实证探讨了能源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拉动溢出的双重效应。以石油天然气产业为例,实证检验能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不仅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拉动效应,而且对其他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油气资源富集区加大对石油天然气产业的投入,能够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收敛。
关键词:
能源产业 拉动效应 溢出效应 两部门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文章利用2000-2013年全国29个省市的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分析了不同来源的R&D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R&D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自主R&D投入的产出效果要大于商品贸易和国外技术引进的技术扩散的产出效果;高度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城镇化带来的人口流入扩大了东部地区的研发优势,抑制了中西部地区研发水平的提升。同时,文章就如何加强开放过程中的技术引进和缩小区域间科技实力的差距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自主R&D 商品贸易 技术引进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