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3)
2023(12082)
2022(10130)
2021(9408)
2020(7857)
2019(17987)
2018(17864)
2017(33537)
2016(17602)
2015(19878)
2014(19394)
2013(18886)
2012(17218)
2011(15693)
2010(15899)
2009(15146)
2008(14323)
2007(12156)
2006(10943)
2005(9982)
作者
(48050)
(40327)
(40048)
(38343)
(25738)
(19091)
(18063)
(15553)
(15288)
(14099)
(13956)
(13309)
(12857)
(12776)
(12467)
(12440)
(11874)
(11584)
(11424)
(11021)
(10106)
(9718)
(9701)
(9308)
(9162)
(9004)
(8656)
(8454)
(8110)
(7835)
学科
(96022)
经济(95950)
管理(46399)
(41976)
方法(37614)
数学(34404)
数学方法(33861)
(32867)
企业(32867)
中国(24617)
(20295)
地方(20187)
业经(17050)
(17002)
贸易(16989)
(16545)
(16450)
(15218)
农业(13710)
地方经济(13678)
(13662)
环境(12613)
(12440)
金融(12439)
(12045)
银行(12038)
(11662)
理论(11542)
(11056)
(10954)
机构
学院(250714)
大学(249361)
(120523)
经济(118575)
管理(93840)
研究(90120)
理学(80820)
理学院(79973)
管理学(78427)
管理学院(77973)
中国(69603)
(51868)
(51351)
科学(50137)
(44401)
财经(41190)
研究所(40155)
中心(39602)
经济学(39579)
(37695)
经济学院(35432)
(35026)
(34850)
北京(33335)
(32173)
业大(31586)
(31298)
师范(31043)
财经大学(30640)
(27904)
基金
项目(164244)
科学(131075)
研究(122061)
基金(121737)
(105588)
国家(104839)
科学基金(90300)
社会(81363)
社会科(77417)
社会科学(77401)
基金项目(62085)
(61812)
教育(56580)
自然(55630)
自然科(54446)
自然科学(54434)
自然科学基金(53459)
(52054)
资助(51486)
编号(47924)
成果(38624)
(37484)
重点(37458)
(36918)
国家社会(35249)
(34284)
课题(33743)
教育部(33018)
创新(32196)
中国(31940)
期刊
(134534)
经济(134534)
研究(79431)
中国(48930)
(38162)
管理(36952)
科学(33147)
学报(32971)
(32746)
大学(26020)
教育(25483)
经济研究(24757)
学学(24620)
技术(23482)
(23281)
金融(23281)
农业(22943)
财经(21332)
业经(19286)
(18634)
问题(16975)
(16214)
统计(15532)
世界(15229)
国际(14560)
技术经济(14268)
(13618)
(13215)
决策(12284)
商业(11196)
共检索到380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康继军  张宗益  傅蕴英  
本文从三个方面,以8个分指标为基础构造了衡量对外开放程度的变量——对外开放度指数,该指数较传统的外贸依存度更好地刻画了1978~2003年间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动态建模方法建立了开放经济下的经济增长模型,从短期和长期的角度动态地考察了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好地模拟了开放经济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变化规律。实证研究的结果证实了对外开放不仅在短期内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且也显著地进入了长期均衡方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兆洲  邓勇  安宁宁  
本文在Ramsey-Cass-Koopmans模型的基础上,运用随机控制原理建立了不确定环境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最优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求解模型得到了消费运动方程,对该方程进行相位图分析,并与Ramsey-Cass-Koopmans模型下的最优解做了全面比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菁  陈霜华  
通过建立一个人力资本内生增长模型,将环境及环境污染治理引入内生增长框架下进行分析,其中重点探讨了在达到均衡增长路径过程中经济增长、环境污染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关系,同时考察了维持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的数据对理论模型的一些结果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清洁要素以及技术的使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对环境污染一直以来缺乏足够的重视,目前仍然需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提高环境污染治理的效率,地方政府的行为在其中会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希饶  刘凌  
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文章探讨了国际贸易、环境质量与经济持续增长三者的内在关系以及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首先,通过对模型的竞争性市场均衡分析,给出了平衡增长路径的经济增长率,并系统地分析了在环境污染进入效用函数的情形下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其次,通过对最优增长路径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分别讨论了贸易自由化对环境质量、经济增长、福利效应的影响;污染外部性对长期经济增长的约束等。最后给出了模型的综合结论及其现实涵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海明  
目前主流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存在着非正统经济学所提出的总量生产函数和边际生产力法则的虚假性质疑与逻辑悖论质疑,并丢失了古典宏观经济理论和马克思经济学所重视的收入分配与阶级分析传统。因此,一类古典-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在最近十余年发展起来并得到相当程度应用。本文利用1978-2012年中国的数据对它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中国经济存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本生产率下降的"马克思有偏技术进步",该模型对中国经济的有效性成立,这意味着固定工资份额假设下,经济将会遇到实际工资率上升、长期利润率下降的"马克思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浩然  申曙光  
利用世代交叠内生增长模型,本文考察了现收现付制与生育率、储蓄率、人力资本投资、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与前人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将子女的人力资本引入父母的效用函数。理论模型表明,现收现付制会促进人口增长,降低储蓄率,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但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并不确定。本文利用中国31个地区的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降低了居民储蓄率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占居民收入的份额,不利于经济增长。利用制度外资金来解决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转轨成本问题和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将有助于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从而对经济增长有利。另外,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将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余长林  
本文把消费者时间分为工作时间、教育时间、闲暇时间,重点扩展了闲暇时间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和技术进步的外部性,将闲暇时间和教育时间同时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中,分析了两种时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后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教育时间 (即人力资本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同时,积极健康的闲暇活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阶段,对闲暇的偏好还很低,总体上闲暇时间对我国经济增长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因此,合理安排闲暇活动和正规教育活动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巍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的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模型,并以此指导中国社会经济技术实践,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践。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驰  任亮  张广建  
本文搜集整理126个国家1970-2015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资本账户开放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从就业还是经济增长看,中等收入国家显著受益于资本账户开放,而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面临资本账户开放则受到相反的影响;资本账户开放的门槛效应不容忽视,只有当东道国在政府效能、法规质量等因素达到一定的初始条件后,资本账户开放才能对宏观经济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此外,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提升,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促进作用由正转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建新  
以研发或专利所代表的创新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之一。通过Granger因果分析发现国内外研发和专利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然后利用阿尔蒙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对研发、专利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估计了研发和专利的产出弹性并分析了其动态变化,发现国内外研发和专利都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但其作用机制和促进程度差别很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雷钦礼  
本文将制度变量引入基于CES生产函数的经济增长理论框架,构建了一个含有制度变量和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理论分析表明,不同于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制度通过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要素的技术效率而影响经济增长。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需要双轮驱动:一是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二是改革和优化科研管理制度,激发和保护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提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笔者曾用一个单一部门模型预测了中国未来5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能源需求总量。现在,我们建立一个多部门模型,来预测中国未来25年的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模型的核心内容与单一部门模型的相同。此模型分12个生产部门:(1)农业,(2)煤炭开采,(3)石油开采,(4)天然气开采,(5)其它采矿,(6)能源加工,(7)制造业,(8)建筑业,(9)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爱文  李东  
利用1953—2010年中国碳排放量与GDP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对中国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短期来看,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动态调整机制;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了降低碳排放量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邵建春  李霞  
我国从1988年开始才正式对研发投入进行统计,由于受到数据可得性和样本规模的限制,以往学者很难从宏观视角对我国研发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为此,根据我国1988~2006年的有关数据,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检验,在协整关系存在的前提下,进一步检验了二者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两者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罗光强  
将一国经济增长划分为两大体系即公共产业与非公共产业运作体系,两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国的经济产出,相互作用的发展表现为一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文章构建了三种基本模式,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提出了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