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07)
2023(11808)
2022(9828)
2021(9108)
2020(7408)
2019(16829)
2018(16578)
2017(31163)
2016(16327)
2015(18321)
2014(18013)
2013(17664)
2012(16514)
2011(15449)
2010(15408)
2009(14716)
2008(14186)
2007(12334)
2006(11301)
2005(10482)
作者
(44875)
(37478)
(37219)
(35706)
(24150)
(17666)
(16928)
(14415)
(14279)
(13289)
(13041)
(12214)
(11953)
(11917)
(11875)
(11621)
(11109)
(10862)
(10838)
(10352)
(9591)
(8990)
(8899)
(8650)
(8541)
(8402)
(8015)
(7927)
(7428)
(7331)
学科
(89890)
经济(89825)
管理(44412)
(38580)
方法(31726)
(29702)
企业(29702)
数学(28904)
数学方法(28647)
中国(24430)
(20058)
地方(19900)
(18397)
贸易(18386)
(17948)
(16693)
业经(16151)
(14378)
(13649)
地方经济(13520)
(12920)
银行(12919)
(12878)
金融(12877)
农业(12852)
(12597)
环境(12208)
(12027)
(10642)
(10304)
机构
学院(238204)
大学(237006)
(119923)
经济(117910)
研究(88168)
管理(87870)
理学(74419)
理学院(73653)
管理学(72611)
管理学院(72158)
中国(70084)
(53232)
(48822)
科学(46546)
(43341)
财经(41967)
经济学(39874)
中心(39204)
研究所(38742)
(38303)
经济学院(35707)
(34479)
北京(31686)
(31187)
(31075)
财经大学(31047)
(30341)
师范(30157)
(27281)
业大(26958)
基金
项目(148589)
科学(118905)
研究(113842)
基金(110634)
(94475)
国家(93763)
科学基金(80622)
社会(77017)
社会科(73273)
社会科学(73264)
基金项目(55689)
(54379)
教育(51814)
自然(47351)
资助(46903)
自然科(46277)
自然科学(46266)
(45978)
自然科学基金(45465)
编号(45083)
成果(37539)
(34807)
(33913)
国家社会(33407)
重点(33330)
课题(31797)
教育部(30888)
中国(30569)
(30528)
人文(29824)
期刊
(138765)
经济(138765)
研究(81559)
中国(46504)
(38601)
管理(34718)
(29681)
(29267)
金融(29267)
科学(29212)
学报(28439)
经济研究(25452)
教育(22756)
大学(22749)
财经(22130)
学学(21330)
农业(20513)
技术(20485)
业经(19915)
(19313)
(18090)
问题(17711)
国际(16661)
世界(15465)
统计(13389)
技术经济(13274)
(11715)
经济问题(10871)
商业(10825)
(10744)
共检索到377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卞志村  
本文通过一个前瞻性小国开放经济模型,首先分析了开放经济下中央银行的最优货币政策,发现开放经济中的最优政策需要同时考虑IS曲线和菲利普斯曲线中的结构参数;由这一模型推导出的修正的MCI与传统MCI有着明显的区别,修正的MCI中实际汇率的权重取决于所有的模型参数及货币当局的偏好。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中国的实际货币状况指数和名义货币状况指数,并分别考察了实际MCI与产出增长率的关系以及名义MCI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基于传统MCI的货币政策操作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但可用名义MCI来监测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情况,以最终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效率。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袁仕陈  陈莉  
采用"G-R模型"检验开放经济下我国央行对基础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结果表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一单位外汇占款占货币供应量M2的比重的增长能够使基础货币增长率减少0.29个单位;货币乘数增长率增加一单位会引起基础货币增长率减少1.07个单位;利率增长率增加一单位要求基础货币增长率减少0.02个单位;而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率增长一个单位则将引起我国基础货币增长率增长0.8个单位;但汇率和经济增长的变化对基础货币不构成影响。由于我国央行对外汇占款、货币乘数以及美国物价都不具有控制能力,因此,检验结果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极大的挑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胜  邹恒甫  
We develop the Taylor rule in open economy according to the benchmark Taylor rule and response function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olicy.Through comparisons and analysis we take USA,Japan and EU as sample countries and conduct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in open economy in the framework of expanding Taylor rule.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increasingly open world China's monetary authority should not neglect the influence of USA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its own monetary policies.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张纯威  
从1994~2006年的季度数据来看,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一直遵从McCallum规则,Taylor规则不适合中国国情。这意味着,如果中国经济结构不发生大的变化,就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回归得到的McCallum规则的各种参数和通胀缺口、实际汇率、货币乘数、货币流通速度等变量的预期变化测算出合理的基础货币增长率,并将为调控基础货币供给提供重要参照。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何理  骆振心  郭正日  
在Karras(1999)关于经济开放度和货币政策有效性模型的基础上,根据货币政策名义锚的差异将36个国家分为5类,通过对这些国家2000年至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的回归分析,检验和对比开放程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都将受到削弱,且削弱程度与货币政策的名义锚选择密切相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雨露  边卫红  
近两年来,我国国际金融领域的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飞跃发展的黄金时期,学术研究更加规范,研究方法也逐步与国际接轨。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国金融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金融问题越来越成为理论研究的主流。从本期开始,我们开辟“国际金融理论前沿评析”专栏,邀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陈雨露教授就货币同盟理论、汇率制度理论、开放条件下的货币政策理论等国际金融前沿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综述和评析。文章将从某一理论的原创文献评析着手,注意把握该理论发展的几个阶段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并重点论述该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使读者更加系统地了解当前国际金融前沿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和现状,为中国学者结合我国实际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伟  李丹娜  
文章基于时变视角,依据行为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企业家信心、投资者信心、利率、货币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六变量的TVP-VAR模型,研究信心、货币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企业家信心和投资者信心能够影响利率和货币增长率,即信心可以通过影响货币政策进而作用于宏观经济。货币增长率和利率能够影响投资者信心和企业家信心,进而可以通过信心影响宏观经济。从时变角度看,企业家信心一单位的正向冲击在整个样本区间内均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在短期内投资者信心和货币增长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长期内货币增长率的提高会阻碍经济的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葛向华  
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对经济市场发挥作用,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实现一定的调控目标,这就现实地提出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问题。而为了研究货币政策传递和效用的效果,需要用科学的检验方法。纵观世界各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检测模型,并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DSGE模型具有较强的现实可能性,能十分准确的反应货币政策变动对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中人们行为的影响。DSGE模型的建立,可以使得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有了一个可以进行现实估测的目标,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货币政策的作用的准确性和力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航  
粘性信息理论是近十年来新型不完全信息理论之一,文章以SVAR模型来拟合中国货币政策的特征,并以此作为基准模型,借助菲利普斯曲线,同时还引入传统凯恩斯的粘性价格模型,作为比较的模型,从而来检验粘性信息模型在中国的适应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纯威  
本文利用我国1994—2006年的季度数据,分别对开放经济条件下的Taylor规则和McCallum规则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一直遵从McCallum规则,Taylor规则不适合我国国情。这意味着,如果经济结构不发生大的变化,就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回归得到的McCallum规则的各种参数和通胀缺口、实际汇率、货币乘数、货币流通速度等变量的预期变化测算出合理的基础货币增长率,这将为调控基础货币供给提供重要参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钟永红  
本文通过一个广义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三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考察中国1978—2005年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特征。在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动态特性后发现:积极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效果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均要强于财政政策,长期内,积极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一直有递减的正效应,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由于挤出效应的影响,长期内对经济增长呈负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吉林  黄辰  
传统"麦卡勒姆规则"的线性设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刻画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随时间变化的非线性特征。本文使用多机制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对"麦卡勒姆规则"进行了非线性扩展,并运用该模型对中国1983-2011年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通货膨胀率为转换变量的三机制模型能较好地刻画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缺口、产出缺口之间的时变非线性关系。根据宏观经济环境,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调节力度与方向在不断变化:在低通货膨胀机制下,货币政策的调节目标是避免通货紧缩和促进经济增长;在温和通货膨胀机制下,货币政策的调节虽具有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作用,但同时更倾向于增加货币供给来刺激经济增长;在高通货膨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俊  刘亮亮  张玉娟  
文章扩展了Espinosa-Vega和Yip(1999)的模型,讨论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通过Hamilton函数法得到经济增长率与各参数的显式关系,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利用中国1991—2013年的宏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实证结果佐证了理论结论的正确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传哲  何凌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贾海涛  苗文龙  
本文利用Logit、Probit法对中国的数据进行经验实证,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绩效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认为,货币政策目标函数常常表现出非线性特征;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判断,中国货币政策较为有效。相比之下,调控m0更有利于稳定物价,调控利率促进经济增长效果更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