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1)
2023(12894)
2022(11116)
2021(10236)
2020(8759)
2019(20015)
2018(20027)
2017(39296)
2016(21163)
2015(23990)
2014(24130)
2013(23806)
2012(22463)
2011(20711)
2010(21277)
2009(20522)
2008(20419)
2007(18526)
2006(16673)
2005(15372)
作者
(61653)
(51764)
(51260)
(49296)
(32943)
(24445)
(23613)
(19975)
(19236)
(18617)
(17563)
(16972)
(16440)
(16300)
(16136)
(16046)
(15473)
(15191)
(14963)
(14911)
(12977)
(12819)
(12551)
(11856)
(11733)
(11594)
(11411)
(11337)
(10331)
(10118)
学科
(105626)
经济(105541)
管理(59488)
(55618)
(43333)
企业(43333)
方法(39991)
数学(35518)
数学方法(35166)
中国(27737)
(26974)
地方(23641)
(23489)
(20123)
业经(20032)
(19455)
(19029)
贸易(19019)
(18445)
农业(17462)
(16953)
银行(16930)
(16304)
(15739)
金融(15737)
地方经济(14786)
(14185)
环境(14115)
(14000)
(13362)
机构
学院(316229)
大学(313993)
(142688)
经济(139733)
管理(117601)
研究(109813)
理学(99630)
理学院(98561)
管理学(96983)
管理学院(96384)
中国(84855)
(67184)
(65478)
科学(63306)
(56137)
财经(52401)
研究所(50175)
中心(49729)
(48985)
(48913)
(47172)
经济学(45056)
业大(42049)
北京(41940)
(41240)
师范(40910)
经济学院(40371)
(38861)
(38625)
农业(38379)
基金
项目(193069)
科学(151328)
研究(146057)
基金(138298)
(118246)
国家(117231)
科学基金(99586)
社会(92916)
社会科(87953)
社会科学(87929)
(75505)
基金项目(71644)
教育(67454)
(63065)
编号(61198)
自然(61049)
自然科(59555)
自然科学(59536)
自然科学基金(58442)
资助(58009)
成果(51495)
重点(43717)
(43673)
(43564)
课题(42581)
(39499)
(37778)
国家社会(37743)
教育部(37704)
创新(36999)
期刊
(168789)
经济(168789)
研究(101481)
中国(59595)
(51039)
(45367)
管理(43546)
学报(42686)
科学(40615)
(34538)
金融(34538)
教育(32940)
大学(32512)
学学(30631)
农业(30156)
经济研究(28548)
技术(27511)
业经(26892)
财经(26795)
(23182)
问题(22279)
(19298)
技术经济(17371)
国际(16545)
统计(16539)
商业(16007)
理论(15816)
(14900)
现代(14663)
世界(14645)
共检索到488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鹏  
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决定了我国必须以加速发展经济,促进充分就业并维持我国现有的国际收支水平为宏观调控的目标,而中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开放经济的特点,这使得两个目标相互影响,具有复杂的内在联系。本文在分析我国主要政策工具特点及可能产生的结果后,得出结论,即为达到这两个目标我们应当合理的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汇率贬值的手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杨堃  叶蜀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诚  毛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0年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总体上,全球主要经济体逐步企稳并正式步入复苏期,但主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也给全球带来了输入性通胀压力,进而成为诱发我国复合式通胀压力的主因。面对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温彬  冯柏  
2021年年初以来,全球经济整体走向复苏,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演变、通胀预期忽上忽下、有效需求频繁波动、债务风险有所加剧、地缘政治形势复杂等冲击下,全球经济复苏中的不平衡因素明显增多,实际经济走势以及市场预期中的分歧加大,宏观政策调控的过程中面临更多掣肘。我国经济持续复苏向好,但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复苏动力有所减弱,稳增长压力逐渐加大。下一阶段,不均衡的复苏仍将是内外部经济走势的主要特征,为此,要按照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曹远征  于春海  阎衍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微刺激"效果下降,而"强刺激"带来了严重后遗症,导致这种状况的关键原因是政策框架在整体上出了问题。重构我国宏观政策框架的战略定位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短期应对不断加剧的宏观经济和金融风险;(2)中期应对结构调整的负面冲击;(3)长期构建高效的、可持续的和动态一致的宏观调控模式。重构政策框架的原则性要求包括:(1)宏观经济及金融的稳定性与国际收支平衡应该成为显性目标;(2)财政政策主要指向结构调整期的短期阵痛,货币政策指向宏观经济及金融稳定性;(3)宏观政策应该遵循市场化、可预期的操作模式。在具体策略上可以选择国债市场作为突破口,通过改变国债发行规模和方式,推动国债市场的大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冀素兰  许广灵  渠丽娜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着新的风险与挑战,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阶段,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如宏观调控由需求管理转变为供给管理、经济政策更加突出为以微调为主、新的开放战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等。我们要充分把握当前历史机遇,构建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新思路,如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进促进经济增长要素的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维  
2005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态势,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明显。2005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思路将在2006年延续下去。同时随着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市场色彩将更浓、经济手段更多,政策与体制法规的结合更加完善,以体制改革提升调控效果的特点更为突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尹敬东  
结构失衡与宏观经济政策成效的理论分析尹敬东为论证方便,我们假定:(1)结构失衡模型仅限于投资和消费两个部门。(2)经济未到充分就业和资源充分利用状态。一、结构失衡: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作为研究结构失衡的起点,我们采用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分析框架,这个由希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甜甜  
本文运用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1978—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并利用情景分析模拟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汇率政策的变动对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能抑制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对GDP、消费、投资和出口总额均有积极影响;提高人民币汇率,可促进经济增长,扩大投资和出口。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立群  
20 0 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已经转向制止经济无序、建立市场经济规则、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方面。新的经济增长基础逐步形成。 2 0 0 2年受世界经济影响 ,我国经济将继续呈现缓慢回落状态 ,宏观经济政策对短期目标关注度将上升 ,在加入了WTO的环境下 ,深化改革、建立规则、规范秩序方面的政策措施将进一步涉及体制的更深层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新顺  吕峰  史本山  
近年来 ,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其中 ,有的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有的还不太明显。本文对其中一些重要的政策进行了一般性和实证性的分析与评价 ,指出某些政策实施绩效不理想的原因 ,并提出以下建议 :( 1)增加低收入居民的收入 ;( 2 )降低税负 ,促进投资 ,增加劳动者收入 ;( 3)减轻农村居民的负担 ,解除对农村居民的各种不平等的约束 ;( 4 )消除股市泡沫 ,释放资金以促进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