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26)
- 2023(20071)
- 2022(16929)
- 2021(15580)
- 2020(12949)
- 2019(29260)
- 2018(29055)
- 2017(55389)
- 2016(30202)
- 2015(33644)
- 2014(33494)
- 2013(32816)
- 2012(30003)
- 2011(27294)
- 2010(27336)
- 2009(25475)
- 2008(24890)
- 2007(22077)
- 2006(19563)
- 2005(17469)
- 学科
- 济(133544)
- 经济(133416)
- 管理(88485)
- 业(82596)
- 企(67792)
- 企业(67792)
- 方法(53626)
- 数学(46744)
- 数学方法(46231)
- 中国(34296)
- 农(34223)
- 财(32430)
- 业经(28613)
- 地方(28166)
- 学(27632)
- 制(23939)
- 贸(23703)
- 贸易(23687)
- 易(22952)
- 农业(22631)
- 务(20554)
- 财务(20470)
- 财务管理(20437)
- 银(20110)
- 银行(20043)
- 理论(19639)
- 融(19605)
- 金融(19603)
- 企业财务(19378)
- 环境(19181)
- 机构
- 大学(432666)
- 学院(432512)
- 济(181388)
- 经济(177613)
- 管理(166462)
- 研究(150635)
- 理学(143470)
- 理学院(141915)
- 管理学(139386)
- 管理学院(138635)
- 中国(113431)
- 科学(91986)
- 京(91290)
- 财(82918)
- 所(76586)
- 农(74206)
- 研究所(69564)
- 中心(67413)
- 财经(66150)
- 业大(65622)
- 江(64058)
- 经(60130)
- 农业(58359)
- 北京(57575)
- 经济学(55663)
- 范(55523)
- 师范(54914)
- 院(53998)
- 州(51424)
- 经济学院(49934)
- 基金
- 项目(290318)
- 科学(227431)
- 基金(210595)
- 研究(209358)
- 家(184995)
- 国家(183462)
- 科学基金(156601)
- 社会(133215)
- 社会科(126244)
- 社会科学(126212)
- 省(112910)
- 基金项目(110908)
- 自然(102166)
- 自然科(99803)
- 自然科学(99776)
- 自然科学基金(97997)
- 教育(95897)
- 划(95156)
- 资助(86956)
- 编号(84604)
- 成果(68639)
- 重点(65305)
- 部(63583)
- 发(62413)
- 创(59949)
- 课题(58568)
- 创新(56005)
- 科研(55218)
- 国家社会(54872)
- 教育部(54486)
- 期刊
- 济(204485)
- 经济(204485)
- 研究(131239)
- 中国(81405)
- 学报(71327)
- 农(67880)
- 科学(63734)
- 财(63329)
- 管理(62325)
- 大学(53491)
- 学学(50766)
- 农业(46004)
- 教育(44216)
- 融(43600)
- 金融(43600)
- 技术(36076)
- 经济研究(34303)
- 财经(33239)
- 业经(32625)
- 经(28602)
- 问题(26315)
- 业(23553)
- 技术经济(21484)
- 贸(21343)
- 版(20416)
- 理论(20346)
- 科技(20144)
- 图书(19952)
- 商业(19799)
- 现代(19420)
共检索到646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小文 章上峰
基于开放经济的DSGE模型框架,分析和比较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数量型货币政策下,利率市场化提高了其调控产出和通胀的能力;价格型货币政策下,利率市场化没有提高其调控产出波动的能力,但是却较大幅度提高了其调控通胀的能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从调控作用时间和影响程度来看,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较好。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年华 黄楚光 蒋彧
2019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标志中国利率市场化进入新阶段,利率深化改革能否增强货币政策效果再度成为关注焦点。鉴于政策调控具有非线性时变影响,本文基于时变参数模型并构建政策时变溢出指数,研究不同利率市场化程度下货币政策对工业经济调控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工业企业融资和工业经济增长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反应愈加敏感,利率改革显著增强了数量型政策和价格型政策的调控效果;从影响程度看,数量型政策对工业经济的时变冲击效应和时变溢出效应较价格型政策高,这与中国长期依赖数量调控以及利率传导受阻有关。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在本质上仍然比较依赖“量”传导,仅通过LPR改革难以完全疏通利率传导堵点,推动货币政策调控由“量”向“价”转型仍然任重道远。本研究为剖析利率改革成果,促进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型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尹雷 吴静 丁烨
零利率在全球有不断蔓延之势,与其相伴而生的问题正深刻影响着经济与金融的稳定,为此构建了开放经济下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嵌入零利率下限约束条件,以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为研究对象,围绕开放经济条件下零利率下限约束情形的国外货币政策外溢冲击与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问题开展研究。研究发现:第一,相比较非零利率下限约束情形,零利率下限约束时期的美国货币政策外溢效应减弱,这一结果减轻了对流动性陷阱可能会加剧风险外溢与蔓延至中国的担忧。第二,无论国外主要经济体处于零利率下限约束还是非零下限约束情形,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都是对称性的,未受到美国货币政策周期的影响。故此提出中国需密切关注国外政策外溢风险,坚持政策调控定力与自主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雍 刘生福
文章探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程对于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影响。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分析发现,利率市场化水平越高,货币需求的波动性越大,利率传导渠道的障碍越少,从而货币当局选择价格型调控方式的条件也就越成熟。采用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构建四变量S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考察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对于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对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数量型调控方式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价格型调控相对数量型调控具有时滞短与力度温和等优点;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价格型调控方式的优势将表现得更加突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雍 刘生福
文章探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程对于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影响。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分析发现,利率市场化水平越高,货币需求的波动性越大,利率传导渠道的障碍越少,从而货币当局选择价格型调控方式的条件也就越成熟。采用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构建四变量S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考察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对于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对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数量型调控方式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价格型调控相对数量型调控具有时滞短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尊信 倪英照 徐晓光
尚处于市场化进程的市场利率不宜直接作为商品期货定价的影响因素,但又蕴含了货币市场资金状况的重要市场信息。为此,借助商品期货定价模型,将市场利率的信息传递机制纳入到隐含利率动态过程,采用六种商品期货合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市场利率的信息传递机制依赖于商品种类,不同商品期货所隐含利率对市场信息的响应机制有所差异;(2)货币市场趋于紧缩时,铝、铜、锌等商品因贸易融资套利效应导致库存需求增加,隐含利率有下降趋势;货币市场趋于宽松时隐含利率倾向高波动性;(3)市场利率信息被隐含利率长期均衡水平吸收从而改变长期基差水平;被隐含利率波动率吸收进而影响隐含利率对基差的影响程度。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尊信 倪英照 徐晓光
尚处于市场化进程的市场利率不宜直接作为商品期货定价的影响因素,但又蕴含了货币市场资金状况的重要市场信息。为此,借助商品期货定价模型,将市场利率的信息传递机制纳入到隐含利率动态过程,采用六种商品期货合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市场利率的信息传递机制依赖于商品种类,不同商品期货所隐含利率对市场信息的响应机制有所差异;(2)货币市场趋于紧缩时,铝、铜、锌等商品因贸易融资套利效应导致库存需求增加,隐含利率有下降趋势;货币市场趋于宽松时隐含利率倾向高波动性;(3)市场利率信息被隐含利率长期均衡水平吸收从而改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小文 章上峰
本文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从均衡利率上升角度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数量型和价格型政策效应的影响。通过脉冲响应、参数敏感性和社会福利损失分析得到:(1)均衡利率上升减弱数量型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减弱价格型调控产出波动,但增强其调控通胀的能力。当前条件下数量型调控效果仍优于价格型。(2)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价格型调控更加稳定。(3)两种货币政策下,均衡利率上升对居民社会福利基本没有影响。相对而言,价格型调控下福利损失较小。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中央银行需要协调搭配两种货币政策,做好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前荣
2015年,我国取消存贷款利率管制。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是,我国利率定价和利率管理并未实现市场化.央行的利率调控机制尚未建立。当前的利率市场化只是形式上的市场化,应在货币政策转型的过程中,完善利率调控体系,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框架。
关键词:
货币政策框架 利率市场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邓雄
信贷是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资产运用方式,也是货币创造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尤其是金融创新的深化和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新常态下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效果减弱,现行的货币政策模式将面临调整,而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还存在障碍。为此,未来我国应加快构建目标基准利率,完善利率调节机制;加强银行机构内部治理,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深化政府和国有企业改革,强化政府预算约束,完善市场风险定价。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阙方平 范薇
本文探讨了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的潜在影响,指出利率市场化对于货币政策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一方面可以降低货币政策的实施成本,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率;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金融危机,导致货币政策失效。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利率管制 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培亮
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具有强烈行政指导色彩的贷款规模控制和存贷款利率控制效用的缺失,对存款准备金率的操作次数也会随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而减少。本文认为,利率市场化之后,在数量型工具方面,央行会越来越重视定向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贷款工具的创新;在价格型工具方面,央行会越来越重视再贷款利率和央票发行利率等政策性利率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工具现状的梳理与其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后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库的建立方案,并提出以价格型工具为主、数量型工具为辅的转型方向。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惺惟 谷牧青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基础货币因不再适合充当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角色,而应逐渐被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所取代。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市场性、基础性、传导性、稳定性和可控性角度验证了Shibor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可行性,并论证了"利率走廊"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调控作用。最后,提出了完善Shibor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利率走廊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项后军 项伟康 陈昕鹏
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可能会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金融稳定等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存在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且从利率市场化间接度量的维度来看,在考虑以直接效应来衡量的贷款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的实际风险承担水平上升;但是在考虑以价格约束效应来衡量的存款利率市场化之后,其效果并不明显。(2)从利率市场化直接度量的方法来看,直接引入虚拟变量的研究发现贷款利率市场化会使得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变得明显;进一步从利率市场化综合度量的维度,引入整体的利率市场化指数的方法则发现,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银行的实际风险承担水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振华 李琳曈
利率传导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本文选取1996-2020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使得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利率传导渠道有效性不断增强,宏观经济对市场利率的调节愈发敏感;2016-2020年,相比于M2,市场利率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解释能力更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渐进地由“数量型”逐步转为“价格型”。最后,本文认为,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存款利率自律机制,积极推动LPR形成和传导机制的相关改革,货币政策实施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从而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