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2)
- 2023(13416)
- 2022(11196)
- 2021(10418)
- 2020(8505)
- 2019(19238)
- 2018(18920)
- 2017(35609)
- 2016(18905)
- 2015(20950)
- 2014(20713)
- 2013(20304)
- 2012(18948)
- 2011(17582)
- 2010(17603)
- 2009(16574)
- 2008(16088)
- 2007(14041)
- 2006(12691)
- 2005(11748)
- 学科
- 济(96826)
- 经济(96748)
- 管理(51620)
- 业(46683)
- 企(36527)
- 企业(36527)
- 方法(35512)
- 数学(32058)
- 数学方法(31753)
- 中国(26270)
- 农(21966)
- 地方(20776)
- 财(19955)
- 贸(19509)
- 贸易(19498)
- 易(19030)
- 业经(17788)
- 学(16944)
- 制(16753)
- 银(14677)
- 银行(14670)
- 融(14561)
- 金融(14560)
- 行(14246)
- 农业(14187)
- 地方经济(13796)
- 环境(13085)
- 策(13074)
- 体(11912)
- 发(11233)
- 机构
- 学院(273433)
- 大学(272648)
- 济(131330)
- 经济(129024)
- 研究(101260)
- 管理(100009)
- 理学(85159)
- 理学院(84217)
- 管理学(82924)
- 管理学院(82394)
- 中国(78980)
- 财(59352)
- 京(56279)
- 科学(56150)
- 所(50738)
- 财经(46976)
- 研究所(45650)
- 中心(44931)
- 经济学(43297)
- 经(42915)
- 农(39974)
- 江(39742)
- 经济学院(38776)
- 北京(36083)
- 院(35934)
- 范(34946)
- 财经大学(34941)
- 师范(34665)
- 业大(34027)
- 州(31618)
- 基金
- 项目(174451)
- 科学(138985)
- 研究(129939)
- 基金(129649)
- 家(112438)
- 国家(111577)
- 科学基金(95377)
- 社会(86990)
- 社会科(82716)
- 社会科学(82702)
- 基金项目(65814)
- 省(64676)
- 教育(59434)
- 自然(58190)
- 自然科(56897)
- 自然科学(56882)
- 自然科学基金(55914)
- 划(55015)
- 资助(54651)
- 编号(50718)
- 成果(42233)
- 部(40386)
- 重点(39417)
- 发(39037)
- 国家社会(37610)
- 课题(36042)
- 创(35960)
- 教育部(35370)
- 性(34882)
- 人文(34075)
- 期刊
- 济(149594)
- 经济(149594)
- 研究(90232)
- 中国(53619)
- 财(44014)
- 管理(39109)
- 学报(37923)
- 农(37608)
- 科学(36658)
- 融(32264)
- 金融(32264)
- 大学(29355)
- 学学(27720)
- 经济研究(27285)
- 教育(26458)
- 农业(25831)
- 财经(24736)
- 技术(22549)
- 业经(21581)
- 经(21525)
- 贸(19130)
- 问题(19102)
- 国际(17465)
- 世界(16355)
- 统计(14559)
- 技术经济(14452)
- 业(13719)
- 策(12929)
- 商业(12079)
- 现代(11945)
共检索到425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袁仕陈 陈莉
采用"G-R模型"检验开放经济下我国央行对基础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结果表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一单位外汇占款占货币供应量M2的比重的增长能够使基础货币增长率减少0.29个单位;货币乘数增长率增加一单位会引起基础货币增长率减少1.07个单位;利率增长率增加一单位要求基础货币增长率减少0.02个单位;而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率增长一个单位则将引起我国基础货币增长率增长0.8个单位;但汇率和经济增长的变化对基础货币不构成影响。由于我国央行对外汇占款、货币乘数以及美国物价都不具有控制能力,因此,检验结果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极大的挑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亚培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国际收支在中国经济中暂居重要位置,其所带来的外汇占款可能已成为干扰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变量之一。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建立了三层次实证分析模型,就近年来外汇占款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外汇占款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产生了较大干扰,中央银行被动使用一些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对冲,但无法对冲的外汇占款仍造成国内流动性过剩,这种过剩流动性既会影响中国经济,同时也是国际金融市场影响中国经济的渠道。因此,中央银行有必要进行一系列改革,避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影响。
关键词:
国际收支 外汇占款 货币政策 独立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华妤
基于葛兰杰因果方法对1994-2004年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检验结果显示:在独立性方面,利率不是货币数量的葛兰杰原因,说明考察期内中国货币政策总体上保持了对外独立性,否定了钉住汇率制度是造成中国货币政策不独立的先验判断;在有效性方面,仅显示货币数量M0对物价有肯定的正向影响,货币数量M1和利率对产出及物价的影响力均不显著。这意味着货币政策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金融体系发育不成熟、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内部因素,而不应归咎于传统钉住汇率制度的外部制约。因此,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策略应该是加速金融体系的发展,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而不是放弃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汇率管理方针。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胜 邹恒甫
We develop the Taylor rule in open economy according to the benchmark Taylor rule and response function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olicy.Through comparisons and analysis we take USA,Japan and EU as sample countries and conduct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in open economy in the framework of expanding Taylor rule.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increasingly open world China's monetary authority should not neglect the influence of USA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its own monetary policies.
关键词:
开放经济 泰勒经济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和萍
对中国资本流动程度和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回归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实践是符合不可能三角命题的。在1980—2003年间,在事实上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下,中国实行着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政策和享有独立的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主要依赖于数量调控工具,汇率和利率的价格调控微乎其微,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极大的挑战。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亦春 许文彬
入世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面临许多新的变数,但这些变数带来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互相抵消的可能。只要抓住有利时机、采取适当的政策搭配,中央银行完全可以在推进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WTO 货币政策 独立性 资本市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曼 刘骞文
对德国1974—1990年间德国货币政策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表明,德国货币政策在考察期间只是部分独立的,而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则显示其货币政策是有效的。由此得出结论和启示,有效的货币政策不一定独立,一国货币当局货币政策的选择,不应以货币政策是否独立作为判定标准,而应以是否对经济调节有效,是否能促进一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为准绳。
关键词:
德国 货币政策独立性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创 吴健 杨晨龙
本文构建111维中国外部形势指标体系,基于高维动态因子模型和两步加权法合成中国外部经济与金融不确定性指数,在构建外部不确定性与货币政策独立性关联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借鉴LSTVAR和TVP-VAR模型分别从避险情绪、汇率稳定度与资本开放度层面,实证考察外部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对中国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外部经济与金融不确定性的相对关系与冲击来源密切相关,在2011年之前,全球金融子市场波动使得外部金融不确定性明显大于外部经济不确定性,而在2011年之后,全球实体经济不确定性因素使得两种外部不确定性大小关系出现反转。第二,外部不确定性会提升全球避险情绪,当全球避险情绪、汇率稳定度和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较高时,外部不确定性会更为显著地削弱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独立性,其中外部金融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短期负面冲击更大。本研究为防范外部不确定性冲击、提升货币政策独立性、维护经济全局稳定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卞志村
本文通过一个前瞻性小国开放经济模型,首先分析了开放经济下中央银行的最优货币政策,发现开放经济中的最优政策需要同时考虑IS曲线和菲利普斯曲线中的结构参数;由这一模型推导出的修正的MCI与传统MCI有着明显的区别,修正的MCI中实际汇率的权重取决于所有的模型参数及货币当局的偏好。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中国的实际货币状况指数和名义货币状况指数,并分别考察了实际MCI与产出增长率的关系以及名义MCI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基于传统MCI的货币政策操作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但可用名义MCI来监测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情况,以最终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效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静文
本文通过构建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探讨不同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理论传导机制,进一步模拟得出不同外生冲击下两种利率规则的实施效果及福利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名义汇率贬值率和贸易条件,钉住CPI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在不同冲击下的稳定效果都好于钉住国内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但钉住国内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在不同冲击下的福利损失都小于钉住CPI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
关键词:
经济开放 利率规则 通胀指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静文
本文通过构建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探讨不同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理论传导机制,进一步模拟得出不同外生冲击下两种利率规则的实施效果及福利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名义汇率贬值率和贸易条件,钉住CPI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在不同冲击下的稳定效果都好于钉住国内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但钉住国内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在不同冲击下的福利损失都小于钉住CPI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
关键词:
经济开放 利率规则 通胀指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卫迎春 邹舒
在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和汇率制度面临选择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备受关注。本文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相对美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8年1月至2011年6月,中国基本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从1998年1月至2005年6月和2005年7月至2011年6月汇率浮动幅度有明显差异的两个时段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差异,发现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的放宽并未导致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增强,放宽汇率管制并不能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贾海涛 苗文龙
本文利用Logit、Probit法对中国的数据进行经验实证,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绩效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认为,货币政策目标函数常常表现出非线性特征;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判断,中国货币政策较为有效。相比之下,调控m0更有利于稳定物价,调控利率促进经济增长效果更好。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 绩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吉林 黄辰
传统"麦卡勒姆规则"的线性设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刻画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随时间变化的非线性特征。本文使用多机制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对"麦卡勒姆规则"进行了非线性扩展,并运用该模型对中国1983-2011年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通货膨胀率为转换变量的三机制模型能较好地刻画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缺口、产出缺口之间的时变非线性关系。根据宏观经济环境,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调节力度与方向在不断变化:在低通货膨胀机制下,货币政策的调节目标是避免通货紧缩和促进经济增长;在温和通货膨胀机制下,货币政策的调节虽具有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作用,但同时更倾向于增加货币供给来刺激经济增长;在高通货膨胀...
关键词:
麦卡勒姆规则 非线性 货币政策 STR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丁华 丁宁
利用1998年1月到2017年6月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选择1998年12月、2005年6月、2008年12月和2015年6月四个关键节点,构建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TVP—FAVAR),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在不同时期对宏观经济产生的时变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无论是数量型调控还是价格型调控,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对产出和物价均有效,而且对产出效果的时滞明显快于对物价水平的调控;第二,在危机时期和新常态时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胀存在逆向效应,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产出作用效果不及经济繁荣期;第三,数量型货币政策促进消费、投资、进出口和信贷等变量的增长,价格型货币政策对存贷款利率、人民币汇率以及股票市场的调控效果更优。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TVP—FAVA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