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5)
2023(16673)
2022(14324)
2021(13545)
2020(11210)
2019(25830)
2018(25700)
2017(49030)
2016(26406)
2015(29769)
2014(29738)
2013(29298)
2012(27114)
2011(24835)
2010(24835)
2009(23183)
2008(22410)
2007(19438)
2006(17430)
2005(15717)
作者
(74759)
(61971)
(61477)
(58787)
(39836)
(29427)
(28027)
(24197)
(23555)
(22220)
(21146)
(20779)
(19777)
(19571)
(19286)
(19121)
(18432)
(17966)
(17759)
(17658)
(15668)
(15159)
(14806)
(14148)
(13900)
(13870)
(13643)
(13490)
(12499)
(12131)
学科
(121729)
经济(121609)
管理(74479)
(67700)
(55241)
企业(55241)
方法(48764)
数学(42746)
数学方法(42293)
中国(32600)
(29366)
(26517)
地方(25868)
业经(24540)
(23468)
(23317)
贸易(23304)
(22666)
(20954)
农业(19290)
(18295)
银行(18262)
(17547)
(17524)
金融(17522)
理论(17430)
环境(17420)
(17251)
(16326)
(15443)
机构
大学(378272)
学院(376870)
(165220)
经济(161892)
管理(147004)
研究(132972)
理学(126130)
理学院(124773)
管理学(122829)
管理学院(122159)
中国(101918)
(80300)
科学(77466)
(74217)
(66358)
研究所(60031)
中心(59129)
财经(58972)
(54643)
(54428)
(53697)
北京(51722)
经济学(51121)
业大(50529)
(50492)
师范(50124)
(47798)
经济学院(45804)
(43930)
财经大学(43698)
基金
项目(248444)
科学(196086)
研究(186496)
基金(181128)
(156107)
国家(154855)
科学基金(132919)
社会(119268)
社会科(113053)
社会科学(113026)
基金项目(94610)
(93948)
教育(85450)
自然(83560)
自然科(81578)
自然科学(81561)
自然科学基金(80099)
(79404)
编号(76243)
资助(75572)
成果(63115)
(56198)
重点(55303)
(53868)
课题(52680)
(50976)
国家社会(49366)
教育部(48875)
创新(47602)
人文(47513)
期刊
(186994)
经济(186994)
研究(120464)
中国(71678)
管理(55366)
(54709)
学报(53223)
科学(51211)
(50262)
教育(42001)
大学(40904)
(38603)
金融(38603)
学学(38296)
农业(34989)
技术(32575)
经济研究(31494)
财经(29560)
业经(28305)
(25436)
问题(23799)
(21364)
技术经济(19372)
图书(19114)
国际(19084)
世界(18759)
理论(18301)
(17942)
现代(17193)
统计(16521)
共检索到571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卞志村  毛泽盛  
货币政策有相机抉择和按规则行事两种操作规范。本文先对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的规则性成分和相机抉择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再利用Cholesky方差分解方法,确定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影响经济波动的主要成分,结果显示,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以相机抉择性成分为主。最后,本文对中国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动态模拟,发现规则型货币政策可以大大减小我国开放经济下真实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波动。因此,本文建议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应尽快向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卞志村  
货币政策操作规范通常有"相机抉择"和"规则"两种方式,但究竟哪种方式更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在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相机抉择性货币政策和规则性货币政策成分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论是:中国目前是以相机抉择型货币政策操作为主。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动态模拟的方法对采用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可以明显减少中国经济的波动。因此,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应由目前的相机抉择型操作向规则型操作转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静文  
本文通过构建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探讨不同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理论传导机制,进一步模拟得出不同外生冲击下两种利率规则的实施效果及福利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名义汇率贬值率和贸易条件,钉住CPI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在不同冲击下的稳定效果都好于钉住国内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但钉住国内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在不同冲击下的福利损失都小于钉住CPI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静文  
本文通过构建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探讨不同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理论传导机制,进一步模拟得出不同外生冲击下两种利率规则的实施效果及福利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名义汇率贬值率和贸易条件,钉住CPI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在不同冲击下的稳定效果都好于钉住国内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但钉住国内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在不同冲击下的福利损失都小于钉住CPI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武俊  
本文使用贸易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度量了经济开放度,并通过修正后的Karras产出与价格模型,对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动机在开放经济下受到制约,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对中国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起着积极作用;(2)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主要通过金融市场和影响工资-价格调整速度两个渠道影响货币政策效果,两个渠道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机制不同;(3)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会随着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而减弱,对价格的影响会随着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而增强。为此,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逐渐由数量性指标向价格性指标过渡,最终目标应确定为以稳定物价为单一目标,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应更...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袁仕陈  陈莉  
采用"G-R模型"检验开放经济下我国央行对基础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结果表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一单位外汇占款占货币供应量M2的比重的增长能够使基础货币增长率减少0.29个单位;货币乘数增长率增加一单位会引起基础货币增长率减少1.07个单位;利率增长率增加一单位要求基础货币增长率减少0.02个单位;而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率增长一个单位则将引起我国基础货币增长率增长0.8个单位;但汇率和经济增长的变化对基础货币不构成影响。由于我国央行对外汇占款、货币乘数以及美国物价都不具有控制能力,因此,检验结果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极大的挑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亚培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国际收支在中国经济中暂居重要位置,其所带来的外汇占款可能已成为干扰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变量之一。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建立了三层次实证分析模型,就近年来外汇占款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外汇占款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产生了较大干扰,中央银行被动使用一些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对冲,但无法对冲的外汇占款仍造成国内流动性过剩,这种过剩流动性既会影响中国经济,同时也是国际金融市场影响中国经济的渠道。因此,中央银行有必要进行一系列改革,避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艳  何泽荣  
货币政策是由货币数量政策和货币价格政策组成的一个系统 ,对资源配置起重要作用的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价格政策。而中国货币政策的内在矛盾则表现为汇率政策与货币数量政策和利率政策的矛盾 ,以及汇率政策与利率政策的不协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昂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与基础货币管理陆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经济手段替代行政手段,间接调控替代直接计划,基础货币管理逐渐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核心。在这一进程中,现行货币政策操作也正面临着挑战。本文在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胜  邹恒甫  
We develop the Taylor rule in open economy according to the benchmark Taylor rule and response function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olicy.Through comparisons and analysis we take USA,Japan and EU as sample countries and conduct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in open economy in the framework of expanding Taylor rule.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increasingly open world China's monetary authority should not neglect the influence of USA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its own monetary policies.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卞志村  孙俊  
本文使用开放经济下的新凯恩斯模型实证分析了开放经济体中不同的货币政策目标制。结果表明,面对国内利率政策、技术、国外通货膨胀、国外产出和国外实际利率冲击时,由灵活通货膨胀目标、资本自由流动和完全浮动的汇率构成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能够有效吸收冲击,减缓经济波动。相比而言,严格通胀目标制无法有效吸收国内外冲击,所以我国在开放经济下选择货币政策目标时,并不一定要选择严格通货膨胀目标,可以选择一些灵活通货膨胀目标的政策框架。此外,能够有效吸收各种冲击的灵活通胀目标、资本自由流动和完全浮动汇率制组成的目标体系也为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改革提供了方向。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锋  雷盼盼  
在一个包含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的开放经济NK-DSGE模型中,考察了货币政策的分配效应。研究发现,基准货币政策下,贸易部门积极的技术冲击对于不同类型家庭消费和实际工资具有不同的动态冲击效应,并且引起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上升。在此基础上,政策评价的结果显示;(1)最优货币政策倾向于降低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2)严格盯住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在最大程度上导致了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恶化,盯住名义汇率的货币政策则次之;(3)盯住实际汇率的货币政策对于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与最优货币政策最为接近。因此,针对最小化货币政策分配效应所引致的不平等,货币政策应该对实际汇率做出反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霞民  
名义锚对一国货币政策的成功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中存在着货币供应量和汇率这两个名义锚,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经常会陷入困境。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了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我国国际收支差额对银行贷款增量的影响,认为在双重名义锚下,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进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会使其失去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良松  
2008年金融危机终结了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单一目标、单一工具"货币政策调控模式而转向"多目标、多工具"。在分析价格型调控可能失效的几种情形后,作者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未来可建立价格型调控为主、兼用数量型调控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并采用"短期利率为主+数量型指标"的双重操作目标模式。正常情况下,央行应维护操作目标利率稳定,但特殊情形时,也可在操作目标利率稳定和流动性指标稳定之间权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波  朱恩涛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入货币政策操作程序这一有效的分析框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涵义、特征和研究目标,并探讨了其对研究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选择的意义。以此为基础,我们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演进历程,并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了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为超额准备金程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