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6)
- 2023(10888)
- 2022(9622)
- 2021(8794)
- 2020(7528)
- 2019(17311)
- 2018(17213)
- 2017(31833)
- 2016(17317)
- 2015(19497)
- 2014(19230)
- 2013(18729)
- 2012(17211)
- 2011(15608)
- 2010(15953)
- 2009(15458)
- 2008(15156)
- 2007(13814)
- 2006(11854)
- 2005(10429)
- 学科
- 济(71297)
- 经济(71238)
- 管理(55388)
- 业(50411)
- 企(43681)
- 企业(43681)
- 方法(34024)
- 数学(28239)
- 数学方法(27920)
- 农(19214)
- 中国(18771)
- 财(18444)
- 业经(16607)
- 技术(15650)
- 学(15055)
- 环境(14826)
- 地方(14462)
- 和(13944)
- 理论(13195)
- 贸(13148)
- 贸易(13140)
- 制(12919)
- 易(12737)
- 农业(12526)
- 划(11592)
- 务(11539)
- 财务(11511)
- 财务管理(11477)
- 银(10815)
- 银行(10789)
- 机构
- 学院(246431)
- 大学(246026)
- 济(99313)
- 经济(97142)
- 管理(95742)
- 理学(82256)
- 理学院(81375)
- 研究(81343)
- 管理学(79951)
- 管理学院(79497)
- 中国(61356)
- 科学(51754)
- 京(51456)
- 财(45452)
- 所(41287)
- 农(40944)
- 中心(38168)
- 江(38036)
- 研究所(37565)
- 业大(36705)
- 财经(35906)
- 范(33016)
- 师范(32714)
- 经(32333)
- 农业(32281)
- 北京(32138)
- 州(30141)
- 经济学(29962)
- 院(29480)
- 经济学院(27150)
- 基金
- 项目(163973)
- 科学(128803)
- 研究(121451)
- 基金(116267)
- 家(100824)
- 国家(99976)
- 科学基金(85512)
- 社会(76396)
- 社会科(72207)
- 社会科学(72183)
- 省(66632)
- 基金项目(61674)
- 教育(56158)
- 划(55458)
- 自然(54251)
- 自然科(52968)
- 自然科学(52951)
- 自然科学基金(51952)
- 编号(50532)
- 资助(46756)
- 成果(40819)
- 重点(37213)
- 创(36544)
- 发(35978)
- 部(35713)
- 课题(34989)
- 创新(34359)
- 科研(31922)
- 国家社会(30935)
- 项目编号(30903)
共检索到363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丽萍 刁文芳 石雅芳 韩昕媛
[目的 /意义]分析开放科学环境下科研人员的负责任评价(RRA)新取向,以期为“破四唯”指导下的我国科研评价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过程]以传统评价体系“唯与责”的背离为切入点,以全球研究理事会(GRC)《2021年RRA报告》、欧盟《研究评价系统改革报告》等典型内容文本为数据源,采用WordSmith提取关键词及词丛,并进行可视化。[结果 /结论]分析认为,基于同行评议定性判断与负责任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多种研究产出、活动的质量与贡献认定成为开放科学环境下科研人员RRA的基本框架与准则,其中,小同行评议与分类评价成为破除“唯论文”、SCI至上等不良学术驱动因素的核心规则和必由之路;元评价则为提高科研人员评价质量、优化指标与方法提供了循证依据。研究指出:此框架将利于纠偏基于产出的价值观,促进早期职业生涯科研人员(ECR)职业道路的差异化与多元化以及研究生态系统功能的最大化,推动包容、健康的研究创新体系的建立,同时为我国科研人员评价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开放科学 科研人员 负责任评价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宋丽萍 王建芳
开放科学的发展正在改变学术交流生态,同时挑战传统科研评价,因此对于科研评价创新的呼声日益高涨。负责任评价(RRA)应时而生并成为开放科学政策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RRA如何实现成为问题的关键。本文在解析开放科学环境下的RRA内涵,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尝试探索RRA的实现路径,以期为“破四唯”指导下的我国科研评价提供借鉴与参考。首先,以典型相关内容文本为数据源,通过关键词提取和共现分析得出结论,即以环境扫描为基础,影响力和研究质量为主维度,知情同行评议为主基调构成国际RRA的进路;继而,在分析开放科学背景下我国学术交流新业态与RRA的基础上,提出我国RRA的三层结构流程框架。其中以识别科研新范式为情境、改善宏观政策为支撑、改革评价方式为实操,以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评价对象的精准化、评价方法的循证化为路径,建立有利于潜心研究和创新的我国评价制度,并回答科研评价改革的必答题:“谁来评”“评什么”“如何评”“怎么用”。研究认为,建立质量意识、培育“影响素养”、达成评价系统变革的国际共识、从而提高RRA的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避免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碎片化是保证RRA顺利实施的关键。特别指出:将负责任评价理念与实现路径本土化,并营造有利于开放科学发展的学术交流环境,或将成为图书情报工作的新使命。图2。参考文献44。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欣 赵艳 罗祺姗 翟爽
以对中国科学院部分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为基础,了解我国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对开放教育资源的需求,开放教育资源的保障现状,归纳其开放教育资源的使用行为和使用习惯,为图书馆遴选开放教育资源采集对象、确定资源组织方式、设计资源服务系统功能、开展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阮冰颖 刘桂锋 刘琼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源,科研人员面临保护科学数据安全的新挑战。[方法/过程]第一步,从政策、资金、设备、平台、科学数据价值、科研人员专业素养的角度设计问卷;第二步,基于问卷回收数据构建SEM模型;第三步,构建SD模型并对6个维度变化进行动态仿真,探究科学数据安全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结论]政策、资金、设备、平台、科学数据价值、科研人员专业素养对科学数据安全具有影响,其中政策、平台、科学数据价值对科学数据安全的作用较明显。[局限]考虑的科学安全影响因素尚不全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SD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昌平 贺娜 张俊娜
本文在对科研人员以项目为中心的信息资源选择与查询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科研人员查询障碍的克服与行为过程优化和对科研人员信息查询结果予以改善,揭示了网络环境下高校科研人员的一些重要信息行为特征,为提高科研人员以项目为中心的信息利用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专院校 科研人员 信息查询 分析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徐慧芳 贾苹 孟连生
利用在线调查平台"调查派",针对中科院科研人员进行数字环境下科技信息查询利用行为的调查分析,勾勒出科研用户在新形势下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以及对图书馆提供的"一站式"检索等服务的了解与利用情况,试图反映出当前用户对科技信息获取与利用的主要方式与特点。针对调研结果,提出图书馆应发展和完善"一站式"检索、嵌入用户界面的服务系统等应对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
调查 信息查询 信息获取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邓红巧 董颖 刘凤琴 秦进红 谢丽斌
对h指数和g指数进行比较和研究,重点分析了科研人员h指数逐年变化的态势,并以h指数逐年变化态势为研究对象,从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中采集和整理科研人员的h指数数据,发现科研人员从初期获得h指数后,会经历缓慢的累积,然后会有一段快速增长期,最后会逐渐趋于平缓。
关键词:
h指数 g指数 时间演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钟美 张新鹤
[目的 /意义]了解开放获取环境下我国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认知与态度,为知识产权问题的解决提供建议,以期提高科研人员参与开放获取的积极性。[方法 /过程]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选取北京地区13位科研人员,通过访谈了解其对开放获取环境下知识产权制度相关问题的认知与态度,总结科研人员参与开放获取的知识产权障碍,并提出解决建议。[结果 /结论]研究发现,科研人员参与开放获取的内在可能性大,但参与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障碍较为突出,科研人员期待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完善。提出4点建议:做好知识产权的宣传和开放获取环境下知识产权服务工作,推动科研人员和学术期刊的协议文本内容优化,完善国家的宏观政策,完善开放获取...
关键词:
开放获取 知识产权 科研人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木容 黄如花
通过对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在科技创新环境下的信息需求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提出科研人员希望图书馆加强文献传递服务、科技动态信息服务、国外学术信息机构及搜索引擎导航服务、在课题开展的各个阶段对不同信息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进一步推广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服务。
关键词:
信息需求 信息保障 信息服务 科技创新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石生
科研人员文献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王石生Abstract:TakingpartofthescientificresearchpersonneloftheInstituteofFinanceScienceasanobjectofstudy,aninvesti...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孔青青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科研人员对电子资源的需求状况,以期从用户视角为研究型图书馆制定合理的电子资源发展策略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方法/过程]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电子环境下科研人员对电子资源的使用现状、使用偏好及影响因素、发展预期与建议等内容。[结果/结论]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科研人员对电子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且使用呈现出新特点,如符合"二八"定律、使用渠道多元化、依赖商业搜索引擎、关注开放获取资源和资源共享服务等;科研人员对电子资源的使用偏好受科研人员类型、资源类型以及电子资源本身优劣势的影响而存在差异;科研人员对"纯电子时代的到来"呈谨慎乐观态度,但普遍认为电子资源建设会对图书馆行业产生颠...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裴蓓 邓丽芳
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的抑郁发生率呈升高态势,对其发挥创造力和生产力产生了不利影响。阈下抑郁作为抑郁症的前兆,对抑郁症有重要预警作用,但聚焦于科研人员阈下抑郁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本研究结合大数据分析和扎根理论范式的质性编码程序,对我国科研人员阈下抑郁的表征和环境影响因素的特点及其年代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科研人员阈下抑郁环境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科研人员阈下抑郁表征中行为和认知表现突出,主要表现为“任务逃避”、“驱动力锐减”和“犹豫多虑”;(2)科研人员阈下抑郁的环境影响因素中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表现为“工作条件”、“制度文化”和“社会信息”的影响突出;(3)各环境影响因素在2011年至2016年间的分布虽存在波动,但无显著规律;到2017年至2022年期间,均表现为工作环境因素的影响最大,且“社会舆论”、“信息超载”和“岗位胜任”的影响随年代变化呈上升趋势。对科研人员阈下抑郁的研究可为理解和改善高压力工作人群的心理亚健康提供新的视角,对我国科研人员心理健康环境的塑造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科研人员 阈下抑郁 表征 环境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麟
以对中国科学院部分科研人员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为基础,调查我国科研人员对科技信息开放获取的态度及意愿,并从开放获取资源、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自身特点出发分析影响科研人员参与科技信息开放获取的因素,并建议政府、科研机构和科研资助机构积极扶持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将开放获取期刊纳入科研评价体系之中。
关键词:
开放获取 问卷调查 科研人员 中国科学院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邓德艾
基于负责任创新概念,认为经济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影响负责任逆向物流的三个基本因素,提出了影响负责任逆向物流的15个子因素,并依照调查问卷和层次分析法对子因素的权重进行了分析,以期对物流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
负责任 逆向物流 社会责任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延东 廖苗
近年来,"负责任研究与创新"逐渐成为欧美科技政策研究领域的热议概念,它强调科技创新过程的伦理和社会影响,并试图通过协商参与对创新进行综合治理。我国既往科技管理体制中的科学主义、发展主义及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等特征不利于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理念的实行。随着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发展,社会公众、科技共同体、企业和政府针对创新社会责任的态度和行为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为负责任研究与创新在中国落地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未来该理念在中国的推行还面临着如何平衡责任与创新、加强各行动主体间的沟通合作以及推动公众参与科技治理等诸多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