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0)
2023(7431)
2022(6375)
2021(5877)
2020(4812)
2019(11125)
2018(11362)
2017(20321)
2016(10827)
2015(11977)
2014(11716)
2013(11213)
2012(10321)
2011(9628)
2010(9826)
2009(9338)
2008(9539)
2007(8124)
2006(7143)
2005(6488)
作者
(30432)
(25698)
(25666)
(24003)
(16556)
(12217)
(11516)
(9934)
(9641)
(9096)
(8776)
(8544)
(8271)
(7999)
(7936)
(7849)
(7641)
(7548)
(7542)
(7475)
(6444)
(6435)
(6109)
(6038)
(5838)
(5676)
(5660)
(5460)
(5235)
(5061)
学科
(42721)
经济(42653)
管理(28997)
(25969)
(22737)
企业(22737)
(19032)
贸易(19025)
(18424)
方法(18135)
数学(13873)
数学方法(13637)
(11654)
中国(11223)
(11077)
理论(10522)
(10316)
业经(10125)
关系(7640)
地方(7434)
(7397)
(7242)
(6974)
金融(6972)
农业(6883)
(6811)
(6769)
财务(6745)
财务管理(6734)
(6632)
机构
大学(159421)
学院(158386)
(64758)
经济(63483)
管理(56543)
研究(54626)
理学(48891)
理学院(48290)
管理学(47279)
管理学院(47010)
中国(39538)
(33097)
科学(33077)
(29819)
(27833)
研究所(25287)
(24498)
财经(23909)
(23644)
中心(23187)
(22686)
师范(22480)
业大(21713)
(21637)
北京(20482)
经济学(20329)
(19815)
农业(19358)
(18828)
经济学院(18288)
基金
项目(102328)
科学(80192)
研究(76542)
基金(74172)
(64690)
国家(64183)
科学基金(53963)
社会(47943)
社会科(45338)
社会科学(45328)
(39205)
基金项目(38293)
教育(35964)
自然(34201)
(33454)
自然科(33401)
自然科学(33390)
自然科学基金(32785)
编号(32385)
资助(30074)
成果(27310)
重点(23803)
(22808)
(22223)
课题(22160)
(21576)
创新(20079)
(19884)
教育部(19870)
项目编号(19828)
期刊
(74179)
经济(74179)
研究(47465)
中国(28543)
学报(24860)
(22861)
科学(22516)
(22387)
管理(20701)
教育(20522)
大学(18609)
学学(17390)
农业(15957)
(14102)
经济研究(13198)
业经(12718)
国际(12501)
技术(12178)
(11956)
金融(11956)
财经(11210)
问题(10530)
(9680)
商业(8638)
图书(8409)
(8093)
(8021)
世界(7905)
现代(6873)
(6714)
共检索到236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隋福民  饶鹏  
长期以来,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各国是否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这一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因此,本文从狭义的贸易利益与广义的贸易利益,真实的贸易利益与潜在的贸易利益,贸易利益与地区经济一体化,贸易利益与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四个角度作了一些评述。本文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之下,一国才可以从开放的国际贸易中获得贸易利益,最终实现一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如政府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采取适当的贸易政策、在开放贸易情况下补偿受损人群的利益、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刚  
外生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主要由产业结构等企业的外部某些因素决定,但它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同一行业中企业盈利率存在差异的原因;内生论是指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异质性资源和能力,它较好地解释了竞争优势的内部来源,但却过于依赖静态均衡分析,忽视了外部动态环境变化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整合观强调基于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和历史积累的动态能力是实现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全面阐释了动态市场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尽管这三种经典理论在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内涵上有明显的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有着内在理论逻辑上的一致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君丽  吴建环  
国际贸易实践中的外包和 FDI 的大量出现要求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以更好地解释贸易和投资模式的变化及跨国界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经济学家把研究的中心集中在单个企业的行为选择上,运用产业组织等经济理论和企业的异质性解释企业的国际化选择,这被称为新新贸易理论,以区别于传统的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更微观,研究的中心是企业的国际进入决策和企业的国际化决策,本文分别从这两方面进行了综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曦  
弗里曼的经典著作《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奠定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基石,但是弗里曼的研究没有指出利益相关者识别和重要性排序的具体标准,很多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中应考虑的管理情境被忽视了。尽管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系统而完整的利益相关者战略管理框架模型,但缺乏解释整体利益相关者管理的说服力。此外,弗里曼虽然注意到了战略形成的微观过程,但是没有指出内部各利益相关者是如何相互影响,以及如何将企业资源在职能部门之间合理进行配置,这些都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研究留下了广泛的空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章秀琴  邓小华  
文章说明:随着理论前提的不同和经济现实的发展,贸易利益的内涵也会不同。传统贸易理论强调追求狭义的经济贸易利益,而未考虑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等对国际贸易格局和利益的影响;贸易和环境冲突范式下,南北国家因为各自不同的环境观和发展观而产生迥然不同的贸易利益观;通过将环境成本内部化来协调贸易和环境间的冲突,方能使南北双方贸易利益的不平衡状态回归到双赢状态。进而提出,在贸易和环境协调前提下,用绿色贸易结构合理度和绿色收入贸易条件来衡量低碳经济环境下真实的贸易利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凯  
尽管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静态、动态两方面贸易利益,且中国参与这一新型国际分工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然而由于所处层次较低,中国在分工进程中获取的贸易利益相当有限。若想提升贸易所得,必须在继续积极参与垂直分工与贸易的同时,加大研发投资,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以促使生产环节或产业由低附加值状态向高附加值状态演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沈玉良  高耀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耀杰  陈晔  徐远  
本文对政府管制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简要介绍和评述了政府管制的集团利益理论和激励理论,并侧重于管制俘虏理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斌  
本文介绍了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充鲁格曼为主要代表于近二三十年间创建的国际贸易新理论,从该理论的诞生与发展脉络、新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适应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并着重分析了不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这两个当代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显著特点。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弓永钦  季琼  
FOB贸易条件下,通常由买方负责租船订舱,而卖方只需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承运人船上即完成交货义务。随着国际贸易分工的细化,国际货运代理广泛参与国际运输业务,买卖双方通常都不会直接与承运人交涉,而是委托货运代理来完成大部分运输环节。在FOB贸易条件下,买方经常指定卖方所在地的货运代理为其安排租船订舱的业务,并且要求卖方将货物交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巫强  杨帆  马野青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我国各地区获取国际贸易利益的差异是解释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本文从新新贸易理论出发,在厂商生产率异质条件下构建了我国省级国际贸易利益决定的分析框架,提出决定我国省级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区内部贸易比重、市场进入成本、劳动要素供给和厂商固定运营成本。地区内部贸易比重和市场进入成本越低,劳动要素供给越多,该地区获取国际贸易利益就越多;但是厂商固定运营成本对该地区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有双重性,取决于"生产率效应"和"挤出效应"的比较。本文还运用2001~2010年的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发现,无论是总体样本回归还是分东、中、西部的样本回归,地区内部贸易比重、市场进入成本、劳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昭玲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与规模收益递增基础上的新贸易理论的延伸,是其在政策领域的拓展。尽管对这一理论争论颇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基本思想已成为实际政策制定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要将战略性贸易政策付诸实施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对一般国家而言,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与规模收益递增的存在是必要的前提,而对中国这一兼具发展中与转型特征的国家来说,经济体制和市场结构方面的要求是并重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何传添  
随着我国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各国的体制机制、发展水平以及世界经济等的变化将给我国贸易安全带来新挑战。调整外贸战略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维护我国的贸易安全,带动国内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有长远的战略思维,不仅要制定和执行好国际经济政策,提高政府的带动效率,完善外贸发展的促进和支持体系,而且要在国际社会牢牢把握对我国维护贸易安全起关键作用的战略资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碧琼  
加入WTO以来,随着服务业开放的保护性安排逐渐结束,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性失衡呈现新的特点:传统服务业仍然维持一定规模贸易顺差,新兴服务业如金融、电信、信息、咨询等行业的贸易逆差增大。在新的开放条件下,服务贸易发展面临来自外国服务提供者的激烈竞争和挑战。笔者认为,我国服务贸易失衡是服务业竞争劣势的集中体现,有必要通过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增强服务业竞争优势,同时要有效运用国际惯例和国内法律规范维护我国服务产业安全和服务贸易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