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1)
- 2023(10098)
- 2022(8900)
- 2021(8170)
- 2020(7128)
- 2019(16326)
- 2018(16470)
- 2017(31497)
- 2016(17367)
- 2015(19104)
- 2014(19015)
- 2013(18777)
- 2012(17328)
- 2011(15633)
- 2010(15659)
- 2009(14807)
- 2008(14947)
- 2007(13321)
- 2006(11085)
- 2005(10004)
- 学科
- 济(68368)
- 经济(68309)
- 管理(48343)
- 业(46839)
- 企(38593)
- 企业(38593)
- 方法(34234)
- 数学(30526)
- 数学方法(30207)
- 财(20822)
- 农(18368)
- 中国(16575)
- 贸(14526)
- 贸易(14520)
- 务(14386)
- 财务(14356)
- 财务管理(14322)
- 学(14272)
- 易(14137)
- 制(13799)
- 企业财务(13577)
- 业经(13484)
- 地方(11990)
- 银(11778)
- 银行(11752)
- 农业(11693)
- 融(11149)
- 金融(11147)
- 行(11092)
- 理论(10845)
- 机构
- 学院(241786)
- 大学(241168)
- 济(98457)
- 经济(96316)
- 管理(89612)
- 研究(80427)
- 理学(77130)
- 理学院(76278)
- 管理学(74815)
- 管理学院(74376)
- 中国(62640)
- 科学(50061)
- 京(49755)
- 财(47251)
- 农(43418)
- 所(41764)
- 中心(38120)
- 研究所(37890)
- 财经(37685)
- 业大(37249)
- 江(35880)
- 农业(34618)
- 经(34165)
- 经济学(31137)
- 北京(30853)
- 范(30349)
- 师范(29977)
- 州(29149)
- 经济学院(28311)
- 院(28241)
- 基金
- 项目(159680)
- 科学(124387)
- 基金(115438)
- 研究(114650)
- 家(101282)
- 国家(100480)
- 科学基金(85031)
- 社会(71670)
- 社会科(67963)
- 社会科学(67943)
- 省(62825)
- 基金项目(60728)
- 自然(55726)
- 自然科(54466)
- 自然科学(54447)
- 教育(53845)
- 自然科学基金(53481)
- 划(52956)
- 资助(48382)
- 编号(47205)
- 成果(38592)
- 重点(36540)
- 部(35651)
- 发(33808)
- 创(33158)
- 课题(32208)
- 科研(31536)
- 创新(31033)
- 性(30935)
- 教育部(30457)
- 期刊
- 济(104316)
- 经济(104316)
- 研究(68149)
- 中国(44321)
- 学报(40394)
- 农(39233)
- 财(39212)
- 科学(35093)
- 管理(30776)
- 大学(29740)
- 学学(28269)
- 农业(26305)
- 融(26263)
- 金融(26263)
- 教育(23835)
- 技术(19960)
- 财经(18805)
- 经济研究(18187)
- 业经(17560)
- 经(16111)
- 业(14074)
- 问题(13885)
- 版(12606)
- 贸(12344)
- 理论(11725)
- 商业(11587)
- 统计(11550)
- 技术经济(11510)
- 财会(11374)
- 实践(10588)
共检索到351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何敏
一、开放经济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开放经济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商品市场的开放、对外贸易的不确定性、外汇储备的波动对既定货币控制目标的冲击。 商品市场的开放是开放经济的首要标志。对外贸易发展越快,意味着国内商品市场开放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运信
本文认为把现金存款比率、超额准备率等影响货币乘数的因子分离开来进行分析的传统方法是不科学的,货币乘数受中央银行以外的因素影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货币乘数本身是否可预测。本文评估了我国货币乘数的可预测性及1996年以来我国央行对货币供应量控制实现程度,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乘数的可预测性还是比较强的,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偏离其目标并不完全是控制能力和技术方面的原因,这种程度的偏离是可接受的,也是必要的修正。
关键词:
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 可预测性 可控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鑫
中央银行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要前提是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也就是说货币供应量是外生的。二十世纪60年代以前的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都认为货币供应量是外生的,不受利率等机会成本变量的影响。但现实中货币供应量的决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内生性,使得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和调节变得比较困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安仲
本文把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联系起来,研究基础货币可控性与货币供应量可控性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中央银行不能控制的基础货币随机波动对货币供应量可控性的影响部分地被货币乘数的随机波动的影响抵消,因此基础货币不可控并不必然导致货币供应量不可控。
关键词:
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森 卢紫珺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始终是金融领域热议的话题。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两个方面分析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调控能力会发现,在基础货币具有内生特征的背景下,中央银行仍然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货币乘数施加影响,从而控制住货币供给。
关键词:
基础货币 货币供给 内外生性 货币乘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危勇
根据Ms=D+R,在开放条件下,中央银行不可能在货币供应量和汇率两者之间,同时按固定方程式控制住—个以上的变量;在我国结算周转余额比例管理的特殊制度设计下,为了维护汇率稳定,中央银行被迫承担买卖外汇市场供求差额,由此对货币政策造成巨大压力。因此,稳定汇率的政策目标,使得我国的货币供应量随着国际收支变化而波动。在此情况下,央行的冲销行为就成了保证国内金融秩序稳定,降低金融风险的重要武器。
关键词:
开放经济 货币供给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作章 贝政新 胡杰
20世纪 90年代以前日本的货币政策为传统的利率诱导型 ,90年代以后 ,为了克服经济萧条 ,日本银行采取了大幅度放松银根的政策。1 995年在再贴现率降低为 0 .5 %的历史最低记录后 ,日本将作为操作目标的短期利率 (无担保银行隔夜拆款利率 )依次下调 ,1 999年 2月至 2 0 0 0年 8月间采取了所谓的零利率政策。日本银行想通过降低中长期利率来拉动总需求的增加。但是其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并不理想 ,其原因之一是货币乘数下降。本文以 90年代为中心 ,考察日本货币乘数为什么下降 ,并探讨如何使其货币乘数上升
关键词:
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 放松银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向祥华 董红霞
1994年以来 ,我国货币供应的实际值一直达不到到货币供应的目标值 ,可供性不足。出现这种情况 ,既有货币供应目标本身的问题 ,也有外部环境问题。要提高我国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可控性 ,中央银行必须扩大货币供应量目标的活动范围 ,进行相应政策的调整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中介目标 可控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志雄 李剑
本文研究表明,在开放条件下,我国的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归结为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内生性。此外,外资机构的准入、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开放、资本流动以及汇率制度等因素也都影响货币供给。我国中央银行不能自主地决定货币供给量,不能过分夸大货币政策的作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战略重点应从货币供给管理转向货币需求管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应从货币供应量转向其它目标,如利率或汇率。
关键词:
货币供给 内生性 金融开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邵立
利用2000年1月~2010年3月间的月度数据,在向量误差纠正模型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从中介目标的相关性和可控性的角度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实际产出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虽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与实际产出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二者却容易受到非政策因素的影响,中央银行对其可控性较差,导致间接调控模式下的货币政策经常造成短期内产出的大幅波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武俊 燕安
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信贷规模成为市场谈论和理论界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及信贷规模的可控性问题进行理论梳理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是有效的,信贷增长是我国物价增长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的格兰杰因,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它们共同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是,信贷规模的可控性较差,外汇占款导致的存差规模扩大削弱了央行控制信贷规模的能力。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渠道 有效性 可控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春玲 胡建渊
理性预期学派及其理论已经成为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为现代宏观经济系统建立了基于个体最优化行为的微观基础,弥补了长期以来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的缺陷。本文在对货币政策中性命题重新认识以及对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演变途径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的理性预期理论模型的分析,说明即使是在理性预期条件下,宏观的货币政策调控仍然是有效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勇 张良贵
本文利用HP滤波、LSTVAR方法估算我国产出缺口、通胀缺口及货币政策变量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以此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在目标实现和工具选择等方面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经历了"急刹车"、"软着陆"、"防通缩"和"控温降速"等阶段,政策调控缺乏预见性和提前量,政策工具的使用和力度把握不准确,政策有效性不容乐观;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混合使用使得政府很难掌握调控力度和节奏,政府以利率作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做法不明智,应主要借助信贷、货币量调控。随着经验的积累,政策工具选择的侧重点越来越突出,微调特征日益明显,调控效率总体上有显著提升。最后,本文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范从来 刘晓辉
作为封闭经济条件下IS-LM模型和IS-LM-AS模型在开放经济中的拓展,M-F模型和M-F-D模型成为20世纪60—90年代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分析的工作母机。在研究开放经济中的货币问题时,M-F和M-F-D模型由于其简单明了、易于处理等优点,仍然是优先的分析工具选择。而作为M-F和M-F-D模型的新近发展,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在目前来说还难以运用于转型经济的货币政策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肖才林
本文探讨了在股票市场开放条件下,股票市场的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在东道国投资的国际投资者来说,如果股票投资比债券投资更重要,那么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相对有效的观点难以成立。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国内利率下降,但利率下降会增加股票投资的预期收益,这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导致本币升值,因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净影响是不确定的。浮动汇率体制有利于减缓外部冲击。
关键词:
股票市场 开放 资本流动 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