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47)
- 2023(16216)
- 2022(13880)
- 2021(12873)
- 2020(10863)
- 2019(24405)
- 2018(24667)
- 2017(46822)
- 2016(25150)
- 2015(28193)
- 2014(27676)
- 2013(27559)
- 2012(24792)
- 2011(22162)
- 2010(22175)
- 2009(20972)
- 2008(20580)
- 2007(18249)
- 2006(16205)
- 2005(14196)
- 学科
- 济(104183)
- 经济(104057)
- 业(101786)
- 企(83766)
- 企业(83766)
- 管理(83247)
- 农(48152)
- 方法(45860)
- 数学(36363)
- 数学方法(35991)
- 业经(33870)
- 农业(32144)
- 财(30025)
- 中国(25808)
- 技术(23053)
- 务(21819)
- 财务(21748)
- 财务管理(21723)
- 企业财务(20535)
- 制(20433)
- 地方(19429)
- 贸(19287)
- 贸易(19276)
- 理论(19250)
- 易(18715)
- 学(18385)
- 和(18320)
- 策(17391)
- 划(16772)
- 体(15582)
- 机构
- 学院(360888)
- 大学(354274)
- 管理(149307)
- 济(146204)
- 经济(143205)
- 理学(129100)
- 理学院(127874)
- 管理学(125964)
- 管理学院(125323)
- 研究(113385)
- 中国(87297)
- 京(74250)
- 农(69545)
- 科学(69520)
- 财(64506)
- 业大(57380)
- 所(56084)
- 江(54043)
- 农业(53313)
- 中心(52806)
- 财经(51836)
- 研究所(50788)
- 经(47155)
- 北京(46076)
- 范(44708)
- 师范(44325)
- 州(43504)
- 经济学(42005)
- 经济管理(40542)
- 院(40495)
- 基金
- 项目(244249)
- 科学(192988)
- 研究(183151)
- 基金(176673)
- 家(152087)
- 国家(150648)
- 科学基金(131260)
- 社会(115709)
- 社会科(109337)
- 社会科学(109309)
- 省(97606)
- 基金项目(94291)
- 自然(84229)
- 教育(82528)
- 自然科(82294)
- 自然科学(82278)
- 自然科学基金(80825)
- 划(79449)
- 编号(77079)
- 资助(71122)
- 成果(60498)
- 重点(53474)
- 部(53364)
- 创(53237)
- 发(52846)
- 课题(50905)
- 创新(49052)
- 业(47237)
- 国家社会(47059)
- 项目编号(46476)
- 期刊
- 济(168353)
- 经济(168353)
- 研究(101998)
- 农(69623)
- 中国(67883)
- 管理(56318)
- 学报(53044)
- 科学(50963)
- 财(50457)
- 农业(47409)
- 大学(41187)
- 学学(39185)
- 教育(37483)
- 技术(34971)
- 业经(34031)
- 融(31400)
- 金融(31400)
- 财经(24625)
- 经济研究(24602)
- 业(24416)
- 问题(22179)
- 经(21079)
- 技术经济(20407)
- 科技(18629)
- 版(17708)
- 现代(17698)
- 图书(17153)
- 商业(17087)
- 理论(16702)
- 世界(16335)
共检索到528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嘉 韦素琼 陈松林
闽台间独特的"渐进"开放,对两地农业发展影响深远,因而在开放条件下进行闽台农业技术进步研究,具有显著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对比1951—2015年闽台农业发展特征基础上,运用Malmquist指数测度两岸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建立VAR模型进一步研究对外开放、闽台渐进开放对闽台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这65年间,福建农业产值总量大于台湾,而台湾农业产值增速总体上高于福建,但两地农业增长率水平趋近,二者差距逐渐缩小;闽台农业存在一定竞合关系,即农业生产部门结构的差异性及其变动的互补性,以及农业生产效率的赶超与竞争;在农业TFP增长推动因素方面,开放因子对闽台农业生产效率均有显著冲击作用,且渐进开放3个时期间,其冲击效应存在类似"迭代作用"的发展趋势,闽台渐进开放持续影响两地农业技术进步,而闽台农业开放的效应仍在持续显现中。最后,讨论了主要结果所赋予的政策涵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剑雄 王学真
农业入世将使国内农业技术供给曲线显著右移,同时将极大地刺激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但是,技术或知识的进步,包括技术从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不是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自发进行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对技术进步和技术转移采取的反应。
关键词:
入世 农业 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简小鹰
传统农业技术概念在市场经济中的不适应状况,导致农业生产和经营环节的分离,制约着农业技术价值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技术体系应该包括处于不同层次并相互关联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技术、农业组织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创新技术。在农业技术进步由政府供给主导型向农户需求主导型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科技人员应成为农业技术市场运行的主体。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晨 顾晓君 高健 俞美莲
分析上海农业技术进步的情况总结得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农用机械装备经历了3个阶段的转变,机械技术的进步使农机设备呈现大型化、综合化、配套化的趋势,以满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农业生化技术的进步在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同时改变了种植业的生产结构。通过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路径的刻画发现,上海农业呈现"S型"的增长路径,农业技术进步因循了"劳动节约型—停滞—土地节约型(主)+劳动节约型(辅)"的演进路径。进而构建双对数形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1990—1999年、2001—2014年上海郊区县的面板数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洪斌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分析研究了中国农业在改革开放以后技术进步率的变化,寻求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以便于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关键词:
技术进步率 农业经济 改革开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容
创新效率、技术效率、扩散效率一起定义了技术进步效率。影响技术进步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创新机制的完善、农用工业品的配套供给、剩余劳动力、经济环境及利益主体素质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中才
本文从农场主行为和一般微观生产函数出发,运用相对静态分析,探讨了市场经济下农业技术进步的效应。涉及到市场经济对既定技术利用率的影响和技术进步对投入规模的作用。重点是技术进步趋势对投入规模的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彩华 周艳波 扈立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爱民 李子联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四种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产品优质化、促使品种多样化、促进劳动力转移。不同机制产生的影响不同,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最终影响取决于四种机制的综合效应。笔者运用联立方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通过提高生产率对农民收入产生负向影响,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减少0.6116%;农业技术进步通过产品优化、品种多样化和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均产生正向影响,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分别增加1.1584%、0.2724%和0.4752%。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总效应为正,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加1.29...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农民收入 影响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晓春 王诗玥
本文使用1999~2017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根据农业C-D生产函数参数估计法测算出农业技术进步率,并使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和熵权法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的作用。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进步总体上对环境具有负面效果;第二,农村人力水平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改善有利于减轻农业污染;第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污染水平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炳坤 吕庆华
创意农业是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对福建、台湾创意农业产业竞争力进行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跨国投资,形成全新的"双钻石模型"进而对闽台区域合作和福建创意农业提升进行分析。本文指出整合要素资源、把握市场需求、发展相关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制定扶持政策等措施将有利于全面提升闽台创意农业区域竞争力。
关键词:
双钻石模型 闽台 创意农业合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容
本文从诱导创新理论出发 ,分析了在农业结构调整条件下农业技术创新所面对的不均衡条件及其制度安排。认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本身必须进行创新 ,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烨菁
本文首先回顾中国了开放条件下技术进步的历史进程,在阶段的划分和阐述上着眼于两个视角:一个是相关外资政策的意图及其实行手段;另一个则是以在华跨国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转移的实际成果以及在这个进程中本土产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其次,在总结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论文结合我国在现阶段参与国际生产体系进程中的状况,就目前提升技术和创新能力发展面临的挑战加以分析,最后提出开放条件下推动多层次、多形式、自主创新战略的路径。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技术进步 跨国公司 创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钟世川
在CES生产函数下讨论了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在要素市场完全竞争时,就业增长由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共同决定。在此基础上,利用1987—2014年中国制造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显示,中国制造业的要素替代弹性值介于0.40.6之间,即资本与劳动之间呈互补关系;经济发展水平显著地促进就业;资本投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从而抑制就业;引入FDI和国际贸易后,资本投入抑制制造业就业增长更为明显,而FDI和国际贸易通过影响技术进步促进就业。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资本投入抑制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就业,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林宏山
福建省对台农业合作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在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践过程中,也遭遇了若干瓶颈,其中最显著的一项是相关金融发展尚未能全方位覆盖和支持闽台农业合作的整个过程。本课题通过对国内外若干区域农业合作的实证考察,基于对福建省漳州市统计数据的计量分析,力图寻找出对闽台农业合作发展贡献度最大的金融性因素,提出金融支持闽台农业深化发展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闽台交流 农业合作 金融发展 金融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