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34)
2023(13350)
2022(11115)
2021(9868)
2020(8093)
2019(17749)
2018(17404)
2017(32416)
2016(16762)
2015(18524)
2014(18314)
2013(18031)
2012(16867)
2011(15400)
2010(15903)
2009(15251)
2008(14098)
2007(12631)
2006(11666)
2005(11140)
作者
(48376)
(40141)
(40060)
(37962)
(25649)
(19093)
(18018)
(15353)
(15276)
(14326)
(13991)
(13270)
(12905)
(12858)
(12581)
(12558)
(11826)
(11725)
(11535)
(11218)
(10369)
(9876)
(9674)
(9347)
(9268)
(8992)
(8854)
(8852)
(8171)
(7918)
学科
(90890)
经济(90823)
(48449)
管理(47382)
(37311)
企业(37311)
中国(30713)
地方(27816)
(26991)
金融(26990)
方法(25822)
(24849)
银行(24829)
(24203)
(22406)
数学(22323)
数学方法(22156)
业经(19834)
(17447)
技术(16927)
(16812)
农业(16429)
地方经济(16151)
(15105)
(14615)
贸易(14600)
(14067)
(13164)
环境(12466)
(11669)
机构
学院(241686)
大学(236138)
(113072)
经济(110832)
研究(89921)
管理(86107)
中国(74137)
理学(71773)
理学院(70987)
管理学(69932)
管理学院(69489)
科学(50734)
(50392)
(50163)
(45572)
中心(41748)
研究所(40641)
财经(38762)
(38239)
(37505)
经济学(36470)
(34962)
经济学院(32525)
北京(32461)
(31984)
(31844)
师范(31518)
(31341)
业大(30799)
农业(28648)
基金
项目(149835)
科学(117806)
研究(114816)
基金(106085)
(91264)
国家(90457)
科学基金(77152)
社会(74795)
社会科(71167)
社会科学(71155)
(60735)
基金项目(54562)
教育(51264)
(49170)
编号(46869)
自然(45128)
自然科(44080)
自然科学(44073)
自然科学基金(43262)
资助(43061)
(39620)
成果(38184)
重点(34432)
课题(33589)
发展(32716)
(32617)
(32198)
(32049)
国家社会(31502)
创新(30640)
期刊
(138971)
经济(138971)
研究(81841)
中国(56607)
(39187)
金融(39187)
(38303)
(36614)
管理(35413)
学报(31802)
科学(31295)
教育(27736)
大学(24678)
技术(24641)
农业(24543)
经济研究(23954)
学学(23369)
业经(21936)
财经(20084)
(17518)
问题(16991)
技术经济(14571)
(14153)
国际(13513)
世界(13054)
(12486)
商业(11962)
(11896)
论坛(11896)
现代(11401)
共检索到400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苏基溶  廖进中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金融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考察了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利用中国省际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市场化改革后,中国的金融发展通过提高研发产出效率和技术吸收能力促进了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两种作用机制的比较研究发现,金融发展通过自主研发促进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但通过提高本国技术吸收能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较为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比进口贸易有更强的技术外溢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志刚  关威  
以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1998—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系统高斯模型(system GMM,SYS-GMM)估计方法检验了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地区层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技术进步仅在全国层面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引入金融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交互项后,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在全国层面和地区层面均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且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渠道负效应十分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卢宁  
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估计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考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技术进步影响,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区域金融发展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检验。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中国西北各省区的经济金融化程度均得到提高,但是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较弱,全要素生产率对金融规模的响应程度和显著性不高,西北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焱林  陈青青  
本文从企业角度测度各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利用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建立了绿色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和技术进步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而绿色金融发展尚未有效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据此,本文建议继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加强支持绿色业务开展和完善监督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段军山  魏友兰  马宇  
笔者利用分省数据,通过面板VAR的实证方法并借鉴动态面板的稳健性检验发现,一,我国目前的技术产出并没有完全发挥技术进步的引致效应;宏观景气能使商业银行产生好的预期并有助于企业抵押能力的提高;专利授权数并没有带来银行信贷的提升;地区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是正相关关系。二,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存在良性互动,技术进步具备自我积累的发展机制。三,从冲击反应来看,短期内金融发展确实会影响经济增长绩效,货币非中性在短期是成立的;短期来看,宏观经济景气会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良好的经济发展能刺激技术研发和投资并带来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可能会因为专利法规等的管制而对自身产...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丰  杜雪樵  
本文是文献[1]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采用数理分析的方法,对文献[1]中给出的部分定性分析结论加以深化。本文的工作也支持了文献[2,3,4]的结论。 1 符号和定义定义i=(1,2,3,…,n表示不同的产业,我们定义:(Ⅰ)d为t年社会对第i产业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门熙新  黄擎明  
第二部分软技术作用下生产函数的理论模式与评价一、软技术进步的含义与度量 (一) 软技术进步的含义 1.软技术进步体现在数量上的增加即根据某一系统目标任务的需要,原来没有采用的软技术,现在已有若干种软技术被采用,这从采用软技术数量上表明其进步。 2.软技术进步体现在质量水平上的提高软技术质量水平的高低,包括二重内容:其一,就某一种软技术的应用来说,其本身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战明华  
The paper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phenomenon of multi-equilibrium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does exist by using dynamic optimization theory of general equilibrium between three sectors of consumer,producer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 and conducts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multi-equilibrium in China.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建新  
以研发或专利所代表的创新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之一。通过Granger因果分析发现国内外研发和专利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然后利用阿尔蒙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对研发、专利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估计了研发和专利的产出弹性并分析了其动态变化,发现国内外研发和专利都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但其作用机制和促进程度差别很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钟世川  
在CES生产函数下讨论了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在要素市场完全竞争时,就业增长由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共同决定。在此基础上,利用1987—2014年中国制造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显示,中国制造业的要素替代弹性值介于0.40.6之间,即资本与劳动之间呈互补关系;经济发展水平显著地促进就业;资本投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从而抑制就业;引入FDI和国际贸易后,资本投入抑制制造业就业增长更为明显,而FDI和国际贸易通过影响技术进步促进就业。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资本投入抑制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就业,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翠华  
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从微观到宏观改变整个经济社会系统,改变就业、增长、收入分配等的运行轨迹。梳理技术与就业关系的研究,在理论上可以深化对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认识,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路径和结构效应,同时,也可以为"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无就业增长"、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翠华  
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从微观到宏观改变整个经济社会系统,改变就业、增长、收入分配等的运行轨迹。梳理技术与就业关系的研究,在理论上可以深化对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认识,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路径和结构效应,同时,也可以为"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无就业增长"、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苗文龙  万杰  
我国经济发展并没有解决持续的失业问题。实证研究表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是投资扩张,并且投资效率在下降。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技术选择偏向于资本密集型,未能充分利用转轨经济中产生的剩余劳动力。比较分析经济转型成败两方面例子,得出的结论是技术选择正确就能避免过多的失业、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门熙新  黄擎明  
第一部分软技术的特点、功能与作用一、什么是技术技术是一个受时间制约的相对概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技术有着不同的内涵,人们对技术也有不同的理解。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扩大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技术中的科学知识因素增加了,技术活动中的物质手段不仅指原来意义上的工具和设备,即硬件,而且包括标明工具设备互相作用方式、活动程序和过程的软件,以及各种方法和手段。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永刚  李海瑛  
经济增长和就业是我国面临的两大难题 ,技术进步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 ,会造成工人的失业。如何调节这一矛盾呢?本文认为只有“有选择”地发展技术 ,才能实现“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