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43)
2023(17406)
2022(14634)
2021(13938)
2020(11655)
2019(26539)
2018(26245)
2017(49158)
2016(26569)
2015(29885)
2014(29023)
2013(28262)
2012(25733)
2011(23228)
2010(23204)
2009(21300)
2008(20707)
2007(17904)
2006(15726)
2005(14280)
作者
(72223)
(59926)
(59651)
(57149)
(38052)
(28582)
(27365)
(23244)
(22908)
(21286)
(20344)
(20338)
(18891)
(18872)
(18789)
(18583)
(17876)
(17591)
(17266)
(17243)
(15111)
(14474)
(14427)
(13695)
(13507)
(13467)
(13242)
(12936)
(12028)
(11804)
学科
(109396)
经济(109271)
管理(71576)
(68551)
(56760)
企业(56760)
方法(47468)
数学(41197)
数学方法(40646)
中国(32065)
(30036)
(27774)
贸易(27756)
(26990)
(26469)
业经(25269)
(23657)
地方(21888)
(19581)
农业(19240)
(17972)
银行(17936)
理论(17860)
(17282)
(17066)
金融(17064)
(16901)
技术(16020)
(15766)
(15138)
机构
大学(363298)
学院(363204)
(158452)
经济(155570)
管理(139238)
研究(126242)
理学(119615)
理学院(118328)
管理学(116398)
管理学院(115686)
中国(96469)
(76284)
科学(72164)
(71398)
(61427)
中心(57815)
财经(56472)
(55719)
研究所(55556)
(54401)
(51400)
业大(49810)
经济学(49210)
(48332)
北京(48210)
师范(47836)
(46121)
经济学院(44329)
农业(43354)
(42808)
基金
项目(242226)
科学(192376)
研究(181637)
基金(176891)
(153376)
国家(152153)
科学基金(131138)
社会(116676)
社会科(110841)
社会科学(110817)
(93202)
基金项目(91936)
教育(85424)
自然(82356)
自然科(80503)
自然科学(80486)
自然科学基金(79087)
(78681)
编号(73419)
资助(72771)
成果(60043)
重点(55144)
(54757)
(53449)
课题(51391)
(51321)
国家社会(49271)
创新(47966)
教育部(47843)
大学(46456)
期刊
(172917)
经济(172917)
研究(112221)
中国(74239)
管理(54298)
(54248)
学报(51436)
(50462)
科学(49487)
教育(46287)
大学(40758)
学学(37800)
(34762)
金融(34762)
农业(34435)
技术(33824)
经济研究(29682)
业经(28311)
财经(27938)
(24336)
(24188)
问题(23587)
国际(21632)
(19228)
世界(18514)
图书(18149)
技术经济(17345)
统计(17082)
商业(16686)
理论(16098)
共检索到552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剑  谷克鉴  
本文从开放经济的视角出发,阐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比较优势战略运用引致的我国要素禀赋结构的转化以及由此发生的产业以及贸易结构变革,并借HOV模型和计量模型解析对外贸易、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经济增长、资源要素禀赋改变以及经济结构变化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比较优势及其动态化原则的利用在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中的指导地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余剑  
文章从开放经济的视角出发,阐述比较优势及其动态化原则的利用在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中的指导地位,并借计量模型解析对外贸易、经济增长、资源要素禀赋改变以及经济结构变化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合理利用比较优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万金  祁春节  
本文采用NRCA index研究了1978~2010年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分布及变动,并通过回归分析、面板单位根检验等探讨了其稳定性。研究发现:(1)总体上,中国仅食品和活动物类农产品具有比较优势;按产品属性来看,水产品、园艺产品和非食用畜产品是比较优势产品;按品种细分,优势品种数和劣势品种数各年相差不大,但具体分布不同。(2)中国农产品整体比较优势的稳定周期约为6年,主要农产品大类的比较优势明显具有阶段性。(3)大部分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动是不平稳的,仅不到1/4的农产品具有平稳特征。本文认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阶段性及稳定性背后的影响因素与政策含义的揭示与分析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韩润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挥比较优势,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其中,加工贸易作为最主要的一种参与方式,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展,是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硕果。30年来,中国的加工贸易不仅给世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越  张淑婷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成为核心生产要素,数据要素积累可以帮助一个经济体建立比较优势。文章使用数据要素指标及其分项指标,刻画一个经济体的数据要素禀赋,并使用投入产出数据测算各行业的数据要素密集度,实证检验了数据要素也是比较优势的来源,即数据要素越丰裕的经济体出口越多的数据要素密集型产品。文章还区分了不同发展水平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发现数据要素驱动的比较优势都具有较强解释能力,特别是针对发达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据此,提出了加快数据要素积累以提升数字竞争力、培育制造业及企业数据要素的比较优势等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万山  于占东  
"比较优势战略"与"逆比较优势战略"两种对外贸易战略孰优孰劣,以及由此导致的技术创新模式之争是建立在要素禀赋均衡分布假设基础上的。本文结合我国要素禀赋分布现状,在要素禀赋非均衡分布条件下,探讨了对外贸易战略制定以及技术创新模式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以及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并非取决于劳动力人均资本拥有量,而是取决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分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佳  陈飞翔  黎开颜  
文章探讨了比较优势实现动态变化的路径问题,并着重讨论专业化的研发投入(R&D)对比较实现动态变化的影响,认为绝对的研发效率是比较优势实现动态转化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动态比较优势与福利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比较优势实现动态变化对于保证福利水平的长期增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庆峰  陈蔚  
本文以2000、2003、2005年的进出口商品为样本,对其按要素禀赋进行了分类,并直接从要素存量的相对多寡出发确定出在理论上应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最后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衡量理论和实际的一致性。结果显示,无明显证据表明中国的资本和人力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对外贸易是顺应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的,但中国的出口充分发挥了劳动力充裕这一优势,而对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进口实施了限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佃凯  
发展中国家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发展国际贸易 ,不仅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反而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比较优势战略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动态贸易利益。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我国的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不适性 ,这使得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必须进行调整 ,由比较优势战略转变为竞争优势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烨  
一、静态分析:比较优势的意义对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并显示出卓越成果的理论主要有比较成本论,要素禀赋论以及国际价值论。比较成本论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阐述了其绝对成本优势法则对于国际贸易的意义,斯密认为,如果外国产品比自己国内产品生产便宜,那么最好输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永达  荣飞  
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如今已经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转型期。能否实现有效的产业升级,是事关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笔者首先讨论了主动发展战略性产业部门和政府促进政策的必要性,以及比较优势产业与战略性产业的潜在内在联系。这种联系的核心在于合理、适度的发挥比较优势有助于战略性部门整合和积累方方面面的发展要素优势,而其中"开放条件"又是关键的一环。然而,这与简单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又有极大的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建斌  尹翔硕  
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和自由贸易下南北收入差距的扩大 ,使得人们不得不反思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战略的有效性。本文利用扩展后的李嘉图模型 ,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现象和南北收入差距的扩大做模型化分析 ,发现比较优势战略并非对所有国家在任何国际经济环境下都普遍适用 ,并从理论上证实国际贸易中确实存在出口导向战略的“合成谬误”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和连  成丽红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出发,检验要素结构动态变化对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中国高端要素在要素结构中占比较低,服务贸易出口仍以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为主。总体而言,要素结构视角下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转型,其中基础设施相对于劳动力的要素结构比与服务出口结构水平显著正相关,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省市,人力资本、技术、服务业开放程度相对于劳动力的要素结构比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而服务业FDI流入相对于劳动力的要素结构比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文  潘英丽  
文章在2×2×2李嘉图模型下,考察汇率对比较优势影响以及产业结构的决定。通过国内产品市场和国际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得出影响一国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有一国的消费偏好、进出口商品之间的替代弹性,实际汇率和及与实际汇率有关的比较优势等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书虹  
改革开放以来,以"两头在外、三来一补"为特征的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从而为中国成为"中国制造"重要基地之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导致中国贸易的对外依存度过高,使得中国经济越来越受外国市场需求的影响。文章主要以中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产业间的比较优势现状,并对其要素禀赋特征进行探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