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39)
- 2023(5739)
- 2022(4936)
- 2021(4421)
- 2020(3683)
- 2019(7968)
- 2018(8068)
- 2017(14593)
- 2016(7475)
- 2015(8127)
- 2014(7590)
- 2013(7326)
- 2012(6432)
- 2011(5852)
- 2010(5766)
- 2009(5513)
- 2008(5168)
- 2007(4440)
- 2006(3717)
- 2005(3224)
- 学科
- 济(33296)
- 经济(33272)
- 业(19316)
- 管理(18523)
- 企(15410)
- 企业(15410)
- 方法(10836)
- 业经(9427)
- 农(9329)
- 产业(9180)
- 地方(9049)
- 数学(8786)
- 中国(8776)
- 数学方法(8689)
- 贸(7064)
- 贸易(7061)
- 易(6798)
- 农业(6001)
- 技术(5984)
- 结构(5739)
- 地方经济(5612)
- 制(5356)
- 财(5096)
- 理论(4850)
- 融(4737)
- 金融(4736)
- 和(4707)
- 学(4660)
- 银(4483)
- 银行(4478)
- 机构
- 学院(101436)
- 大学(96892)
- 济(45233)
- 经济(44469)
- 管理(38429)
- 研究(34877)
- 理学(33164)
- 理学院(32854)
- 管理学(32316)
- 管理学院(32126)
- 中国(24959)
- 科学(19941)
- 京(19744)
- 财(17725)
- 所(16874)
- 中心(15664)
- 研究所(15246)
- 江(14858)
- 农(14290)
- 财经(14194)
- 经济学(13764)
- 业大(13439)
- 范(13030)
- 院(12945)
- 师范(12913)
- 经(12720)
- 经济学院(12431)
- 州(12128)
- 北京(12044)
- 技术(11409)
- 基金
- 项目(69131)
- 科学(55146)
- 研究(53726)
- 基金(48879)
- 家(41855)
- 国家(41537)
- 科学基金(36044)
- 社会(34814)
- 社会科(33225)
- 社会科学(33222)
- 省(29011)
- 基金项目(25638)
- 教育(23644)
- 划(23101)
- 编号(22567)
- 自然(21227)
- 自然科(20757)
- 自然科学(20754)
- 自然科学基金(20360)
- 资助(18995)
- 发(17544)
- 成果(17353)
- 重点(15818)
- 创(15711)
- 课题(15509)
- 发展(14773)
- 创新(14584)
- 国家社会(14554)
- 展(14547)
- 部(14211)
共检索到149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永达 荣飞
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如今已经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转型期。能否实现有效的产业升级,是事关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笔者首先讨论了主动发展战略性产业部门和政府促进政策的必要性,以及比较优势产业与战略性产业的潜在内在联系。这种联系的核心在于合理、适度的发挥比较优势有助于战略性部门整合和积累方方面面的发展要素优势,而其中"开放条件"又是关键的一环。然而,这与简单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又有极大的差异。
关键词:
产业升级 比较优势 集聚优势 经济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永达 荣飞
赶超型经济应制定和实施跨越比较优势的高水平发展战略,通过集聚优势弥补各类要素和能力的稀缺性,激发高层面、高素质、高效率经济发展活力,最终实现优势累积、增值裂变般的跨越式发展目标。为检验这一判断,根据"区域集聚优势政策与效果"的问卷调查,对地方经济发展模式、集聚优势导向政策的实施、集聚优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集聚优势的可行性等问题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过分依靠自身资源禀赋或机械地发挥生产比较优势不利于国家的经济赶超,而集聚优势战略则是经济赶超道路上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集聚优势 经济赶超 发展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锋 赵曙东 史小庆 汤永林
本文从实证角度对江苏产业集聚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总体上江苏制造业近年来在地理上更加集中了,其中苏锡宁常在化纤、电子、仪器等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呈现明显优势。进一步分析,目前江苏产业集聚很大程度上是FDI推动型集聚,跨国公司垂直专业化生产对集聚网络深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江苏 产业集聚 现状 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英明 陆洪芳
产业集群是经济活动的普遍法则。其集聚优势表现为区域静态效率的实现和动态进步能力的提高。产业集群的集聚优势可以通过马歇尔式、产业联合体和社会网络等形式实现。在此基础上,简要提出产业集群的集聚优势培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集聚优势 静态效率 动态进步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佳 陈飞翔 黎开颜
文章探讨了比较优势实现动态变化的路径问题,并着重讨论专业化的研发投入(R&D)对比较实现动态变化的影响,认为绝对的研发效率是比较优势实现动态转化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动态比较优势与福利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比较优势实现动态变化对于保证福利水平的长期增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
R&D 动态比较优势 福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君丽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面临劳动力成本和地价上升的内部压力及人民币升值与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和世界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趋势,产业升级是必然的选择。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和产品内贸易理论,并借鉴已完成升级的亚洲国家的经验,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可按照OEM-外包或制造三角-OBM模式进行,升级的关键在于纺织服装企业是否具有创造产品差异的能力;同时在升级过程中,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将增加。
关键词:
纺织服装产业 升级 OEM OBM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潘冬青 尹忠明
随着时代变迁,产业升级的内涵也随之扩展,所以重新对产业升级内涵进行界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马克思产业理论、宏观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分别从消费需求、科学技术水平、低碳经济、品牌价值建设和全球资源配置等五个方面探讨了现阶段的产业升级内涵。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剑 谷克鉴
本文从开放经济的视角出发,阐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比较优势战略运用引致的我国要素禀赋结构的转化以及由此发生的产业以及贸易结构变革,并借HOV模型和计量模型解析对外贸易、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经济增长、资源要素禀赋改变以及经济结构变化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比较优势及其动态化原则的利用在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中的指导地位。
关键词:
比较优势 资源禀赋 HOV模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诚 韩帅
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一个地区产业高度的提升受到当地产业集聚的影响,这种影响存在一定的动态性,而且会因产业集聚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证,首先将产业集聚进行结构和行业的细分,结构上分为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两种类型;其次行业上分为工业与服务业两种产业的集聚,并分别探讨其对城市产业高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带来的拥塞效应和集聚效应在不同时期可能处于不同的均衡状态,整体产业集聚对产业高度的提升作用出现较早,而随时间推移拥塞效应逐渐占据主导。工业集聚对产业高度的影响较服务业更加显著,且负向拥塞效应在产业集聚的当期占据主导地位。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集聚效应更加明显。
关键词:
价值链 产业高度 产业集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栾贵勤 田芳 孟仁振
从集聚经济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城市规模的合理性,并利用2006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数据检验了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说明,城市规模的扩大并不能带来相应的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从政策操作层面上看,在继续关注大城市发展的同时,应该更多地支持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发展第三产业来提高城市的人均产出。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规模 集聚经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卜庆军 章莉莉
本文对产业集聚于产业升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选取了全国29个具有产业集群现象的省市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1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的相关指标值,运用EVIEWS软件对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产业集聚对产业升级有正向作用的结论,并针对该结论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聚 产业升级 回归分析 对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雄浪 朱旭光
通过对我国的地区分工水平、产业集聚的变化以及地方优势产业的形成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有朝着专业化分工格局演化的态势,各地区的分工水平有所提升,产业的地理集聚程度得到提高,地方优势产业已初步形成。
关键词:
劳动分工 产业集聚 地方优势产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有个认识和发挥自己优势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世界工厂正在转向中国”之说。问题是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要看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是最有竞争力的。长期以来,我们是突出自己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生产劳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秀山 王飞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晓峰 张洁颖
比较优势理论自提出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国进行国际贸易,获取经济利益,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核心理论,主流经济学将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各国参与世界分工的理论基础。但是现实中一国在存在劳动力供给剩余的条件下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却未取得经济的进步与增长,从而引发对该理论有效性的争论。本文试图在分析劳动供给剩余条件下比较优势理论对一国国际贸易的影响,提出在劳动供给剩余条件下,比较优势理论与一定的保护贸易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