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36)
2023(17767)
2022(14918)
2021(13977)
2020(11824)
2019(26971)
2018(26576)
2017(50422)
2016(26968)
2015(30219)
2014(29496)
2013(29476)
2012(26729)
2011(24012)
2010(23780)
2009(22691)
2008(21735)
2007(18919)
2006(16647)
2005(15067)
作者
(75276)
(62395)
(61960)
(58749)
(39726)
(29545)
(28142)
(24213)
(23743)
(22191)
(21157)
(21131)
(19822)
(19394)
(19182)
(19149)
(18538)
(18095)
(17860)
(17724)
(15408)
(15271)
(14871)
(14147)
(13950)
(13847)
(13802)
(13755)
(12354)
(12252)
学科
(112950)
经济(112817)
(96146)
管理(87818)
(84990)
企业(84990)
方法(50580)
数学(41064)
数学方法(40673)
中国(34859)
(34159)
业经(33247)
(33060)
(28274)
金融(28272)
(26730)
银行(26696)
(25799)
(24284)
农业(23886)
(23605)
财务(23538)
财务管理(23511)
(22348)
贸易(22328)
企业财务(22281)
(21791)
地方(21453)
理论(20553)
技术(20517)
机构
学院(379705)
大学(377548)
(161387)
经济(158300)
管理(153483)
理学(132028)
理学院(130724)
管理学(128802)
管理学院(128135)
研究(125618)
中国(103271)
(80157)
科学(74101)
(73693)
(61867)
(59814)
财经(59302)
中心(58312)
研究所(56177)
(54266)
(54119)
业大(53414)
北京(50941)
经济学(49130)
农业(46871)
(46421)
师范(46043)
(45343)
(44452)
经济学院(44419)
基金
项目(253767)
科学(201189)
研究(189536)
基金(186057)
(160471)
国家(159098)
科学基金(138130)
社会(121635)
社会科(115398)
社会科学(115371)
基金项目(98075)
(97395)
自然(87896)
自然科(85916)
自然科学(85898)
教育(85448)
自然科学基金(84394)
(81010)
编号(77233)
资助(76545)
成果(61897)
(56555)
重点(56068)
(54721)
(54506)
课题(52027)
国家社会(50552)
创新(50528)
教育部(49092)
人文(48248)
期刊
(177862)
经济(177862)
研究(114885)
中国(70693)
管理(59666)
(57602)
(55948)
学报(53596)
科学(52203)
(44778)
金融(44778)
大学(41452)
学学(39191)
农业(38820)
教育(37298)
技术(33009)
业经(30157)
财经(29332)
经济研究(29108)
(25220)
问题(22655)
(22312)
技术经济(20057)
(19128)
理论(18773)
世界(18449)
现代(18395)
图书(17351)
科技(17284)
商业(17183)
共检索到566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毅  
我国的金融业安全研究在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后得以重视。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业安全指数研究构建了中国金融业安全指数及评价标准,因素与指标选取及安全阈值既基于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也基于业内经验。在研究过程中的方法论与权重分配上,与先前文献进行了讨论比较。研究认为经济实力与运行、治理能力与政策效率、国际收支与外部影响、金融业运行与发展水平、金融稳健性与控制力是构成金融业安全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实证方面表明所构建的金融业安全指数的变化与我国金融业安全状况的历史变化走势基本吻合,反映了金融业安全指数可较好地反映我国金融的基本安全状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毅  
我国的金融业安全研究在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后得以重视。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业安全指数研究构建了中国金融业安全指数及评价标准,因素与指标选取及安全阈值既基于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也基于业内经验。在研究过程中的方法论与权重分配上,与先前文献进行了讨论比较。研究认为经济实力与运行、治理能力与政策效率、国际收支与外部影响、金融业运行与发展水平、金融稳健性与控制力是构成金融业安全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实证方面表明所构建的金融业安全指数的变化与我国金融业安全状况的历史变化走势基本吻合,反映了金融业安全指数可较好地反映我国金融的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罗伯特·蒙代尔  
本文认为,开放社会是以信息开放为前提的,以尽可能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中国的开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比其他领域而言,金融业的成就则要小些。文章提出,中国应以开放社会的标准大力发展金融业,股票市场更应成为私营企业主要的筹资场所。金融业的健全发展离不开评级机构的参与,中国应引进外国的评级机构,利用其经验健全自己的评级机制。在一国经济和金融发展中,货币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是解决包括通货膨胀在内其他许多问题的基础。在汇率方面,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固定汇率在任何国家都是行不通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盛侃  
我国“复关”后,经济将迅速纳入国际经济的运行轨道,并且随着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和非关税壁垒的撤除,国内的市场开放度会骤然增大,金融、产业界都将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经济生活中这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对变动中的国际金融形势和关贸总协定金融服务贸易协议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把中国金融的国际化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有机地相结合,更好地利用外资,参与国际竞争,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立行  
本文从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的分析入手,构建了一套由宏观经济风险指标、金融市场风险指标、银行经营风险指标以及金融开放风险指标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金融风险预警综合指标体系。本文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考察该指标体系对我国金融风险变化的预警功效,从而为金融危机的预警提供量化判断依据。研究表明,金融开放带来的跨境短期资本流动变化及其对外短期债务规模扩大的风险,对金融体系安全的影响较大,值得密切关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稳海; 赵桂玲;  
在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对金融风险的分类,合理构建了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对各指进行赋权,对年各指标数据加权求和,测算出各样本年份金融风险水平,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合理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03-2008年期间,由于资本市场价格泡沫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2007年金融风险指数达到最高;2008年资本市场价格得以理性回归,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达标率进一步提高,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渐衰退,金融风险指数降到最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军  
2002年12月21-22日,由《国际金融研究》杂志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联合举办的“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香港金融管理局、亚洲开发银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等内地16所大学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向会议提交了38篇论文。与会代表就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开放条件下的宏观金融政策与宏观金融管理、金融风险管理与金融投资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研讨会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并选登两篇提交研讨会的论文。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吴敬琏   罗伯特·希勒  
前不久,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罗伯特·希勒与我国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北京对话,共同探讨新时期世界和中国的金融问题。希勒教授从全球范围着眼,阐述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新金融秩序”构想,提出“金融民主化”、利用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创新消除更广泛领域风险的探索;吴敬琏教授则着眼于现实中国经济和金融的风险所在,解释了银行及资本市场的风险成因,并强调提出了对弱势群体面临风险的关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维国  王霄凌  关大宇  
本文在以往的MCI中加入非货币性资产价格因素和货币规模等变量,在宏观经济AD-AS框架下推导FCI的数理模型,基于联立方程模型构建了中国金融条件指数(FCI)。实证结果表明FCI时间变化与我国现实金融环境波动有显著联系。引入"适应性预期"后,把随机游动理论和VAR模型相结合,使用FCI可较好地对通胀作出样本外预测。本文从实证角度证实我国通胀形成某种意义上带有"适应性"特征,居民和企业都倾向于支持之前的通胀信息,而其余新信息则主要影响通胀的非趋势性部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德河  韩立岩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我国金融业将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对我国金融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转变观念 ,放松管制 ,探索混业经营模式 ,促进市场发育 ,推进我国金融监管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以发展求规范 ,以发展促改革等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道许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金融处于核心地位,在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正是基于此,经济的全球化和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使提高金融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水平成为必然。但是金融开放具有双重效应,在改善本国金融体系运行效率的同时,可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张宇  
文章基于2001-2016年宏观经济季度数据,构建涵盖产出效应、价格效应与结构效应的三组方程,考察了中国金融业双向开放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业双向开放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具有显著非对称性。在产出效应方面,对外开放度提高显著强化了利率产出效应,对内和对外开放度提高均弱化了货币供给和汇率变动的产出效应;在价格效应方面,对外开放度提高弱化了利率的价格效应,强化了货币供给和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而对内开放度提高对货币供给、利率及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影响均不显著;在结构效应方面,对内开放度提高对利率变动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张宇  
文章基于2001-2016年宏观经济季度数据,构建涵盖产出效应、价格效应与结构效应的三组方程,考察了中国金融业双向开放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业双向开放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具有显著非对称性。在产出效应方面,对外开放度提高显著强化了利率产出效应,对内和对外开放度提高均弱化了货币供给和汇率变动的产出效应;在价格效应方面,对外开放度提高弱化了利率的价格效应,强化了货币供给和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而对内开放度提高对货币供给、利率及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影响均不显著;在结构效应方面,对内开放度提高对利率变动结构效应作用不显著,对内和对外开放度提高均显著强化了货币供给和汇率变动的结构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