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60)
- 2023(18818)
- 2022(16336)
- 2021(15191)
- 2020(12809)
- 2019(29477)
- 2018(29186)
- 2017(55421)
- 2016(29946)
- 2015(33494)
- 2014(32878)
- 2013(31955)
- 2012(29049)
- 2011(25994)
- 2010(25920)
- 2009(24020)
- 2008(23292)
- 2007(20059)
- 2006(17427)
- 2005(15290)
- 学科
- 济(116289)
- 经济(116120)
- 管理(89058)
- 业(83182)
- 企(69988)
- 企业(69988)
- 方法(55078)
- 数学(48035)
- 数学方法(47397)
- 财(33387)
- 农(31440)
- 中国(30993)
- 业经(26710)
- 制(24992)
- 学(23262)
- 地方(21863)
- 贸(20952)
- 贸易(20937)
- 务(20852)
- 财务(20772)
- 农业(20770)
- 财务管理(20723)
- 易(20314)
- 企业财务(19645)
- 理论(19530)
- 银(18586)
- 银行(18543)
- 融(18300)
- 金融(18295)
- 技术(18272)
- 机构
- 大学(415032)
- 学院(412008)
- 济(165201)
- 管理(163860)
- 经济(161724)
- 理学(142283)
- 理学院(140773)
- 管理学(138165)
- 管理学院(137417)
- 研究(134377)
- 中国(100584)
- 京(87149)
- 科学(81490)
- 财(79170)
- 所(65460)
- 财经(63104)
- 农(62898)
- 中心(61730)
- 业大(60326)
- 江(59872)
- 研究所(59435)
- 经(57448)
- 北京(54495)
- 范(53722)
- 师范(53215)
- 经济学(50541)
- 院(49367)
- 农业(48976)
- 州(47918)
- 财经大学(47175)
- 基金
- 项目(285793)
- 科学(225607)
- 研究(210476)
- 基金(208551)
- 家(181298)
- 国家(179615)
- 科学基金(155219)
- 社会(133512)
- 社会科(126526)
- 社会科学(126495)
- 省(110795)
- 基金项目(109745)
- 自然(100336)
- 自然科(98019)
- 自然科学(97997)
- 教育(97728)
- 自然科学基金(96222)
- 划(93092)
- 资助(86094)
- 编号(86080)
- 成果(69955)
- 重点(63591)
- 部(63276)
- 发(59832)
- 创(59721)
- 课题(58671)
- 创新(55689)
- 国家社会(55331)
- 教育部(55004)
- 科研(54778)
- 期刊
- 济(176427)
- 经济(176427)
- 研究(120783)
- 中国(78457)
- 学报(63980)
- 财(61773)
- 管理(60461)
- 科学(58250)
- 农(57303)
- 大学(49734)
- 教育(47671)
- 学学(46572)
- 农业(39377)
- 技术(36048)
- 融(35608)
- 金融(35608)
- 财经(30779)
- 业经(29288)
- 经济研究(28632)
- 经(26266)
- 问题(22699)
- 图书(21832)
- 业(20308)
- 理论(19809)
- 版(19376)
- 科技(19369)
- 统计(18810)
- 技术经济(18680)
- 实践(18023)
- 践(18023)
共检索到600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继军 范从来
本文采集52个国家1994—2012年的数据,利用SyStem Gmm方法研究发现,开放经济条件下,制造品进口、关税削减、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均显著抑制了国内物价水平的攀升,表明开放后外部冲击在短期内可能会加速物价水平的波动,但在长期中一国物价水平与其开放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开放程度愈高的国家,其通货膨胀率可能愈低。名义汇率的上扬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为正,其生成的价格传递强度与一国通胀环境有关,较高的通货膨胀对应着较高的价格传递效应。与此同时,通货膨胀惯性、货币供给、产出增长率等影响物价水平的传统因素仍然有效。因此,对于通货膨胀的治理,既要立足于国内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也要站在全球化的视角,从关税减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琰 张立民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具体分析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路径,可以分为市场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三个方面。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对三大治理方面的作用效果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地方政府来说,国家审计可以有效提高地区经济水平,降低政府行政管理费率,减少腐败现象发生,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荣
国家审计具有治理功能。然而,目前有关国家审计治理功能的研究主要以规范分析为主,缺乏经验证据的支持。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国家审计在提升政府透明度方面的治理效应。研究表明,国家审计能够在促进政府透明度提升方面发挥积极的治理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祁毓 杨春飞
将日趋严峻的全球债务风险问题和收入不平等问题结合,有助于从经济社会多维视角理解公共债务的风险"内涵",深化和丰富收入不平等财政干预机制的"内容"。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公共债务影响收入不平等的可能机制,基于全球1980年至2017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得到了与研究假说一致的公共债务分配效应证据。研究发现,公共债务加剧了各国内部的收入不平等,选择多种公共债务指标和收入不平等指标得到的结论依然稳健,金融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债务影响收入不平等两个重要的传导机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产生的收入差距抑制效应并不能扭转总体的收入差距扩大效应;公共债务的收入不平等效应在发达国家和高税制累进度国家会得到缓解,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结论的可靠性。管控公共债务的"社会风险"、缓解财政干预机制的分配扭曲效应,需要适当降低公共债务规模,规范公共债务用途、优化公共债务结构、提高公共债务的使用绩效,提高税制累进度,建立责权利对等的"借用还"机制,扩大公共债务的分享受益范围。
关键词:
公共债务 收入分配 中介效应 异质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方福前 曹欣玮
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之后,居民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不断走低,而且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究其原因是,一方面分税制改革之后的税收结构不利于居民收入的相对增长,另一方面分税制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的能力,从而导致了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比不断下降。实证分析也表明,随着分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占比呈现出显著的下降特征。
关键词:
分税制 分配结构 居民收入占比 居民消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小钦 袁凯华
在对现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理论。利用1999-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本文验证了城市化首先通过自身规模扩大推动经济增长,其次通过规模经济的正向外部性,加快了要素积累促进经济增长的间接驱动。以此为基础,本文根据链式法则进行贡献程度的测量,以分析当前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机制的特点。量化分析的结果表明: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依靠加快要素积累为主、固定资本渠道占据主导地位、物化资本要素优势明显的特点;当前的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机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十八大提出的城市化战略仍有一定距离。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驱动机制 特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飞 陈超凡
出口贸易会通过货币供给传导、总需求-总供给传导和价格传递效应等三种途径对国内物价水平产生影响。通过采用1989年~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出口贸易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当前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对国内物价上涨形成了压力;东部地区因吸引劳动力资源流入、内需相对不足等原因导致出口贸易对物价波动的影响并不明显;西部地区出口贸易导致总需求扩大,对物价波动具有显著影响;中部地区因资源过度开发使得出口贸易对物价波动影响最大。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物价水平 实证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治 王耀中
文章采用中国大陆东、中、西三大经济区1992—200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Johanson面板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面板误差纠正模型,检验了中国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升级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即便是在东部发达地区,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协同互动关系仍然没有建立起来。东部地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地区制造业的升级所引至的,但服务业发展对该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的作用却不明显。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两地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从而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现代制造业的
关键词:
服务业发展 制造业升级 因果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彭水军 张文城 曹毅
本文基于2005-2010年中国25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所引致的结构效应对中国三类地方性污染物排放量及其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度提高有助于降低烟尘的排放量,而对二氧化硫和废水排放量以及三类污染物的排放强度也都存在负向影响但在统计上均不显著。从弹性值来看,贸易开放的结构效应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普遍较小,而经济增长的规模和技术效应、直接结构效应以及经济活动强度是影响各类污染物排放水平的主要因素。"通过引入交叉项进一步识别决定贸易结构效应的比较优势来源,结果发现,对于二氧化硫和烟尘指标,存在贸易开放带来的污染避风港效应,但由于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荣晨 曾铮 葛蓉
本文从法治建设指标着手,将资本账户开放、法治建设和资本积累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尝试研究不同经济体实施资本账户开放后是否能够获得资本积累。对于发达国家,法治建设对资本积累具有正向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法治建设对资本积累产生反向影响。资本账户开放后,发达国家可以获得资本积累,而发展中国家并未获得资本积累,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经济体的经济和制度环境不同。资本账户的管理工具需要由行政的、传统的方式向法律和经济的方式转变,资本账户下的准入和准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准入需要注重通过法律与经济手段实施管制。
关键词:
资本账户开放 法治建设 资本积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毅 王志强
分析数字经济对地区出口韧性的作用机理及其效应,对于发展数字经济、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用熵权法构建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地区出口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地区出口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市场化水平等途径提升地区出口韧性。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地区出口韧性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环境规制强度之间存在差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毅 王志强
分析数字经济对地区出口韧性的作用机理及其效应,对于发展数字经济、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用熵权法构建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地区出口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地区出口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市场化水平等途径提升地区出口韧性。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地区出口韧性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环境规制强度之间存在差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丽 燕春蓉
利用1997~2007年24个工业行业的动态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分别就实物外包和服务外包对CO2排放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国际外包隐含的CO2排放比例在上升,国内投入隐含的CO2排放比例在下降;人均产出与CO2排放的倒U型关系不显著;实物外包和服务外包对于中国工业CO2排放的影响存在差异,实物外包降低CO2排放的效果要好于服务外包;随着时间的推移,实物外包能减少CO2的排放,服务外包与CO2排放可能会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倒U型关系;污染型行业与清洁型行业的国际外包对CO2排放的影响存在差异。
关键词:
国际外包 实物外包 服务外包 CO2排放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兰刚 尚姝 赵庆
探讨数字化弥合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与机制逻辑,有助于丰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启示。理论上,数字化能够激发创新创业活动及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证上,测度了2011~2019年中国230个市级区域数字化和城乡收入差距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呈现先“扬”后“抑”的非线性特征,这一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创新创业活动和产业结构转型在数字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起到了“连接”二者的传导作用。进一步地,门槛模型和空间模型显示,数字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弥合作用还存在“边界条件”的非线性递增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数字化弥合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等贡献了新的证据和解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宫汝凯
本文将分税制改革、土地财政和房价水平置于同一框架来研究推动中国城镇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的制度性因素。经验事实表明,较高的房价水平总是与较大的土地财政规模相联系,而土地财政的形成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密切相关。在对上述经验事实进行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2000—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经济基本面、城市化率和地区竞争等潜在影响房价的因素后,分税制背景下逐年扩大的财政分权度是引发地方政府追求土地财政的制度性因素;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规模对中国城镇房价水平的高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正向效应会随着财政分权度的扩大而被强化。本文的估计结果对财政分权变量的选取、估计方...
关键词:
分税制改革 土地财政 房价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知识产权贸易对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政府审计维护财政安全的实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工资形成机制——来自各省面板数据的证据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效率评价——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国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时空视角下FDI区位选择的差异研究——来自省际空间面板数据EBA模型的经验证据
FDI区位变迁与制造业区际转移——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流通产业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中国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农户收入结构与农业保险深度的动态性关系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