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74)
2023(7704)
2022(6749)
2021(6392)
2020(5286)
2019(11969)
2018(12309)
2017(23964)
2016(12818)
2015(14422)
2014(14124)
2013(13833)
2012(12705)
2011(11686)
2010(11888)
2009(11716)
2008(11460)
2007(10219)
2006(9427)
2005(8619)
作者
(35355)
(29253)
(28895)
(27723)
(18517)
(13638)
(13337)
(11090)
(10970)
(10552)
(9646)
(9469)
(9204)
(9141)
(9069)
(8983)
(8722)
(8574)
(8535)
(8414)
(7265)
(7194)
(7079)
(6720)
(6568)
(6564)
(6545)
(6505)
(5739)
(5626)
学科
(47443)
经济(47395)
管理(37976)
(35238)
(26672)
企业(26672)
方法(18668)
(17645)
中国(16712)
数学(16610)
数学方法(16378)
(13950)
(12791)
(12157)
贸易(12150)
(11909)
(10861)
银行(10857)
农业(10853)
业经(10565)
(10511)
(10434)
(8964)
金融(8963)
地方(8761)
(8273)
及其(7940)
税收(7921)
(7871)
(7713)
机构
学院(182881)
大学(178981)
(78777)
经济(77078)
管理(69593)
研究(60897)
理学(58719)
理学院(58185)
管理学(57310)
管理学院(56965)
中国(49353)
(40259)
(37249)
科学(33861)
财经(30694)
(30296)
(28174)
中心(28018)
(27823)
(27692)
研究所(26790)
北京(23915)
经济学(23506)
业大(23426)
(23283)
师范(23094)
(22682)
财经大学(22492)
(21833)
农业(21754)
基金
项目(109922)
研究(86720)
科学(86297)
基金(77897)
(65992)
国家(65391)
科学基金(55525)
社会(53975)
社会科(51125)
社会科学(51118)
(42936)
教育(40377)
基金项目(39822)
编号(37989)
(36008)
自然(33511)
资助(32890)
自然科(32675)
自然科学(32664)
成果(32295)
自然科学基金(32050)
课题(26314)
(25045)
(24649)
重点(24559)
(23011)
项目编号(22857)
(22720)
(22442)
教育部(21780)
期刊
(93102)
经济(93102)
研究(59520)
中国(34743)
(28962)
(26688)
管理(26484)
(22812)
金融(22812)
教育(22149)
学报(21457)
科学(21375)
农业(18503)
业经(17462)
大学(16923)
学学(15832)
技术(15821)
经济研究(15764)
财经(14841)
(12766)
问题(12615)
(12077)
国际(10499)
理论(9868)
商业(9783)
现代(9117)
实践(8872)
(8872)
(8652)
技术经济(8651)
共检索到284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倪洪兴  
本文认为我国粮食安全政策选择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应该充分认识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加大的问题,粮食安全必须立足于国内基本自给,着重处理好进出口贸易与合理保护的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陆  
从现阶段我国的供需格局分析,存在很大的城乡差异和结构差异,并且随着我们饮食结构、人口分布和消费观念的调整,也逐渐朝着多元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整体来说,随着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上升,我国的粮食供给基本充足,但随着资源要素和市场变化的影响,以及近两年社会形势的变动,也面临了巨大的增产压力,需要通过储备和进口来进行平衡。因此开放条件下的粮食安全也逐渐引起了我们的重视,相应的要求建构粮食安全政策,为民生提供最大保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英  赵文报  
关于粮食安全,早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粮食危机时,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就在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了"粮食安全"概念,具体内容包含生产的充足性、供给的稳定性和粮食的可获得性等三方面含义。我国在1992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认为粮食安全就是"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人们已达成了共识,但如何实现粮食安全,尤其是可否进口粮食,理论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照  栾义君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升级,农产品消费"粮经饲"三元结构阶段性特征明显,现阶段呈现"3∶4∶3"消费结构,并向"2∶4∶4"消费结构转型并趋于稳定。受资源和环境约束,预计到2020年,我国口粮能够基本自给、经济作物略有盈余、饲料粮缺口较大。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应重点稳定口粮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推动经济作物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着力拓宽饲料作物供应渠道。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欧胜彬  周长江  
我国粮食安全受到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土壤退化、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多种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等问题异常突出。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如何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具体措施,提出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立足本国,实施农业科技革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梁世夫  王雅鹏  
在我国粮食安全政策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趋向强制性变迁和以调整利益关系、保护农民利益为核心的渐进性变迁中,粮食安全政策变迁所面临的农业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凸现;坚持粮食生产与流通市场化路径、强化粮食生产资源与环境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农民生产粮食积极性、完善粮食安全的政策与法制建设和粮食安全机制建设、节约粮食安全成本,是深化我国农业多重转型中粮食安全政策变迁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广深  谭莹  
粮食安全主体的动力机制包括宏观主体的动力机制、中观主体的动力机制和微观主体的动力机制。通过不同粮食安全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表明,提高种粮收益是确保中央政府在粮食安全博弈中的主动地位的策略选择。确保粮食安全的具体措施:一是调动地方政府参与粮食安全建设的积极性;二是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三是提高种粮补贴;四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韩耀  
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是实现粮食安全必不可少的手段 ,但过分的政府干预将增大粮食安全成本 ,导致效率的损失和资源的浪费。本文探讨了我国现行粮食安全制度和粮食流通体制的弊端 ,并就粮食流通的市场化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董林  李娟  李春顶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持续紧张的俄乌冲突导致全球粮食供给趋紧、需求和价格双升,粮食安全恐慌席卷全球,全球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不确定性和变局。虽然短期内中国粮食市场受俄乌冲突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从长期来看,粮食进口成本攀升、市场结构性矛盾、贸易格局失衡和生物质能抢粮等,给中国粮食市场安全和农业强国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风险。由于粮食生产具有周期性,供给和价格冲击容易诱发粮食市场系统性风险,导致政策调控失效和市场失灵。面对严峻的粮食安全局势,应统筹协调内外部关系,发挥宏观调控能力,防范和化解外部冲击的风险和威胁;以科技创新和法制保障,促进农业资源禀赋优势转化,全面增强粮食安全自主掌控力和粮食安全治理能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叶慧  黄宗煌  王雅鹏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结合关税配额制度、粮食补贴政策和生态退耕政策的粮食部门均衡模型GSEM,来模拟比较不同政策调整对粮食部门社会福利影响,从而对存在明显目标冲突的粮食政策进行调整优化。研究结论显示,关税配额制度和生态退耕政策会减少粮食部门社会福利,粮食补贴政策可以提高粮食部门福利,能够弥补市场开放对生产者福利损失,其中直接补贴政策中的面积补贴方式最有效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侯为民  孙咏梅  
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约束与供求平衡问题,是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中国粮食供求面临静态"紧平衡"和供求动态波动的双重挑战。可耕地面积、人口增长、需求结构变化和生态环境承受力等因素是导致粮食生产紧平衡的内在原因;城市化进程中的占地、打工潮引起的农村劳动力外流、农产品生产比较利益、粮食进口等因素是加剧中国粮食供求动态失衡的市场性原因。缓解粮食动态失衡带来的压力,既需要坚持耕地红线,也要积极调整强农惠农政策,构建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代粮食安全新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燕枝  王美霞  王创云  
评价粮食安全有四个较重要的指标,即粮食人均占有量、粮食产量波动指数、粮食储备率和粮食自给率。本文利用熵值法对该四个指标赋权,构建粮食安全系数方程,得出我国粮食安全系数年度间波动较大、国家粮食安全还需高度重视的结论,因而减少我国粮食安全系数波动的核心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储备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冯淼  
2010年我国的粮食产量达到54 641万吨,增产2.9%。[1]尽管如此,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大问题,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很严重,粮价维稳已成为各国的头等大事,2010年全球玉米价格暴涨了52%,小麦上涨了49%,黄豆上涨了28%。[2]有些问题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有些问题是人为造成的,这使全球经济陷入一种十分不稳定的状态。当今全球社会十分害怕粮食价格上涨,有些人把这些问题摆在与金融危机同一个位置上。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梁世夫  
不同的补贴依据决定直接补贴政策效率的高低以及直接补贴政策目标实现的程度。我国直接补贴政策依据选择由于理论上不明确,使得实践中出现了“二种类型,四种模式”。我国直接补贴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则是次级目标。因此,根据国际上直接补贴政策依据选择的基本类型,尤其是根据我国直接补贴政策的首要目标,我国直接补贴政策依据应该以我国粮食安全为依据,从我国粮食安全包括的范围出发,构建高效的直接补贴政策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颜加勇  
水资源是粮食生产中不可替代的基本要素。但由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水源污染加剧以及工农业争水等问题的出现,水资源的利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通过对我国粮食安全和水资源现状的分析,文章提出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利设施建设、减少水体污染、发展节水农业和建设生态农业等措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