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2)
2023(12739)
2022(11288)
2021(10701)
2020(9059)
2019(20941)
2018(21268)
2017(41233)
2016(22420)
2015(25077)
2014(24903)
2013(24465)
2012(22353)
2011(20160)
2010(20216)
2009(18858)
2008(18240)
2007(15710)
2006(13845)
2005(12192)
作者
(63318)
(52067)
(51953)
(49350)
(33028)
(24932)
(23565)
(20479)
(19695)
(18513)
(17656)
(17358)
(16383)
(16287)
(16056)
(15792)
(15608)
(15510)
(14899)
(14852)
(12909)
(12893)
(12501)
(11843)
(11757)
(11611)
(11543)
(11490)
(10454)
(10147)
学科
(87204)
经济(87104)
管理(63006)
(60378)
(49288)
企业(49288)
方法(41050)
数学(35902)
数学方法(35524)
中国(26346)
(23984)
(22952)
业经(19081)
(18030)
(17921)
(17205)
贸易(17195)
地方(16812)
(16740)
农业(15699)
(14671)
银行(14632)
(14327)
财务(14263)
财务管理(14234)
理论(14207)
(13999)
(13991)
企业财务(13486)
(13428)
机构
大学(316172)
学院(315242)
(125759)
管理(125323)
经济(123027)
理学(108830)
理学院(107679)
管理学(105885)
管理学院(105331)
研究(102460)
中国(76274)
(67025)
科学(62944)
(59273)
(50970)
财经(47877)
(46589)
研究所(46333)
中心(45574)
业大(45359)
(44114)
(43485)
北京(42619)
(41504)
师范(41128)
经济学(37791)
(37394)
农业(36564)
(36333)
财经大学(35763)
基金
项目(213043)
科学(167094)
研究(158840)
基金(153697)
(132639)
国家(131528)
科学基金(112927)
社会(98769)
社会科(93463)
社会科学(93440)
(82801)
基金项目(81853)
教育(73245)
自然(72761)
自然科(71007)
自然科学(70988)
自然科学基金(69716)
(69688)
编号(66471)
资助(63828)
成果(54225)
(47378)
重点(47342)
(45426)
课题(45202)
(44229)
项目编号(41250)
创新(41141)
教育部(40861)
科研(40592)
期刊
(136691)
经济(136691)
研究(94951)
中国(54286)
学报(47255)
管理(45474)
科学(43470)
(42600)
(42429)
教育(36654)
大学(35879)
学学(33645)
农业(29972)
(26941)
金融(26941)
技术(26510)
业经(23579)
财经(22877)
经济研究(22798)
(19445)
问题(18333)
图书(16923)
理论(16440)
实践(15067)
(15067)
商业(15004)
技术经济(14907)
科技(14692)
现代(14509)
(14455)
共检索到452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舒鸿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同变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的就业结构一直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但在我国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开放程度之下,符合经济最优发展需要的就业结构并非是使其与产业结构完全一致。本文提出最优就业结构的概念,并应用DEA方法计算最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就业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我国各产业劳动力比重能达到最优就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将能提高一个百分点。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金成晓  马丽娟  
本文将卢比克和谢尔弗德的小型开放经济模型拓展为更适合我国经济的模型形式。我们使用贝叶斯方法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1)世界经济增长与贸易条件的改善对就业增长率起正向作用,汇率升高、利率提高、总供给增加、世界通货膨胀升高均不利于就业。(2)从单位冲击响应的大小来看,就业对世界经济增长率、世界通货膨胀及总供给冲击的反映程度较高,对汇率变动的反映程度最低。(3)从影响的总量来看,我国的就业波动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很大,汇率冲击和进出口交换比率冲击对就业的影响微乎其微。(4)卡尔沃就业刚性对就业与各外生冲击的关系起主导作用。(5)就业刚性较小时,就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映更大,更迅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千慧雄  卜茂亮  
何种市场结构更有利于创新是经济学领域长期争论的话题。与传统文献的视角不同,本文从产品异质性的角度出发,同时兼顾原产品间以及新产品与原产品间的不完全替代性,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对于产品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那些产品差异度小、或者创新产品潜在利润高、或者创新产品对原产品的替代度低的产业,行业垄断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创新;那些产品差异度大、或者创新产品潜在利润低、或者创新产品对原产品的替代度高的产业,行业竞争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创新;那些参数处于中度值的产业,市场结构与创新的关系则呈"倒U型"结构。本文的最后对如何有效利用产业政策促进产品创新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创新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反思。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星,陈新桂,詹宇  
破产风险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续问题,进而影响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因此,研究存在破产风险条件下的最优资本结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贝叶斯概率法来权衡破产风险,并提出股东财富最大化下的最优资本结构模型,以利于我国上市公司在破产机制建立并完善后的资本结构优化决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文凯  郭杰  赵忠  汤璨  
本文利用一个全国代表性数据库,计算了2003—2013年间城镇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变动情况,并从人口学视角进行了变动原因的分解分析。本文发现过去十年我国技术进步并没有带来显著的劳动参与率下降。相反,除了常规操作性工作,其他三类就业占比都在增长。增长原因既有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结构效应",也有需求变动带来的"倾向效应"。从绝对值看,由于目前我国常规性就业占比仍然远大于美国,这意味着如果人工智能等技术大力推进,仍然可能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带来更大冲击。因此,笔者也参照已有文献做法估计了我国就业中可能被替代的潜在数量和比例,以及未来行业间就业转换的方向。基于这些计算和讨论,本文对当前技术进步采纳及就业应对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志华  
本文在经典的内生增长框架中引入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因素,分析了持续经济增长条件下的"最优财政支出结构"。最优财政支出结构由各项支出对产出的边际贡献程度决定,在最优支出结构中,各项财政支出的占比应与其边际贡献程度成正比。中国财政消费性支出与投资性支出的最优比例约为7∶3。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正逐渐向最优财政支出结构收敛,但仍应进一步降低政府投资性支出的比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碧琼  
加入WTO以来,随着服务业开放的保护性安排逐渐结束,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性失衡呈现新的特点:传统服务业仍然维持一定规模贸易顺差,新兴服务业如金融、电信、信息、咨询等行业的贸易逆差增大。在新的开放条件下,服务贸易发展面临来自外国服务提供者的激烈竞争和挑战。笔者认为,我国服务贸易失衡是服务业竞争劣势的集中体现,有必要通过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增强服务业竞争优势,同时要有效运用国际惯例和国内法律规范维护我国服务产业安全和服务贸易利益。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葛红玲  
产业市场结构的形成是产业内在运行规律和政府规制、产业政策两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外因素的变化将导致市场结构的调整。在金融全面开放的背景下,寡头垄断依然是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优选目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海涛  
外资进入提高了国内轿车市场的竞争程度,降低了市场集中度,促进了市场规模的扩张和产品的差异化,同时也降低了产品价格,带来了消费者福利的提高;改善了我国轿车产业的组织结构,很多企业已经达到了工厂最小最优规模经济水平,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外资进入从资本规模、技术、产品差异、规模经济等几个方面提高了国内资本的进入壁垒;政府与跨国公司共同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亟待改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兆洲  邓勇  安宁宁  
本文在Ramsey-Cass-Koopmans模型的基础上,运用随机控制原理建立了不确定环境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最优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求解模型得到了消费运动方程,对该方程进行相位图分析,并与Ramsey-Cass-Koopmans模型下的最优解做了全面比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金奇  李淼  
文章引入股票流通市值、汇率等变量对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需求函数进行全面研究。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汇率是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影响我国长短期货币需求稳定的最重要的变量,并且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大;股票市场发展对我国长期和短期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小。这一发现可为我国当前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的制订提供重要的参考。为控制货币供应量,我们应该重点关注汇率波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志雄  李剑  
本文研究表明,在开放条件下,我国的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归结为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内生性。此外,外资机构的准入、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开放、资本流动以及汇率制度等因素也都影响货币供给。我国中央银行不能自主地决定货币供给量,不能过分夸大货币政策的作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战略重点应从货币供给管理转向货币需求管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应从货币供应量转向其它目标,如利率或汇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国栋  高劲  
内外均衡是宏观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来说,内外均衡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依据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实证分析我国经济的内外均衡关系,结果表明,1985-2007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长、价格水平和国际收支之间没有必然的正相关或负相关,而是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关系。认清不同阶段内外均衡关系的变化对于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钰  
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在人民币预期升值驱动下,国际游资大规模流入中国,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实施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结合Auto-Regressive模型、PLS回归和GM(1,1)模型对2005~2009年的我国国际游资规模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我国的国际游资主要是通过贸易顺差流入我国的,FDI中隐藏的国际游资相对要少很多。测算至2009年底,我国的国际游资规模已经达到了12623.31亿美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