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07)
2023(14729)
2022(12980)
2021(12430)
2020(10366)
2019(24051)
2018(24325)
2017(47087)
2016(25710)
2015(29003)
2014(28975)
2013(28467)
2012(26317)
2011(24056)
2010(24105)
2009(22542)
2008(22188)
2007(19507)
2006(17428)
2005(15468)
作者
(74055)
(61105)
(60962)
(57863)
(39194)
(29016)
(27703)
(23765)
(23317)
(22055)
(20720)
(20621)
(19405)
(19261)
(18993)
(18967)
(18244)
(18120)
(17754)
(17632)
(15328)
(15203)
(14825)
(14026)
(13828)
(13745)
(13682)
(13603)
(12263)
(12059)
学科
(101115)
经济(100999)
管理(73489)
(67505)
(55128)
企业(55128)
方法(45246)
数学(39431)
数学方法(38925)
中国(28210)
(27813)
(25852)
业经(21284)
(21231)
(20631)
贸易(20622)
(20078)
(20027)
地方(18782)
农业(17888)
(17342)
银行(17298)
理论(17034)
(16566)
(15877)
金融(15874)
(15803)
(15695)
财务(15620)
财务管理(15587)
机构
大学(367574)
学院(366233)
(145728)
管理(142793)
经济(142412)
研究(123046)
理学(122727)
理学院(121391)
管理学(119187)
管理学院(118543)
中国(93745)
(78196)
科学(75570)
(70275)
(62381)
(56715)
研究所(56535)
财经(55822)
中心(55256)
(53841)
业大(52707)
(50617)
北京(49963)
(49179)
师范(48762)
农业(44536)
(44419)
(43819)
经济学(43534)
财经大学(41428)
基金
项目(241825)
科学(189436)
研究(179409)
基金(174271)
(150825)
国家(149554)
科学基金(127677)
社会(110596)
社会科(104658)
社会科学(104634)
(93516)
基金项目(91921)
教育(83125)
自然(83049)
自然科(81061)
自然科学(81038)
自然科学基金(79572)
(79505)
编号(75090)
资助(72997)
成果(62661)
重点(53901)
(53761)
课题(51761)
(51237)
(49721)
项目编号(46356)
创新(46349)
教育部(46109)
科研(46092)
期刊
(162130)
经济(162130)
研究(112288)
中国(67602)
学报(55831)
管理(52105)
(51642)
科学(51579)
(51336)
教育(42858)
大学(42169)
学学(39559)
(37295)
金融(37295)
农业(35832)
技术(30656)
业经(27133)
财经(26690)
经济研究(26458)
(22743)
问题(21330)
图书(19628)
理论(19170)
(18121)
实践(17542)
(17542)
(17162)
技术经济(17093)
现代(16860)
商业(16741)
共检索到543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谭政勋  刘少波  
货币政策是否应当反应及如何反应资产价格特别是房价波动,是一个颇具争议且结论莫衷一是的问题。本文在克服货币政策内生性和识别货币政策立场的基础上,并在开放条件下对此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克服货币政策的内生性后,我国货币政策本身能够有效调控房价;央行在实际操作中也已对房价波动做出反应,而且货币政策对房价波动做出反应后,无论是紧缩还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和房价的调控效果更好;同时,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促进出口并拉动经济增长,且部分缓解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但货币供应的独立性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并助推了房价的过快上涨。本文的计量模型和估计方法减弱了货币政策的内生性,实证结果没有出现"价格之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谭政勋  王聪  
本文运用构建的后顾型结构模型,推导包含房价的最优利率规则与货币供应量规则,并把泰勒规则、货币政策如何反映房价的间接和直接观融于一体。从代理指标和计量方法上减轻货币政策的内生性并识别了货币政策立场,实证结果没有出现"价格之谜"。这既与理论更为贴近,又与我国货币政策实践及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相一致,结论更为可靠。我国货币政策应该对房价波动做出间接反应,这有利于维护政策的连续性及经济的稳定性。如果货币政策能够充分利用房价波动的当前信息与过往信息,而不只是过往信息,紧缩性货币政策能更有效抑制产出、房价和通货膨胀;而宽松货币政策能够减小宏观经济波动。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产出缺口波动作出充分反应,但对房价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谭政勋  陈怡君  
本文运用模型推导包含房价的最优利率规则与货币供应量规则,并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采用利率还是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如果货币政策不对房价波动做出反应,通货膨胀率将更低,产出波动和损失函数将更小;从两个货币工具调控效果的比较来看,无论货币政策对房价波动做出反应或不做出反应,利用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时,通货膨胀率更接近于目标值,产出波动更小,损失函数也更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翠  
本文以房价波动与货币政策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VAR-MGARCH-BEKK模型对货币政策是否需要关注房价波动及具体的关注程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均值溢出效应的检验结果看,经济增长与房价波动之间、房价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均值溢出效应,货币政策应关注房价波动;从波动溢出效应的检验结果看,经济增长与房价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房价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货币政策不应对房价波动进行直接干预,而应采取间接关注的手段来对房价波动做出反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言  毛丰付  
2014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明显的衰退和复苏的调整过程,在衰退阶段,房地产市场总需求和总供给出现了结构失衡的局面,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何减轻房地产市场调整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本文从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视角出发,模拟分析在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考虑和不考虑房价波动的情形下,房地产市场进入衰退阶段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考虑房价波动时,能够有效减轻房地产市场进入衰退阶段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2)当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考虑房价波动时,能够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言  毛丰付  
2014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明显的衰退和复苏的调整过程,在衰退阶段,房地产市场总需求和总供给出现了结构失衡的局面,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何减轻房地产市场调整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本文从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视角出发,模拟分析在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考虑和不考虑房价波动的情形下,房地产市场进入衰退阶段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考虑房价波动时,能够有效减轻房地产市场进入衰退阶段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2)当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考虑房价波动时,能够显著减轻房地产市场进入衰退阶段时房价的波动程度,进而实现更小的社会福利损失。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井静  周浩  
本文将房价增长率与GDP、居民收入增长率进行了比较,发现房价增长率的波动明显大于GDP与居民收入增长率,并用HP滤波方法计算出房价波动幅度;分析了自2003年以来政府调控房地产时的货币信贷政策;深入剖析了房价波动与货币信贷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龙少波  陈璋  胡国良  
本文研究货币政策、房价波动对消费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并确定货币政策与房价对消费影响的两条具体路径。研究表明,我国存在货币政策对消费影响的直接路径,也存在房价通过货币政策影响消费的间接路径。而且,这两种路径对消费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的时变特征。但是,房价对消费影响的直接效应不存在,货币政策通过房价影响消费的间接效应也不存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赖文炜  陈云  
文章采用2000年~2010年的31个省级面板数据,建立面板VAR模型,从价格效应和产出效应两个维度,实证研究房价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显著且有约1年半时滞,而产出效应不显著;房价波动对货币供给量影响不显著;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内,房价波动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均无显著影响。因此,我国央行不仅要充分考虑货币政策传导的滞后性,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同时要将房价、房价投资及销售等房地产市场数据纳入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参照指标中。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锋  
考察金融冲击对于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相关的货币政策选择,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表明,金融冲击对于房地产市场以及宏观经济变量均具有显著的冲击效应。因而在房地产市场调控过程中,政府可以积极利用金融冲击的效应。社会福利分析的结果表明,对房地产市场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机制具有较高的社会福利水平,并且对房价膨胀做出反应的政策机制优于其他政策机制。因此,在利用金融冲击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对房价膨胀做出反应的政策可以达到稳定房地产市场与提高社会福利的目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义举  郭红玉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11-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将抵押品渠道和担保圈渠道为代表的微观企业特征纳入到渠道研究范围,从微观企业视角研究房价波动如何影响货币政策效应,并进一步分析房价波动所产生的非对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房价上涨会削弱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应,从而降低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规模的影响程度;房价波动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小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和房地产企业。因此,货币政策应关注房价波动通过微观主体传播带来的影响,注重对企业内生互动的监测,发挥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作用,这将是新经济时期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世刚  
文章推导出引入房价波动的最优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反应规则,结果表明,纳入房价波动的货币政策反应规则更有利于政策的稳定性和产出、通胀目标的实现,货币政策在对产出和通胀做出反应的同时,也应对房价波动做出反应。利用我国2008年以来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均未对房价波动做出有效和显著的反应,而对产出缺口和通胀率的反应较为显著,尤其是对通胀率的反应非常显著。M2的影响效应更为明显,对宏观经济的解释力更强,也是我国房价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应将房价波动纳入货币政策的框架,在继续实施货币供应量调控的同时,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林勇  陈名银  
文章基于中国八大经济区域2006年1月到2014年2月数据样本,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以货币供应量为代表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和以利率、汇率为代表的价格型工具对各区域房价和物价的影响可能存在的区域差异,文章还探讨了房价波动与通货膨胀的互动关系。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区域之间货币政策效果存在明显的区域效应;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房价和物价的调控效果存在明显工具类型差异;房价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各区域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文章还分析了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胜民  张瀚文  
本文尝试建立一个包含偶尔束紧抵押贷款约束和宏观审慎政策的非线性DSGE模型,用来分析房价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非对称影响。结果表明,在房价持续上升时期,随着抵押贷款约束松弛,进一步的房价上涨对消费和产出的刺激作用有限;然而在房价持续下跌时,银行贷款的紧缩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剧经济的衰退。面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波动,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有助于改善社会福利,然而房价上涨时期的政策效果要明显弱于同等幅度的房价下跌时期。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玮  李勇  
借鉴基于Agent计算经济模型异质性和自适应特点以及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框架,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公众异质性预期的基于Agent的新凯恩斯(AgentBasedNewKeynesian,ABNK)模型。根据ABNK模型,本文研究了我国居民异质性住房需求对房价波动的作用机制,进一步评估限购与限贷政策的效果,测度货币政策对房价波动福利损失的调节作用。本文结果发现,我国经济中刚需型、投资型以及投机型家庭占比分别为55%、41%与4%;投机型家庭占比增加会造成房价波动幅度增大,同时增加经济的不稳定;限购政策有效果但较微弱,限贷政策无法降低房价,反而造成波动幅度轻微增加。本文模型捕捉到由于公众异质性预期和不间断学习造成的产出、消费与房价的内生性波动,纠正了预期内生性造成的估计偏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