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0)
- 2023(14010)
- 2022(11748)
- 2021(10674)
- 2020(9127)
- 2019(21061)
- 2018(21347)
- 2017(41640)
- 2016(22449)
- 2015(25697)
- 2014(25873)
- 2013(25341)
- 2012(23461)
- 2011(21371)
- 2010(21593)
- 2009(20806)
- 2008(20893)
- 2007(18687)
- 2006(16529)
- 2005(15159)
- 学科
- 济(100265)
- 经济(100154)
- 管理(64213)
- 业(62102)
- 企(49940)
- 企业(49940)
- 方法(47658)
- 数学(41334)
- 数学方法(41007)
- 中国(28084)
- 农(27381)
- 贸(26134)
- 贸易(26124)
- 财(25378)
- 易(25328)
- 业经(21462)
- 制(19546)
- 学(19052)
- 地方(18450)
- 农业(17574)
- 银(16485)
- 银行(16452)
- 理论(15955)
- 行(15705)
- 融(15642)
- 金融(15640)
- 务(15545)
- 财务(15510)
- 财务管理(15465)
- 企业财务(14587)
- 机构
- 大学(337119)
- 学院(335329)
- 济(143700)
- 经济(140824)
- 管理(126396)
- 研究(110665)
- 理学(108769)
- 理学院(107604)
- 管理学(105771)
- 管理学院(105169)
- 中国(84286)
- 京(69894)
- 财(67969)
- 科学(65202)
- 所(55986)
- 财经(54522)
- 农(53203)
- 研究所(50363)
- 中心(50352)
- 江(49992)
- 经(49420)
- 业大(46912)
- 经济学(45658)
- 北京(44038)
- 范(43596)
- 师范(43189)
- 农业(42148)
- 经济学院(41516)
- 财经大学(40379)
- 州(40124)
- 基金
- 项目(213396)
- 科学(167579)
- 研究(157946)
- 基金(154981)
- 家(133793)
- 国家(132696)
- 科学基金(113091)
- 社会(101339)
- 社会科(96069)
- 社会科学(96047)
- 省(82444)
- 基金项目(81164)
- 教育(73953)
- 自然(70779)
- 划(69448)
- 自然科(69163)
- 自然科学(69144)
- 自然科学基金(67915)
- 编号(65571)
- 资助(64385)
- 成果(54236)
- 部(48567)
- 重点(48271)
- 发(46404)
- 课题(44742)
- 创(44057)
- 教育部(42144)
- 国家社会(42091)
- 创新(41164)
- 科研(41017)
- 期刊
- 济(157792)
- 经济(157792)
- 研究(99765)
- 中国(59846)
- 财(51711)
- 学报(50361)
- 农(48772)
- 管理(45565)
- 科学(45239)
- 大学(38131)
- 学学(35685)
- 教育(35055)
- 农业(32946)
- 融(31854)
- 金融(31854)
- 技术(27782)
- 财经(27547)
- 经济研究(26780)
- 业经(26528)
- 经(23694)
- 贸(22876)
- 问题(22578)
- 国际(18966)
- 商业(17388)
- 业(17303)
- 技术经济(16770)
- 统计(16650)
- 理论(16549)
- 图书(16360)
- 版(15087)
共检索到497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国中
对外贸易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在二者以推进经济发展为共同目标,而且在内外经济循环中能够彼此互补、相互促进。本文运用系统论的思想,从对外贸易与工业化关系的理论分析入手,阐明了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认为依据具体的现实状况,实施合适的贸易-工业化战略必将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我国对外贸易与工业化的关系,显示我国贸易-工业化战略有着较好的执行效果,同时发现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外贸的影响显著,由此指示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工业化与外贸良性互动的重要战略取向。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工业化 经济系统 实证分析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董晓宇 郝灵艳
中国工业化与市场化的结合始自1978年开始的市场化改革。30年来,工业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市场化的推动。通过构建市场化指数与工业化指数的测度评价体系,对1978—2007年中国的市场化程度和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定量测度,并以测度结果进行计量分析,检验表明市场化和工业化高度相关,中国市场化是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非常显著。市场化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促进工业化进程提高0.56个百分点。在我国继续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必须深化市场化的改革,保持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均衡协调发展。
关键词:
市场化 工业化 均衡关系 实证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战岐林 曾小慧
以永久收入理论为出发点,文章构建了一个从需求方面解释国际贸易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涵盖了当前关于中国外贸顺差的汇率、消费不足、资源禀赋以及投资储蓄差额等四种主要解释。模型指出,预期收入不足是中国外贸顺差形成的根源;汇率对外贸顺差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投资机会和金融体系不足扩大了中国外贸顺差。政策建议认为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健全法制环境,控制通货膨胀,保持汇率平稳。
关键词:
预期收入 消费 顺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晓玲
改革开放以来 ,外国直接投资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经济交流渠道 ,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工业化的推进产生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日益显著。本文对外国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从理论角度揭示二者从相互替代到互补共存学说的关系 ,进一步分析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导向产业与进口替代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 ,从而揭示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化演进的作用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对外贸易 工业化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张纯威
从1994~2006年的季度数据来看,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一直遵从McCallum规则,Taylor规则不适合中国国情。这意味着,如果中国经济结构不发生大的变化,就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回归得到的McCallum规则的各种参数和通胀缺口、实际汇率、货币乘数、货币流通速度等变量的预期变化测算出合理的基础货币增长率,并将为调控基础货币供给提供重要参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伟军
笔者采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OLS回归法对我国货币政策在开放条件下的非对称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我国货币供给的正负向冲击对产出具有显著非对称性,但在经济开放条件下这种非对称性会减缓。针对研究结论,笔者提出减缓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建议,这对完善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开放条件 货币政策 非对称性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姗姗 许莉
以1982~2008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使用自回归分布滞后-误差修正模型(ARDL-ECM),并运用边限检验的方法对我国工业化水平和环境污染间长期和短期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只有二氧化硫、工业废气和工业烟尘与我国的工业化水平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且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对不同污染物排放的长短期影响也不相同。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仲鑫 陈子季
具有渐进性、法制化和市场化特征的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以及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并存的对外开放 ,要求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应该是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的合理保护———开放型有管理的自由贸易政策。这一政策应遵循开放、适度有效的保护和竞争的原则 ,其政策基点是贸易保护的适度性 ,表现为保护的动态性、主动性、目的性和差别性。我国开放型有管理的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应有体制上的保障 ,以扩大出口为主要政策目标 ,并与产业政策相结合 ,真正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保证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并促进市场秩序的完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静锋 周江
本文基于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二元经济理论,分析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经营规模的内生变化机制。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时的农业劳动生产弹性为负数,到达刘易斯第1转折点的劳动生产弹性为0,此后劳动生产弹性将变为正数。通过数理模型分析获得,跨越刘易斯第2转折点前后的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经营规模变化率方程。运用长江中下游9省市1998年到2016年农业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除江苏外,各省的农业劳动生产弹性在分析时期内均为负数,并且逐渐增大接近0,江苏在2004年跨越刘易斯第1转折点。在分析时期内,江苏的实际农业经营规模变化率趋势与方程估计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研究显示在2015年前后,江苏的农业经营规模趋于稳定收敛,显现跨越刘易斯第2转折点的迹象。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卫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强,故对国际资产定价问题的探讨显得颇为重要。尤其对开放条件下的国际资产定价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类,并对该领域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更有学术价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查贵勇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的研究,中国贸易条件变化与中美通货膨胀率间存在如下关系:中国贸易条件改善之时,正是中国通货膨胀高于美国之期;而中国贸易条件恶化之时,亦是中国通货膨胀低于美国之期。而购买力平价说又将两国汇率变动情况与两国间通货膨胀率相联接,由此,笔者拟以通货膨胀率为中介,对中国外贸条件和实际汇率变动关系加以实证分析,并对当前人民币汇率走势和解决中国外贸条件恶化的方式提出稍许评述。
关键词:
外贸条件 通货膨胀 实际汇率 人民币汇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家庭 张换兆
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激化城乡二元结构土地制度矛盾,使得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成为影响城乡土地供求的核心因素。城市土地有效供求分析模型表明要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确实有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调整现有的城市化模式,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为核心,实现城市空间的紧凑和布局的多元化,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实现土地供求的有效均衡。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城市土地 有效供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源远 孙玉涛 刘凤朝
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工业化条件下的不同环境治理模式。首先,从分析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与治理的新特征入手;然后,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衡量工业化程度,以包含工业化这一解释变量的EKC模型为基础,利用中国2000-2004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工业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其次,讨论了工业化条件下开放度、引资能力、技术水平、环境后端治理以及各因素组合对EKC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不同因素组合作用下工业化对环境污染影响程度的变化;最后,总结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四种环境治理模式,考虑到环境资本的不可逆性,认为长期来看引进吸收+前端治理模式对环境保护最有利,既能发挥中国的后发优势,又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田文举 贾天明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在1992——2011年期间外商直接投资流入(IFDI)和进出口贸易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动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对我国进口贸易产生负向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转为正向影响;对出口贸易产生正向影响,虽有明显的波动性但是正向影响效果明显。最后,文章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IFDI 进出口贸易数量和结构协整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荣
文章在向量自回归系统下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工具,对1991~2011年间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的推动作用并未充分发挥的结论,基于该发现提出了本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 工业化 城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