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22)
2023(19831)
2022(16925)
2021(15731)
2020(13340)
2019(30861)
2018(30614)
2017(57747)
2016(31895)
2015(36344)
2014(36749)
2013(36319)
2012(33890)
2011(30998)
2010(30995)
2009(28888)
2008(28466)
2007(25261)
2006(22169)
2005(19983)
作者
(95430)
(79810)
(79115)
(75621)
(50675)
(38318)
(36109)
(31321)
(30229)
(28502)
(27129)
(26937)
(25457)
(25444)
(24902)
(24561)
(23937)
(23609)
(22850)
(22739)
(20010)
(19889)
(19343)
(18141)
(18014)
(17634)
(17604)
(17598)
(16271)
(15855)
学科
(143521)
经济(143369)
管理(88436)
(81815)
(66948)
企业(66948)
方法(60386)
数学(52522)
数学方法(51918)
中国(37934)
(35503)
(31988)
(31612)
地方(30759)
业经(29799)
(25626)
(25165)
贸易(25152)
(24368)
农业(23563)
理论(22159)
(21364)
(20983)
银行(20914)
环境(20770)
(20483)
金融(20474)
(20021)
(19015)
财务(18922)
机构
大学(466290)
学院(462984)
(192051)
经济(187930)
管理(175823)
研究(166130)
理学(151056)
理学院(149258)
管理学(146598)
管理学院(145762)
中国(123663)
科学(103695)
(101095)
(86035)
(85867)
(80314)
研究所(78447)
中心(73787)
业大(70198)
(68842)
财经(68371)
北京(64561)
农业(63184)
(62420)
(62000)
师范(61784)
(59931)
经济学(58610)
(54971)
经济学院(52637)
基金
项目(309969)
科学(241774)
研究(224706)
基金(222798)
(195892)
国家(194289)
科学基金(164209)
社会(140448)
社会科(132994)
社会科学(132957)
(120716)
基金项目(117375)
自然(106232)
自然科(103697)
自然科学(103666)
教育(103598)
(102544)
自然科学基金(101788)
资助(92758)
编号(91163)
成果(75303)
重点(70378)
(68583)
(67149)
课题(64383)
(63395)
创新(59290)
科研(59114)
教育部(58090)
国家社会(57918)
期刊
(215045)
经济(215045)
研究(139733)
中国(92688)
学报(77791)
(72520)
科学(70112)
(65312)
管理(64366)
大学(57584)
学学(54010)
教育(53554)
农业(49655)
技术(41078)
(39745)
金融(39745)
经济研究(35160)
财经(33889)
业经(32932)
(29162)
问题(27963)
(26712)
技术经济(23758)
图书(23621)
(22774)
统计(22286)
(22023)
科技(21717)
理论(21172)
资源(20829)
共检索到694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惠芳  唐辉亮  陈超  
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民生改善能力等5个方面构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转型升级综合能力指数,对全国31个省市经济转型升级能力进行排序。结果表明:东部省市经济转型升级能力比较强,对全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引领作用。本文提出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应分类进行评价和考核,加强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要素支撑体系建设等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同峰  陈珂  李凯  肖扬  
文章构建绿色转型的评价体系,并以辽宁省为例展开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01—2015年,辽宁省绿色GDP增长速度相对传统GDP呈上升趋势。2011年,绿色GDP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传统GDP。辽宁省经济绿色转型整体向好,总指数从2001年的0.256增加到2007年的0.436,然后又下滑到2010年0.365,2015年上升到0.598。从分项指标看,增长模式和绿色转型深度权重较大,分别为0.362和0.24,成为绿色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绿色转型难易程度、速度、效率指标,各自所占比重较小,但也是影响转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忠俊  姜翔程  刘蕾  
文章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目标层,在准则层中设立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3个指数,选定51个基本指标构建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实现指标权重的确定;并在德尔斐法的基础上对各具体指标权重赋值进行了演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彩霞  梁婉君  
人口、环境、资源的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在我国各地区广泛存在,它严重地制约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妥善解决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问题,才能保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根据不同区域PERD发展的客观实际,合理选择区域发展模式,并根据事物的动态变化及时转换发展模式,从而在总体上引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了准确测量区域PERD的综合协调度,更好地为实施人口、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分析了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模式,并构建了区域PERD综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菊梅  仝纪龙  吴官胜  朱振华  袁九毅  
小杂粮是我国的传统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出口商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营养价值及保健养生作用的小杂粮在国内外市场上日益走俏。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小杂粮生产的比较优势研究进展,并结合国内小杂粮生产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合理规划小杂粮生产布局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小杂粮的适应性、农地的适宜度、小杂粮的品质及安全3个方面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区域小杂粮生产优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综合评价小杂粮生产优势、合理规划国内小杂粮生产布局起到借鉴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鲍长生  胡亭亭  胡本田  许跃辉  
经济布局是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文从比较优势、综合发展、可持续发展、动态发展四个方面探讨了经济布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茹  罗晖  王宏伟  王铁成  
本文在深入剖析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比分析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态势及其在高质量供给、高质量需求、发展效率、经济运行和对外开放五大分维度表现。结果表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致呈现东部、中部和东北部、西部依次递减的区域非均衡态势。北京和上海组成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从供给、需求、效率、运行和开放五大方面全方位推进地区高质量发展。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大省构成"第二梯队",五大分指数跻身全国前列。绝大多数中部、东北部省份组成"第三梯队",在一些分维度存在明显短板。广大西部省份组成"第四梯队",五大分指数位于全国中部或中部靠后位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洁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开放的概念内涵,构建了包括四个准则层、22个指标的区域经济开放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冗余度、灵敏度和面板协整方法实证检验了该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指标体系结构合理,测度结果有效,对综合评价我国区域的经济开放水平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蓝庆新  刘昭洁  彭一然  
文章从城镇自身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效率和城镇化协调程度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含34项指标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2003-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与效率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整体不高,省域之间城镇化质量差距明显,省域内部城镇化质量各要素发展不均衡;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特征;城镇化率不能反映城镇化发展质量。根据测算结果,我国各省域整体城镇化率和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呈现"高—高"、"低—高"、"低—低"和"高—低"四种类型,其自身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指数之间的协调程度分为质量滞后、协调和质量超前3种类型,这与区域间人口迁移流动规律密切相关。根据城镇化质量不均衡状况,文章提出"高—高"型区域关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低—高"型区域重点在体制机制创新、"低—低"型区域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高—低"型区域关注城镇化的社会、生态效应以实现量变到质变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蓝庆新  刘昭洁  彭一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燕  姜广辉  朱德举  
当前我国的耕地保护状况要求我们对耕地利用效应进行综合评价。本文从耕地综合利用效应的产生机制入手,阐述了耕地综合利用效应评价的内涵和特点,并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进一步深化了该概念内涵;最后,在梳理耕地综合利用效应评价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初步构建了区域景观尺度上耕地综合利用效应评价的指标框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国梁,廖为鲲,涂文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晓丽  郭万山  
科学的城市经济活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分析和评价城市经济活力的基础。通过对城市经济活力的分析与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庄贵阳  潘家华  朱守先  
低碳经济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既需要理论指导也需要实际解决方案。虽然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日益成为共识,但各界对于低碳经济的概念尚未形成共识,如火如荼的低碳经济实践也呼唤着建立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总结了学术界关于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在对低碳经济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为维度的衡量指标体系,并结合现实需求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