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5)
- 2023(10567)
- 2022(9038)
- 2021(8008)
- 2020(6795)
- 2019(14805)
- 2018(14887)
- 2017(27581)
- 2016(14279)
- 2015(15857)
- 2014(15551)
- 2013(15097)
- 2012(13820)
- 2011(12826)
- 2010(13043)
- 2009(12811)
- 2008(12091)
- 2007(10773)
- 2006(9757)
- 2005(9120)
- 学科
- 济(78464)
- 经济(78365)
- 管理(48938)
- 业(40235)
- 企(33637)
- 企业(33637)
- 方法(24680)
- 数学(21366)
- 数学方法(21213)
- 地方(18185)
- 财(17702)
- 中国(17402)
- 制(16556)
- 农(16312)
- 业经(15966)
- 地方经济(12766)
- 学(12415)
- 体(12333)
- 融(11321)
- 金融(11318)
- 环境(11194)
- 银(11147)
- 银行(11140)
- 农业(10867)
- 贸(10841)
- 贸易(10833)
- 行(10732)
- 易(10415)
- 务(9963)
- 财务(9936)
- 机构
- 学院(211662)
- 大学(209881)
- 济(100357)
- 经济(98558)
- 管理(80748)
- 研究(71227)
- 理学(69083)
- 理学院(68420)
- 管理学(67489)
- 管理学院(67098)
- 中国(54866)
- 财(47309)
- 京(41896)
- 科学(37832)
- 财经(36937)
- 所(34283)
- 经(33262)
- 经济学(32413)
- 中心(31998)
- 江(31840)
- 研究所(30346)
- 经济学院(28665)
- 财经大学(27131)
- 农(26954)
- 北京(26109)
- 范(25752)
- 师范(25533)
- 院(25393)
- 业大(25135)
- 州(25013)
- 基金
- 项目(134219)
- 科学(107755)
- 研究(102061)
- 基金(99549)
- 家(84539)
- 国家(83845)
- 科学基金(73456)
- 社会(69558)
- 社会科(66008)
- 社会科学(65996)
- 基金项目(51805)
- 省(51640)
- 教育(46659)
- 自然(43983)
- 自然科(42994)
- 自然科学(42984)
- 自然科学基金(42214)
- 划(41997)
- 编号(41430)
- 资助(39808)
- 成果(33692)
- 制(31063)
- 部(30195)
- 重点(29840)
- 国家社会(29592)
- 发(29355)
- 创(28165)
- 课题(28127)
- 教育部(27123)
- 人文(26875)
共检索到328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闫永博
共享经济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通过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使双方共同获得经济红利。共享经济的概念源自20世纪70年代的合作式消费,近年来,共享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并在许多领域延伸。共享经济是技术、经济、文化和其他因素的综合产物。现阶段共享经济的特征是"基于互联网平台,以大众为主体,以资源要素的快速流动与高效配置为客体,目的为资源共享"。本文对开放条件下共享经济的消费行为及规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共享经济的发展历程与特点进行论述,其次针对共享经济下的商业模式展开分析,以此得出了共享经济商业化的要素和创新动力,再次对共享经济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作用展开分析,最后为共享经济下的相关监管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共享经济 消费行为 商业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晓蓓 贺明华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发展和广泛应用,基于共享经济模式的协同消费快速发展。作为一种社会消费模式的变革,协同消费已发展为基于分享、交易、商业贸易或租赁产品使用权来代替购买的经济模式。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共享经济模式下协同消费行为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及影响结果,并提出了共享经济和协同消费领域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引起国内学者对共享经济及协同消费行为的重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晓莉 宋之杰
协同消费是共享经济运营所对应的消费模式,其规范健康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供给方、需求方与支撑平台三方参与的协同消费行为演化博弈模型,在考虑支撑平台实施奖惩机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供需双方博弈的演化路径、稳定策略及参数变化对演化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演化条件下,双方协同或不协同是动态系统演化的稳定策略;协同补贴、失信罚金、协同额外收益正向影响博弈双方的协同演化;协同成本消极影响协同演化进程。针对博弈双方演化的特点,本文提出促进共享经济协同消费模式良态运行的三点建议:倡导共享经济,增强协同消费意识;降低协同成本,提高协同额外收益;设计奖惩机制,激励诚信协同行为。
关键词:
共享经济 协同消费 演化博弈 稳定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斌
分析在无约束条件下的单次博弈模型,进而分析在契约条件下的单次博弈与重复博弈模型;通过研究认为组织如果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把这一机制通过契约的形式让成员签署并遵守,就能保证成员共享知识,提升组织的知识管理水平。
关键词:
契约 组织成员 知识共享 博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勇军 张大成
在科技进步的冲击下,传统自然垄断行业发生了一系列变迁,致使传统规制方法难以应对。这一状况在我国已加入WTO的形势下日显严峻。而勾勒规制新轮廓、提倡规制新思想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一剂良方。笔者认为,应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制经验,在变迁中合理搭建规制平台,细化各种规制手段和方法及其运作程序,以实现结构与内容的整合和各种规制方法与手段的良性互动,从而消除自然垄断的负面效应,发挥其积极作用。
关键词:
自然垄断 界定 规制 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穆向明
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终端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使得共享经济模式得到繁荣发展。所谓共享经济模式是指通过网络技术有效利用闲置资源,最为常见的如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它不仅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而且提升了社会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是一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崔可欣
近年来,共享经济在我国迅猛发展,它的主要优势在于:提高交易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就业创业,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注意到共享经济暴露出的法律风险:共享经济的灵活性带来了从业者劳动保障缺失的风险,共享经济的开放性提高了泄露用户隐私的风险,共享经济的市场结构加剧了行业垄断的风险。鉴于此,对共享经济法律规制必不可少,具体包括:法律法规的完善、监管手段的创新、共享经济产业行业自律的法律激励。
关键词:
共享经济 法律风险 法律规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晓薇 胡懿琳 贾君怡
从外部经济波动的视角,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我国短期利率水平的决定机制进行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包含外部经济波动因素的泰勒规则比传统泰勒规则能够更好地解释当前国内利率水平的变动;美国、欧盟产出波动显著影响我国短期利率水平,因此,我国经济要健康发展,必须突破美元霸权束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国兴 卢剑鸿
本文以旅游者信息不完全性为前提和追求效用最大化目标为基本假设,对旅游消费行为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目的是为旅游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旅游消费行为 成本与收益分析 效用最大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琼娣
由于专利权的垄断性,技术的共享一直难以获得突破。分析共享经济与开源项目的主要模式发现,技术共享的缺失不仅阻碍创新成果的转移和实施,也给现有共享项目的发展带来了障碍。从物品共享、软件开源一路发展形成的专利开放许可实践,无疑是对技术共享最有力的回应。专利开放许可通过网络平台将特定领域的专利技术集中在一起,科研人员能更容易地获取技术信息,技术的转移与实施也更为便捷,这一实践在计算机软件、生物工程与绿色技术领域已经得到一定发展。尽管实践的效果尚难评价,但从其制度价值看,专利开放许可不仅能促进新技术的转移和实施,也是对自上而下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的突破,同时还能为企业提供新的盈利模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范晓明 王晓玉
液态消费是近年来消费者行为领域新出现的概念,本研究基于液态消费流动性特征视角,探讨共享经济环境下共享单车消费与不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液态消费流动性特征正向影响乱停乱放不道德行为;道德推脱在液态消费流动性特征与乱停乱放不道德行为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自我监控负向调节液态消费流动性特征与道德推脱之间的关系;自我监控调节了液态消费流动性特征通过道德推托对乱停乱放不道德行为的间接效应。研究结论丰富了消费者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不道德行为的解释机制,并为政府和企业解决乱停乱放问题提供现实指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雪梅 石娇娇
基于传统的信任理论研究,考虑共享主体的个人特征,建立了共享经济下信任形成机制的基本框架。以房屋共享领域的小猪短租为实例,通过基于SPSS软件的相关分析和基于LISREL软件的路径分析,研究了共享主体的个人特征对信任形成机制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在线评分趋于同质性,不能有效决定共享信任;短租日记和预定历史显著相关,即房东参与积极性影响共享信任;被催促数与预定历史正相关,产品信息已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共享主体个人特征才是影响信任形成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共享经济 信任机制 共享主体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贺明华 刘小泉
在对336份调研问卷实证分析基础上,从在线信任理论、制度信任理论及社会渗透理论出发,对我国共享经济下消费者信任的前因和后果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认为制度机制有效性感知是能代表审核与认证机制有效性感知、隐私保证机制有效性感知和安全保障机制有效性感知的形成性二阶变量,对消费者信任有显著正向影响;与供方互动有效性感知对消费者信任的正向影响不显著,与其他消费者互动有效性感知对消费者信任的正向影响显著;消费者信任对持续共享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对感知风险有显著负向影响;制度机制有效性和社会互动有效性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即性别对这两条路径具有调节效应。因此,共享经济平台企业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构建安全、信赖、可靠的在线交易环境,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和信心,以实现共享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共享平台应优化平台网站界面,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络,构建线上和线下平台共享社区,释放共享平台在基层民主治理创新方面的活力;政府主管部门应牢牢把握消费者安全至上的发展理念,加强与平台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建立和完善共享平台与政府部门联动的应急处置机制和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新格局;基于消费数据,共享平台应对市场进行有效细分,制定有针对性的差异化运营策略和营销策略,最大化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伟 付强
本文对反垄断与规制经济学学术研讨会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中国的《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已经对企业在经营者集中、排他性垄断协议等方面进行了反垄断执法,判决的结果基本建立在合理推定的原则基础上,但仍需加强计量经济分析来为判决结果提供实证证据。此外,价值网络体系以及电子商务等新型组织与商业模式对传统的反垄断政策设计与执行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转型经济背景下,与国有企业密切相关的行政性垄断构成了中国竞争政策实施中的最大困难,应在广义反垄断的概念下限制包括行政性垄断在内的所有垄断行为,并通过横向分拆的方式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关键词:
反垄断 产业规制 竞争 实施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娃
人们的消费需求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性,新的消费需求往往会刺激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形态。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消费需求方面也由物质上升到精神,越来越注重心理体验。面对这种形势,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经济形态——体验经济应运而生。体验经济以消费者为主体,强调过程体验,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推崇。体验经济如何影响人民的消费行为,《体验经济》一书给了答案。
关键词:
消费行为研究 《体验经济》 消费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