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2)
- 2023(14971)
- 2022(12934)
- 2021(12296)
- 2020(10234)
- 2019(23722)
- 2018(23458)
- 2017(44816)
- 2016(24025)
- 2015(26860)
- 2014(26519)
- 2013(26395)
- 2012(24049)
- 2011(21748)
- 2010(21496)
- 2009(19922)
- 2008(19236)
- 2007(16644)
- 2006(14390)
- 2005(12761)
- 学科
- 济(101984)
- 经济(101883)
- 管理(66191)
- 业(63471)
- 企(52356)
- 企业(52356)
- 方法(45516)
- 数学(39741)
- 数学方法(39368)
- 中国(28522)
- 农(26339)
- 财(22833)
- 业经(22331)
- 贸(20732)
- 贸易(20719)
- 学(20250)
- 易(20161)
- 地方(19410)
- 制(18901)
- 农业(16877)
- 银(15476)
- 银行(15437)
- 融(15427)
- 金融(15425)
- 和(15386)
- 理论(15267)
- 技术(15142)
- 行(14841)
- 环境(14820)
- 务(14147)
- 机构
- 大学(341522)
- 学院(339003)
- 济(144903)
- 经济(142134)
- 管理(134842)
- 研究(117874)
- 理学(116871)
- 理学院(115635)
- 管理学(113835)
- 管理学院(113245)
- 中国(89088)
- 京(72926)
- 科学(70319)
- 财(62947)
- 所(58291)
- 研究所(53245)
- 中心(52066)
- 财经(51365)
- 农(51098)
- 业大(48183)
- 经(46937)
- 江(46875)
- 北京(46572)
- 经济学(44725)
- 范(43825)
- 师范(43428)
- 院(42836)
- 经济学院(40342)
- 农业(40069)
- 财经大学(38433)
- 基金
- 项目(232386)
- 科学(183575)
- 研究(171879)
- 基金(170238)
- 家(147887)
- 国家(146739)
- 科学基金(126106)
- 社会(109584)
- 社会科(103971)
- 社会科学(103946)
- 基金项目(89881)
- 省(88016)
- 自然(80746)
- 自然科(78900)
- 自然科学(78880)
- 教育(77952)
- 自然科学基金(77501)
- 划(74652)
- 资助(70628)
- 编号(69335)
- 成果(55986)
- 部(52211)
- 重点(51872)
- 发(50394)
- 创(48487)
- 课题(47361)
- 国家社会(45520)
- 创新(45268)
- 教育部(45173)
- 科研(44065)
- 期刊
- 济(156984)
- 经济(156984)
- 研究(103297)
- 中国(61637)
- 学报(50985)
- 管理(50003)
- 科学(48759)
- 农(46385)
- 财(45725)
- 大学(38803)
- 学学(36479)
- 教育(35436)
- 农业(32750)
- 融(29928)
- 金融(29928)
- 技术(28260)
- 经济研究(26773)
- 财经(25383)
- 业经(25281)
- 经(21886)
- 问题(20574)
- 贸(18067)
- 业(17340)
- 图书(17126)
- 技术经济(16674)
- 理论(16670)
- 国际(15969)
- 科技(15964)
- 世界(15871)
- 商业(15372)
共检索到495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海涛
外资进入提高了国内轿车市场的竞争程度,降低了市场集中度,促进了市场规模的扩张和产品的差异化,同时也降低了产品价格,带来了消费者福利的提高;改善了我国轿车产业的组织结构,很多企业已经达到了工厂最小最优规模经济水平,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外资进入从资本规模、技术、产品差异、规模经济等几个方面提高了国内资本的进入壁垒;政府与跨国公司共同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亟待改变。
关键词:
外资进入 市场集中度 规模经济 进入壁垒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丹 孙鹏
本文运用Feder模型,采用中国轿车产业的面板数据,就FDI对中国轿车产业的影响进行验证。检验结果证明了外资对中国轿车产业的直接与间接作用,肯定了外资对中国轿车产业发展贡献。
关键词:
FDI技术外溢 FEDER模型 轿车产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施中华 白让让
近年来跨国公司借助其有效的产品线策略,在使品牌得到快速扩散的同时,也改变了中国轿车产业的市场结构和游戏规则。我们的博弈模型和实证分析表明,利用其在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和品牌声誉上的巨大优势,跨国公司的产品线竞争不仅恶化了本土企业原有市场的竞争,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本土企业的品牌延伸产生了挤出效应。改变这种困境的政策选择是对本土企业的产品创新进行激励,而非限制跨国公司的渗透行为。
关键词:
轿车产业 跨国公司 产品线策略 自主品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宏坤 刘如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鹏
文章以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法为基础,考察我国轿车行业的市场结构状况,认为其市场结构逐渐向低垄断型转变,自从加入WTO以后,竞争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我国轿车产业市场集中度不高,说明我国的轿车行业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旨在通过对我国汽车行业市场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轿车行业 市场结构 集中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东进 刘人怀
本文主要探讨政府行为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的影响,揭示政府蔽荫与汽车自主品牌缺失的关系。本文创造并定义"政府蔽荫"、"企业自主品牌产品密度"两个概念,建立政府蔽荫与自主品牌之间的数量关系模型,对轿车产业的政府蔽荫与自主品牌缺失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政府蔽荫与自主品牌缺失呈正相关关系的基本结论。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政府蔽荫引致自主品牌缺失进行了机理分析。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本文构造的政府蔽荫的新视角,将是对社会资本视角解释力的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光辉 李俊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社会进一步开放,我国的轿车行业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但当前我国民族轿车业面临着市场规模十分有限、技术标准落后、管理缺乏创新、缺少优质相关产业支持、营销创新不足、售后服务与生产相脱节、政府支持乏力等问题。轿车业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成为了我们安徽乃至全国学者亟待进一步研究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产业竞争力 创新营销 价值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民春 袁秀林
本文运用市场集中度、HHI指数和厂商规模的对数方差等市场结构指标,研究了1993-2002年我国轿车市场的结构特征,证明曾一度处于高寡占的轿车市场已逐步趋向于多元化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汽车公司参与我国汽车工业大重组格局已基本确定,但这并不是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后,我国轿车市场仍有面临被重新洗牌的危险。我国轿车行业只有在进一步加大公平、有序竞争的基础上进行重组,才能创建稳定、成熟的市场结构。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市场结构 集中度 轿车行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董福忠 张德昂
关于轿车(下)──市场经济热点对话之一董福忠,张德昂A:一般而论,轿车有着广阔的国内外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据国外预测.世界上汽车的构售总界将从目前的5000万辆增加到本世纪末的6000万辆以上。而且据说亚洲地区(当然也包括我国国内市场)市场的增长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平
加入WTO以后 ,中国轿车业将面临空前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民族主义的必要性入手 ,分析了经济民族主义对中国轿车产业的巨大现实意义。然后 ,以此为基础综合设计了中国轿车业入世后的发展策略 :在政府组织领导下实施大规模行业技术创新 ;在充分整合现有轿车企业的基础上加入国际化体系 ;重点开发符合中国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国情车” ;塑造民族品牌、倡导“国人坐国车”。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永华
汽车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轿车产业是汽车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轿车产业因其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轿车产业技术基础薄弱,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轿车产业走上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技术的道路。此后轿车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我国轿车产量从1990年的4.1万辆上升到2009年的751.5万辆,其中合资企业生产的轿车占总产量的7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赛男 苏良军
本文首次采用非参数模型对千人轿车保有量进行建模与预测。我们发现:(1)千人轿车保有量相对于人均GDP的弹性并非一成不变;(2)与线型模型相比,非参数模型对千人轿车保有量提供了更好的模型拟合与更合理的中长期预测。
关键词:
轿车保有量 弹性 非参数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阳
对于在位企业而言,进入壁垒对于保持其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产品差异化是在位企业构建进入壁垒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一个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在位企业通过合理的产品差异化程度设置进入壁垒的问题,进而从产品差异化的角度解释了轿车市场的进入壁垒问题。轿车产品通常具有较大的差异。产品的差异性一方面使得在位企业拥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有使得进入者可能在产品空间中找到理想的位置进入。为了达到遏制进入的目的,在位企业应当合理地设置自己的产品线,使得自己的产品保持合理的差异程度。合理的差异化程度将使得进入者在进入之后面对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