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9)
2023(9860)
2022(8317)
2021(7712)
2020(6433)
2019(14654)
2018(14459)
2017(26978)
2016(14099)
2015(15421)
2014(14685)
2013(14573)
2012(13322)
2011(12087)
2010(11799)
2009(10817)
2008(10341)
2007(8600)
2006(7537)
2005(6931)
作者
(37724)
(31678)
(31211)
(30179)
(19827)
(15011)
(14105)
(12192)
(11965)
(11121)
(10903)
(10460)
(10037)
(9989)
(9842)
(9779)
(9368)
(9124)
(8985)
(8838)
(7979)
(7627)
(7523)
(7151)
(7108)
(7047)
(6895)
(6522)
(6304)
(6218)
学科
(64121)
经济(64069)
管理(34520)
(34103)
方法(28532)
数学(26345)
数学方法(26176)
(24969)
企业(24969)
中国(20369)
(18004)
(17351)
(14305)
贸易(14298)
(13983)
(11948)
农业(11811)
(11686)
业经(11648)
地方(11528)
收入(10208)
(10080)
银行(10062)
(9769)
金融(9768)
(9734)
环境(8929)
(8603)
(8593)
(8581)
机构
大学(194374)
学院(193149)
(93597)
经济(92314)
研究(72375)
管理(70528)
理学(61158)
理学院(60491)
管理学(59568)
管理学院(59223)
中国(56290)
(41385)
科学(41284)
(40369)
(35648)
财经(33427)
研究所(32666)
经济学(32016)
中心(31718)
(30892)
(29698)
经济学院(29029)
(26453)
(25979)
北京(25591)
业大(25500)
财经大学(25101)
(24494)
师范(24237)
农业(23242)
基金
项目(132440)
科学(106359)
基金(100535)
研究(96816)
(88460)
国家(87888)
科学基金(74998)
社会(66055)
社会科(62918)
社会科学(62907)
基金项目(51962)
(47923)
自然(46190)
自然科(45193)
自然科学(45181)
自然科学基金(44433)
教育(43769)
(41500)
资助(41348)
编号(36733)
(31004)
重点(30990)
(29678)
国家社会(29577)
成果(29322)
中国(27922)
(27549)
教育部(27021)
创新(26076)
科研(25687)
期刊
(96910)
经济(96910)
研究(61881)
中国(35579)
(30621)
学报(29051)
科学(28534)
(26637)
管理(25712)
大学(22345)
学学(21279)
经济研究(19183)
农业(18731)
(17220)
金融(17220)
财经(17116)
教育(16746)
(14975)
技术(14410)
业经(14319)
(13325)
问题(13115)
国际(11721)
世界(11677)
(10818)
统计(9825)
技术经济(9438)
(8613)
商业(8476)
资源(8397)
共检索到286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志勇  毛学峰  
本文在开放条件下通过参数和非参数方法对中国1981—2010年国民收入增长状况及其特征进行了核算。结果显示尽管中国国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近年来全要素增长率持续下滑,国民收入增加主要依靠资本投入,可持续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贸易条件的恶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蚕食了产出对收入增加的贡献。本文还对中国要素、产出以及两者价格之间的弹性关系进行了核算,获得了关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多方面动态特征。这些特征对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政策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晓芳  高继祖  
本文利用1992-2005年中国季度经济资料,运用协整和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对中国FDI、GDP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建新  
以研发或专利所代表的创新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之一。通过Granger因果分析发现国内外研发和专利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然后利用阿尔蒙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对研发、专利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估计了研发和专利的产出弹性并分析了其动态变化,发现国内外研发和专利都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但其作用机制和促进程度差别很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祝树金  虢娟  
本文阐述了教育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与渠道,讨论了开放条件下教育支出、教育部门的技术溢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考虑到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和贸易开放等因素与教育溢出效应的互补性,利用1987~200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生产弹性要大于物质资本的生产弹性;存在教育部门的技术溢出效应。这种教育溢出与区域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和贸易开放等因素相互结合,共同推动地区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劲松  
开放条件下的增长作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专题,是对一个封闭的一国模型的假设条件的放松,但不仅限于此。首先,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也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劲松  
本文研究了开放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进展。本文首先阐述新古典理论开放模型的困境,进而说明了内生增长理论中,熊彼特理论在时间和逻辑上对AK理论的继承性;比较分析了两者在跨国增长差异、跨国技术扩散等问题上认识的异同。前者一般支持国际间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趋异的观点。但后者则在一个统一的多国模型中提出了"俱乐部趋同"的概念;通用技术的出现,可能导致不同的国家集团之间出现起飞、停滞、衰退等增长模式的分化。而且一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位置是重要的;制度变化、开放政策,对于经济增长也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兆洲  邓勇  安宁宁  
本文在Ramsey-Cass-Koopmans模型的基础上,运用随机控制原理建立了不确定环境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最优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求解模型得到了消费运动方程,对该方程进行相位图分析,并与Ramsey-Cass-Koopmans模型下的最优解做了全面比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艾洪德  蔡志刚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表明 ,教育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经济的国际化已经使这种推动作用不仅仅限于一个国家内部 ,对外开放的进行、留学工作的发展照样能起到推动作用。对此 ,各国学者已从各个角度进行了阐释 ,各国经济发展的实况也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留学生教育工作发展迅速 ,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为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我们应面对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郎永清  
产值与就业结构的调整究竟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还是原因?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劳动转移、资本积累在二元经济增长中的相互关系。对该模型的分析表明,虽然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只有总量的高增长率才能导致经济结构的高变换率,因此结构变化并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因。推动经济增长乃至于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而人力资本则是影响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提高人力资本的平均水平是实现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钟世川  
在CES生产函数下讨论了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在要素市场完全竞争时,就业增长由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共同决定。在此基础上,利用1987—2014年中国制造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显示,中国制造业的要素替代弹性值介于0.40.6之间,即资本与劳动之间呈互补关系;经济发展水平显著地促进就业;资本投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从而抑制就业;引入FDI和国际贸易后,资本投入抑制制造业就业增长更为明显,而FDI和国际贸易通过影响技术进步促进就业。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资本投入抑制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就业,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黎开颜  陈飞翔  刘佳  
在构建一个双顺差约束条件下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对经济增长具有双重的效应,对经济增长是否具有积极影响取决于条件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双顺差之间已经形成高度的相关性,双顺差的结构反映出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的潜在问题,同时,经常项目顺差与资本项目顺差之间已经开始出现相互强化的关系,降低国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消极作用日趋明显,将会严重地增加我国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含琳  岳敏  
通过对我国1981—2005年的投资、消费、净出口进行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率高,而投资效率低;消费效率高,而消费率低;经济对外依存度高,但整体上净出口的拉动效率不大。需要下决心调整投资结构,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提高消费效率,优化出口结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焕明  
本文研究了地区差异条件下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得出了两个主要结论:一是从单因素的角度看,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中西部地区:二是从多因素关联的角度看,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小于中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而对外借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其它因素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边际产出有一定的差异,突出表现在西部地区劳动力投入的贡献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通过对解释变量的简单相关分析与偏相关分析,本文对模型的系数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提出西部地区更应创造条件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苏基溶  廖进中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金融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考察了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利用中国省际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市场化改革后,中国的金融发展通过提高研发产出效率和技术吸收能力促进了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两种作用机制的比较研究发现,金融发展通过自主研发促进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但通过提高本国技术吸收能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较为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比进口贸易有更强的技术外溢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