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3)
2023(13038)
2022(11029)
2021(10879)
2020(8770)
2019(21098)
2018(21465)
2017(39555)
2016(22335)
2015(25433)
2014(25760)
2013(24442)
2012(22128)
2011(19939)
2010(20189)
2009(17850)
2008(17308)
2007(14871)
2006(12876)
2005(11268)
作者
(60517)
(49921)
(49657)
(47527)
(31934)
(23897)
(22742)
(19687)
(19194)
(17915)
(17211)
(16561)
(15786)
(15656)
(15644)
(15137)
(15105)
(14943)
(14312)
(14289)
(12398)
(12380)
(11987)
(11500)
(11205)
(11138)
(11126)
(11064)
(9990)
(9803)
学科
(79652)
经济(79565)
管理(57845)
(53171)
(44986)
企业(44986)
方法(40415)
数学(35475)
数学方法(34764)
中国(25185)
教育(23439)
(20564)
理论(19163)
(19121)
(18232)
业经(17363)
地方(15628)
技术(13769)
农业(13626)
(13316)
(13295)
贸易(13286)
教学(13171)
(12888)
(12811)
环境(11771)
(11514)
财务(11440)
财务管理(11416)
(10998)
机构
大学(303159)
学院(298493)
管理(117420)
(106670)
经济(103918)
理学(102506)
理学院(101328)
管理学(99136)
管理学院(98584)
研究(97704)
中国(67274)
(66195)
科学(61525)
(48661)
师范(48311)
(47826)
(47799)
中心(44002)
研究所(43933)
(43574)
业大(43263)
北京(42506)
(42303)
师范大学(39519)
教育(39411)
财经(38898)
技术(36500)
(35938)
(35903)
(35411)
基金
项目(207143)
科学(163413)
研究(157923)
基金(146316)
(126170)
国家(124983)
科学基金(107514)
社会(94745)
社会科(89486)
社会科学(89461)
(82268)
教育(80023)
基金项目(76918)
(70780)
自然(69815)
自然科(68182)
自然科学(68170)
编号(67750)
自然科学基金(66891)
资助(61101)
成果(56867)
课题(49012)
重点(47147)
(46551)
(43922)
(43219)
项目编号(41778)
教育部(40630)
(39988)
创新(39931)
期刊
(111284)
经济(111284)
研究(92489)
教育(66291)
中国(62625)
学报(44234)
管理(42350)
科学(41150)
(37647)
(35016)
大学(34807)
技术(32354)
学学(31087)
农业(26979)
(20422)
金融(20422)
业经(18547)
图书(18430)
财经(17648)
经济研究(17566)
职业(17376)
(14947)
理论(14226)
科技(14178)
问题(13983)
(13969)
技术经济(13696)
(13399)
论坛(13399)
实践(13310)
共检索到432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汤书波  陈梅艳  张宁  周紫艳  李志平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教育"体系"和"门户"的隔阂造成教育领域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的不和谐局面,筑起教育沟通和互认的藩篱。开放教育承担终身教育和全民学习的使命,教育立交桥是完成该使命的必由之路,而学习成果互认是架构教育立交桥的关键环节。本文论证了开放教育解决教育沟通和互认问题的可行性,整理和分析了我国当前开放教育立交桥的典型实践案例,总结出当前开放教育立交桥纵向衔接的成功经验和横向沟通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学分银行的开放教育立交桥架构模式,以期实现教育成果无障碍互认,教育体系和教育形式无缝衔接的教育理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莫志明  
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战略,也是国家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着法律和政策保障不健全、发展路径受限、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职业教育整体上仍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中先进的立交桥发展模式,探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在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促进职业人才的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金泽龙  
中高职科学合理的衔接有利于提高中职教学质量,同时为高职提供优质生源。文章结合广东省"三二分段"试点工作中架设完善的中高职衔接"立交桥"这一举措,探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专业教学开展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可行性,验证"学徒"人才培养所需教学方式、师资、内容、环境的实践功效,将师傅"传帮带"寓于教学工作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失为现代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丹仪  
当前,开放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成为我国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创新举措,而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是开放大学实现其办学使命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作为国内六所开放大学之一,广东开放大学人才成长立交桥的设计规划、架构系统以及运行机制既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国内代表性意义,值得深入探索和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华  
文章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机构、类型衔接不畅的问题,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出发,以"学习立交桥"搭建为切入点,选取加拿大萨省理工学院在构建"学习立交桥"方面的实践探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学院搭建学习立交桥的逻辑起点、具体途径和实施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对我国构建学习立交桥3方面借鉴与启示。研究发现,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学习立交桥"构建的关键是对学习者先前学习经历的认证与评估,通过认证,可以很好地解决不同教育机构间、教育机构与社会行业、企业、学习与学习者工作、生活经验间的衔接问题,从根本上实现学习者的自由流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子云  蒋国平  
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是加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体系之间沟通与衔接的重要模式。了解职业教育升学现状,对其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探析,寻求建构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的良策,以消除教育壁垒,为职业教育学生提供学历和学位层次高移的深造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平台,为职业教育长远发展提供有利的基础和条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性诉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翟美荣、蔡晓峰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中撰文分析了产学研合作道德架构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论述了该架构所应达到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最后探讨了产学研合作道德架构模式。产学研合作活动蕴涵很多深刻而又极其重要的道德架构问题。同时,科学技术与社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柳士彬  
构建继续教育"立交桥",是我国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必然选择和当务之急。继续教育"立交桥"的主体框架由本质内涵、组织形式、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成果等四个不同维度共同构成。鉴于此,要构建继续教育"立交桥",必须建立资历架构体系,实施教育回流制度,实现不同本质内涵的继续教育之间的有效沟通;构筑翻转课堂组织,建设虚拟学习社区,实现不同组织形式的继续教育之间的一体化衔接;采取混合式学习方式,开展跨界学习活动,实现不同学习方式的继续教育之间的真正融合;建立过往资历认证机制,实行个人学习积分卡制度,实现不同学习成果的继续教育之间的相互认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德建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影响着整个教育体系。近年来,终身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更是掀起了一次次热潮,但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非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壁垒依然存在。为了保证公民具有终身教育的权利、鼓励公民终身学习、实现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互联,在借鉴国内外终身教育"立交桥"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苏州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人力资源的构成、教育发展的投入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终身教育"立交桥"的苏州模式,以期对国内终身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于静  邹明  
本文通过介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总/分馆组织架构模式,分析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推广价值的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模式,为国内高校图书馆分馆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伟远  傅璇卿  
建立终身学习立交桥已经成为全球终身教育发展关注的重心,终身学习立交桥在国际上称为"资历框架",在香港称为"资历架构"。香港的资历框架发展经过六年的研究、尝试和评估,于2008年通过立法正式推行。本文基于香港的案例分析,着重描述和分析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的七大任务,包括:资历框架的机构合作和立法;建立资历框架的级别和统一能力标准;建立学术和职业资历的质量保证及评审机制;建立基于行业的资历级别能力标准;遵循成效为本的课程建设原理;建立过往资历认可的机制;以及实现学分的积累和转换。作者希望,在我国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中,香港的经验能够供同仁分享。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文斐  王学珍  
本研究报告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研究项目中广州电大承担的"现代远程开放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践"子项目研究成果之一。是在广州电大各试点专业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基础上概括提炼出的研究成果。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调研、问卷调查、访谈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广州电大经过近八年的改革探索,成功构建了以"一个中心、两个特点、三个平台、四项标准、五个环节"为核心内容的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对"职业拓展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进一步增强实践教学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靖山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构建起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间的立交桥,将学生提升学历的要求与学校教学资源和自学考试优势结合起来,是自学考试创新机制,与职业教育合作共赢的改革新模式。构建与运行的关键环节包括:成立专门管理机构,明确相关职责;建立与管理考生档案;制订并实施教学计划;全方位评价考生成绩,突出过程性评价;组织学生参加自学考试;考生成绩上报、审核、合成,免考课程成绩确认;实践环节考核与毕业论文答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关晶奇  
金融机构的组织架构必须设置有效,以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目的。无论是何种金融机构,其组织架构都应满足三道防线的要求,即各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为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风险管理部门(如风险管理部、授信管理部门、法律事务部门、内控合规部门等)为第二道防线、审计委员会和内审部门为第三道防线(见图1)。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郭宪勇  
科学的组织架构是保险公司内控体系有效运作的保障 ,加强组织机构的监控 ,有利于保险公司实现管理的紧密和高效。目前 ,国内保险公司已由过去大多采用职能式组织结构形式 ,逐步改变为采用事业部式的组织结构形式 ,这两种组织结构形式既有各自的优势 ,但也有不足之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 ,尤其是加入WTO以后 ,经济全球化和保险国际化时代的来临 ,我国保险业正面临着新的竞争和重组 ,这就要求中资保险公司坚持不断创新 ,其中包括组织创新 ,主要是优化组织架构 ,提高组织工作效率 ,这是确保中资保险公司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性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