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9)
2023(2158)
2022(1681)
2021(1843)
2020(1323)
2019(3424)
2018(3708)
2017(4325)
2016(3574)
2015(4133)
2014(4367)
2013(3425)
2012(3178)
2011(3068)
2010(3253)
2009(2634)
2008(2618)
2007(2347)
2006(2158)
2005(2054)
作者
(6824)
(5626)
(5625)
(5484)
(3621)
(2772)
(2713)
(2406)
(2155)
(2123)
(1943)
(1937)
(1922)
(1867)
(1835)
(1766)
(1762)
(1721)
(1701)
(1696)
(1682)
(1493)
(1479)
(1373)
(1325)
(1304)
(1259)
(1252)
(1234)
(1189)
学科
教育(18165)
中国(8643)
教学(5360)
理论(5212)
(3890)
经济(3889)
(3338)
(3209)
(3186)
改革(3099)
发展(3084)
高等(2992)
思想(2982)
(2962)
政治(2869)
研究(2833)
管理(2787)
教育改革(2761)
思想政治(2738)
政治教育(2738)
治教(2738)
德育(2718)
学校(2504)
学法(2354)
教学法(2354)
计算(2262)
技术(2257)
算机(2254)
计算机(2254)
机化(2235)
机构
大学(42424)
学院(36945)
教育(24863)
研究(17612)
(16819)
师范(16784)
师范大学(14210)
(10951)
职业(9966)
教育学(9662)
科学(9186)
技术(8609)
(8287)
北京(7983)
研究所(7592)
(7236)
(7232)
教育学院(7077)
管理(6837)
经济(6805)
职业技术(6793)
中心(6443)
(6422)
中国(5861)
技术学院(5646)
理学(5644)
理学院(5454)
(5430)
研究院(5307)
管理学(5186)
基金
研究(23842)
项目(20932)
教育(20309)
科学(17994)
成果(13639)
编号(12856)
课题(12599)
社会(11984)
基金(11228)
(11190)
社会科(11011)
社会科学(11010)
(10369)
(9408)
规划(8737)
(8721)
国家(8471)
(8032)
研究成果(7653)
项目编号(7637)
年度(7362)
(6996)
(6747)
(6679)
教育部(6563)
(6518)
重点(6496)
(6491)
阶段(6475)
科学基金(6392)
期刊
教育(43192)
研究(23172)
中国(18301)
职业(10294)
技术(7550)
(7095)
经济(7095)
技术教育(6744)
职业技术(6744)
职业技术教育(6744)
高等(4792)
成人(4606)
成人教育(4606)
高等教育(4272)
(4264)
论坛(4264)
大学(3870)
(3596)
职教(3545)
发展(3401)
(3401)
学报(3307)
比较(3252)
教研(2768)
高教(2768)
科学(2751)
图书(2507)
(2420)
远程(2369)
远程教育(2369)
共检索到68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江声皖  
开放教育首先是针对封闭性精英教育而言,是为减轻大众就读高等学校压力和适应社会对于高等教育毕业生需求的变革,实际上是对于学生入学条件的开放,尚只属于开放教育的初级阶段;开放教育进一步是针对“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性传统教学而设计,主张由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这是对于具有相当学习能力的学生的开放,因而实质上也是对传统学校的教学资源的开放,但它必然是一种有限度的开放,是开放教育的自然发展阶段;开放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育学意义上的开放,是要给基础不平等的人以平等的教育机会,因为即便以“大众化”的标准来衡量,在应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当中,学习基础和物质基础都是不平等的,且其不平等的差距往往随着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鲜大立  
先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旗帜鲜明地引领组织成员共同去追求更好,目标明确就容易贯通。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大道至简,悟者天成。文化,就是最简单、最高级的管理方法,即文化管理。文化可分三类:精神信仰类文化,宣传教育类文化,风俗习惯类文化。本文主要围绕精神信仰类展开,以组织文化建设为载体,阐述组织文化研究的必要性、科学性和全面开展组织文化建设的紧迫性。一、走出企业文化起源和建设的误区通常讲到企业文化,人们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潘承烈  
"为无为,则无不治矣",意思是说,只要真正做到"无为",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就没有什么治不了的。无为而治,是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浩歌  
在庆幸我国走出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年头,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之际,全国人民又迈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内外环境更为复杂、喜中还忧的新一年。扬喜化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慧  
伴随着对生命意义的关注,注重生命之美成为生命教育的时代强音。探索生命意义是时代主题与个体生存使命,生命之美是探寻生命意义的重要维度,生命之美视域的生命意义探寻更适合儿童。凸显生命之美的生命教育的实践着力点在于,形成"悦享生命"的生命观念,培育"满怀希望"的生命态度,提升从美的角度体验生命的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海良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四服务"和"三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性质和办学方向的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中心环节"和"立身之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系统阐释,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曹培杰  
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了全新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教育"不等于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简单应用,要把人工智能作为教育整体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创新发展。一是赋能教育,利用人工智能替代重复性的教育劳动,减轻教师负担,优化教育管理流程,开展伴随式的教育诊断,最大限度地提升教育效率;二是创新教育,打破标准化的教育体系,采用全流程的因材施教、精准化的教育治理和全景式的教育评测,助力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定制;三是重塑教育,突破学校、班级、学科的边界,推动教育从"去标准化"阶段迈向"去制度化"阶段。未来,没有照本宣科的教学,只有自我驱动的学习;没有墨守成规的教育管理,只有量身定制的教育服务;没有考试分数,只有能力认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裕民  
做教师的人,多力求素质全面、知识渊博,强调"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这并不是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应该是创新。而什么是创新呢?顾名思义,创新即创造新的东西,含有始创、首创之意。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和独有品格。人类自从摆脱愚昧时代,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葛力力  
"境界"若与人事结合起来,通常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现代汉语词典》)。在电视剧《心术》里的一次医务讨论中,医师霍思邈说:医师给病人看病,有三种境界,一种是仅仅遵循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原则对病人施治,这是技师;一种是充满人文关怀悲悯病人努力治病还有一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艺  
管理的境界四月初.我陪同美国《美中商贸》杂志总编辑到天津采访,天津南乡镇企业局局长王武敬、中共天津西青区委书记王文华安排我们参观了宁家房子村、使我们感到惊讶的是.那一幢幢雅致精美的别墅的主人们竟然是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十余年前.当张同生、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宗光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历史的发展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义。江泽民同志依据新的条件,全面深刻地阐发的教育创新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发展,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境界,对于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健生  陈玥  
比较教育的危机在于高水平研究的匮乏。比较教育乃基于文化理解的教育研究活动。根据文化理解的程度、研究方式及成果水平的不同,比较教育研究可以划分为"四重境界",即文献综述式——"入门级"、模型或理论指导式——"专家级"、数据挖掘式——"高深级"和融会贯通式——"大师级"。这四重境界既是四种不同的研究类型,也是四种不同的研究水平。比较教育要维护学科尊严、赢得学科声誉,就必须由初级水平向高深水平不断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俊三  
教育研究是一种成人的研究,一种事理的研究,一种行动的研究,其对伦理、事理和道理的追问,促进了教育学崇高学术品格的形成。教育研究具有深厚的学科底蕴,明确的理论导向,自觉的学术追求,它的理想境界主要体现在固本归元、兼容并包、出神入化的学术追求之中。教育研究要勇敢迎接新的挑战,抓住新的机遇,介入新的场域, 既建设学科,又化解学科,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学术生命。只有这样,教育研究才会发展,教育学才会得到新生和永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