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5)
- 2023(6420)
- 2022(5152)
- 2021(4852)
- 2020(3697)
- 2019(8650)
- 2018(8468)
- 2017(12552)
- 2016(8280)
- 2015(9435)
- 2014(9606)
- 2013(8613)
- 2012(7946)
- 2011(7404)
- 2010(7578)
- 2009(6596)
- 2008(6495)
- 2007(5881)
- 2006(5315)
- 2005(5030)
- 学科
- 济(20214)
- 经济(20190)
- 教育(19837)
- 管理(17179)
- 业(13298)
- 中国(13157)
- 企(11040)
- 企业(11040)
- 教学(9219)
- 理论(9053)
- 学(8701)
- 方法(8054)
- 数学(6676)
- 数学方法(6455)
- 财(6136)
- 农(5250)
- 发(5179)
- 技术(4612)
- 发展(4560)
- 业经(4522)
- 展(4437)
- 学法(4220)
- 教学法(4220)
- 研究(4179)
- 制(4067)
- 地方(3996)
- 计算(3960)
- 算机(3811)
- 计算机(3811)
- 机化(3719)
- 机构
- 大学(113949)
- 学院(106686)
- 研究(44962)
- 济(31841)
- 教育(31322)
- 经济(30749)
- 管理(30160)
- 科学(28002)
- 京(27360)
- 范(26101)
- 中国(26078)
- 师范(25801)
- 理学(25627)
- 理学院(25150)
- 管理学(24301)
- 管理学院(24106)
- 所(23194)
- 师范大学(21582)
- 研究所(21269)
- 农(19152)
- 中心(18744)
- 江(18541)
- 北京(18275)
- 技术(18027)
- 院(16869)
- 业大(16441)
- 财(15542)
- 农业(15423)
- 职业(14387)
- 州(14204)
- 基金
- 项目(70191)
- 研究(55882)
- 科学(55401)
- 基金(46149)
- 家(41771)
- 国家(41284)
- 教育(35568)
- 科学基金(33162)
- 社会(30701)
- 省(28751)
- 社会科(28727)
- 社会科学(28720)
- 划(27601)
- 编号(24647)
- 成果(23527)
- 基金项目(22618)
- 课题(22091)
- 自然(21370)
- 自然科(20863)
- 自然科学(20851)
- 自然科学基金(20473)
- 资助(19335)
- 重点(18400)
- 年(18138)
- 部(17109)
- 发(16470)
- 规划(15787)
- 项目编号(14973)
- 教育部(14886)
- 创(14632)
共检索到177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克里斯蒂安·迈克尔·施特拉克 肖俊洪
由于全球的变化,教育必须进行相应变革才能保持其作为一种人权和公共产品的地位。本文讨论这种教育变革的必要性,并认为开放教育作为一种理论能够满足这些要求。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开放教育的历史和定义,认为开放教育有利于开展创新性学习设计和过程,从而提升学习质量。基于此,本文讨论了影响学习质量的因素和质量发展的维度。针对开放教育的学习质量和设计以及支持手段、服务和工具的开发,本文认为可以区分九个维度的开放性并对它们进行定义。本文以其中一个维度(开放标准)为例,对ISO/IEC 40180 (原ISO/IEC 19796-1)的参考过程模型进行修改,以适合开放教育实际。本文根据修改后的三个质量维度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开放教育进行界定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OpenEd框架。这个框架结合和整合了与学习设计和过程相对应的不同质量观。本文还阐述了可能在哪些方面对OpenEd框架进行修改以及这个框架的作用。OpenEd框架可以跟其他工具(比如EFI和IDEA[L]框架)一起使用,应对开放教育的复杂性和提高开放教育影响力。简而言之,OpenEd框架未来能进一步提升开放教育的学习质量和设计水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学习环境设计"属于"设计科学"的范畴,拥有设计实验研究的基本特征。"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视点是学习者中心、知识中心、评价中心和共同体中心。"学习环境设计"意味着一系列颠覆"应试教育"的观念与体制的行动课题——颠覆知识掌握的价值,颠覆学科教育的目标序列,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最终使得中小学的课堂从"教"堂转型为"学"堂。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吴筱萌
互联网络是科学教育与传播、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平台之一,但是目前科学教育网站却缺乏教学设计。本文以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以及非正式学习的特点为基础,提出了基于非正式学习的科学教育网站的设计框架。该框架以培养公民具有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能力为总目标,以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和精神为子目标,提出了针对不同目标的网站设计原则,包括趣味性、个性化、自组织、交流性、情境性、参与性、反思性原则,并根据各个原则阐述了网站的相关特性设计。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永权 刘海德
随着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教学理念、教学空间、教学手段发生着重大变化,开放大学现有的学习中心主要作为面授场所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网络教育发展的要求。根据成人在职学习者的特点、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结合云教室、智慧空间、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开放大学未来学习中心的功能将会得到极大拓展,本文基于澳大利亚"下一代学习空间"的PST框架,并参考我们对欧美等国著名开放大学学习中心的实地考察成果,对开放大学未来学习中心从智慧学习环境的角度进行设计,提出了新型的开放大学学习中心的架构,并从实然状态到应然状态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保罗·川内 肖俊洪 杨伟燕
目前开放教育资源被看作是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一种可行办法,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如此。无论是引进和改编发达国家的开放教育资源还是开发本土开放教育资源,发展中国家都能够从中受益。本文所阐述的这些准则旨在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一些思路,使更多教师加入开放教育资源建设行列。换言之,教师在开发自己的开放教育资源的时候,可以参考这些准则。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开放教育资源的开发或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逐一对照这些准则,制订这些准则的目的不是为了规定一定要怎么做,而是要在有兴趣自己开发开放教育资源的教师当中形成一种质量文化,鼓励他们进行专业反思。学生在自建学习资源的过程中能很好学到终身学习所必备的更高层次批判性思维技能,所...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保罗·川内 肖俊洪
本文介绍了开放教育资源TIPS质量保证框架(http://www.open-ed.net/oer-quality/tips.pdf)的验证结果。我们最初向世界各地60多位开放教育资源专家征集标准,共收集到205条,然后又将这些标准提交给几次质量保证国际研讨会的与会者讨论,最终形成了65条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标准,即TIPS框架。该框架包含四个层次内容,分别是教学和学习过程(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即T),信息和材料内容(Information and material content,即I),呈现、产品和格式(Presentation,product and ...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盛明科 唐检云
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本内涵与维度出发,提出了一个包括物质条件投入、导师队伍建设、培养管理情况和外部评价四个维度组成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具体指标所赖以附着的逻辑框架。通过对该框架的实际运用得知,指标体系设计还必须反映学科、专业和地区的差异,根据不同的评价主体设置不同的指标体系,充分发挥指标体系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功效。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梦如 王小根 陈心仪
移动学习已成为现代非正式学习、终身化学习的主流形式。伴随着技术的发展、成熟与普及,移动学习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设计、开发这种新型学习模式已成为目前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梳理目前国内外移动学习的应用模式和系统设计框架、移动学习概念的演变以及内涵的递进,提出了移动学习系统设计的结构概览功能图和以OSI为隐喻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框架以及影响移动学习系统设计的九个变量,并从上下层双向调用的路线阐明各个变量的关系。
关键词:
移动学习 系统环境 设计框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邱萍
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推动下,香港非常重视全民教育,积极探讨适应社会需要和满足学习者需求的包括大学、专上学院、持续教育机构在内的高等教育体系,建立并不断完善灵活、开放、弹性强的学习制度。本文通过对香港地区继续教育学习者、教师、办学机构的案例调查和分析,探讨终身学习时代学习制度的灵活性对人才成长的积极意义和潜在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增强学习制度开放性和弹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香港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弹性学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晓雪 柳士彬
爆火的ChatGPT、文心一言等类产品的广泛使用展现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强大的发展潜力,如何利用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赋能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以适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等,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传统职业教育教师学习空间中存在知识与技能割裂、身体与心理隔离、已有经验与所学内容脱嵌、学习时间与空间壁垒等问题,而具备数智增效、虚实交互、开放包容、多元协同等特质的职业教育教师智慧学习空间,能有效消解上述难题。为此,应通过打造智慧学习空间建设共同体、制定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整合各类教育平台优质学习资源、开发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积累认证等措施,建设具备物理空间—虚拟空间—云端分析系统三个框架的AIGC时代的职业教育教师智慧学习空间。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哈里·安东尼·帕特里诺斯 魏爱德 王燕
2000年联合国确定了到2015年所有儿童都有机会完成免费的、高质量的强制性基础教育的目标。尽管目前各国在入学率与完成率方面取得了进步,但发展中国家的学习质量仍不尽人意。鉴于目前的教育生产模式不足以支持教育改革和提升以学生学习衡量的教育质量,本文提出了一个更宽泛、更综合的制定政策的方法:基于此前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理论与实证依据,本文构建了一个改进教育质量的框架,该框架包括评价、自主权、问责制、关注教师、关注早期儿童发展、关注文化。实现这些需要基于更多的研究发现,尤其是有关效果评价的实证证据来开发一个国际质量标准体系。
关键词:
标准 教育体系 教育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咏红 朱建国 李凌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框架反映了社会的需求、政府和法律的要求,综合了教师、学生、家长和企业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并考量了教学论和相关科学的定位,以及教学资源利用情况。文章研究了德国职业学校质量评估与开发体系的形成背景、目标、结构,以及自评、外评等功能,分析了学校借助"质量环"持续提升质量的机制,概括了其在管理质量上注重教学论、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特点。
关键词:
德国职业教育 质量评估 框架 体系 特点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孙鸿飞 袁松鹤 齐坤
远程教育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是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要素之一。本研究提出了融合多样化质量观、服务质量观和效益质量观的远程教育学生管理工作质量观,通过分析国内外远程教育领域学生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归纳了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标准的要素,构建了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点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标准框架。此外,本文探索了该质量标准框架的实施流程、内部监控和评价方式,以期为提高远程教育院校的学生管理质量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序言1.我们教科文组织156个会员国,民间社会组织的代表,社会合作伙伴,联合国机构,政府间机构和私营部门,于2009年12月在巴西帕拉州贝伦共聚一堂,参加第六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估量自第五次世界成人教育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孝堂
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学习评价系统的开发、应用是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客观需要,也是“基于网络的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评价研究与实践”(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DKA050165)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基于网络学习评价系统的设计目标,学习评价系统的概念结构,学习评价各子系统的基本需求分析,形成性评价系统的技术设计。
关键词:
远程开放教育 学习评价 系统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