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7)
2023(7427)
2022(6194)
2021(6129)
2020(4863)
2019(11323)
2018(11627)
2017(19063)
2016(11930)
2015(13478)
2014(14010)
2013(12611)
2012(11668)
2011(10659)
2010(10930)
2009(9375)
2008(9654)
2007(9042)
2006(8026)
2005(7202)
作者
(31056)
(25642)
(25565)
(24733)
(16482)
(12626)
(11991)
(10027)
(9877)
(9782)
(8792)
(8738)
(8596)
(8263)
(8168)
(8059)
(7897)
(7663)
(7497)
(7401)
(6762)
(6510)
(6212)
(6146)
(6072)
(6063)
(5711)
(5680)
(5376)
(5363)
学科
(31163)
经济(31011)
管理(25631)
(23467)
教育(22809)
(19924)
企业(19924)
中国(17210)
理论(15176)
方法(13386)
教学(11575)
(10706)
(10345)
(10195)
数学(9302)
数学方法(9084)
业经(8609)
(7746)
(7384)
技术(6959)
学法(6702)
教学法(6702)
农业(6371)
(6360)
财务(6342)
财务管理(6320)
研究(6225)
地方(6114)
企业财务(6040)
(5919)
机构
大学(154106)
学院(151291)
研究(55261)
(46774)
管理(46063)
经济(45165)
理学(38663)
理学院(38015)
管理学(36978)
管理学院(36642)
(34678)
中国(34410)
教育(33636)
科学(33620)
(32399)
师范(32160)
(28203)
(26735)
师范大学(26075)
(25442)
研究所(25314)
中心(24098)
(23690)
技术(23599)
北京(22823)
职业(21555)
(21225)
业大(20390)
(19969)
财经(19579)
基金
项目(93633)
研究(77854)
科学(73261)
基金(61155)
(52618)
国家(51928)
教育(46523)
社会(45168)
科学基金(42876)
社会科(41175)
社会科学(41158)
(39657)
编号(35843)
(34959)
成果(33258)
基金项目(31002)
课题(29336)
自然(25545)
(25176)
资助(24998)
自然科(24975)
自然科学(24968)
自然科学基金(24539)
重点(23171)
(23033)
(22217)
规划(21476)
项目编号(21391)
(20735)
(19929)
期刊
教育(62387)
研究(56868)
(56171)
经济(56171)
中国(47119)
学报(24810)
(21899)
(21881)
科学(20509)
大学(19802)
技术(18329)
管理(17082)
职业(16833)
学学(16641)
农业(14714)
(11749)
金融(11749)
技术教育(10978)
职业技术(10978)
职业技术教育(10978)
财经(10118)
(9555)
论坛(9555)
图书(9220)
业经(8987)
(8797)
(8405)
经济研究(8390)
高等(8094)
(7914)
共检索到247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立峰  夏冬梅  程千  
培养具有社会适应性的人才是高校的主要任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客观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程度。基于内容分析法,以开放教育的典型代表国家开放大学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作为研究对象,对培养目标的内容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表明,国家开放大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能保证人才培养遵循正确的方向,但存在专业特色及开放教育特殊性体现不充分,专、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度不明显等问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社会适应性层面仍有待提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庆峰  孟克  顾坤华  
社会适应性的内涵不仅指学生适应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包括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心智素养。地方高校已迎来转型发展的新机遇,着力于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从四方面入手:强化高校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观念和目标;构建"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修订应用人才教学方案和培养计划;完善高校社会适应性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庆峰  
建设一流大学的立足点是办一流本科教育。本科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而社会适应性又是对人才培养效度的有效检验。当前,本科教育主要存在着重专业轻通识、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分轻能力的问题,导致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差。作为行业特色高校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精神内核,坚持以行业需求与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通过积极树立为行业服务的"定性"意识、以提高能力为本位的"定型"教学模式、以培育"三感教育"为核心的"定心"情怀,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丹  
本文分析了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现状,进而从"观念落后、培养目标单一""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培养途径单一""产学研合作机制缺乏,经费投入不足"等三种因素探讨对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最终提出构建特色型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新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亚平  
学科专业是高校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也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能否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结合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是高校实现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艺  方明  黄泽秋  张庚家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是高等学校与社会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学科专业的结构合理与否。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是各级各类学校基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工作。特别是面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十一五”规划的实施,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教育结构和教育质量标准的多元化、教育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等形势,进一步调整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迫切任务,成为实施质量工程、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凌云志  
社会适应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调整的过程。市场竞争和社会经济对现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把社会适应性能力培养作为必修课纳入各专业教学计划。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卢晓中  吴结  
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及其评价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并引导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内容。合理选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评价指标,用于全面监测、评价、反映职业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是整个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部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评价指标设计的最终目的旨在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婷婷  冯磊  
工科专业培养目标是工程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工科专业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与期待,也折射着工程教育的发展变化轨迹。研究表明,我国各类高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能够随着工业及社会的发展而调整变化,但总体上依然表现出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素质、重研究轻实践等特点,加强工程教育与社会及工业发展的联系依然任重道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一冰  
高等音乐教育既遵循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共性,又坚持音乐教育的特性,随着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的学科性、专业性更加突出,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具有跨学科、多层面、开放性等特征。李晶的专著《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对高等音乐教育领域的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建松  唐林伟  
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曾出现技术型、技能型、实用型、技术技能型等不同表述。在对技术型与技能型人才、技术与人文、层次与类型等关系探讨的基础上,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分析,提出"高适应性职业化专业人才"的定位思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达奇  刘一  周中华  
信息化时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完善终身化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剖析了信息化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提供的机遇和提出的挑战,试图从科学确立信息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强化教学评价与质量监控、共建高水平网络信息平台等6个方面,构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邬杨  邬海明  
通过比较中西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梳理职业教育背景下的团队教学论,要基于"学生为本"、终身学习、培养综合素质的理念,创新适合职教人才培养发展的团队教学法,做到"四个结合",为实现教育的最高境界"适应生活",提供实践的素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汉武  阎汉生  徐勇军  
当前,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新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岗位和能力需求,从智能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工匠型人才角度出发,阐述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新职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滞后,高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不足;专业能力单一,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需求;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职业能力认证标准缺失,社会培训体系亟待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在新职业、新需求背景下培养智能制造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小波  张利云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决策,而要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农村职业教育承担着开发和培育农村人才资源的重大职责,对于持续促进乡村人才振兴、造就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村产教融合发展以及乡村文化振兴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而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理念不清、人才培养结构失衡、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严重影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要转变从“升学”到“成才”的办学理念、明确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树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办学目标;构建“产业—专业—课程—教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等方式,逐步提高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