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24)
- 2023(14620)
- 2022(12529)
- 2021(11611)
- 2020(9585)
- 2019(21620)
- 2018(21717)
- 2017(41925)
- 2016(22834)
- 2015(25442)
- 2014(25488)
- 2013(24725)
- 2012(22836)
- 2011(20705)
- 2010(20887)
- 2009(19960)
- 2008(19843)
- 2007(17689)
- 2006(15846)
- 2005(14728)
- 学科
- 济(84043)
- 经济(83915)
- 管理(71273)
- 业(64922)
- 企(54043)
- 企业(54043)
- 方法(33374)
- 数学(28570)
- 财(28460)
- 数学方法(28187)
- 中国(26269)
- 农(25250)
- 制(24759)
- 业经(20359)
- 贸(19312)
- 贸易(19301)
- 易(18890)
- 银(18463)
- 银行(18447)
- 行(17682)
- 务(17083)
- 财务(17037)
- 财务管理(16986)
- 融(16475)
- 金融(16471)
- 企业财务(16073)
- 体(15899)
- 农业(15750)
- 地方(15672)
- 学(15495)
- 机构
- 学院(320684)
- 大学(316861)
- 济(133003)
- 经济(130004)
- 管理(119493)
- 研究(105207)
- 理学(100867)
- 理学院(99823)
- 管理学(98227)
- 管理学院(97612)
- 中国(84442)
- 财(70516)
- 京(65637)
- 科学(59415)
- 财经(53921)
- 所(52402)
- 江(50388)
- 中心(48941)
- 经(48756)
- 研究所(46103)
- 农(45693)
- 北京(41698)
- 范(41532)
- 经济学(41508)
- 师范(41158)
- 州(40659)
- 业大(40579)
- 财经大学(39927)
- 院(38036)
- 经济学院(37408)
- 基金
- 项目(198750)
- 科学(156960)
- 研究(153313)
- 基金(142890)
- 家(121909)
- 国家(120847)
- 科学基金(103903)
- 社会(97179)
- 社会科(92069)
- 社会科学(92051)
- 省(77751)
- 基金项目(73818)
- 教育(72173)
- 划(64993)
- 编号(64481)
- 自然(63796)
- 自然科(62279)
- 自然科学(62263)
- 自然科学基金(61156)
- 资助(58766)
- 成果(54987)
- 课题(45427)
- 部(45049)
- 重点(44753)
- 发(42978)
- 制(42528)
- 创(42201)
- 性(41775)
- 项目编号(39754)
- 国家社会(39663)
- 期刊
- 济(155286)
- 经济(155286)
- 研究(103120)
- 中国(67940)
- 财(56350)
- 管理(47122)
- 农(43168)
- 学报(42572)
- 教育(41233)
- 科学(39791)
- 融(39757)
- 金融(39757)
- 大学(33457)
- 学学(31135)
- 农业(28619)
- 技术(27753)
- 财经(27205)
- 业经(26417)
- 经济研究(25504)
- 经(23412)
- 问题(20299)
- 贸(18986)
- 国际(16659)
- 理论(15878)
- 商业(15067)
- 图书(15022)
- 现代(14954)
- 技术经济(14370)
- 坛(14219)
- 论坛(14219)
共检索到500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修平
1994年以前,我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分离,基本不存在冲突问题。1994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先后出现三次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主要是因为稳定汇率水平与货币供应量目标之间的内在矛盾、利率——汇率联动机制失灵、资本管制的失效等几方面原因。在当前情况下,应该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外汇市场、发展完善国债市场、改革完善外汇储备管理制度、加强对资本项目的管理、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更好地解决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问题,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外汇政策 货币政策 协调机制 开放性视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全功 程蹊
开放条件下,一国货币政策进行国际协调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对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理论研究作了简要回顾,并结合我国1994年以来货币政策的实践进行分析。文章发现,我国货币政策进行国际协调的实践并不多,与汇率政策之间多次存在冲突,与美国货币政策有过简单协调。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实际上来自我国货币政策如何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进行协调。从过去实践来看,我国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在现存汇率体制下实现货币供给的独立性。文章认为,在进行汇率调整基础上,我国货币政策进行国际协调的难度将降低。
关键词:
开放条件 货币政策 冲突 国际协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尹继志
开放经济导致各国在经济领域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一国货币政策的实施不仅调节着本国经济,也会对他国的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从而产生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国际实践和实证分析表明,通过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可以降低这种溢出效应,取得更优的政策效果。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一次重要的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实践。近年来国际社会虽然建立了一些峰会机制,但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并未取得实质性成果,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提高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效果,需要加强各国货币政策信息的交流,建立规则性的协调机制,提高各国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制定和危机管理等方面的联合行动水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国际协调 溢出效应 信息交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光灿 蔡学军
外汇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问题及建议刘光灿蔡学军一、问题的提出1994年我国实行汇率并轨,建立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的可兑换。1996年12月1日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的义务,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记伟 许少强
实证分析表明,将外汇市场干预变量放入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均衡的分析框架内是必要的。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如果国内同时存在通货膨胀压力,则外汇市场干预与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就会发生冲突。特别是,利率的提高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但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而且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也较为明显。美国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基本消除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下行态势为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同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外汇市场干预 汇率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尹刚 陈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萌
在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任何一国的货币政策都会受到他国经济政策的影响。在维护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前提下最大化实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关键是要处理好我国货币政策与别国的货币政策的关系,也就是要利用国际协调来解决这个矛盾。
关键词:
开放经济 货币政策 国际协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云华
本文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环境下 ,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从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着手 ,利用博弈论的方法 ,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在此环境下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 ,提出只有与国际社会合作和协调才能使中国的货币政策的效用最大化的主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国际协调 对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国峰 尹航 柴航
本文在两国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对国际货币体系中不同影响力的大型开放经济体之间是否合作的福利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一国货币当局进行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可使本国通胀达到最优的水平,得到的本国福利好于斯塔克伯格博弈的结果,因此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具有必要性。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国际协调表现为大型开放经济体货币当局在货币政策决策中,基于全局最优视角将其他大型开放经济体货币政策对本国带来的外部性纳入考量。
关键词: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 博弈论 全局最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国峰 尹航 柴航
本文在两国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对国际货币体系中不同影响力的大型开放经济体之间是否合作的福利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一国货币当局进行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可使本国通胀达到最优的水平,得到的本国福利好于斯塔克伯格博弈的结果,因此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具有必要性。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国际协调表现为大型开放经济体货币当局在货币政策决策中,基于全局最优视角将其他大型开放经济体货币政策对本国带来的外部性纳入考量。
关键词: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 博弈论 全局最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惠 潘琦
文章基于人民币汇率的视角,利用2001年1月~2010年12月的国内相关经济金融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VAR函数等计量方法,探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之汇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以及传导效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其务
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的再构造陕西财经学院江其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下简称"两大政策")作为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只有协调配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我国现行体制缺乏"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基础,因此,如何使"两大政策"协调配合起来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小娟
在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中,存在着两种机制:随机性或相机性协调机制和规则性或制度性协调机制。这两种协调机制各有其优势与不足,而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采用哪种机制,主要取决于国家间不同的经济融合度。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国际协调 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政策的外溢效应凸显了国际协调的重要性,而全球化逆流泛起加大了政策国际协调的难度。经历各种波动和危机后,国际上已经建立了各种多边和双边协调机制,但一些经济体往往习惯于单打独斗甚至以邻为壑。这并不奇怪。一国宏观政策本身具有主权性、防御性、竞争性,他国难以控制,国际规则约束力也不如预期的强。因此,对任何经济体而言,关键在于能否因时而变,改革和完善自身的宏观政策,以提高政策的弹性和效率。
关键词:
国际协调 宏观审慎政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丹丹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去杠杆、挤泡沫、防风险"的"跋涉阶段","双支柱"政策框架成为我国着力探索的焦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能够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本文介绍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概念与框架,阐述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协调的必要性,并分别从目标、工具和传递渠道三个方面分析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机制,最后针对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