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86)
2023(21235)
2022(17707)
2021(16569)
2020(13811)
2019(31344)
2018(30993)
2017(58434)
2016(32219)
2015(36478)
2014(36079)
2013(35340)
2012(32498)
2011(29331)
2010(29797)
2009(27649)
2008(27297)
2007(24538)
2006(21900)
2005(19850)
作者
(93446)
(77817)
(77409)
(73390)
(49688)
(37298)
(35089)
(30268)
(29581)
(28130)
(26484)
(26480)
(24996)
(24905)
(23989)
(23829)
(23136)
(22840)
(22353)
(22336)
(19480)
(19283)
(18847)
(17787)
(17494)
(17430)
(17404)
(17280)
(15689)
(15417)
学科
(133347)
经济(133209)
(104958)
管理(101101)
(91474)
企业(91474)
方法(56165)
数学(45405)
数学方法(44724)
(38830)
中国(38237)
业经(36995)
(34955)
地方(30197)
(27129)
农业(26862)
理论(26217)
(25447)
技术(25299)
(23977)
财务(23887)
财务管理(23850)
(23540)
(22954)
贸易(22935)
企业财务(22565)
环境(22165)
(22135)
(21131)
银行(21068)
机构
学院(456231)
大学(456015)
(179267)
管理(178003)
经济(175292)
研究(154433)
理学(152381)
理学院(150598)
管理学(147716)
管理学院(146867)
中国(117177)
(99284)
科学(96361)
(82643)
(78263)
(77821)
研究所(70857)
(70620)
中心(69946)
业大(69190)
财经(65026)
北京(63438)
(62208)
师范(61578)
农业(60726)
(59005)
(57227)
(56318)
经济学(52416)
技术(50318)
基金
项目(302582)
科学(238008)
研究(223190)
基金(216248)
(188534)
国家(186815)
科学基金(160592)
社会(139012)
社会科(131655)
社会科学(131617)
(121092)
基金项目(113683)
自然(103875)
教育(103768)
自然科(101468)
自然科学(101446)
(100944)
自然科学基金(99611)
编号(91826)
资助(89055)
成果(75139)
重点(68097)
(67485)
(65382)
(65227)
课题(64660)
创新(60303)
科研(57013)
大学(56812)
项目编号(56521)
期刊
(206093)
经济(206093)
研究(137043)
中国(98150)
学报(72129)
(71794)
管理(71166)
科学(66078)
(64895)
教育(63078)
大学(55661)
学学(51245)
农业(49755)
技术(43446)
(41462)
金融(41462)
业经(35904)
经济研究(31631)
财经(31555)
(28266)
(27168)
问题(26351)
图书(25347)
技术经济(23837)
科技(23223)
(21403)
现代(21101)
统计(20612)
商业(20439)
理论(20346)
共检索到697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姚飞  高冬雪  孙涛  
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是开放式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二者在发展路径、构成要素等方面存在异同点。本文通过这两个典型案例的对比分析,提炼出构建开放式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七个关键要素。中国研究型大学和地方工科大学可借鉴这两所高校的经验,抓住关键要素,因地制宜,突破自然资源和现有条件的束缚,鼓励私营部门参与,创造性地实施各种创业项目,尽快逾越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临界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开军  
构建创业生态系统是促进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开展和提高创业成功率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欠发达地区创新创业资源匮乏的实际现状,在系统分析创业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及要素功能发挥的机理基础上,结合新企业成长规律,研究提出欠发达地区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关键路径和举措,包括围绕产业链打造创业服务体系、构建数据共享平台、发掘地方资源优势、培育核心企业、营造创业文化、发展资本市场等方面。针对政府在主导创业生态系统构建中的经典问题,从培养新扎根能力和高潜力公司、保持系统的开放性和企业间生态位差以及政府正确定位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吕一博  韩少杰  苏敬勤  王淑娟  
随着开放式创新范式的兴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开放式特征。大学作为基础研究的承担者和原始性创新的源头,在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中显现出更强主导性与推动性,大学驱动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成为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主导的靶向功能性食品及药物协同创新中心的构建进行探索性研究,基于系统构建的阶段性特征识别大学驱动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主体、构建要素、构建机制与边界拓展特征。研究发现:(1)大学驱动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经历了核心成员聚集、基本框架搭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吕一博  韩少杰  苏敬勤  王淑娟  
随着开放式创新范式的兴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开放式特征。大学作为基础研究的承担者和原始性创新的源头,在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中显现出更强主导性与推动性,大学驱动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成为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主导的靶向功能性食品及药物协同创新中心的构建进行探索性研究,基于系统构建的阶段性特征识别大学驱动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主体、构建要素、构建机制与边界拓展特征。研究发现:(1)大学驱动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经历了核心成员聚集、基本框架搭建和系统动态发展三个阶段;(2)专家主导机制是贯穿大学驱动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全过程的核心机制;(3)生态系统"分解者"功能的泛化是大学驱动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主体发展的重要特征;(4)分布式的创新网络平台是大学驱动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成功构建的核心要素;(5)各类边界的模糊和渗透是大学驱动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所表现出的独特现象。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立杰  卢加瑞  王金凤  林国义  张珂  
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领导者,明晰核心企业在开放式创新视阈下的价值网络演进路径,对系统内各主体企业获取互补性资源,进而促进系统整体创新能力提升意义重大,但现有相关文献鲜见。基于扎根理论,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4家样本企业进行分析,聚焦知识、资源和技术等创新要素,探究核心企业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价值网络演进路径并构建相关模型。结果发现,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在构建“线—面—体”价值网络过程中,一般采取资源简构、资源拼凑和资源整合等模式获取所需资源,并通过能力强化、能力重构和能力拓展等方式增强其巩固知识、资源及技术的能力。结论不仅丰富了特定背景下价值网络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而且可为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通过优化创新路径实现高效创新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立杰  卢加瑞  王金凤  林国义  张珂  
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领导者,明晰核心企业在开放式创新视阈下的价值网络演进路径,对系统内各主体企业获取互补性资源,进而促进系统整体创新能力提升意义重大,但现有相关文献鲜见。基于扎根理论,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4家样本企业进行分析,聚焦知识、资源和技术等创新要素,探究核心企业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价值网络演进路径并构建相关模型。结果发现,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在构建“线—面—体”价值网络过程中,一般采取资源简构、资源拼凑和资源整合等模式获取所需资源,并通过能力强化、能力重构和能力拓展等方式增强其巩固知识、资源及技术的能力。结论不仅丰富了特定背景下价值网络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而且可为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通过优化创新路径实现高效创新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文澜  聂风华  
随着创新范式转型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转型,大学的功能、概念与内涵也随之演进和拓展。在过去的40年间,美国高校逐步发展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的重要抓手,成功实现大学资源与政府、产业、资本界的高效互动。本文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梳理其创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包括协同组织模式、创新资助模式、产业联合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等,从中探析美国大学的产学研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大学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蕾  
基于系统基模理论,将创新素养、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置于同一个理论框架下,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运行基模,以揭示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放缓及延迟问题。研究发现,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通过政府顶层设计的前瞻性消除负反馈环主体要素制约因子的影响。通过从静态与动态两个层面构建基于创新素养提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运行路径,解决生态系统有效运行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高校双创文化培育、企业技术资金支持、政府政策支撑引导、原生家庭、校企合作双创实践平台等要素对大学生创新素养养成及提升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经过动态路径反馈分析发现,生态系统中内、外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对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高起到正向反馈作用,能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养,该结论又反向证明了在此路径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是有效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凤  沈映春  
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是以大学为基础的存在于大学内部及其周边的创业生态系统,其条件要素包括社会网络、制度、服务/支持、基础设施、教育/培训、领导、文化、资金、人才九个方面。通过对551名中美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条件要素中社会网络、人才、基础设施要素对中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他几个要素对中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分析其原因可能和中美两国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制度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并据此提出正视中美差异、精准施策,重视拓展大学生创业社会网络,正确对待基础设施的影响、在经济落后地区积极开展促进创业工作等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吉有  欧阳志云  郑华  徐卫华  
我国脆弱生态区分布范围广、类型多,这些地区大都地处偏远,社会环境封闭,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开展脆弱生态区的生态系统管理,是脆弱生态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系统阐述了我国脆弱生态区的现状及特征、管理的目标与原则、管理的组织实施以及管理手段与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宗国  赵倩倩  
通过对国际典型高科技园区创新生态系统进行案例解析,发现国际典型高科技园区创新生态系统分为创新政策系统引导、营商环境系统共享、企业研发创新系统驱动、创新型人才系统驱动、文化系统培育五种发展模式;在演化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某一子系统起主导作用,其他子系统起辅助作用,共同促进园区创新生态系统的成功升级;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创新人才的驱动作用、创新环境的基础作用是园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借鉴国际典型高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高科技园区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应完善园区顶层规划,制定"和而不同"的园区创新政策;打造特色鲜明的园区高端主导创新群落,优化宜居宜业的园区生态环境;实施园区创新人才系统"强磁场"战略,创新园区人才"引、留、用"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一博  蓝清  韩少杰  
开放式创新范式与创新生态系统的融合发展推动了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本文采用多案例比较研究方法,选取移动通讯产业的iOS、AndrOid和SymbiAn三大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创新生态圈为案例研究对象,基于创新的阶段性对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驱动因素进行探索研究,从而解密其成长基因。研究发现,研发生态圈和商业生态圈不同的融合表现是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外在表征:分别扮演生态系统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角色的核心企业是不同创新阶段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驱动主体;充足性的金融资源、稀缺性的市场资源、互惠性的平台资源是不同创新阶段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性驱动因素;核心企业定向性的扫描吸收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一博  蓝清  韩少杰  
开放式创新范式与创新生态系统的融合发展推动了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本文采用多案例比较研究方法,选取移动通讯产业的iOS、Android和Symbian三大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创新生态圈为案例研究对象,基于创新的阶段性对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驱动因素进行探索研究,从而解密其成长基因。研究发现,研发生态圈和商业生态圈不同的融合表现是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外在表征:分别扮演生态系统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角色的核心企业是不同创新阶段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驱动主体;充足性的金融资源、稀缺性的市场资源、互惠性的平台资源是不同创新阶段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性驱动因素;核心企业定向性的扫描吸收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明华  
世界性先进企业一直很自信自己内部的创新能力,所以过去一直采用重视内部R&D活动的封闭式技术创新。企业通过比竞争对手更多的R&D投资,试图垄断相关领域核心技术,而且为了防止技术外泄不愿同外部合作。2000年以后,在技术开发过程中广泛利用内外资源的开放式技术创新模式受到欢迎。一方面,积极利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珍珍  黎青青  鲍星华  
本文系统性地分析了政府、高校、企业、社会这四个主体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的责任担当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以美、德、日为例,对这三个国家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过程中四个主体的行为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我国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过程中,要进一步提升政府的行政服务效能、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激发社会的参与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