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0)
- 2023(14165)
- 2022(11573)
- 2021(10650)
- 2020(8369)
- 2019(19270)
- 2018(19018)
- 2017(34192)
- 2016(18517)
- 2015(20435)
- 2014(20479)
- 2013(19547)
- 2012(18585)
- 2011(16900)
- 2010(17486)
- 2009(15900)
- 2008(15773)
- 2007(14429)
- 2006(13076)
- 2005(11928)
- 学科
- 济(72307)
- 经济(72213)
- 业(52683)
- 管理(52532)
- 企(42345)
- 企业(42345)
- 中国(27020)
- 农(23912)
- 地方(22460)
- 业经(20148)
- 技术(19932)
- 方法(19638)
- 学(16441)
- 制(16244)
- 农业(16195)
- 银(15392)
- 银行(15356)
- 融(15249)
- 金融(15241)
- 数学(15229)
- 行(14995)
- 数学方法(14985)
- 财(14891)
- 理论(14373)
- 技术管理(13316)
- 发(13016)
- 贸(12670)
- 贸易(12654)
- 易(12161)
- 地方经济(12052)
- 机构
- 学院(262066)
- 大学(258041)
- 济(101133)
- 经济(98701)
- 研究(97102)
- 管理(94333)
- 理学(79052)
- 理学院(78034)
- 管理学(76611)
- 管理学院(76115)
- 中国(72810)
- 科学(60045)
- 京(56921)
- 所(50028)
- 财(47739)
- 农(46763)
- 研究所(45295)
- 江(43704)
- 中心(43419)
- 范(38963)
- 师范(38510)
- 业大(38088)
- 北京(36547)
- 财经(36237)
- 农业(36222)
- 院(35774)
- 州(34908)
- 技术(32777)
- 经(32653)
- 省(31002)
- 基金
- 项目(171003)
- 科学(133948)
- 研究(130630)
- 基金(118211)
- 家(104696)
- 国家(103348)
- 科学基金(86703)
- 社会(80208)
- 社会科(75747)
- 社会科学(75725)
- 省(71343)
- 基金项目(61842)
- 教育(60435)
- 划(59511)
- 编号(54278)
- 自然(53186)
- 自然科(51956)
- 自然科学(51936)
- 自然科学基金(51002)
- 成果(46045)
- 资助(45866)
- 发(43274)
- 创(41098)
- 课题(40674)
- 重点(39648)
- 创新(37479)
- 部(35855)
- 发展(34660)
- 展(34061)
- 年(33129)
- 期刊
- 济(127244)
- 经济(127244)
- 研究(82738)
- 中国(67494)
- 农(45614)
- 教育(44058)
- 学报(42445)
- 科学(39761)
- 管理(39755)
- 财(35663)
- 大学(32185)
- 农业(31086)
- 学学(29806)
- 融(27524)
- 金融(27524)
- 技术(25960)
- 业经(23259)
- 经济研究(19532)
- 财经(17496)
- 业(16735)
- 问题(15666)
- 科技(15616)
- 经(15282)
- 图书(14540)
- 坛(14193)
- 论坛(14193)
- 职业(13420)
- 版(13330)
- 技术经济(12573)
- 商业(12247)
共检索到422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崔新健 郭子枫 常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家创新体系(NIS)的开放性越来越重要。文章以开放式NIS为主线展开研究。首先,文章梳理了开放式NIS理论的基础与发展,主要源于NIS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开放式NIS理论,其发展历经三个时期。其次,分析了开放式NIS的类型与构成要素,类型不同则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反映不同的发展状态。再次,通过归纳分析开放式NIS的衡量与测度,形成以NIS创新能力与NIS开放性构建二维测度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最后,分析从传统的NIS到开放式NIS潜在发展路径及其一般演化规律,提出中国开放式NIS发展路径及其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小波 杨阳 刘爱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古琳 张超
一、俄罗斯国家创新体系现状从表1可以看出,2000-2010年10年间,在全球高端技术产品所占比例上,俄罗斯的排名不但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份额相当低。而中国则有显著提升。表1各国高科技产品在世界市场所占的份额(单位:%)2000年2010年排名国家份额(%)排名国家份额(%)1美国17.1 1中国22.72日本11.1 2德国8.83德国7.2 3美国8.14新加坡6.4 4新加坡7.15英国6.1 5日本6.86法国5.0 6韩国6.87韩国4.7 7法国5.68马来西亚4.1 8英国3.39荷兰3.9 9荷兰3.510中国3.6 10马来西亚3.329俄罗斯0.4 31俄罗斯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根顺 包水梅
文章重点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状况及现存的问题,总结出阻碍研究生教育有效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研究生教育系统内竞争无序,各个主体之间缺乏协调,并由此提出研究生教育应合理分工、有效合作的具体设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声策 杜梅 陈强
在新发展格局中如何优化我国科技创新体系问题越发重要。以新发展格局内涵和实现路径分析为基础,通过经济双循环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逻辑,刻画其理论模型,总结新发展格局下经济体系在供给和需求端的变化以及科技创新体系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面临的关键变化,进而在经济双循环与科技创新体系之间建立适配模型,将经济双循环中的关键变化与科技创新体系联动整合,探究经济双循环中供给和需求端的变化对科技创新体系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明确新发展格局中科技创新体系潜在风险和机会,提出以创新模式加强国际合作、拓宽获取提出创新问题渠道、提升前沿科学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调整科技创新体系结构等若干优化建议和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晓光 张亚莉 高秀春
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其在世界竞争中并没有全面发挥其效用,因此,文章结合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实际历程和经验,加速优化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并按照实际的规划部署中实现2050年创新型强国的战略目标,针对中国的实际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找到适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构建路径。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研发投入 创新型国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崔永华 李正风 尹雪慧 李红林
本文在组织边界理论基础上提出"跨边界组织"概念,分析了学会等跨边界组织的属性及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对知识交流与创新的促进作用,构建了跨边界组织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模型,包括技术监控与预见、会员分级管理、奖励制度、学术会议、出版物、培训和标准制定等。我国学会应加强自身运行与管理,积极拓展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流动、激励创新和标准制定的作用。
关键词:
学会 跨边界组织 国家创新体系 IEEE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政福 高璐 翟子瑜
中国正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亟待加快从要素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而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经济全球化、创新国际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将给区域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本文重点探讨区域开放协同创新的必要性,分析当前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构建区域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的战略任务。
关键词:
区域开放式创新 协同创新问题 构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沈伟国 陈艺春
本文立足于全球化的视角,建立了一个我国开放式自主创新体系框架模型,以此来分析吸引外资与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并从对策建议层面对外资直接参与我国自主创新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引进外资 自主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纪珍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回顾和审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历史和现状,发现仍有一些关键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应该建设怎样的国家创新体系?怎么建设?其面临的核心问题和重点任务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期专家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问题、引领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自主可控的国家开放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打造区域高水平"创新极"、培养与发现创新人才、借鉴国际经验等角度对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傅元海 周铭山
本文内容是根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7日第四单元主题论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傅元海教授和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周铭山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时段的讨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柳卸林 马驰 汤世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昌平,邱允生
探讨国家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与功能,并分析国家创新体系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认为制度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优先地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海源
美国在国家创新体系方面制定了《全国合作研究与生产法》《美国竞争再授权法案》等多部法律。2017年6月1日由美国总统签署生效的《创新与竞争力法案》是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立法的集大成者,该法案在基础研究、行政减负、STEM教育、公民科学、成果转化等方面创设了一系列新制度。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立法应借鉴美国经验,遵循以法治引领创新体系建设的立法思路,构建以"研发-转化"保障为核心,覆盖人才、金融、环境等内容的综合性法律体系,强化政府激励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创新引领和保障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杜根旺 汪涛
从不同时期、不同国别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异同点比较、国家创新体系的各组成部分间关系分析、国家创新体系绩效评价、存在问题等方面,对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评价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当前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评价相关研究的特征和不足之处。指出: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普适性发展评价理论;可借鉴系统评价方法、网络分析方法和经济学方法等;应更注重全球化背景下开放环境中的发展评价;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角度研究国家创新体系的内部要素及其子系统的动态关系;应开拓国家创新生态体系评价研究。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文献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