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22)
2023(8235)
2022(6758)
2021(6423)
2020(5066)
2019(11843)
2018(11986)
2017(21576)
2016(11190)
2015(12370)
2014(12292)
2013(11845)
2012(10670)
2011(9554)
2010(9524)
2009(8683)
2008(8273)
2007(7218)
2006(6318)
2005(5421)
作者
(30214)
(25451)
(24935)
(23693)
(15856)
(12199)
(11293)
(9608)
(9530)
(8877)
(8695)
(8482)
(8241)
(7939)
(7843)
(7578)
(7410)
(7359)
(7254)
(7238)
(6211)
(6124)
(5888)
(5835)
(5584)
(5582)
(5517)
(5502)
(4978)
(4968)
学科
(43304)
经济(43272)
管理(36357)
(34100)
(29043)
企业(29043)
地方(16013)
技术(15988)
方法(13551)
中国(12712)
(12285)
技术管理(11784)
业经(11158)
数学(10951)
数学方法(10814)
地方经济(9057)
农业(8695)
理论(8520)
(8036)
(7839)
(7648)
环境(7552)
(7269)
教学(6955)
(6924)
(6871)
银行(6866)
(6790)
金融(6787)
(6588)
机构
学院(151013)
大学(148449)
管理(60082)
(56365)
经济(54910)
理学(51592)
理学院(50959)
管理学(50153)
管理学院(49852)
研究(48263)
中国(36848)
(31797)
科学(30386)
(24157)
(23936)
中心(23552)
(22423)
(22212)
师范(22002)
研究所(20497)
业大(20454)
(19727)
北京(19720)
(19676)
财经(19163)
(18610)
技术(18316)
师范大学(17590)
(17241)
经济学(16056)
基金
项目(106384)
科学(85136)
研究(82028)
基金(74530)
(64515)
国家(63921)
科学基金(55997)
社会(50991)
社会科(48279)
社会科学(48268)
(44898)
基金项目(40709)
教育(37846)
(37202)
自然(35431)
自然科(34594)
自然科学(34590)
编号(34426)
自然科学基金(33969)
(28263)
资助(27546)
成果(27138)
创新(25340)
(24898)
课题(24547)
重点(24142)
(21894)
项目编号(20677)
规划(20557)
国家社会(20538)
期刊
(65095)
经济(65095)
研究(42850)
中国(34937)
管理(24256)
教育(23752)
科学(20123)
学报(18534)
(18468)
(17512)
技术(17056)
大学(14521)
学学(13076)
农业(12357)
(12299)
金融(12299)
业经(11911)
科技(10191)
图书(9751)
经济研究(9587)
资源(8629)
(8374)
论坛(8374)
财经(8347)
问题(7941)
技术经济(7852)
职业(7662)
(7620)
(7573)
(7337)
共检索到224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诗林  肖星  
本文基于区域创新系统与开放式创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梳理总结了开放式区域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与主要特征,并以深圳为案例,运用开放式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深圳建立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成功经验,同时分析了深圳过往创新模式的主要薄弱环节与短板。从开放式区域创新系统视角看,深圳建立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成功经验在于:确立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主体责任;市场机制与有为政府有效结合,塑造优良的开放式创新环境;实施开放式科技合作与创新战略;深度融入国际产业分工及产业链,发挥地域优势,建立区域优势产业聚集等。开放式区域创新系统在经济逆全球化冲击下具有一定的脆弱性,深圳过往创新模式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短板,其基础研究较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不强,这是我国其他地区建立本区域创新系统需要加以关注之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平  
后发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是区域内产业组织与治理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产业创新维度上,表现为企业在参与全球产业分工过程中通过技术学习获得自主创新能力。在区域治理维度上,表现为从扩大生产向激励创新的转变,以实现区域内的知识供给与流动。深圳草根型区域创新系统根植于其管治型区域生产系统,并呈现出向网络型区域创新系统的阶段性转变。这一案例对知识资源稀缺的后发区域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佳  魏玖长  王帅  赵定涛  
从区域角度分析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构建、发展和完善区域创新系统对提升我国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以区域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开放式创新理念引入区域创新系统,从开放式创新角度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动力、演化路径、演化特征和演化意义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DEA方法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效率进行评价,对我国各区域创新系统所处演化阶段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速建  王欣  叶树光  傅咏梅  
20世纪末创新环境的改变促使企业创新模式从"封闭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从单纯的"技术创新"走向全面的"系统创新"。本文认为,开放式创新是系统创新的重要保障,而系统创新为开放式创新提供了平台,因此,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应兼具开放性和系统性特征,从而提出"开放式系统创新"模式的概念,其作用机制是借助系统支撑将外生要素转化为内生能力。最后,选取我国现代中药产业的天士力集团作为案例,按照"环境—战略—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针对其创新模式实践及效果展开研究,对加快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进程有一定启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寸晓宏  马媛  
风险投资对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至目前为止,除了经验证据外,现有研究并没能从宏观角度清楚解释风险投资对创新和增长产生推动作用的根本原因。本文结合风险投资理论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探讨风险投资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期能有助于系统地解释风险投资对创新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以云南为例进行了一定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沈利强  罗婷文  明庭辉  李婉媚  
研究目的: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高度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计划的精细化管理问题。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实例验证法。研究结果:设计了基于B/S的开放化、常态化的用地信息采集方案和图文一体化的用地核查方案,引入多部门参与的计划编制模式和土地利用计划实施动态跟踪模型。研究结论:开放式土地利用计划精细化管理系统稳定,操作简便,在深圳市2012年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有效地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对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郝英杰  潘杰义  龙昀光  
知识能力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动态能力。因此,根据区域知识能力内涵,结合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特征设计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知识能力协同度指标体系。以深圳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匹配量化模型分析产业知识基础和学研知识基础匹配程度,运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评价知识创新环境与产业、学研知识基础发展协同程度。结果表明,深圳市产业知识基础与学研知识基础发展不均衡,且深圳知识创新环境和产业知识基础发展协同度高于其与学研知识基础协同度。因此,深圳市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要重视学研机构知识基础积累,加强区域知识创新环境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新  
本文借鉴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方法,从知识流动、产业集聚、空间集聚三个方面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知识流动重在分析知识在系统要素之间的流动,是要素间互动的重要方式;产业集聚描述系统运行过程中,由关联企业专业化协作形成产业簇群的机制;空间集聚描述系统运行过程中创新活动空间推移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解永庆  
在我国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相关研究表明,创新活动在空间上呈高度聚集态势,其系统性特征与城市要素、资源禀赋高度相关,不同创新集聚区对空间诉求差异显著;在区域层面,创新集聚区之间的密切联系会推进知识快速扩散和创新的不断产生,从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因而,区域创新系统的空间构建既要满足区域内各创新集聚区基于自身特征的空间需求,又要致力于促进各创新集聚区的网络化关联,形成创新系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通过分析不同片区的创新特征和模式,提出将西湖区打造成为创新型城区、未来科技城成为近郊科技园、青山湖科技城成为远郊科学城,形成区域创新网络一体化组织模式,并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创新单元功能内涵和建设方式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柏洲  徐涵蕾  
近十年来,知识经济、学习和创新已经走到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前沿。目前,区域政策制定除了根据创新的线性模型外,更多的是考虑其系统性。本文通过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新钻石结构,指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在指明各类区域创新系统主要创新障碍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老工业基地实现技术跨越的主要应对政策,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诗林  
本文研究了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并以合肥为案例,具体分析合肥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点,总结了合肥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有效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功经验。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合肥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已取得显著成就,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合肥地方政府在合肥市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及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方式及成功经验,可为其他地区建设有效区域创新系统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亮  
文章针对过往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机制模型存在无法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如何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综合绩效的提高,无法量化评估各个主体要素对区域创新系统的贡献和改善方向等缺点,以上海市为例,构建了基于资源投入要素的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机制模型,并选择结构方程模型作为研究方法,验证模型与假设。同时,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讨论,总结了基于资源要素投入的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机制的四条规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传忠  王金杰  
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进行了聚类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全国总体创新绩效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率的不断提高,但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差别。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具体对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静  陆小成  罗新星  
目前区域创新系统存在的生态经济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存在以生态换经济的行为和以经济换生态的行为而引发区域创新系统的失调。以区域创新系统生态化为指导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应该注重区域创新系统的生态理念、生态关系、生态机制等的构建,保持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环境,确保区域创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栋  邹珊刚  
社会资本是一种组织关系资源 ,具有特定的经济价值。根据社会资本联系性质的不同将其分为正式联系的社会资本和非正式联系的社会资本 ;从联系对象的不同 ,将其分为基于地区机构联系的社会资本、基于工业结构联系的社会资本和基于企业内部联系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在区域创新中具有的影响与作用主要表现为 :有利于获取创新资源 ;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 ;增强区域整体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