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88)
- 2023(16770)
- 2022(13994)
- 2021(13177)
- 2020(11026)
- 2019(24950)
- 2018(25229)
- 2017(47359)
- 2016(25900)
- 2015(29547)
- 2014(29082)
- 2013(28244)
- 2012(25714)
- 2011(23008)
- 2010(23160)
- 2009(21135)
- 2008(20932)
- 2007(18522)
- 2006(16382)
- 2005(14542)
- 学科
- 济(98927)
- 经济(98814)
- 管理(78994)
- 业(77222)
- 企(64917)
- 企业(64917)
- 方法(43205)
- 数学(36131)
- 数学方法(35608)
- 农(30354)
- 中国(28895)
- 业经(24700)
- 财(24103)
- 技术(23953)
- 学(22167)
- 地方(20388)
- 理论(19809)
- 贸(19357)
- 贸易(19342)
- 农业(19238)
- 制(18968)
- 易(18819)
- 和(16154)
- 银(15933)
- 银行(15881)
- 务(15454)
- 财务(15369)
- 财务管理(15342)
- 行(15099)
- 划(14872)
- 机构
- 大学(362979)
- 学院(361998)
- 管理(143838)
- 济(139541)
- 经济(136296)
- 理学(124276)
- 理学院(122897)
- 管理学(120548)
- 管理学院(119924)
- 研究(119006)
- 中国(88447)
- 京(78283)
- 科学(75192)
- 财(62562)
- 所(59647)
- 农(59244)
- 业大(55137)
- 中心(54321)
- 研究所(54281)
- 江(54064)
- 财经(49976)
- 北京(49452)
- 范(49136)
- 师范(48646)
- 农业(46380)
- 经(45436)
- 州(44101)
- 院(43364)
- 技术(41790)
- 经济学(40744)
- 基金
- 项目(246652)
- 科学(193780)
- 研究(182165)
- 基金(176692)
- 家(154042)
- 国家(152701)
- 科学基金(131374)
- 社会(112925)
- 社会科(106813)
- 社会科学(106780)
- 省(97921)
- 基金项目(93590)
- 自然(85298)
- 教育(84685)
- 自然科(83404)
- 自然科学(83387)
- 自然科学基金(81902)
- 划(81633)
- 编号(75418)
- 资助(72008)
- 成果(61152)
- 重点(55089)
- 创(54624)
- 部(53377)
- 发(52579)
- 课题(52325)
- 创新(50313)
- 项目编号(46589)
- 科研(46379)
- 大学(46088)
- 期刊
- 济(154779)
- 经济(154779)
- 研究(105831)
- 中国(75808)
- 学报(58274)
- 管理(55649)
- 农(54843)
- 科学(53715)
- 教育(50257)
- 财(47494)
- 大学(44606)
- 学学(41514)
- 农业(38472)
- 技术(35663)
- 融(30126)
- 金融(30126)
- 业经(26604)
- 经济研究(24443)
- 财经(24072)
- 图书(21552)
- 业(21092)
- 经(20638)
- 科技(20078)
- 问题(19935)
- 技术经济(19000)
- 版(17253)
- 理论(17168)
- 现代(16428)
- 坛(16220)
- 论坛(16220)
共检索到536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凤 王铁男 王宇
开放式创新中的外部技术获取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已广受关注,但却鲜有关于外部技术获取对产品多元化影响的研究。本文采用2010-2012年高技术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外部技术获取对产品多元化的影响以及动态能力三个构成要素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回归结果显示,外部技术获取对产品多元化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动态能力中的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分别对外部技术获取与产品多元化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外部技术获取和产品多元化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企业通过外部技术获取促进产品多元化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向义 罗洪云 纪锋 高翠娟
界定了开放式创新和外部知识获取能力的概念定义,从外部知识获取战略、知识识别能力、知识获取方式、知识传递路径、员工知识学习能力和知识获取技术六个方面构建开放式创新中外部知识获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一致偏好关系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针对外部知识获取能力难以量化描述的特点,利用改进的云评价方法构建外部知识获取能力的综合云评价模型。最后,以某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为例,阐述了开放式创新中外部知识获取能力评价过程,并分析了评价结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凤 王铁男 王宇
外部技术获取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获取手段,其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及影响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从获得外部技术采用的模式角度出发,将外部技术获取分为外部技术获取广度和外部技术获取深度两个维度,研究外部技术获取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及产品多元化的中介作用。以2012—2013年深沪市高技术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190个年度数据为样本数据进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外部技术获取广度对企业财务绩效没有显著影响,外部技术获取深度对企业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外部技术获取广度对产品多元化没有显著影响,外部技术获取深度对产品多元化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产品多元化在外部技术获取广度与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晓娜 彭灿 李瑞雪
开放式创新作为一种新型创新模式,为隐性知识获取提供通道,对提升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分析及对中原经济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到如下发现: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技能型和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对突破性创新能力均有正向影响;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能力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能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晓娜 彭灿 杨红
开放式创新作为新的创新模式,是当今国际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揭示了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企业外部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内向型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渐进性创新能力与突破性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外部关系资本在开放式创新与渐进性创新能力及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均有正向调节作用;(3)外部结构资本在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在开放式创新与渐进性创新能力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4)外部认知资本在开放式创新与渐进性创新能力及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岳金桂 于叶
以动态能力观为基础,探究了转型经济环境下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企业技术商业化绩效的作用,以及环境动态性(技术动态性和市场动态性)在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技术商业化绩效间的调节作用。基于我国16个省市目标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技术机会识别能力、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和组织变革能力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商业化绩效;环境动态性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技术商业化绩效关系具有部分调节作用,其中,技术动态性显著削弱了创新资源整合能力与技术商业化绩效的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海花 李雅洁 龚燕燕
技术多元化是分散外部风险、增强企业韧性的有效途径。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以“资源—能力—结果”为理论逻辑,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新能源汽车企业数据,从双重网络视角引入内部合作网络密度和外部合作网络中心度,进一步探究技术多元化、持续创新与企业韧性间的深层关系机制。结果表明,技术多元化与企业韧性呈倒U型关系,持续创新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内部合作网络密度负向调节技术多元化与持续创新的关系;外部合作网络中心度能够缓解内部合作网络密度对总体技术多元化、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持续创新关系的负向调节效应。结论可为企业制定技术多元化战略、构建内外部合作网络以培育持续创新能力,进而在变局中行稳致远,实现韧性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纲 陈静静 杨雪
企业利用网络能力从外部网络获取新的关键知识,能够促进服务创新并提升创新绩效,为了揭示网络能力、知识获取与服务创新之间的作用机制,本文利用298份样本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网络能力中资源管理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会促进企业外部知识获取,网络规划能力对知识获取没有显著的影响;(2)网络规模对资源管理能力和知识获取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对关系管理能力和知识获取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3)企业利用网络能力从获取外部关键知识能够提升自身服务创新的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本文的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纲 陈静静 杨雪
企业利用网络能力从外部网络获取新的关键知识,能够促进服务创新并提升创新绩效,为了揭示网络能力、知识获取与服务创新之间的作用机制,本文利用298份样本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网络能力中资源管理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会促进企业外部知识获取,网络规划能力对知识获取没有显著的影响;(2)网络规模对资源管理能力和知识获取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对关系管理能力和知识获取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3)企业利用网络能力从获取外部关键知识能够提升自身服务创新的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启示企业管理者,应根据企业外部网络规模,充分利用网络能力从合作伙伴构成的网络中获取新的关键知识,推动自身服务创新并提升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豪 曾剑秋 沈孟茹 Zulfiqar Hussain Pathan
论文基于信息通信产业的调查数据探讨了隐性知识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内向与外向开放式创新均对创新绩效起到正向影响作用;组织的隐性知识在两种开放式创新过程中均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根据实证结果,建议企业从外部获取创意的同时积极通过授权等途径将技术、专利外部商业化,并注重隐性知识的获取与积累,从而放大开放式创新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及建议同样适用于其他知识密集型产业。
关键词:
隐性知识 开放式创新 创新绩效 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豪 曾剑秋 沈孟茹 Zulfiqar Hussain Pathan
论文基于信息通信产业的调查数据探讨了隐性知识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内向与外向开放式创新均对创新绩效起到正向影响作用;组织的隐性知识在两种开放式创新过程中均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根据实证结果,建议企业从外部获取创意的同时积极通过授权等途径将技术、专利外部商业化,并注重隐性知识的获取与积累,从而放大开放式创新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及建议同样适用于其他知识密集型产业。
关键词:
隐性知识 开放式创新 创新绩效 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海江涛
与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过程相比,政府部门进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具有不同的特征。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中政府部门选择不同的创新模式以及技术获取方式对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文章结合政府部门进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典型案例,探讨了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中政府技术获取的模式以及如何选择技术获取方式的问题。首先,探讨了政府在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中的三种技术获取模式,即:政府委托公共科研机构技术研发、选择公共科研机构与企业进行合作研发、选择企业进行自主研发。然后,结合政府部门直接从企业获取技术的实践,分析了采购产品的技术特征和市场特征两个因素对其选择技术获取方式的影响。最后,结合四个案例,对政府选择技术获取模式的问题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创新模式 技术采购 公共产品 产学研合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姚艳虹 欧阳雪 周惠平
从企业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两个层面,探讨开放式创新对培育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基于271份中国企业的实证数据,研究发现开放式创新(内向、外向型)正向影响企业竞争力;知识动态能力在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竞争力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伙伴机会主义分别负向调节内向、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姚艳虹 欧阳雪 周惠平
从企业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两个层面,探讨开放式创新对培育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基于271份中国企业的实证数据,研究发现开放式创新(内向、外向型)正向影响企业竞争力;知识动态能力在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竞争力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伙伴机会主义分别负向调节内向、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外部知识获取对企业营销绩效的影响研究——环境宽松性的调节作用和营销能力的中介作用
开放式创新下的专用性知识获取——知识关联与进入权安排
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基于网络交互性的调节作用
知识获取视阈下创业学习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外部知识源对产品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市场导向的调节作用
高科技企业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
先前合作经验对技术外部获取方式选择的影响——环境动态性和技术能力的调节效应
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获取路径研究
基于吸收能力中介作用的知识获取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
自主研发、外部技术获取与创新价值链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