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95)
- 2023(15091)
- 2022(12828)
- 2021(12070)
- 2020(10166)
- 2019(23443)
- 2018(23482)
- 2017(44632)
- 2016(24190)
- 2015(27203)
- 2014(26629)
- 2013(26442)
- 2012(23814)
- 2011(21348)
- 2010(21348)
- 2009(19880)
- 2008(19903)
- 2007(17414)
- 2006(15412)
- 2005(13613)
- 学科
- 济(96449)
- 经济(96323)
- 业(92077)
- 企(89924)
- 企业(89924)
- 管理(87828)
- 方法(44739)
- 数学(34837)
- 数学方法(34430)
- 财(31758)
- 业经(29136)
- 中国(24083)
- 务(23829)
- 财务(23762)
- 财务管理(23739)
- 企业财务(22561)
- 农(21762)
- 技术(21629)
- 理论(21053)
- 制(19323)
- 和(19009)
- 学(18510)
- 地方(17687)
- 划(17507)
- 贸(16641)
- 贸易(16629)
- 易(16130)
- 策(15860)
- 农业(14737)
- 技术管理(14430)
- 机构
- 学院(338984)
- 大学(338854)
- 管理(141954)
- 济(133449)
- 经济(130502)
- 理学(122489)
- 理学院(121196)
- 管理学(119350)
- 管理学院(118730)
- 研究(105935)
- 中国(80449)
- 京(72123)
- 科学(64277)
- 财(63513)
- 所(51903)
- 财经(50556)
- 江(50517)
- 中心(47978)
- 研究所(46933)
- 业大(46900)
- 农(45950)
- 经(45838)
- 北京(45619)
- 范(43147)
- 师范(42788)
- 州(40877)
- 院(38966)
- 经济学(38846)
- 商学(38594)
- 商学院(38211)
- 基金
- 项目(227381)
- 科学(180145)
- 研究(169675)
- 基金(164605)
- 家(141706)
- 国家(140396)
- 科学基金(122829)
- 社会(106466)
- 社会科(100840)
- 社会科学(100811)
- 省(89982)
- 基金项目(87640)
- 自然(79766)
- 教育(78285)
- 自然科(77990)
- 自然科学(77971)
- 自然科学基金(76648)
- 划(74439)
- 编号(69920)
- 资助(66911)
- 成果(56316)
- 创(51647)
- 重点(49926)
- 部(49614)
- 课题(47608)
- 发(47469)
- 创新(47319)
- 项目编号(44546)
- 教育部(43216)
- 国家社会(42898)
- 期刊
- 济(149414)
- 经济(149414)
- 研究(99555)
- 中国(66345)
- 管理(58761)
- 财(52737)
- 学报(48250)
- 科学(46515)
- 教育(41738)
- 农(40112)
- 大学(37261)
- 学学(34746)
- 技术(32523)
- 农业(27942)
- 融(27432)
- 金融(27432)
- 业经(25075)
- 财经(24838)
- 经济研究(23209)
- 经(21260)
- 技术经济(18405)
- 图书(18268)
- 问题(18129)
- 科技(17452)
- 业(16873)
- 财会(16429)
- 现代(16421)
- 理论(16246)
- 商业(15914)
- 会计(14654)
共检索到499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熙颖 蒋才芳
开放式创新是否可以提高企业的绩效是学术界和企业关心的重要议题。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核心期刊的文献,以开放式创新概念内涵的研究为起点,对开放式创新的类型以及测量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其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机制和间接影响机制。可以发现现有研究对开放式创新的衡量以及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丰富。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企业绩效 研究综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俊光 孙雪薇 赵诗雨 杜垚
在回顾开放式创新及创新合作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开放式创新的概念界定、研究领域和开放式创新合作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然后对开放式创新合作伙伴的选择与合作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分类和综述,最后对开放式创新合作伙伴关系治理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俊光 孙雪薇 赵诗雨 杜垚
在回顾开放式创新及创新合作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开放式创新的概念界定、研究领域和开放式创新合作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然后对开放式创新合作伙伴的选择与合作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分类和综述,最后对开放式创新合作伙伴关系治理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俊光 孙雪薇 赵诗雨 杜垚
在回顾开放式创新及创新合作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开放式创新的概念界定、研究领域和开放式创新合作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然后对开放式创新合作伙伴的选择与合作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分类和综述,最后对开放式创新合作伙伴关系治理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海云 施建军
本文从开放式创新视角分析了政府政策在农业龙头企业开放式创新与其绩效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不同的政策在不同的创新模式下追求不同的绩效目标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政策效果。因此,政府在制定农业科技政策时应采用权变管理的理念,针对具体的绩效目标和企业的创新模式制定相应的政策。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政府扶持 农业龙头企业绩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强
本文基于Henry Chesbrough的开放式创新概念,从创新资源角度,企业研发模式、知识产权管理角度,支持环境角度,案例角度对开放式创新理论研究进行述评。最后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展望。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理论研究 创新资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曾靖珂 李垣
基于战略联盟的开放式创新已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方式,从双边、企业以及网络3个层面,对国际上近20年的联盟式开放性创新研究进行梳理,就联盟类型、二元匹配、治理控制、联盟能力、联盟组合等6个大类联盟创新研究进行系统的评述与总结,并提出联盟能力构建路径、混合联盟组合管理等4个未来研究方向,供国内联盟创新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
战略联盟 开放式创新 联盟能力 联盟组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栋 常越
文章通过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回顾了国内学者关于EVA导向的企业绩效管理创新的研究历程,概括了研究的阶段性特征、主要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所取得的进展等,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认为"过程研究"、跨案例研究等将会显著增多,基于中国管理情境的EVA实施模式的研究,将会成为研究主题之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何郁冰 曾益
从开放式创新的概念、动因及模式出发,对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间关系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进行述评,并指出现有研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企业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明波
企业绩效计量理论研究已走过一百年历程。传统的绩效计量模式有财务模式、价值模式、平衡模式。近年来,欧美学者又分别初步创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基于流程、基于作业的绩效计量模式,显示了不同路径的创新动向。本文回顾了传统绩效计量模式理论演进历程,评述了绩效计量模式创新动向,探讨了当代绩效计量模式创新研究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小平 刘立京 蒋美英
本研究基本涵盖了目前关于企业开放式创新的重要文献。首先介绍了企业开放式创新的概念和理论模型以及和封闭式创新的区别;之后从信息公开化、风险和地理空间等不同角度介绍了当前的研究成果和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最后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企业开放式创新是基于市场需求和企业经济获利的一种对于产权欲望的追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晓艳
技术创新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世界各地集群的发展证明集群提高了企业群体的创新力。本文以集群理论、技术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理论为基础,论述了企业集群与开放式技术创新的关系:相互需求、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理论机制——适应竞争、技术实践、网络外部性、路径依赖。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要切实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理念、积极创建有利于形成开放式创新网络的企业集群环境、培育市场创新网络并重视创新成果的市场化等建议。
关键词:
集群 技术创新 开放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琼
利用2007~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考量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开放式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开放式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存在差异,其中,吸收能力在成长期与成熟期对企业创新绩效国有显著正效应,在衰退期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效应;连接能力在成长期与成熟期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效应,在衰退期与创新绩效呈正相关,但不显著;解吸能力仅在衰退期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积极效应,在成长期与成熟期与创新绩效存在正相关,但不显著。结果表明,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在创新模式上更注重从外部获得新知识,然后通过自身的吸收能力将新知识内化为企业自身的知识,但未意识到保留知识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晓月 刘莹莹
本文以2011—2017年我国122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企业知识基础宽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同时还探讨了开放式创新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知识基础广度与深度均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呈显著正相关。知识基础广度与深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交互作用也显著为正。然而,开放式创新在知识基础不同维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呈现不同的调节效应。不同知识储备的企业,其技术创新绩效也因原始知识积累的不同而呈现显著差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座铭 刘玮 易明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出现给我国企业提升其创新能力提供了契机。开放式创新的实施,使得企业能高效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构建新型创新体系、降低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提高了创新能力;但过度开放会增加企业的交易费用、过度依赖外部资源、提高核心技术泄露的概率,不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能力呈"倒U型"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