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0)
- 2023(9764)
- 2022(8198)
- 2021(7712)
- 2020(6284)
- 2019(13979)
- 2018(14180)
- 2017(25657)
- 2016(13456)
- 2015(14795)
- 2014(13912)
- 2013(13283)
- 2012(11702)
- 2011(10483)
- 2010(10698)
- 2009(10057)
- 2008(9575)
- 2007(8279)
- 2006(7358)
- 2005(6282)
- 学科
- 济(45243)
- 经济(45193)
- 管理(43690)
- 业(43441)
- 企(38608)
- 企业(38608)
- 方法(17318)
- 技术(16440)
- 中国(14635)
- 数学(13777)
- 数学方法(13578)
- 农(13209)
- 业经(12885)
- 财(12763)
- 技术管理(12222)
- 理论(11180)
- 制(10146)
- 贸(9725)
- 贸易(9716)
- 地方(9613)
- 易(9426)
- 税(9099)
- 农业(8852)
- 税收(8544)
- 收(8508)
- 教学(8479)
- 银(8275)
- 银行(8260)
- 和(8188)
- 学(8153)
- 机构
- 学院(176956)
- 大学(173097)
- 管理(69866)
- 济(67708)
- 经济(66156)
- 理学(60008)
- 理学院(59414)
- 管理学(58327)
- 管理学院(58017)
- 研究(53677)
- 中国(40772)
- 京(34876)
- 财(33212)
- 科学(31467)
- 江(27609)
- 财经(25776)
- 所(25180)
- 中心(25172)
- 范(23426)
- 经(23304)
- 师范(23190)
- 研究所(22611)
- 业大(22520)
- 州(22457)
- 农(22393)
- 北京(21698)
- 技术(21497)
- 院(19918)
- 经济学(19885)
- 商学(19365)
- 基金
- 项目(117865)
- 科学(94187)
- 研究(92001)
- 基金(82948)
- 家(71214)
- 国家(70539)
- 科学基金(61934)
- 社会(57617)
- 社会科(54585)
- 社会科学(54572)
- 省(49065)
- 教育(44137)
- 基金项目(43487)
- 划(40057)
- 编号(39291)
- 自然(38344)
- 自然科(37586)
- 自然科学(37579)
- 自然科学基金(36946)
- 资助(31903)
- 成果(31799)
- 创(31365)
- 创新(28114)
- 课题(27687)
- 重点(26425)
- 发(25848)
- 部(24942)
- 项目编号(24751)
- 年(23600)
- 国家社会(23311)
共检索到268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韵江 杨柳 付山丹
跨界搜索在开放创新环境下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基于开放式创新情境从前因角度探索吸收/解吸能力对跨界搜索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剖析和完善了开放式创新下的吸收与解吸能力,运用实证方法对两种能力与跨界搜索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检验。研究发现,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吸收能力和解吸能力均对跨界搜索产生正向影响,但由于创新源的扩大和知识复杂性的增加,吸收能力与解吸能力的各维度对于跨界搜索的影响存在差异,而且二者交互并不能对跨界搜索产生一致的正向或负向影响。所以,必须在深入剖析知识复杂性基础上,细致平衡吸收与解吸能力各维度,才能有助于提高跨界搜索成功率。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吸收能力 解吸能力 跨界搜索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静武
本文介绍了封闭式创新、开放式创新模式和组织吸收能力,建立了组织吸收能力和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关系框架,并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益霞 周飞 沙振权
知识是组织创新的核心资产,而跨界搜寻是跨越组织边界、获取异质性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知识转移和知识吸收的重要前置阶段。基于创新搜寻理论和知识超模理论,本文基于市场知识和技术知识的差异,从吸收能力的视角研究跨界搜寻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知识跨界搜寻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市场知识跨界搜寻对商业模式创新存在倒U型影响;(2)技术知识跨界搜寻和市场知识跨界搜寻的交互效应对商业模式创新存在正向影响;(3)吸收能力分别在技术知识跨界搜寻和市场知识跨界搜寻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并且完全中介了市场知识跨界搜寻与技术知识跨界搜寻的交互效应对商业模式创新之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磊 刘海兵
本文以组织外部情境和内部能力基础为主要切入视角,以如何实施开放式创新为问题导向,选择华为、海尔、宝洁进行跨案例研究,将吸收能力作为重要的参与变量,试图探索创新情境与开放式创新的共演路径。研究发现:①开放式创新路径随创新情境的动态变化呈现内部依赖—主导参与—社群共创的演化规律;②开放式创新模式与创新情境有高度匹配性;③开放式创新开放方向可能的影响因素是行业属性、技术生命周期及企业文化;④吸收能力既是开放式创新实施的前提也是开放式创新的目标,吸收能力的演化对开放式创新的变迁起到了推动作用,与创新情境构成三者的共演模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陶永明
对于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由于在开放式技术创新过程中起到主导地位的创新知识类型的不同,使得吸收能力在其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存在产业差异性。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结果数据对比证实,吸收能力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对科技驱动型产业的中介作用比经验驱动型产业更大。由于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开放度不足的问题,因此,笔者提出建议,我国的经验驱动型产业应该适当提高技术创新的开放度,而科技驱动型产业应该把握好开放度,注意开放式创新过程中内部研发与外部技术获取的平衡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本红 武柏宇
结合创新搜索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系统研究跨界搜索、动态能力以及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以参与网络平台商业生态系统活动的关键物种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网络平台商业生态系统跨界搜索嵌入模式和路径模式均对动态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跨界搜索嵌入模式和路径模式不仅直接影响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而且通过动态能力间接影响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此外,在不同规模以及不同地区的企业中,跨界搜索嵌入模式和路径模式对动态能力和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均产生不同作用的影响,同时动态能力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也存在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本红 武柏宇
结合创新搜索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系统研究跨界搜索、动态能力以及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以参与网络平台商业生态系统活动的关键物种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网络平台商业生态系统跨界搜索嵌入模式和路径模式均对动态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跨界搜索嵌入模式和路径模式不仅直接影响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而且通过动态能力间接影响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此外,在不同规模以及不同地区的企业中,跨界搜索嵌入模式和路径模式对动态能力和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均产生不同作用的影响,同时动态能力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别。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守智
作为沟通生产与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零售企业迅速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而如何推动其创新以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是当前亟需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本文提出“社会资本-吸收能力-开放式创新”的研究路径,探索了零售企业三维社会资本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并分析零售企业吸收能力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零售企业社会资本以及三维度(结构、认知、关系)对其开放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其中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不仅拓展了开放式创新相关研究,也可以为零售企业克服“商业模式固化”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武汉大学开放式创新研究课题组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不断推进开放式创新,探索出一条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道路。当前,我国还存在创新主体互动不够、消化吸收经费不足、创新服务与激励机制不完善、重引进轻消化吸收而再创新动力不足、国际创新合作不充分等问题,阻碍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实现以开放促创新,推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良性循环发展,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不断优化技术的引进质量,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促进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完善再创新激励机制和服务体系,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瞿孙平 石宏伟 郑爱翔
通过对江苏253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将知识搜索方向分为三种,借助多重中介效应法分析知识搜索方向、吸收能力和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知识搜索方向可分为三种,供应链搜索、平行企业搜索和创新服务机构搜索;知识搜索方向存在多条显著的中介路径影响双元创新;供应链搜索对渐进式创新的作用更大,而平行企业搜索和创新服务机构搜索对突破式创新的作用更大;吸收能力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更大;渐进式创新对突破式创新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本红 马铮 张晨
基于开放式服务创新的多主体性,探讨平台生态系统中平台型企业与各创新主体搜寻异质性创新知识的行为,从合作伙伴类型的视角提出技术型、商业型、技术—商业整合型三种跨界搜索模式。最后通过分析百度平台的案例发现,平台型企业作为生态圈领导者,根据创新知识分享、价值创造、社会关系特点选择相应的跨界搜索模式,有助于创新知识流动和创新资源整合,提高服务创新绩效,建立长期稳定的跨界合作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本红 马铮 张晨
基于开放式服务创新的多主体性,探讨平台生态系统中平台型企业与各创新主体搜寻异质性创新知识的行为,从合作伙伴类型的视角提出技术型、商业型、技术—商业整合型三种跨界搜索模式。最后通过分析百度平台的案例发现,平台型企业作为生态圈领导者,根据创新知识分享、价值创造、社会关系特点选择相应的跨界搜索模式,有助于创新知识流动和创新资源整合,提高服务创新绩效,建立长期稳定的跨界合作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润辉 王伦
探究基于探索式创新的知识整合能力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内外部机制角度解释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开放度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011—2019年中国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457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创造型知识整合能力对突破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混合型知识整合能力;吸收能力与创新开放度均对混合型知识整合能力与突破式创新间的积极影响产生正向调节作用,但二者并未在创造型知识整合能力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为企业通过跨领域、跨行业技术融合提升的突破式创新提供思路,同时为企业从内部提升动态能力与从外部加强跨组织协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庆金 石仁波 杜甜甜 韩昌霖
跨界搜寻作为企业突破思维定式、激励创新的关键力量,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认知柔性作为推动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在跨界搜寻促进管理创新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从跨界搜寻视角出发,对认知柔性与管理创新影响机理进行探讨,并收集287份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科技驱动型与市场驱动型跨界搜寻对探索式和利用式管理创新均具有正向影响;认知柔性在跨界搜寻与管理创新间具有中介效应;吸收能力正向调节跨界搜寻与认知柔性的关系。
关键词:
跨界搜寻 吸收能力 认知柔性 管理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秦佳良,张玉臣
以往文献对于吸收能力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组织层面,缺乏个人层次的探讨。回归吸收能力概念本质,从个人层面出发,将知识吸收分为识别、同化和应用3个阶段,通过采集与分析上海、重庆、西安、广州、长沙等地的113份技术主管有效问卷数据,探讨个人知识吸收对双元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人知识识别有助于探索式创新和挖掘式创新的实现;个人知识同化导致了探索式创新和挖掘式创新之间的差别,探索式创新需要个人同化能力,挖掘式创新则不需要;个人知识应用对双元创新均无作用。结论为企业管理者以鼓励员工正确定位知识吸收,促进企业双元创新提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