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4)
2023(10101)
2022(8415)
2021(7517)
2020(5945)
2019(13812)
2018(13589)
2017(24827)
2016(12875)
2015(14435)
2014(14590)
2013(14691)
2012(14286)
2011(13471)
2010(13954)
2009(12955)
2008(12802)
2007(11693)
2006(11076)
2005(10323)
作者
(39284)
(32919)
(32680)
(31069)
(21078)
(15668)
(14804)
(12605)
(12559)
(12020)
(11456)
(10896)
(10823)
(10682)
(10313)
(10171)
(9649)
(9596)
(9371)
(9021)
(8706)
(8159)
(8057)
(7776)
(7475)
(7454)
(7266)
(7187)
(6846)
(6461)
学科
(82248)
经济(82187)
管理(31663)
(28099)
地方(28088)
中国(24517)
方法(19799)
(19516)
(19424)
企业(19424)
业经(17014)
数学(16771)
地方经济(16731)
数学方法(16616)
(14063)
农业(13758)
(12813)
(12618)
金融(12617)
(11639)
(11537)
银行(11525)
(11365)
环境(11301)
(10864)
贸易(10849)
(10618)
(10279)
(9724)
发展(9288)
机构
学院(193132)
大学(191729)
(91128)
经济(89260)
研究(79047)
管理(65837)
中国(60386)
理学(53718)
理学院(52949)
管理学(52051)
管理学院(51660)
科学(44807)
(43308)
(40636)
(40058)
研究所(36091)
中心(34529)
(32120)
(30672)
财经(29908)
经济学(29039)
(28932)
北京(28891)
师范(28689)
(28369)
(26862)
(26184)
经济学院(25613)
(24653)
科学院(24122)
基金
项目(116130)
科学(90493)
研究(90248)
基金(80606)
(69578)
国家(68936)
社会(58065)
科学基金(57611)
社会科(54901)
社会科学(54890)
(46026)
基金项目(41331)
教育(40307)
(38086)
编号(36819)
(32943)
资助(32692)
自然(32639)
自然科(31785)
自然科学(31778)
成果(31661)
自然科学基金(31161)
课题(27898)
发展(27484)
重点(27075)
(27025)
(24966)
国家社会(24327)
(23543)
(22717)
期刊
(121447)
经济(121447)
研究(70399)
中国(51758)
(30753)
(29030)
管理(28661)
教育(27837)
学报(26399)
科学(25798)
(22983)
金融(22983)
农业(20855)
大学(20703)
经济研究(20179)
技术(19842)
学学(18831)
业经(18645)
财经(15825)
问题(15212)
(13945)
(12188)
世界(11716)
国际(11366)
图书(11341)
技术经济(11258)
(11025)
(10064)
论坛(10064)
经济问题(9893)
共检索到337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长德  
对外开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西部大开发战略自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相较于全国和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还很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比较小。西部地区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区和重要依托。"十三五"及其以后的一段时期,西部地区要坚持开放引领发展的原则,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提高开放的总体水平,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南北四向开放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向北、向南开放的重要基地和充满活力的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程润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改革的全面展开,"将改革进行到底"到了关键时期。"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并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为西部地区带来提升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贸易往来促进过剩产能调整和推动改善区域发展失衡格局等机遇,同时也面临政治环境欠缺和平与稳定、文化认知差异的广泛存在和项目投资收益率难以保证等挑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涛  左健  韩楠  
本文结合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从制造业选择与比较优势角度解释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并利用2004~2012年中西部地区4个省份的经济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此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由于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选择背离了自身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导致中西部的制造业企业缺乏竞争力,进而造成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以此为基础阐述在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并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灵  
新疆作为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需要通过绿色低碳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可持续的有效支撑。本文以新疆地区的产业碳排放量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新疆"十一五"时期和"十二五"时期两个区间的相关数据,通过LMDI影响要素分解法判断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量变化所产生的效应。研究得出:产业规模、能源强度变化导致地区碳排放量增加,调整产业结构可以促进地区碳排放量下降,而能源结构对地区碳排放量影响有限。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结果提出在绿色"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低碳经济发展的产业路径选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忠昌  李晓娟  
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是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共建"一带一路"赋予了新时代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新的要义,要求西部地区职业教育以内部协同发展为基础、以东西协同发展为引擎、以经济协同发展为核心、以国际协同发展为使命,旨在促使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形成一体化发展的区域格局、共同化发展的时代格局、联动化发展的跨界格局和国际化发展的多边格局,进而提出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塑课程建设逻辑及搭建资源流通平台等有效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汪瑾  吴晨漪  
"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深化与东盟的区域合作。但广西与东盟的贸易还存在综合交通和物流体系建设滞后、加工贸易产业欠发达,贸易商品结构不尽合理、桂越贸易过于集中等问题。为促进广西与东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广西应当着力改善综合交通及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口岸经济、促进区内加工贸易发展,优化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实施多元化的进出口市场战略等来响应国家政策,积极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雷德雨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区域经济贸易联系进一步扩大、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在深入分析"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西部地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历史机遇、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本文从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总体格局的定位出发,根据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提出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拓展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的策略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德雨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区域经济贸易联系进一步扩大,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在深入分析"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西部地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历史机遇、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文章从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总体格局的定位出发,根据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提出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拓展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的发展策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覃成林  刘丽玲  
香港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和内地"走出去"的合作伙伴,其经济发展新动力,一是来自于既有的贸易、物流、金融、旅游、专业服务及其它工商业支援服务业的发展,二是来自于文化及创意、医疗、教育等新兴产业。香港应重点从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和方式、创新与内地合作理念和方式、治理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覃成林  刘丽玲  
香港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和内地"走出去"的合作伙伴,其经济发展新动力,一是来自于既有的贸易、物流、金融、旅游、专业服务及其它工商业支援服务业的发展,二是来自于文化及创意、医疗、教育等新兴产业。香港应重点从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和方式、创新与内地合作理念和方式、治理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大主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今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良悦  刘东  
“一带一路”是中国进入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型开放型战略,体现了“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转型”顶层设计的中国智慧。本文认为,对外开放是对内发展的机遇,为国内发展释放了空间,提供了过剩产能释放的通道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对内改革是对外开放的基础,特别是市场机制和制度规则的建立,是确保对外开放质量的根本。在战略实施中,应通过国内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努力,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国家价值链和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使中国经济深度参与国际经济,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雁斌  载德  
21世纪以来,全球的经济和政治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萌生,而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也在凸显。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2013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倡议,同时强调了要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战略构想不仅承载了沿线国家发展繁荣的梦想,同时也赋予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自此,中国开启了和东南亚、西亚、东欧和北非等"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的篇章。与此同时,随着国际上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的"工业4.0"战略,以及当前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期产能严重过剩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出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在应对全球经济发展挑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上,都具有十分积极意义。而海湾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国家,作为贯通欧亚大陆的枢纽地区国家和全球主要的能源国,是中国"一带一路"发展的核心枢纽。伴随着金砖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在最近几十年的强势崛起,未来海湾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双边往来和双边投资将会日益增多。因此,文章将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开始谈起,着重研究未来阿拉伯国家在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谟媛  
当前,西部地区掀起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热潮。如果不适时给予必要的规范和引导,那么其可能出现的对抗性同质竞争局面将背离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目的,同时也不利于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对此,回应有效区域治理的法治化路径包括整合有关的组织机构、改进合作机制和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谟媛  
当前,西部地区掀起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热潮。如果不适时给予必要的规范和引导,那么其可能出现的对抗性同质竞争局面将背离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目的,同时也不利于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对此,回应有效区域治理的法治化路径包括整合有关的组织机构、改进合作机制和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