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9)
- 2023(10492)
- 2022(8408)
- 2021(7905)
- 2020(6559)
- 2019(15259)
- 2018(14919)
- 2017(28231)
- 2016(14986)
- 2015(17252)
- 2014(17128)
- 2013(17156)
- 2012(15690)
- 2011(13999)
- 2010(14070)
- 2009(13259)
- 2008(13504)
- 2007(11864)
- 2006(10491)
- 2005(10066)
- 学科
- 业(76358)
- 济(74498)
- 经济(74417)
- 企(70925)
- 企业(70925)
- 管理(60107)
- 方法(31995)
- 业经(26717)
- 数学(24403)
- 数学方法(24341)
- 财(24220)
- 农(23001)
- 中国(20773)
- 务(18651)
- 财务(18643)
- 财务管理(18632)
- 企业财务(17650)
- 制(16766)
- 农业(16327)
- 技术(16324)
- 贸(15972)
- 贸易(15957)
- 易(15604)
- 策(14451)
- 划(13707)
- 体(13215)
- 理论(13100)
- 和(12996)
- 企业经济(11965)
- 经营(11521)
- 机构
- 学院(223240)
- 大学(218603)
- 济(107751)
- 经济(106049)
- 管理(92542)
- 理学(78341)
- 理学院(77674)
- 管理学(77128)
- 管理学院(76669)
- 研究(72402)
- 中国(62299)
- 财(49432)
- 京(45831)
- 财经(39269)
- 科学(36669)
- 经(35959)
- 所(35086)
- 经济学(33691)
- 江(33457)
- 中心(32741)
- 农(32462)
- 研究所(31047)
- 经济学院(30388)
- 北京(29542)
- 财经大学(28999)
- 商学(27478)
- 商学院(27229)
- 业大(26275)
- 州(26241)
- 院(25370)
- 基金
- 项目(137615)
- 科学(111534)
- 研究(107271)
- 基金(103153)
- 家(87432)
- 国家(86655)
- 科学基金(76849)
- 社会(71811)
- 社会科(68230)
- 社会科学(68213)
- 基金项目(53589)
- 省(51628)
- 教育(48329)
- 自然(46376)
- 自然科(45415)
- 自然科学(45405)
- 自然科学基金(44738)
- 编号(43258)
- 划(42162)
- 资助(41982)
- 成果(34329)
- 业(33131)
- 部(32350)
- 创(32244)
- 国家社会(30997)
- 重点(30333)
- 发(30155)
- 创新(29242)
- 制(28829)
- 教育部(28801)
- 期刊
- 济(123035)
- 经济(123035)
- 研究(70743)
- 中国(46148)
- 财(41882)
- 管理(40039)
- 农(30545)
- 科学(26938)
- 融(25360)
- 金融(25360)
- 学报(23785)
- 技术(22420)
- 财经(21290)
- 农业(21176)
- 经济研究(20512)
- 业经(20441)
- 教育(20074)
- 大学(19723)
- 经(18593)
- 学学(18374)
- 问题(15934)
- 贸(15851)
- 业(14785)
- 世界(14694)
- 国际(14246)
- 技术经济(14155)
- 现代(11481)
- 商业(11136)
- 图书(11027)
- 财会(10787)
共检索到351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琴琴
在开放市场条件下,我国本土专业服务企业如何实现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专业服务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所面临的发展障碍,对我国本土专业服务企业的定位和成长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专业服务 企业成长 开放市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旭东
针对中国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应对外部"技术封锁"能力不够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中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共同成长"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的本土零部件使用者与本土零部件生产者只有在发展和创新中相互支持,才能培养起强大的技术能力、抵御"技术封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包群 叶宁华 王艳灵
大规模外资涌入不可避免地挤占了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基于2000—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本文首次采用生存模型考察了外资进入对中国本土企业的存活期限与退出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虽然外资企业加剧了行业内竞争,从而迫使同行业内资企业更快退出,但也通过与当地企业构建上、下游产业关联,为内资企业创造了新的存活机会与市场空间。这一作用也决定了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存活的竞争冲击并不如普遍预期的剧烈。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更有可能与外资企业建立产业关联,从而较好地适应外资冲击。本研究不仅为客观评价外资进入的生存冲击提供了经验证据,也对东道国本土企业积极应对外资竞争、融入全球化分工网络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杰 周晓艳
本文从市场分割、有效需求和企业创新三个因素的内在逻辑关系入手,探讨中国转型背景下地方政府行为是如何造成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和能力的缺失及其内在机理。运用大样本的微观企业数据,从实证角度验证了中国省份地区间的市场分割行为是抑制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研发活动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充分表明,中国地区间的市场分割行为限制了中国本土企业通过本土市场的需求空间来实现"需求所引致创新"功能的发挥,这为深入理解中国地区间市场分割行为的危害性以及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缺失的成因,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研究结论但又具有重要政策含义的理论和经验证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惠琳
在目前开放的市场环境中,本土大型零售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文章从界定相关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目前零售业市场的现状,指出本土大型零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进一步提出当前打造本土大型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开放条件 大型零售企业 核心竞争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中山 李冬梅
本文分别从投资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三个方面对产业安全问题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形成产业安全问题的原因和途径,理清了其中的因果关系,并指出能否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在利用外资和自由贸易中达到最大限度的趋利避害的效果,是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产业安全 形成机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曾令逸 彭星闾
西方股份公司主要是顺应经济发展中的两个需要而产生的 ,一是集资和资源分配功能 ,二是降低风险功能 ,这两个功能都与降低成本有关。然而股份公司还隐藏了一个更基本的前提 ,那就是人格化的资本营运主体功能。考虑到路径不同 ,前提不同 ,中国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必须对企业的本质进行中国化的诠释 ,重塑人格化的资本营运主体
关键词:
企业本质 国企改革 人格化主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康志勇
本文通过对2001~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处理,系统考察了政府补贴对中国企业出口选择以及出口数量的影响。在对G-H-S模型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刻画并分析了政府补贴对中国企业出口选择以及出口数量的作用机制,并使用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出口选择和出口数量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通过系数的标准化发现,政府补贴更多地促进了企业选择出口从而导致低价竞争,但也给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的转型升级造成了障碍效应。在进一步分视角研究中还发现,针对不同的样本,政府补贴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政府补贴 企业出口 出口选择 出口数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郑文平
基于中国本土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中"出口引致进口"的特征事实,本文将企业的中间产品进口和产品出口纳入到统一的计量框架内,依靠所构建的符合中国企业进出口行为特征的多重工具变量体系,实证检验中间产品进口和产品出口对中国本土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重要发现包括:从进口角度看,进口促进了一般贸易企业的创新活动,但抑制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创新活动。在区分不同所有制的情形下,进口对从事一般贸易的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了更强的促进效应,而对从事加工贸易的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了抑制效应。从出口角度看,出口未对中国本土企业创新活动产生显著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与发达国家开展的进出口贸易均对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活动造成了显著的抑制效应,这种抑制效应在民营企业进出口行为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上述发现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中国本土企业所遭受的全球价值链俘获效应假说,为在持续推进对外开放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依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曾伟民
与所有日常经营的企业一样,进行并购的企业同样面临着战略、财务、运营以及意外这四大类的风险,具体到每一种风险,会因为并购行为的特殊性而有特定的内容。1.战略风险。战略风险通常会危害到企业商业模式的核心,是破坏企业价值并造成公司市值明显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如果不能被很好地管理,战略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将比其他任何风险更大。对于欲进行并购的中国企业而言,其面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诗娥 杨汝岱
本文考察了我国本土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情况。文章沿袭杨汝岱、姚洋(2008)的研究,构建了一个指标测量HS六位数分类5038种贸易商品的技术含量,并由此量化计算全国及每个省每年总的出口竞争力和本土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整体而言,我国本土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显著提升。基于1993~2005年的全国样本和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子样本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外资企业、加工贸易通过经济开发区等政策性区域,产生显著的外溢效应,促进了相关本土企业的发展。但是,其在东部地区对产业和出口的带动作用已经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应当从政策上合理引导外资与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本土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
本土企业 竞争力 外资 加工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红燕 刘志彪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本土企业国际代工中技术转移的主要途径,并通过比较FDI与垂直专业化,得出了反映本土企业参与国际代工的数据;然后通过两步计算,测算出了我国本土企业代工和这一过程中的技术转移程度。计算结果表明:1994~2008年以来中国本土企业国际代工所占份额与外资代工相比减少了,外资经济对本土企业有较大的挤出效应;本土企业国际代工中的技术转移程度总体是在上升的。但与外资相比,我国本土企业的国际代工份额和技术转移程度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
关键词:
国际代工 技术转移 测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曾国安 马宇佳
本文通过对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引进外资对中国大陆企业创新呈现出先负后正的变化过程,即在外资进入的头几年会对大陆企业创新产生负向效应,而到后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则由负转正,亦即最终会促进大陆企业创新。同时,引进外资对中国大陆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存在差异,相比国有企业,引进外资更有效地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创新;在来源地不同的外资之间存在差异,相对于港澳台资,来自于发达经济体的外资对企业创新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在引进外资的方式上存在差异,相对于独资方式,以合资(作)方式引进外资对企业创新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的行业之间存在差异,引进外资对高技术行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非高技术行业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FDI 企业创新 异质性 时间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吉 崔援民
对于精英型、跨国性、顶尖级的少数企业来说 ,核心竞争力的锻造是它们成功的法宝 ,也是它们必然的选择。对于大多数中国本土企业来说 ,它们的营销能力还十分有限 ,从总体上看是患了“乏钙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物化结果在现实中表现为营销能力 ,绝大多数中国本土企业首先要提升市场营销能力。
关键词:
市场营销力 核心竞争力 权变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