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60)
2023(9001)
2022(7481)
2021(6921)
2020(5629)
2019(12558)
2018(12522)
2017(22125)
2016(11449)
2015(12688)
2014(12216)
2013(12026)
2012(11548)
2011(10749)
2010(11095)
2009(10468)
2008(10139)
2007(9101)
2006(8284)
2005(7485)
作者
(32529)
(27364)
(27342)
(26083)
(17686)
(12963)
(12199)
(10531)
(10297)
(9753)
(9453)
(9035)
(8998)
(8872)
(8517)
(8274)
(8059)
(7855)
(7776)
(7455)
(7168)
(6594)
(6368)
(6330)
(6176)
(6147)
(5902)
(5899)
(5426)
(5367)
学科
(69273)
经济(69229)
管理(38508)
(34818)
(30977)
企业(30977)
方法(20867)
地方(18183)
数学(17468)
数学方法(17360)
中国(16613)
技术(15474)
(14455)
业经(13499)
地方经济(13131)
技术管理(11724)
(10882)
(10582)
理论(10115)
(10033)
(9408)
金融(9408)
(8984)
银行(8967)
(8783)
(8711)
环境(8330)
(8152)
产业(8115)
(8051)
机构
大学(172267)
学院(169875)
(80967)
经济(79490)
管理(65477)
研究(60875)
理学(55444)
理学院(54809)
管理学(54040)
管理学院(53698)
中国(45368)
(35297)
(34775)
科学(33499)
(29317)
财经(27442)
(26727)
中心(26488)
经济学(26342)
研究所(26248)
(24879)
经济学院(23234)
(23180)
师范(23009)
北京(22476)
(21900)
(21156)
财经大学(20258)
(20127)
业大(19612)
基金
项目(107629)
科学(86964)
研究(82627)
基金(78478)
(66901)
国家(66286)
科学基金(58116)
社会(56091)
社会科(53211)
社会科学(53198)
(42564)
基金项目(40765)
教育(38334)
(34654)
自然(34224)
自然科(33502)
自然科学(33495)
自然科学基金(32967)
编号(32039)
资助(30337)
(28420)
成果(26876)
创新(25455)
(24421)
重点(24288)
国家社会(23829)
(23755)
课题(23230)
教育部(21350)
大学(21056)
期刊
(99068)
经济(99068)
研究(58714)
中国(39123)
管理(29349)
(26367)
教育(23423)
学报(22053)
科学(21809)
(18050)
大学(17367)
经济研究(17025)
技术(17006)
(16377)
金融(16377)
学学(15699)
财经(15010)
业经(13581)
(13233)
农业(11864)
问题(11825)
技术经济(11264)
图书(9945)
科技(9584)
(9190)
(8858)
(8730)
论坛(8730)
国际(8674)
世界(8442)
共检索到274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沈军  江美霓  沈韵琦  
本文从师承这一崭新视角梳理了以Meade为起点的五代经济学家的学术贡献,廓清了开放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五代学术传承以"继承+创新"与"现实+理论+政策"为逻辑主线,新开放宏观经济学更加注重经济失衡与危机等非均衡问题。此外,第五代经济学家中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背景的学者脱颖而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学  
鉴于现代宏观经济学存在一些缺陷,本文认为需要从3个方面进行理论创新:宏观经济学的中观化和微观化;宏观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需要从均衡模式上升到轨道模式;宏观调控(政府干预)的方向应该从总量调控转为局部调控。宏观经济学从产生、发展到成熟,须经历3个阶段:宏观层面阶段、宏观层面与中观层面相结合的阶段、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相结合的阶段。当前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之中,为推进这一进程,本文做了一些尝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汤铎铎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new open economy macroeconomics,NOEM)产生于上世纪末,目前处于西方开放宏观经济研究的前沿位置。作为新新古典综合(new neoclassical synthesis,NNS)框架的成功范例,NOEM把名义刚性和不完全竞争引入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使得研究有了坚实的选择性微观基础。NOEM继承了Mundell-Fleming模型以来国际宏观经济分析的传统智慧和经验常识,关注现实经济问题,对积极的政府政策持友善态度。NOEM可以说是用当前最流行的理论框架来解决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同时,它又是这一领域已有研究传统的某种延续。本文从NOEM的理论框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常志霄  高震华  
一、宏观经济学的历史发展: 理论综合与竞争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历史起源于凯恩斯的首开总量经济分析之先河的杰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通论》出版初期,理论界并未对它取得一致意见,虽然围绕其主题产生了大量的讨论性著述。到了50年代,一致的意见开始出现,这就是“新古典综合”(The Neo-classical Synthesis)框架。在随后的二十余年的历史岁月中,新古典综合一直以主流经济学的高傲姿态支配着经济学界和主要发达国
[期刊] 改革  [作者] 袁志刚  高虹  
以经济主体的跨期最优化和市场一般均衡为基础,"微观化"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流趋势。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下实现了方法论上的统一,该方法为宏观经济变量在稳态周围的周期性波动提供了解释。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全球经济增长陷入长期停滞的风险挑战了主流宏观模型的现实解释力,宏观经济学理论范式在危机前后发生改变。转型期的中国宏观经济并不适用于DSGE的分析框架,更多地应该从制度层面和结构层面对宏观经济短期波动特征和长期增长趋势进行研究。随着经济逐步趋近一般均衡状态,中国的宏观经济研究应构建统一的框架以解释宏观经济的长期增长和周期性波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建华  
1999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芒德尔教授的贡献在于试图回答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一些问题,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如何产生影响? 这些影响与一个国家采用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有何联系? 一个国家是否需要拥有自己的货币? 受到贸易壁垒时如何开展国际贸易? 这些研究极大丰富了开放条件下稳定政策的分析,构建了一个全新的货币动态分析框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前强  
罗运贵在其新作《新宏观经济学》一书中指出,传统"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中80%以上的理论观点是错误的,并从微观经济学、货币金融学、财政学和宏观经济学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他认为,可以通过无偿发行货币搞建设以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不但是对传统宏观经济学体系的突破,而且对解决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的财政资金问题和促进宏观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彦斌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张苏教授历时七年撰写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于2014年8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我认为该书具有如下两个鲜明的特点:1.对宏观经济学经典文献的引入深刻、生动。作者在序言中提出,要坚持对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每一个理论板块都回溯到经典文献,这一点作者的确做到了。教材还对经典文献的前后文献进行了细致考察,加深了读者对理论的理解和学习的兴趣。比如,第五章引入了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魏埙  
一部创新之作———郭鸿懋教授主编的《城市宏观经济学》魏埙对我国来说,城市经济学是一门新学科。作为城市经济学一个重要分支的城市宏观经济学,更是尚处于初创阶段。郭鸿懋教授主编的《城市宏观经济学》,堪称为这个学科领域的一部创新之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治·阿克洛夫   方草  
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人们对经济学家工作的描述有一个转变。在那以前,微观经济理论通常被认为是分析以利润最大化厂商和效用最大化消费者为基础的完全竞争一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乔治A.阿克罗夫  方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吴遵杰  陈勇  
居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未能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这表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存在重大缺陷。本文旨在指出和分析缺陷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及其实际商业周期模型在研究假设、分析方法及政策推论方面有重大漏洞,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研究的所谓"科学化"追求以及意识形态偏见,由此可见,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已走入歧途,"修补"或"重建"困难重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易风  方松英  
在同凯恩斯主义的论战过程中,一个新的学派脱颖而出,它就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进入80年代以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有了新的发展。一批学者自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第二代,对卢卡斯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挑战,试图用实际因素解释经济波动根源,此外他们还对财政政策、政策的时间一致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巴罗、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和芬恩·基德兰德。目前,这批学者以其与众不同的周期理论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统计检验技术,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吴遵杰  陈勇  
居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未能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这表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存在重大缺陷。本文旨在指出和分析缺陷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及其实际商业周期模型在研究假设、分析方法及政策推论方面有重大漏洞,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研究的所谓"科学化"追求以及意识形态偏见,由此可见,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已走入歧途,"修补"或"重建"困难重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