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1)
2023(1784)
2022(1617)
2021(1638)
2020(1429)
2019(3549)
2018(3703)
2017(5546)
2016(3673)
2015(4404)
2014(4484)
2013(3997)
2012(3645)
2011(3474)
2010(3419)
2009(3117)
2008(3040)
2007(2741)
2006(2470)
2005(2078)
作者
(9281)
(7848)
(7740)
(7425)
(4852)
(3895)
(3702)
(3248)
(3005)
(2842)
(2699)
(2685)
(2569)
(2482)
(2440)
(2315)
(2300)
(2290)
(2265)
(2222)
(2131)
(1943)
(1874)
(1855)
(1772)
(1755)
(1753)
(1753)
(1717)
(1665)
学科
(11538)
经济(11531)
管理(7673)
(5738)
方法(5493)
教育(5367)
数学(5033)
(5006)
企业(5006)
数学方法(4938)
中国(4490)
教学(3360)
地方(3104)
理论(3093)
政治(2250)
思想(2219)
德育(2183)
思想政治(2183)
政治教育(2183)
治教(2183)
(2163)
(2145)
研究(2106)
(2010)
(1981)
业经(1938)
学校(1921)
环境(1899)
工作(1812)
技术(1743)
机构
大学(49110)
学院(42741)
研究(16191)
管理(15913)
(14445)
经济(13993)
理学(13437)
理学院(13233)
管理学(12836)
管理学院(12766)
(10978)
科学(10223)
中国(10108)
(8716)
师范(8667)
教育(8061)
(7790)
北京(7202)
研究所(7149)
(7137)
师范大学(7053)
中心(6912)
业大(6836)
(6532)
(6461)
(6039)
(5500)
技术(5035)
农业(5016)
科技(4871)
基金
项目(29581)
研究(23753)
科学(22811)
基金(18701)
(15594)
国家(15435)
社会(13487)
(13112)
科学基金(12988)
教育(12950)
社会科(12673)
社会科学(12665)
(11112)
编号(10467)
成果(9805)
基金项目(9642)
课题(8603)
大学(7991)
资助(7882)
自然(7736)
自然科(7540)
自然科学(7536)
自然科学基金(7347)
重点(6991)
(6947)
(6583)
项目编号(6467)
规划(6338)
(6289)
(6276)
期刊
教育(17220)
研究(16932)
(15216)
经济(15216)
中国(14265)
学报(6902)
大学(6547)
科学(5545)
管理(5359)
(5284)
(4924)
图书(4830)
技术(4730)
学学(4410)
高等(4204)
农业(4086)
高等教育(3553)
书馆(3383)
图书馆(3383)
(3084)
职业(2982)
统计(2912)
(2891)
科技(2850)
资源(2683)
决策(2593)
技术经济(2452)
情报(2405)
成人(2351)
成人教育(2351)
共检索到72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吴遵民  
开放大学作为新型高等教育形态之一,对我国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和实现学习型大国的宏伟目标举足轻重。在国内开放大学迈过第一个十年之际,如何评价开放大学挂牌以来的发展成果,对其当前定位与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笔者认为以下开放大学评价五问值得考量:一是什么样的评价才是对开放大学最好的评价,二是什么样的评价应该成为开放大学最看重的评价,三是什么样的评价最能体现开放大学的作用与地位,四是什么样的评价最能推动开放大学的高质量发展,五是什么样的评价最能展现开放大学的精神品质与社会价值。以评价促发展并理顺开放大学面临的核心问题与时代任务,对凝聚开放大学力量,实现开放大学的体系化、特色化发展具有事半功倍的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晨  
2010年7月23日,我国第一所开放大学在上海揭牌成立据了解,除上海外,北京、江苏等省市也已向教育部申请举办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也提出组建国家开放大学的构想事实上,教育部高教司于今年4月召开"开放大学总体架构专家研讨会",相关研究工作并随即启动,一股开放大学"申办热"正在悄然兴起。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富  魏志慧  李学书  
2017年10月10日,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等5+1所开放大学领导齐聚上海,围绕"开放大学建设进展与成效"展开研讨。会议认为,五年来,5+1所开放大学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各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包括确立了新型大学的主体地位,形成了多层次、多中心的办学模式;推进技术在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中的融合应用、推进科研发展、加强质量保障、建设与完善学分银行的学分认证和转换体制、改革和探索新的治理体制机制等。会议同时指出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新型大学定位没有完全得到落实、缺乏配套政策支持、国家开放大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许晓斌  
从开放大学的社会功能定位出发,探讨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合理使用边界的合法界定,通过远程教育的重要手段远程访问技术向开放学员读者提供数字图书馆资源服务实践,实现资源提供方、图书馆、读者的利益平衡。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志坚  
本文主要从历史的角度,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中国开放大学即中国广播电视大学4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一次粗线条的探究。通过对纷繁的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梳理和廓清,划分出四个发展阶段,分析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做出整体性的历史评价。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贾炜  
推进开放大学评价研究是优化我国开放大学整体性塑造、有效支撑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开放大学的办学特色要求其评价要创新模式和方法,秉持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支撑服务国家和城市战略、构建“开放、灵活、包容、高质量”的开放教育办学体系的价值导向。鉴于各地开放大学的体系架构和功能有所差异,本文立足上海开放大学的建设实践,以平台型大学的功能形态为切入点,探讨开放大学的评价对象和内涵,初步形成以五大平台为基本框架的评价维度和观测指标,以期为构建开放大学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为中国特色开放大学的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婕  卢旗英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国家开放大学的相关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为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社会各界逐渐加强了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评价体系的建设,致力于评价体系研究,从而为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良好的条件,并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从学习中心评价理论和学习中心评价发展趋势这两个方面对学习中心评价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评价的评价体系片面化、评价标准单一化、评价方式僵化和评价方法固化的现状,最后提出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锦培  
英国高等教育有着比较完善的评估体系,评估机构众多,评估方式各异。既有政府主导评估的机构开展的学术标准和教育质量的检查,也有政府委托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的学生满意度调查,更有民间团体行使评估监督权力制作发布的大学综合质量或学科排行榜等。作为高等教育的一分子,英国开放大学也接受这些评估机构的监督、检查和评估。由于英国开放大学自身的努力,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因而赢得各评估机构较好的评价。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及对英国开放大学的评价结果,对国内高等教育评估机制的建立和开放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银付  
现代远程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我国远程开放教育当前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的本质,就是要从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向内涵式的发展模式转变,这对于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以高质量的资源建设支撑高质量的开放大学,基本思路是坚持体制和机制创新,整合、改造、开发、开放多来源、多层次、多类型的资源,真正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明祥  王艳梅  
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看,开放大学走应用发展道路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开放大学在实际的转型升级进程中,以"传统普通高校"为"师",走学术发展道路。为此,本研究选取开放大学(1+5所)、广播电视大学(7所)共13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师资管理、高层次人才引进、双师型教师等数据进行全面剖析,对其"走传统普通高校的套路"现状进行刻画,并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度探索其走应用发展道路的缘由,以此为电大转型、开放大学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武喜春  
开放大学建设,面临的问题很多,涉及的范围也很广,但首要的是如何定位开放大学的功能。回顾分析英国开放大学和我国广播电视大学诞生的历史背景和他们分别承担的历史任务,可以帮助我们探讨今天所要建设的开放大学的功能。开放大学的功能应当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当服务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开展学历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钧  
开放大学是上个世纪70年代高等教育的一项创新,被视为20世纪后半期教育界的最大突破。与传统大学最大的不同是:开放大学没有入学门槛,宽进严出,并在学习时间、地点和方法上给学习者提供极大的便利。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开放大学,但探讨和分析开放大学的内涵及模式却很有必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江  
无论从应然还是从实然的角度看,开放大学既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又具有产业和市场属性,存在市场失灵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开放大学进行规制,以确保公共产品的有效供应,同时避免市场失灵。对开放大学实施规制,包括:进入规制,如建立开放大学的基本条件和设置标准、开放大学的注册进入制度、信息传输体系业务进入制度、学习中心设置标准和注册进入制度、不同办学体系间转换成本的规制制度;质量规制,如全国统一的开放教育质量保证框架、开放大学的教师任职资格制度、开放大学的审计制度;信息规制;联网规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胡吉成  
互动资源是教育者之间、学习者之间、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资源通过教育平台进行的相互交流展示与彼此分享。创设互动资源,改变当前资源信息单向传输的状况,激发大众参与网络学习的热情,是社会及其成员对开放大学学习资源的必然要求。要创设互动资源,从教师层面来说,有两个突出的要求:一是资源必须丰富多样,便于学生自由选择;二是资源必须灵活多变,便于学生重构。为此,教师可采用如下一些策略:强化设计,运用论坛引导;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创设多层资源;创新理念,打造个性空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开放大学的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是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发达存在的,是一种教育类型的升级。它面向的教育对象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对象,是那些具有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成人学习者,同样在办学中也不能一味效仿普通高校的做法,应当坚持开放教育的理念,依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制订符合成人学习需求的人才培养标准,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只有这样,开放大学才能体现出自身价值,发挥自身在构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