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0)
- 2023(8910)
- 2022(7704)
- 2021(7413)
- 2020(6151)
- 2019(14262)
- 2018(14263)
- 2017(25905)
- 2016(13844)
- 2015(15787)
- 2014(15438)
- 2013(14269)
- 2012(12648)
- 2011(11047)
- 2010(10590)
- 2009(9229)
- 2008(8481)
- 2007(6777)
- 2006(5418)
- 2005(4390)
- 学科
- 济(50450)
- 经济(50406)
- 管理(40743)
- 业(35018)
- 企(29961)
- 企业(29961)
- 方法(27421)
- 数学(24696)
- 数学方法(24289)
- 中国(13440)
- 财(13335)
- 环境(12289)
- 农(11805)
- 业经(10399)
- 理论(9823)
- 地方(9260)
- 划(9259)
- 务(9155)
- 财务(9118)
- 财务管理(9100)
- 企业财务(8678)
- 贸(8624)
- 贸易(8620)
- 技术(8475)
- 易(8396)
- 学(8346)
- 和(8249)
- 教育(8243)
- 教学(8148)
- 农业(7801)
- 机构
- 大学(182287)
- 学院(176193)
- 管理(73057)
- 济(70605)
- 经济(69252)
- 理学(64894)
- 理学院(64236)
- 管理学(62955)
- 管理学院(62620)
- 研究(52146)
- 中国(36865)
- 京(36174)
- 财(30783)
- 科学(30099)
- 中心(26029)
- 财经(25981)
- 范(25388)
- 师范(25152)
- 业大(24601)
- 经(23984)
- 江(23873)
- 经济学(22058)
- 所(22022)
- 北京(21688)
- 农(21633)
- 师范大学(20628)
- 研究所(20420)
- 经济学院(20117)
- 院(20099)
- 财经大学(19855)
- 基金
- 项目(131984)
- 科学(106400)
- 研究(99592)
- 基金(97509)
- 家(83413)
- 国家(82734)
- 科学基金(73585)
- 社会(64525)
- 社会科(61256)
- 社会科学(61240)
- 基金项目(52160)
- 省(51276)
- 教育(48898)
- 自然(47255)
- 自然科(46217)
- 自然科学(46206)
- 自然科学基金(45362)
- 划(43668)
- 编号(40200)
- 资助(38692)
- 成果(31467)
- 部(30359)
- 重点(29691)
- 创(28855)
- 大学(28244)
- 发(27643)
- 课题(27429)
- 国家社会(27176)
- 教育部(27105)
- 创新(26701)
共检索到241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永权 刘海德
随着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教学理念、教学空间、教学手段发生着重大变化,开放大学现有的学习中心主要作为面授场所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网络教育发展的要求。根据成人在职学习者的特点、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结合云教室、智慧空间、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开放大学未来学习中心的功能将会得到极大拓展,本文基于澳大利亚"下一代学习空间"的PST框架,并参考我们对欧美等国著名开放大学学习中心的实地考察成果,对开放大学未来学习中心从智慧学习环境的角度进行设计,提出了新型的开放大学学习中心的架构,并从实然状态到应然状态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阳亚平 丁革民 陈展虹
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学习已成为成人学习的主流模式,传统远程学习环境已不再适应和满足新时代成人学习者的需求。文章在梳理了学习空间发展和PSST框架理论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构建了PSST框架下智慧学习空间设计模型,提出空间设计应遵循支持形式多元的教育、构建结构灵活的空间、统筹协调社会性因素、实现技术的融会贯通四项基本原则,并以福建开放大学"5G室联网实验室"为例对该模型加以验证与剖析,为智慧学习空间设计提供了范例。针对案例实践效果,文章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视频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教师、学生、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析,发现师生整体满意度较高,对学习氛围、课堂互动、教学结构产生了积极影响,有效支持了线上线下混合学习,但其应用绩效也受到教师信息素养和教学投入等因素的制约。最后,通过研究总结了5G室联网实验室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对学习空间的后续改善与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学习环境设计"属于"设计科学"的范畴,拥有设计实验研究的基本特征。"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视点是学习者中心、知识中心、评价中心和共同体中心。"学习环境设计"意味着一系列颠覆"应试教育"的观念与体制的行动课题——颠覆知识掌握的价值,颠覆学科教育的目标序列,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最终使得中小学的课堂从"教"堂转型为"学"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晓雪 柳士彬
爆火的ChatGPT、文心一言等类产品的广泛使用展现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强大的发展潜力,如何利用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赋能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以适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等,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传统职业教育教师学习空间中存在知识与技能割裂、身体与心理隔离、已有经验与所学内容脱嵌、学习时间与空间壁垒等问题,而具备数智增效、虚实交互、开放包容、多元协同等特质的职业教育教师智慧学习空间,能有效消解上述难题。为此,应通过打造智慧学习空间建设共同体、制定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整合各类教育平台优质学习资源、开发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积累认证等措施,建设具备物理空间—虚拟空间—云端分析系统三个框架的AIGC时代的职业教育教师智慧学习空间。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赵苗苗 陈琳
智慧教育发展方兴未艾,智慧学习服务应运而生。本研究对智慧学习服务的内涵、特征以及体系框架进行理论探讨:提出了智慧学习服务的内涵,并与数字化学习服务进行比对;探讨了智慧学习服务的特征,包括人性化交互、能力导向的评价、一站式系统化体验的教育层面特征和智能感知、个性预知、流动调整、虚实交融的技术层面特征;构建了智慧学习服务的体系框架,该体系框架包括一个依托、两种终端、三个智库、四类服务和五种身份。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洪玲
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技术创新师范生培养模式,适应新时代教师教育振兴计划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要求,已成为推动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关键。当前大量师范院校仍主要以“微格教室”作为教师教育实验课程场所,存在设备陈旧、反馈滞后等问题。为突破这一局限,本研究提出“教师教育智慧学习空间”概念及其数智高效、虚实共生、开放融合、协同创新等特征;基于教师教育理论与系统设计理论阐述了教师教育智慧学习空间的设计原则,从物理空间—虚拟空间—云端分析三个向度建构了教师教育智慧学习空间框架。本研究立足教师教育的育人立场,围绕师范生主体、教学反思、课程推衍、循证探究等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为加快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及创新性发展提供思路。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郁晓华 江绍祥
在各类在线学习平台或社会性学习工具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个体学习活动被有效组织和连接起来,共同创造出一种名为集体智慧的新知识。集体智慧由个体行为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汇聚而成,体现为一种共同的认知或行为的状态或趋势,并在社会情境下整体输出,发挥成效。这种知识被证实在解决复杂问题上要优于专家智慧。为了探讨如何利用学习分析技术促进集体智慧的获取与应用,进而有效支持在线教与学的教学决策,本研究在梳理现有学习分析模型操作要素的基础上,从目标确定、数据收集、分析过程和结果应用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框架。集体智慧的学习分析目标可以依据教师和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加以确立,数据分析可分为社会网络分析、话语分析、内容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晨
开放大学体系架构是我国开放大学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建构中国特色开放大学模式的重要课题。我国开放大学既是一个彼此密切关联、有着共性目标和建设要求,又相对独立运行、有着各自试点探索侧重点的整体。架构开放大学体系,必须遵循国家"办好开放大学"的战略意图,注重发挥国家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充分体现互相尊重、优势互补、有序竞争的原则。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峰 张雪蕾 李娟
未来学习中心建设是要求图书馆要高度关注高等教育的新发展和新需求,服务新时代的教学育人。本文指出了未来学习中心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应用场景,并以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探索为例,通过重塑空间、资源、学习三大服务场景来支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未来已来,图书馆在向智慧图书馆转型升级时,要基于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理念,主动出击、积极研究,融入未来学习中心建设大环境,探索出智慧图书馆如何服务未来学习中心之路。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德建 唐斯斯 庄榕霞 焦艳丽 谢春荣 黄荣怀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涌现和深化应用,为学习型社会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开展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指数研究与测评,有利于了解我国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建设现状,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推动城市创新持续发展。本研究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市民宜居体验"和"城市创新活力"双核心框架基础上,从城市创新发展环境、场域智慧学习环境和市民智慧学习体验三个维度,建构了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指数测评模型(iCSLE3-5-3),并综合考虑区域分布、经济水平、城市人口及数据可得性等因素,选择68个城市开展智慧学习环境系统...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高媛 黄真真 李冀红 黄荣怀
如何合理使用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加工和学习效果,已成为智慧学习环境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认知负荷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智慧学习环境与学习者认知负荷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梳理和解析,总结了智慧学习环境中影响认知负荷的四个要素——知识、技术、策略和学习者。围绕这些要素,本研究结合大量相关实证研究成果,针对智慧学习环境中可能遇到的信息加工和知识建构、媒体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教学策略的设计与选择以及学习者特征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解读。任何教学材料和教学策略都需要适应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规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胜 苏琴
高等学校要实现智慧教育,离不开云会计服务。通过构建高校大数据中心的层次模型,分析高校会计信息系统架构的发展历史与高校云会计服务架构,以及基于大数据中心的高校云会计服务架构特点。基于此,提出智慧教育背景下基于大数据中心的高校云会计服务架构。
关键词:
高校 智慧教育 大数据中心 云会计服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胜 苏琴
高等学校要实现智慧教育,离不开云会计服务。通过构建高校大数据中心的层次模型,分析高校会计信息系统架构的发展历史与高校云会计服务架构,以及基于大数据中心的高校云会计服务架构特点。基于此,提出智慧教育背景下基于大数据中心的高校云会计服务架构。
关键词:
高校 智慧教育 大数据中心 云会计服务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黄荣怀 杨俊锋 胡永斌
学习环境的构建是实现学与教方式变革的基础。本文首先从社会信息化对学习环境变革的诉求出发,提出了智慧学习环境的概念,并指出智慧学习环境是数字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其目的是促进学习者轻松的、投入的和有效的学习;然后,分析了普通学习环境与智慧学习环境在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学习社群、教学社群、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等六个方面的明显差异,提出了智慧学习环境的系统模型和TRACE3功能模型;其次,从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三个方面综述了当今技术发展对智慧学习环境建设的支持;最后,描述了五种典型智慧学习环境应具备的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