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16)
2023(3683)
2022(2954)
2021(2895)
2020(2509)
2019(5586)
2018(5814)
2017(8851)
2016(5535)
2015(6634)
2014(6773)
2013(6230)
2012(5921)
2011(5542)
2010(5960)
2009(5628)
2008(5780)
2007(5503)
2006(5139)
2005(4594)
作者
(14789)
(12282)
(12270)
(11909)
(7858)
(5869)
(5715)
(4886)
(4666)
(4658)
(4328)
(4238)
(4117)
(4003)
(3901)
(3842)
(3818)
(3620)
(3611)
(3567)
(3530)
(3077)
(3065)
(3024)
(2997)
(2899)
(2861)
(2797)
(2642)
(2506)
学科
(17745)
经济(17720)
管理(12475)
教育(8925)
中国(8874)
(8222)
(7803)
(6412)
企业(6412)
(5829)
地方(5807)
理论(5781)
教学(5245)
(4591)
业经(4247)
(3850)
(3788)
银行(3781)
(3668)
政治(3647)
农业(3644)
思想(3599)
(3461)
方法(3442)
学校(3389)
工作(3375)
图书(3280)
(3276)
金融(3276)
经济学(3213)
机构
大学(76116)
学院(69312)
研究(26707)
(23171)
经济(22340)
管理(21350)
中国(19835)
(17583)
理学(16240)
理学院(15967)
管理学(15498)
科学(15434)
管理学院(15346)
(14624)
(14328)
师范(14212)
教育(13208)
(13065)
中心(13031)
(12762)
北京(11710)
(11401)
师范大学(11308)
研究所(11149)
(10606)
(9922)
(9769)
技术(9185)
财经(9014)
业大(8680)
基金
项目(38392)
研究(33879)
科学(28837)
基金(23498)
(19222)
社会(18967)
国家(18944)
教育(18676)
社会科(17543)
社会科学(17540)
成果(16678)
(16283)
编号(15990)
科学基金(15390)
(13726)
课题(12989)
(11512)
基金项目(11227)
大学(10289)
项目编号(9817)
资助(9687)
重点(9153)
研究成果(9140)
规划(9044)
(8937)
(8846)
(8540)
(8251)
(8014)
(7908)
期刊
(34122)
经济(34122)
研究(30035)
教育(27792)
中国(26095)
图书(11719)
学报(11419)
(10810)
(10560)
大学(9899)
书馆(9240)
图书馆(9240)
管理(9057)
(8436)
金融(8436)
科学(8204)
技术(7344)
农业(6933)
学学(6901)
职业(6377)
高等(5931)
财经(5046)
(5035)
论坛(5035)
高等教育(4988)
业经(4926)
经济研究(4522)
(4480)
问题(4167)
情报(3922)
共检索到136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彭坤明  
开放大学的建设必须基于社会发展的学习化进程,需要突破传统思维;基于学习形态的变化找准现实依据;基于学有所教的目标确立价值取向;基于开放模式构建的要求把握战略重点;基于实践成果的总结选择现实起点;基于探索性特征进行大胆试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史国栋  
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文学批评家、文化理论家特瑞·伊格尔顿在《文化的观念》一书中详细地从词源学角度对文化进行分析阐释,并深刻地指出:"如果说‘culture’这个词追溯了一种重要的历史变迁,那么它也编码了许多关键性的哲学问题。在这个单一的术语之中,关于自由与决定论、主体性与持久性、变化性与同一性、已知事物和创造物的问题得到了模糊的凸现。"对于文化的哲学思考也提示了大学文化建设研究的新思路,即以哲学的视角进一步总结大学文化建设并探求大学文化建设的未来。而从现实角度来看,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学文化及其建设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献君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要运用哲学思维,从关系模式中科学把握。大学是学术组织,大学制度建设既要遵循制度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要在规范与自由的相互冲突、相互依存中寻求平衡。现代大学制度在大学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在其建设中,如何处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成为核心问题。由于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两者的性质不同,运用规则不同,权力主体多元、交叉以及校长角色的错位,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去行政化"成为必然选择。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既要重视制度目标,更要重视制度过程,从解决学校在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整体推进。要处理好大学制度和大学文化的关系,在制度建设中,加强文化建设。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道君  
本文从哲学课件的制作环节入手,针对哲学课程的特点,具体分析了哲学课件制作应注意的问题,并对远程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体制问题提出了质疑,发表了看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守宏  
本文通过对开放大学办学需求及学生特点的分析,结合数字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及信息技术发展对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功能和服务的影响,探讨了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应具有的功能结构、服务模式和技术架构。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余善云  
本文从政府层面、学术领域等不同角度出发,描述和分析了出现在我国的开放大学建设热现象。在深入剖析开放大学建设中出现的"架子"与"帽子"、"出路"与"活路"、"换牌"与"铸牌"等焦点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在开放和包容中凝聚共识、破解焦点问题的方式与途径。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戴维·阿斯平  朱迪思·查普曼  杜永新  
一、引言当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太过关注经济、人员配置、课程传递与评估等现实问题,以至于无暇顾及其它。因此,更深层次的问题被搁置一旁便不足为奇,这类深层问题要么等待千载难逢的审慎思考机会的出现,要么被委托给有时间处理此类问题的"专家"或"学者",以便撇开那些"现实"问题。教育哲学问题尤其如此。在本文中,我们希望阐明的是,哲学问题是终身教育理念的一部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建绍  
在讨论哲学与会计这个话题时,可能会让我们这些经常和数字、账目、凭证打交道的会计人员感到困惑。在我们看来,哲学家是一个人坐在书院里,或者在远离尘世的某个优雅之地,桌上放着一杯香茗,眼睛注视着深邃的星空,思考着人生、宇宙、起源和未来等形而上的重大问题。而会计人员则是忙忙碌碌地制作凭证和分录,认真细致地计算数字,工作要求特别仔细。这两种人之间的差异如此巨大,他们能有什么联系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学书  
人类在长期与自然的斗争中滋生起来的对自然的征服感和优越感以及在私有制条件下滋生起来的自我中心主义和实用利己主义 ,是产生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生态问题启示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实践活动的正负效应 ,应当不断完善和发展人自身的本质力量 ,应当建立起一种双向的、新型的主客体实践关系 ,才能最终避免生态问题的产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宝洪  
公益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随着开放大学功能定位从电大时期以学历继续教育为主,向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三元并重的战略升级,社会服务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大学属性中的公益性特征愈加凸显出来,成为政府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建设和办好开放大学需要政府从开放大学性质、功能和作用定位,正确认识其公益性属性,将其总体纳入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类别,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政策和财政支持,必须依靠政府责任的有效履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国瑞  
开放复杂巨系统研究的哲学思考北京大学哲学系冯国瑞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及其合作者们于本世纪80年代以来提出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现仅就个人管见所及,从哲学角度谈点学习的体会。一、人类智慧的新成果科学史和认识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友红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等背景的作用下,我国教育理论界对加强和普及大学人文教育、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通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和探索。但是,对当前我国大学人文教育存在的误区鲜有论及,甚至缺乏明确的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雅维  吕健  
纵观大学生活,爱情始终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而哲学视角下的大学校园爱情,呈现出的不仅仅是多元的立体图像,更多的是反思和警醒。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青  丁东澜  
在走过百年办学历程,启动新一轮发展之际,杭州师范大学在确立创一流奋斗目标的同时,提出要"创建最关爱学生的大学"(以下简称"创建")。"创建"既是对百年优良办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学校新一轮发展的题中之义;它反映了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润洲  
教育哲学即哲学地思考教育问题,它至少有三种存在形态:一是基于哲学话语的教育哲学;二是基于哲学框架的教育哲学;三是基于哲学思维的教育哲学。其中,基于哲学思维的教育哲学既是一种"溯本式沉思"、"逻辑先在式批判"与"本质直观式反思"的教育哲学,也是一种"命题式创新"的个体教育哲学。判断一种教育话语是否是教育哲学,可以从"问题、论证和结论"三个维度来鉴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