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47)
- 2023(6905)
- 2022(5830)
- 2021(5565)
- 2020(4634)
- 2019(10682)
- 2018(10898)
- 2017(19363)
- 2016(11042)
- 2015(13069)
- 2014(12956)
- 2013(12084)
- 2012(11038)
- 2011(10115)
- 2010(10070)
- 2009(9458)
- 2008(9469)
- 2007(8276)
- 2006(7389)
- 2005(6857)
- 学科
- 济(36711)
- 经济(36639)
- 管理(34870)
- 业(29200)
- 企(24949)
- 企业(24949)
- 制(12975)
- 财(12616)
- 方法(12059)
- 中国(11666)
- 农(10932)
- 数学(9948)
- 数学方法(9840)
- 业经(9739)
- 地方(9537)
- 体(9181)
- 理论(8742)
- 教育(8017)
- 体制(7676)
- 务(7562)
- 财务(7543)
- 财务管理(7523)
- 教学(7204)
- 银(7079)
- 银行(7074)
- 农业(7054)
- 企业财务(7047)
- 融(6891)
- 金融(6888)
- 环境(6734)
- 机构
- 大学(151668)
- 学院(147891)
- 济(57019)
- 经济(55500)
- 管理(54481)
- 研究(49280)
- 理学(46207)
- 理学院(45587)
- 管理学(44835)
- 管理学院(44513)
- 中国(36607)
- 京(32721)
- 财(30083)
- 科学(27822)
- 江(24251)
- 所(23062)
- 中心(22931)
- 财经(22862)
- 范(22232)
- 师范(22083)
- 经(20502)
- 北京(20428)
- 研究所(20407)
- 农(19882)
- 州(19474)
- 业大(19248)
- 院(18529)
- 师范大学(17834)
- 经济学(17340)
- 财经大学(16724)
- 基金
- 项目(96562)
- 研究(77370)
- 科学(76741)
- 基金(67799)
- 家(56814)
- 国家(56260)
- 科学基金(49139)
- 社会(48136)
- 社会科(45394)
- 社会科学(45385)
- 省(39523)
- 教育(37820)
- 基金项目(36336)
- 编号(32953)
- 划(32649)
- 自然(29830)
- 自然科(29073)
- 自然科学(29068)
- 成果(28969)
- 自然科学基金(28530)
- 资助(26337)
- 制(24300)
- 课题(24279)
- 部(22023)
- 重点(21932)
- 创(21245)
- 大学(20764)
- 发(20589)
- 年(20389)
- 性(20147)
共检索到236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丹仪
当前,开放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成为我国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创新举措,而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是开放大学实现其办学使命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作为国内六所开放大学之一,广东开放大学人才成长立交桥的设计规划、架构系统以及运行机制既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国内代表性意义,值得深入探索和实践。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汤书波 陈梅艳 张宁 周紫艳 李志平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教育"体系"和"门户"的隔阂造成教育领域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的不和谐局面,筑起教育沟通和互认的藩篱。开放教育承担终身教育和全民学习的使命,教育立交桥是完成该使命的必由之路,而学习成果互认是架构教育立交桥的关键环节。本文论证了开放教育解决教育沟通和互认问题的可行性,整理和分析了我国当前开放教育立交桥的典型实践案例,总结出当前开放教育立交桥纵向衔接的成功经验和横向沟通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学分银行的开放教育立交桥架构模式,以期实现教育成果无障碍互认,教育体系和教育形式无缝衔接的教育理想。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龚祥国 郑健民 刘冬旭
远程实践教学是一种通过远程开放实验组织实施的实践教学。开放大学应该根据自身实际以及实践教学的特点,依托信息技术优势,建立从国家开放大学到地方各级开放大学的远程实践教学系统,构建远程实践教学系统的运行机制,并通过远程实践教学为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与教学、教学支持服务、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龚祥国、郑健民、刘冬旭在《中国远程教育》2014年第4期中撰文,阐明了我国开放大学远程实践教学的组织架构、平台架构和运行机制,并指出远程实践教学可为开放大学的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作者认为,就组织架构而言,开放大学应搭建从国家开放大学到地方开放大学的远程实践教学体系。国家开放大学设立远程实验中心,省级开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金泽龙
中高职科学合理的衔接有利于提高中职教学质量,同时为高职提供优质生源。文章结合广东省"三二分段"试点工作中架设完善的中高职衔接"立交桥"这一举措,探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专业教学开展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可行性,验证"学徒"人才培养所需教学方式、师资、内容、环境的实践功效,将师傅"传帮带"寓于教学工作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失为现代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立交桥 专业学习 现代学徒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建立中高职有机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沟通、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统筹发展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但是,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构建尚处于起步阶段,困难重重。文章在分析导致困难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建设人才成长"立交桥"困难的原因1.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不紧密。目前,我国同类专业的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之间没有依存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晨
开放大学体系架构是我国开放大学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建构中国特色开放大学模式的重要课题。我国开放大学既是一个彼此密切关联、有着共性目标和建设要求,又相对独立运行、有着各自试点探索侧重点的整体。架构开放大学体系,必须遵循国家"办好开放大学"的战略意图,注重发挥国家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充分体现互相尊重、优势互补、有序竞争的原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钱素平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内外实践出发,阐述了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必要性,并对我国以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依托,协调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互通,构建应用型人才成长立交桥提出初步策略。
关键词:
协同发展 应用型人才 立交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桂荣 许佳佳
人才成长"立交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工程。本文基于政策文本和田野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并就政策预期、政策执行、政策优化进行讨论。一、从规模建设走向体系建设: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政策预期在国家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时代大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被置于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张。但是,与此同时,职业教育内部的纵向衔接以及与普通教育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健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升学渠道多样化导致高职院校的生源差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差异,给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及培养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改变大一统的教育体制,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为高职学生搭建成才立交桥,打造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多元化 生源结构 人才成长 立交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邹倩瑜 郑宏松 胡意
为促进提高科技政务数据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在梳理科技政务数据概念、种类、特征等要素的基础上,根据科技政务数据治理新需求,以广东为例,研究科技政务数据治理模式。将科技政务数据划分为科技管理数据、科学数据、科技互动数据和分散性科技公共数据4类,针对广东省科技政务数据资源分散、碎片化,资源协调推进机制尚未理顺,资源供需脱节、质量不高等问题,借鉴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数据中台管理机制,提出基于中台架构的"1+2+3+N"科技政务数据治理模式,从数据编目、数据汇聚、数据管理、数据共享与开放、数据应用等方面明确基于中台架构的科技政务数据治理的实施路径,并提出组建科技政务数据治理机构、建立统一科技政务数据平台和打造首席数据官等对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忠培
为解决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管理体制、教育类型层次等不互通问题,在产业园区整合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本科院校继续教育、政府和企业资源建设多功能实训中心,以此为平台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提出了构建的意义、指导思想、原则、框架、路径与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红 吕红
重庆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的设计,从构建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的视角,纵向上实现两个方面的贯通,即学历教育的纵向贯通和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体系的纵向贯通;横向上,实现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与鉴定体系的横向融通,以及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并从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创新学籍管理机制、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完善质量评价机制等方面加强了构建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必要保障。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体系 技能人才 “立交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柳士彬
构建继续教育"立交桥",是我国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必然选择和当务之急。继续教育"立交桥"的主体框架由本质内涵、组织形式、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成果等四个不同维度共同构成。鉴于此,要构建继续教育"立交桥",必须建立资历架构体系,实施教育回流制度,实现不同本质内涵的继续教育之间的有效沟通;构筑翻转课堂组织,建设虚拟学习社区,实现不同组织形式的继续教育之间的一体化衔接;采取混合式学习方式,开展跨界学习活动,实现不同学习方式的继续教育之间的真正融合;建立过往资历认证机制,实行个人学习积分卡制度,实现不同学习成果的继续教育之间的相互认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作章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经过30多年的建设,形成了一个大学教育与高职教育多维交叉的"立交桥"式的互动机制,不但体系成熟,而且在学分转化、学生流动、课程衔接和政策制定等方面颇具特色。借鉴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我国在构建大学教育与高职教育"立交桥"的过程中,应建立全国统一的立体交叉的教育与培训体系,建立大学与高职院校学分互认和课程互选制度,并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