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2)
2023(7118)
2022(5809)
2021(5213)
2020(4507)
2019(10495)
2018(10700)
2017(20183)
2016(10662)
2015(12253)
2014(12384)
2013(12215)
2012(11288)
2011(10500)
2010(11015)
2009(10359)
2008(9995)
2007(8692)
2006(7971)
2005(7249)
作者
(31729)
(26713)
(26642)
(25402)
(17237)
(12605)
(12018)
(10282)
(10107)
(9475)
(9317)
(8871)
(8779)
(8695)
(8283)
(8180)
(7951)
(7703)
(7647)
(7279)
(6874)
(6559)
(6432)
(6207)
(6044)
(6004)
(5837)
(5554)
(5507)
(5129)
学科
(72393)
经济(72350)
管理(28895)
方法(26939)
数学(24502)
(24488)
数学方法(23983)
(20340)
企业(20340)
地方(17482)
中国(13909)
地方经济(12725)
(12191)
业经(11798)
(10906)
理论(9241)
(8733)
(8146)
贸易(8139)
(8094)
金融(8093)
(8081)
环境(8050)
(7976)
(7785)
经济学(7626)
农业(7421)
(7016)
银行(7011)
(6938)
机构
学院(163942)
大学(163821)
(78422)
经济(77023)
管理(61624)
研究(57659)
理学(53037)
理学院(52457)
管理学(51224)
管理学院(50928)
中国(42312)
(33841)
科学(33116)
(31917)
(29083)
研究所(26331)
财经(25669)
经济学(25596)
中心(25191)
(24215)
(23146)
经济学院(22619)
(22305)
北京(21801)
业大(21547)
(20712)
师范(20509)
(20261)
(19184)
财经大学(18891)
基金
项目(104967)
科学(82753)
研究(76459)
基金(75818)
(65772)
国家(65301)
科学基金(56013)
社会(49696)
社会科(47227)
社会科学(47212)
(41247)
基金项目(38568)
教育(35991)
自然(35215)
自然科(34467)
自然科学(34463)
(34224)
自然科学基金(33795)
资助(33113)
编号(30247)
成果(24560)
重点(23977)
(23878)
(22994)
课题(21761)
(21598)
国家社会(20830)
创新(20252)
教育部(20106)
大学(19902)
期刊
(91071)
经济(91071)
研究(51445)
中国(30788)
管理(25334)
(23484)
学报(22057)
科学(21247)
(20099)
技术(17532)
大学(17384)
教育(17288)
学学(16474)
经济研究(16350)
(13982)
金融(13982)
农业(13803)
财经(13532)
统计(12295)
业经(12206)
(11805)
问题(11336)
(10749)
技术经济(10675)
决策(9879)
世界(8419)
(8393)
商业(7974)
国际(7666)
(7454)
共检索到249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显光  
传统的“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讨论由来已久。近年来,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苏州选择了“引进来”的模式,温州选择了“走出去”的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新发展。本文比较了开放型经济两种模式的特点、成因和利弊,并对两种模式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津夫  沈家文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苏南地区经济增长依然强劲。本文通过以常州市武进区为对象进行研究,发现以外资带动内资、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大力鼓励创业和发展民营企业、优化引资结构、内联外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努力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为典型特征的新苏南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钟山  
各国开放型经济模式的发展,通过国际市场而联成一气,大为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使各国的意识形态、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开放型经济模式的外部经济效应趋向突出,其中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已成为开放型经济模式发展中的重要规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欧阳有旺  刘佳琼  叶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汪素芹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对外开放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在我国经济最活跃的东部沿海地区,先后出现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浦东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形成了“新苏南模式”、浙江模式和上海模式。本文对江浙沪三地开放模式进行比较,认为江苏在“引进来”方面有优势,浙江在“走出去”方面有特色,而上海则在中心城市的国际化发展领先全国;同时,三种模式也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应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打造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未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冯苏宝  贾怡君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形成了冲击,以外向型经济为基本特征的部分沿海地区,特别是我国首批创办的经济特区更是受到深度影响。随着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发展环境将发生更深刻的变化,经济特区应该抓住时机,由外向型经济模式向开放型经济模式转型,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为导向,与国际经贸规则全面接轨,在制度安排上实现贸易、金融、投资、运输"四大自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瑞彰  
(一)开放经济的区域模式选择几年来,我国开放经济的区域模式主要是采取综合型经济特区模式和地方性开放区模式。但这两种模式似不应继续扩大发展,主要理由在于: 第一,这两种模式具有它们的局限性。首先,形成投资环境所需的资金多,建设周期长。尤其是设置新的经济特区,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必须投资进行大量的基本建设和社会服务设施等配套项目。这些项目都要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  李波  李恩付  
在中国(四川)设立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主体区域放在成都,对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开创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动"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成都处于联接"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是推进亚欧、亚太互联互通和经贸一体化的战略支点。对此,成都以蓉欧快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玉华  赵平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个广受关注但又难以达成共识的话题,本文从增长的动力源泉及运行机制方面探析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问题。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特征鲜明、问题突出,在实现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同时积累了诸多结构性问题。世界经济失衡加剧以及国际金融动荡,使中国经济安全和增长面临重大挑战,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成为一个紧迫性的战略问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黎峰  
随着我国要素禀赋逐步升级,开放型经济正处于由劳动输出阶段向资本输出阶段过渡,而发展模式仍未真正转变。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遭遇的种种困局,症结在于其发展基础与发展动力、发展模式的不匹配。因而,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不仅仅是调结构的问题,重点是发展模式的转型,当前应积极培育购买力优势,增强我国要素集聚能力、要素购买能力及要素创新能力,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  李波  李恩付  
在中国(四川)设立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主体区域放在成都,对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开创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动"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成都处于联接"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是推进亚欧、亚太互联互通和经贸一体化的战略支点。对此,成都以蓉欧快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肇光  宗永平  
本文介绍了韩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经验之八个坚持,值得中国借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汪素芹  胡玲玲  
国际化是长三角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撑点和强大的经济引擎。通过多年对外开放,长三角经济已成为开放度最高、竞争力较强的一个区域。但以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增长为主要特征的外向型模式面临着诸多矛盾与问题,难以支撑长三角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表现。为实现这一目标,长江三角洲必须通力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婷  程健  
改革开放以来,内陆地区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自身的努力,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内陆地区开放的新模式面临诸多困局,表现在过分利用传统的要素禀赋的方式难以为继、承接产业转移引致产业结构落后以及利用优惠政策扩大开放导致的政策性开放的扭曲等问题。内陆地区不能简单地复制沿海地区的经验,而应在内陆贸易方式、引资方式、政府职能、区域合作机制方面进行创新,从而保证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