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6)
2023(8009)
2022(6571)
2021(6005)
2020(4628)
2019(10607)
2018(10442)
2017(18403)
2016(10135)
2015(11453)
2014(11521)
2013(10951)
2012(10186)
2011(9562)
2010(9929)
2009(9129)
2008(8605)
2007(7544)
2006(6899)
2005(6291)
作者
(29166)
(24859)
(24745)
(23687)
(15844)
(11656)
(11097)
(9691)
(9363)
(8744)
(8735)
(8205)
(8199)
(8031)
(7615)
(7603)
(7300)
(7080)
(7077)
(6873)
(6365)
(6147)
(6051)
(5769)
(5665)
(5570)
(5342)
(5163)
(5139)
(4887)
学科
(68190)
经济(68162)
管理(25692)
方法(23464)
数学(21638)
数学方法(21269)
(20886)
地方(17534)
(16547)
企业(16547)
中国(14463)
地方经济(12713)
业经(11412)
(11389)
(10874)
理论(9576)
环境(8175)
农业(8002)
(7334)
金融(7333)
经济学(7246)
(7193)
(7032)
(6981)
教育(6786)
(6671)
(6646)
贸易(6641)
产业(6563)
技术(6445)
机构
学院(151506)
大学(148835)
(71216)
经济(69911)
研究(55391)
管理(53305)
理学(45874)
理学院(45312)
管理学(44194)
管理学院(43910)
中国(38948)
科学(32028)
(30382)
(28374)
(27650)
研究所(25102)
中心(23777)
经济学(23488)
(22975)
财经(22847)
(21100)
师范(20929)
(20903)
经济学院(20765)
(20682)
(20005)
业大(19764)
北京(19448)
(18140)
技术(17026)
基金
项目(98772)
科学(77995)
研究(74718)
基金(69542)
(60018)
国家(59548)
科学基金(50857)
社会(48064)
社会科(45605)
社会科学(45591)
(40685)
教育(36629)
基金项目(35443)
(33431)
自然(30553)
编号(30431)
自然科(29878)
自然科学(29875)
自然科学基金(29264)
资助(28977)
成果(24381)
(23314)
重点(23199)
课题(23063)
(21293)
(20812)
国家社会(20032)
创新(19421)
发展(19267)
(18987)
期刊
(84981)
经济(84981)
研究(48592)
中国(32312)
教育(22934)
管理(21854)
学报(20637)
(20113)
(19671)
科学(19398)
技术(17652)
大学(16244)
学学(15379)
经济研究(15119)
农业(13606)
(12278)
金融(12278)
财经(12201)
业经(11614)
统计(10833)
(10727)
问题(10453)
技术经济(9796)
(9608)
决策(8757)
职业(8413)
(7807)
世界(7305)
(6818)
国际(6785)
共检索到234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卢志米  
发展"开放型经济"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途径之一,高技能人才对发展"开放型经济"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从培养定位的开放性、专业构建产业化、教学内涵企业化、全面成长社会化等几方面提出了在"开放型经济"格局中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现实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潘万贵  林海波  
从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背景下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分析出发,讨论了人才培养现状和目标的定位,着重从政府政策引导、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以科研项目、生产任务转化为教学项目、优化师资等方面对人才培养的新路径进行论述,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和实用性,对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孔凡菊  
本文通过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的探讨,提出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高技能人才培养原则;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和基本措施;重点论述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出建立重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制度、推动高技能人才评定工作、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大力宣传和树立高技能人才典型等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毅红  钱建栋  张建华  
"工商融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应苏州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的呼唤和就业形势的需求而生。强化"工商融和"办学理念、深化"工商融和"内涵建设、优化"工商融和"师资结构、活化"工商融和"文化氛围是加速推进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米靖  赵庆龙  
中国经济转型期是一个长时段。在此过程中,经济社会对高技能人才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需求。本文结合中国经济转型的相关研究成果,将经济转型的阶段性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相联系,厘清在经济转型中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的变迁以及相关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蓉  
目前,高职教育同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距离。高职院校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设置和调整专业,要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培养高技能人才,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红艳   吴秋晨  
核心素养是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为适应职业发展、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不仅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适应未来发展的基石保障。核心素养导向下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政策引导乏力、核心素养重视不足、课程体系固化、核心素养融入不足、教师能力薄弱、核心素养培养受限、评价体系僵化以及核心素养评估缺失等问题。因此,应强化高技能人才核心素养培养的政策引导,重构技能和素养“双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核心素养培养能力,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多元评价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玲  
高技能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社会人才分类中的两个不同类型,高技能人才属于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一个层次,主要包括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中的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而技术技能型人才则属于介于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复合型应用人才,根据国家职业资格等级标准,其包括技师和高级技师两个等级。培养高技能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要依靠正在逐步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同教育层次和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应该获取的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以满足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巨大社会需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叶容  
高技能人才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高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具有逻辑适切性,对产业升级、建设技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然其在实践探索中仍存在高技能人才供需链条尚未形成动态反馈、课程体系对实践知识缺乏系统关照、师资团队胜任力不足、校企合作尚未深度协同等诸多问题。因此,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应尽快优化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路径,以产业为向导,建立科学动态的人才供给机制;优化课程体系,对接培育高技能人才的实践取向;吸纳社会资源,提升师资团队的胜任力;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具有内生性的培养系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燕珊珊  
职业学校推进岗课赛证融通,需找着力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发挥其综合育人功能。从实现层面上构建以“岗”促教的实践教学机制,以“课”促改的“三教”改革机制,以“赛”促学的学习激励机制和以“证”促训的人才评价机制。从推进层面上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重构课程体系;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三教”改革;以职业技能大赛为载体,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以职业技能证书为落脚点,构建育训并举的人才体制;以“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一体化设计为突破点,促进多要素的全方位、全过程融合,真正培养出一批具有复合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海燕  姜乐军  朱震震  
技能人才培养是技能型社会构建的基础,而高技能人才培养则是其中的关键。文章以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为案例,通过分析江苏高技能人才供给能力不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不够、高技能人才培养环境不友善等现实问题,在综合考虑影响江苏高技能人才培养内外部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强化政府职能,持续优化高技能人才供给;聚焦体系建设,不断调试高技能人才培养布局;着力制度改革,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统筹政行企校,大力夯实高技能人才成长基础等多方面的政策举措进行突围和突破,为我国其他省份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月茜、李小娟在《教育评论》2013年第5期中撰文并关注了当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重视学生技能培养而忽视综合素养能力提升,最终导致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综合素养能力既包括专业知识技能等专业素养,也包括人文通识、职业素养等非专业素养。现实中影响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素养能力培养的因素主要有:1.高职院校发展历史短,受教育观念、经费、师资等影响,在教育教学中往往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2.受"重技轻文"理念的影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海运  
高技能人才短缺是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严重瓶颈,上海重型机器厂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做法为企业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琳  
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这要求有大批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发展支撑。高等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开发方面具有基础与主导作用。高等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是院校系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国家从政策层面对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了大量改革,在当前形势下,迫切需要发挥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改革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海波  
重视在加大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将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强国的总体部署。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