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92)
- 2023(13967)
- 2022(11551)
- 2021(10508)
- 2020(8435)
- 2019(19339)
- 2018(19100)
- 2017(35271)
- 2016(18733)
- 2015(20508)
- 2014(20422)
- 2013(20257)
- 2012(19161)
- 2011(17594)
- 2010(18036)
- 2009(16804)
- 2008(16239)
- 2007(14718)
- 2006(13435)
- 2005(12491)
- 学科
- 济(100886)
- 经济(100816)
- 管理(54411)
- 业(53150)
- 企(42639)
- 企业(42639)
- 方法(34011)
- 数学(29666)
- 数学方法(29244)
- 中国(28182)
- 地方(27401)
- 农(23332)
- 业经(21507)
- 技术(19848)
- 学(18676)
- 农业(16645)
- 地方经济(16637)
- 财(16320)
- 制(15402)
- 融(15219)
- 金融(15218)
- 银(14808)
- 银行(14774)
- 行(14397)
- 贸(14174)
- 贸易(14160)
- 发(13903)
- 环境(13691)
- 易(13588)
- 技术管理(13425)
- 机构
- 学院(273910)
- 大学(271496)
- 济(122303)
- 经济(119915)
- 研究(103313)
- 管理(100818)
- 理学(85401)
- 理学院(84392)
- 管理学(82758)
- 管理学院(82247)
- 中国(77721)
- 科学(62019)
- 京(58404)
- 所(53184)
- 财(53121)
- 研究所(47934)
- 农(46510)
- 中心(45437)
- 江(43777)
- 财经(40969)
- 业大(38881)
- 经济学(38059)
- 北京(37725)
- 院(37496)
- 经(37073)
- 范(36392)
- 农业(36054)
- 师范(35946)
- 州(34800)
- 经济学院(33727)
- 基金
- 项目(177316)
- 科学(140355)
- 研究(129848)
- 基金(126780)
- 家(111674)
- 国家(110727)
- 科学基金(94122)
- 社会(83756)
- 社会科(79533)
- 社会科学(79517)
- 省(72249)
- 基金项目(65297)
- 划(60184)
- 教育(59499)
- 自然(59126)
- 自然科(57814)
- 自然科学(57801)
- 自然科学基金(56773)
- 资助(51882)
- 编号(50653)
- 发(44874)
- 创(42019)
- 成果(41421)
- 重点(41108)
- 创新(38447)
- 部(38048)
- 课题(38034)
- 发展(36049)
- 展(35457)
- 国家社会(34919)
- 期刊
- 济(148094)
- 经济(148094)
- 研究(89272)
- 中国(64649)
- 农(44026)
- 管理(43459)
- 学报(42026)
- 科学(40258)
- 财(38949)
- 教育(33941)
- 大学(32020)
- 学学(30160)
- 农业(30095)
- 融(28493)
- 金融(28493)
- 技术(27176)
- 经济研究(25041)
- 业经(23209)
- 财经(20944)
- 经(18324)
- 问题(18301)
- 技术经济(16733)
- 业(16266)
- 统计(15109)
- 科技(15072)
- 策(14553)
- 贸(14368)
- 世界(13733)
- 国际(13122)
- 商业(12836)
共检索到440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许佩倩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实施2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现有的对外开放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正在逐步凸显出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路径是我国开放型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对外开放 转变增长方式 创新发展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伟 程艺
开放型经济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制度性开放条件,在衔接国内外市场、畅通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协作、对接国内外制度规则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能够起到引领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功能。根据开放特征,本文将开放型经济地区划分为综合开放型、贸易开放型、要素开放型、口岸开放型四个类型,分门别类研判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更好促进开放型经济地区引领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地区 新发展格局 融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孟庆学
更新发展思路推进增长方式转变孟庆学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经济增长不断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阶段,生产力正在上新台阶,出现新飞跃,主要表现就是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社会生产力的重大发展,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淑茹
面对我国经济高速粗放增长导致的强资源环境约束,以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为指导,对陕西省"十五"时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状况,在设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线性函数法进行了动态量化综合评估,得出陕西省目前经济增长方式处于中度粗放阶段的较高级阶段,粗放程度仍然很高的结论,并提出加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及应采取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权衡
伴随对外开放战略和开放经济实践发展的不断深化深入,中国对外开放的手段、领域、方式也在不断走向深化。40年来中国对外开放逐步从政策优惠开放转向制度创新、公平竞争,中国大国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层次不断得到提升,开放程度与领域不断走向深入,逐步形成了高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和开放发展新网络。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过程,也是不断探索大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模式的过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创新价值。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需要不断提升开放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推动中国开放型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实践创新 新时代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秦海 李红梅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秦海,李红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性(1)体制过渡、经济转轨和发展战略调整的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数量型和投入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质量型和效益型的增长方式转变,是体制过渡、经济转轨和发展战略调整的共同要求。一方面...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涛
“两个转变”的决策,既重视制度前提,又重视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充分肯定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理顺了“两个转变”相互作用的关系,极具科学性与战略眼光。从改革制度缺陷入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变定能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变。 一、制度缺陷、技术滞后: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的原因 1.制度缺陷是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的主要成因 我国在建国之礼,曾面临如何在缺少外援和贸易条件下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历史选择。以当时的客观环境和主观认识出发,中国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来带动整个经济建设,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实现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为筹集发展重工业的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邓慧慧 桑百川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雄浪 杨继瑞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全新的思想,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建设指导理念的升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但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十分明显。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傅远佳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培育广西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的战略任务,到2015年基本达到广西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的发展目标。因此,探索北部湾经济区创新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带动和支撑广西经济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凡 段雪梅
本文认为,在转变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如果无视中国的基本国情,片面强调快速发展大规模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则一方面会加大自然资源和资本的供给缺口,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更加紧张;另一方面会导致大量失业,影响社会稳定,从而损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因此,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确立合理的技术结构;同时加快制度创新步伐,为增长方式的顺利转变提供制度保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卓元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7年的高速增长,特别是2003—2005年9%以上的高速增长以后,能不能在“十一五”期间继续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年均增长率保持在7%—8%之间,是各方面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此作出了明确、肯定的回答。《建议》提出,2006—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既积极而又稳妥的指标。鉴于“十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长可达8.8%,如果“十一五”末GDP总量仍按过去设想比2000年翻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顾海英
以现代农村经济增长为立足点,提出了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及其必须进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必然性;分析了现代农村经济集约经营增长方式的主要内容,强调指出它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体现;同时提出了我国走集约型经济增长道路的对策。
关键词:
现代农村经济,经济增长方式,集约经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龙
把对经济工作考察的视野从经济增长扩大到经济发展,这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创新,是党和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更丰富,在思路上应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为载体,以体制改革与创新为保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叶德珠 曾繁清 郑贤
对幸福的追求是否会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这一问题的回答,涉及中国在新发展时期对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的重新界定。通过建立中国30个省级区域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考察居民幸福满意度对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与经济增长的回归中,控制进出口、信贷等传统解释变量后,幸福满意度与增长显著正相关,幸福满意度与餐饮业、文化体育产业及居民消费等变量的乘积的系数显著为正,幸福满意度与单位GDP能耗等变量的乘积的系数显著为负。幸福满意度与第三产业产值乘积项的系数显著为正,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产值的乘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