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0)
- 2023(12656)
- 2022(10783)
- 2021(9884)
- 2020(8018)
- 2019(18849)
- 2018(18814)
- 2017(35601)
- 2016(19007)
- 2015(21460)
- 2014(21559)
- 2013(21002)
- 2012(19490)
- 2011(17707)
- 2010(18224)
- 2009(16633)
- 2008(16408)
- 2007(14735)
- 2006(13140)
- 2005(11909)
- 学科
- 济(87223)
- 经济(87158)
- 管理(51218)
- 业(51055)
- 企(40758)
- 企业(40758)
- 方法(34578)
- 数学(29832)
- 数学方法(29264)
- 中国(26013)
- 地方(24583)
- 贸(23888)
- 贸易(23871)
- 农(23222)
- 易(23129)
- 业经(19617)
- 财(16593)
- 农业(15648)
- 银(14326)
- 银行(14309)
- 制(14274)
- 理论(14257)
- 学(14235)
- 融(14021)
- 金融(14018)
- 地方经济(13867)
- 行(13867)
- 技术(13111)
- 发(12998)
- 环境(12445)
- 机构
- 学院(270447)
- 大学(264282)
- 济(115767)
- 经济(113461)
- 管理(101609)
- 研究(93371)
- 理学(86412)
- 理学院(85466)
- 管理学(83723)
- 管理学院(83234)
- 中国(71493)
- 京(56163)
- 科学(54882)
- 财(51124)
- 所(46515)
- 中心(42577)
- 农(41919)
- 研究所(41877)
- 江(41715)
- 财经(40020)
- 业大(36711)
- 经(36171)
- 范(36139)
- 师范(35791)
- 北京(35694)
- 经济学(35405)
- 州(34077)
- 院(34059)
- 农业(32423)
- 经济学院(31917)
- 基金
- 项目(174712)
- 科学(137668)
- 研究(131182)
- 基金(124146)
- 家(107390)
- 国家(106492)
- 科学基金(91247)
- 社会(82628)
- 社会科(78576)
- 社会科学(78558)
- 省(70552)
- 基金项目(64103)
- 教育(61425)
- 划(58336)
- 自然(57046)
- 自然科(55779)
- 自然科学(55770)
- 自然科学基金(54708)
- 编号(54657)
- 资助(51678)
- 成果(44540)
- 发(43090)
- 重点(39873)
- 课题(38990)
- 部(37794)
- 创(37113)
- 发展(34927)
- 创新(34538)
- 展(34341)
- 国家社会(33860)
- 期刊
- 济(132207)
- 经济(132207)
- 研究(82245)
- 中国(58218)
- 管理(40802)
- 农(40016)
- 财(37972)
- 学报(37101)
- 科学(35614)
- 教育(34931)
- 大学(28934)
- 融(28325)
- 金融(28325)
- 农业(27526)
- 学学(27149)
- 技术(26790)
- 业经(23750)
- 经济研究(22848)
- 财经(19121)
- 贸(18396)
- 问题(18128)
- 经(16626)
- 国际(16576)
- 业(15097)
- 商业(14320)
- 统计(14239)
- 技术经济(13726)
- 世界(13262)
- 策(13252)
- 图书(12614)
共检索到41977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中叶
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出口导向贸易战略不仅导致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衡,也引发了多年持续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导致了中国金融风险不断扩大、宏观经济政策处于两难境地,加剧了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并且已经正在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福利损失。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并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国未来必须实行开放型平衡发展贸易战略。
关键词:
贸易战略 外汇储备 贸易结构 贸易顺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于晓东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是否过大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影响一个国家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包括进口额、外资利润汇出、外债余额等可定量分析的因素,以及金融安全、出口结构等只能定性分析的因素。外汇储备过多会增加通胀压力、造成本币升值,还要承担过高的机会成本。
关键词:
外汇储备 适度规模 影响因素 负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昌黎
1991~2004年,日本政府为遏制日元升值,大规模地进行外汇平衡操作,迅速增大了外汇储备。然而,由于外汇平衡操作遏制日元升值的效果不明显,外汇储备风险加大,"外汇储备无用论"流行,西欧和其他发达国家长期"躲离美元",美国不配合日本的外汇市场干预,"日元升值恐惧症"消退,日本政府已有六年多没有进行外汇平衡操作了。今后,即使日本政府重新进行外汇平衡操作,也未必会再大量地抛售日元、买入美元,而很可能是转为抛售美元、买回日元。由此,日本外汇储备就可能出现趋于减少的局面。
关键词:
日本 外汇储备 政策变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炳才
自从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稳定的小幅升值趋势,因此,贸易顺差的增加同时反映为中央外汇储备增加。但这种情况在1998年以后发生转变。1997年,贸易顺差462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348亿美元,但是同样的顺差,1998年外汇储备增加只有50亿美元,1999年贸易顺差36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才97亿美元。而1995年-1996年贸易顺差180亿-195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分别为220亿美元和314亿美元,二者形成鲜明对照。其中原因就在于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差别。1994年-1997年,人民币汇率升值,因此,企业创汇自然愿意卖给银行,而1998年-1999年,由于亚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安 杨振宇
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的诸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与年出口额、外国证券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外债还本付息额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2)年出口规模与外汇储备规模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是造成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3)外商直接投资、外国证券投资和外汇储备规模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其影响强度较弱;而外债还本付息额与外汇储备呈负向相关关系。(4)1986年~2009年间,贸易顺差对外汇储备规模增长的贡献度约为68%,而资本流入约为32%。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结果认为,采取贸易项目收支平衡战略以减少外汇储备过度增长是最佳的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雷 刘昊虹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对对外经济贸易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目标在于收缩贸易顺差、抑制外汇储备增量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但是,政策运行的结果显示,贸易收支、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并不协调,具体表现为贸易顺差收缩与外汇储备扩张之间的不协调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与外汇储备扩张之间的不协调。研究表明,两大不协调的主要原因都在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失衡。我们应该出台鼓励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配套政策,使跨境贸易出口人民币结算与进口人民币结算达到平衡,实现贸易收支、外汇储备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均衡协调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关晓红 邵学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国际储备规模增长较快,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增长更为明显。本文通过对最近十多年来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变化、原因及管理进行分析,指出在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下,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增加是应对世界经济动荡的无奈之举,而其外汇储备的管理存在一些短期内难以克服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国际储备剧增,对我国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继续利用目前有利的金融形势,实行必要的宏观经济和结构性改革,以克服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管理中类似的难题。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外汇储备 汇率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景平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我国在国际收支平衡方面不仅面临着如何科学选择国际收支结构的问题,而且面临如何保持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三兴
本文从国际收支平衡表结构入手分析超额外汇储备的来源,认为中国超额外汇储备规模与FDI和加工贸易净出口有正相关关系。以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月度数据为样本,对FDI、货物贸易净出口、一般贸易净出口、加工贸易净出口和外汇储备增加值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和VECM检验,结果显示FDI对来料加工净出口和进料加工净出口、来料加工净出口和进料加工净出口对外汇储备增加值均有显著的正向效应,FDI、来料加工净出口或进料加工净出口、外汇储备增加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喻国平
本文探讨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的趋势、原因,认为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存在说明我国国内经济资源的配置机制存在严重缺陷。文章认为外汇储备的增加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提出了战略性管理问题。
关键词:
外汇储备 趋势 规模管理 战略性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浩 朱启贵
本文运用多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协整分析方法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外汇储备与物价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外汇储备与物价指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长期内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虽然对一般物价指数上涨的直接影响程度较小,但不能因此而忽视外汇储备对物价指数上涨的间接影响。
关键词:
外汇储备 物价指数 VAR模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小芬
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到2007年底外汇储备达到15280亿美元,而且目前的增长势头还没有放缓的迹象。巨额的外汇储备给中国经济带来了高昂的机会成本、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同时,外汇储备的持续快速积累还给中国经济带来以下风险:货币错配更加严重、流动性持续过剩、通货膨胀压力巨大、信贷和资产市场膨胀、银行体系据曲和债券市场分割,经济周期波动和加剧。为降低中国高额外汇储备带来负面效应,应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深化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有序开放和培育资本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昌黎
新世纪以来,全球外汇储备空前增加,日本、中国和东亚“四小龙”的增加尤为迅速。根据外汇储备的基本功能和运用状况,东亚外汇储备已处于储备过剩的状态。东亚过剩的外汇储备大量用于购买美国国债,这存在着无助于国内经济循环、运用收益不平衡、助长美国″双赤字″恶性循环、维护美元国际地位和发展中国家有可能在美元衰落中蒙受损失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
外汇储备 迅速增加 东亚 运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伟 杨娇辉 王曦 朱立挺
本文使用121个国家30年的面板数据,从外汇储备占GDP的比重、外汇储备占外部资产的比重以及外汇储备占外部负债的比重3个角度度量一国的相对储备规模,讨论内在发展阶段以及汇兑安排对一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对外汇储备相对规模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金融发展水平与外汇储备相对规模显著负相关;金融开放度越高,外汇储备相对规模越低;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以及中间汇率制度的经济体,其外汇储备相对规模更高。结合回归结果、优势分析以及中国现状可以推断,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汇兑安排是导致外汇储备规模高企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外汇储备 经济发展 汇率制度 金融开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理权
我国的对外经济主要体现在外贸、外资和外汇三个方面。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加速增长带来的日趋严重的负面影响及其背后的体制和政策性原因,同时指出,化解我国对外经济领域矛盾的关键在于调整外贸、外资和外汇战略和政策,即从单一追求外贸顺差的发展战略向实施开放式的综合平衡式的外贸发展战略转变,从过度依赖“引进来”的利用外资战略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资本战略转变,从强制结汇制向意愿结汇制转变。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